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三册课件PPT+教案+导学案+分层练习全册(含单元复习资料)
高中人教版 (2019)2 电势差获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2 电势差获奖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课人
学科
物理
课题
电势差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上一节学习的电势能和电势的相关知识,是在上一节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上一节相似,在本届的教学中可以应用类比法,将电势差与高度差的相似规律加以类比,以此引出本节的知识内容。
同时,在讲解等势面的概念时,也要用到类比法。此处是将等势面与地理学科中的等高线加以类比。由于学生都在地理课上接触过这一概念,故在由此开展的分析中,学生能比较顺畅地领会等势面的含义。
学情分析
电势差是电场部分重要的概念之一。虽然学生已经有了电势的概念,但对其理解的程度仍不够深,所以在学习电势差及等势面时,仍会存在知识点不贯通,无法及时正确地加以分析等问题。教师在此处运用类比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但也要让学生在充分对比电势差与高度差、等势面与等高线等概念的基础上再开展后续的教学才能收获比较理想的效果。同时,在本节的学习中,教师还要借由电势差引导学生对初中学过的电压进行更为本质的理解,为后续电路部分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道电势差概念,知道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两点间电势的高低关系。
2、推导静电力做功跟电势差的关系式,会用公式WAB=qUAB计算静电力所做的功。
3、理解等势面的概念。会画常见电场的等势面。通过论证等势面一定垂直于电场线,体会反证法在推理过程中的应用。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静电力做功公式WAB=qUAB的具体应用。
教学难点:
静电力做功公式中正负号的应用与正负号物理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提问】如图所示,分别选取地面和B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平面,A、B两点的高度差是否改变?
【提问】选取不同的参考平面,从A到B重力做的功是否改变?
【提问】影响重力做功大小的是A、B两点的高度值,还是A、B两点之间高度的差值呢?
【提问】类似的,如图,某个电荷在确定的电场中由A点移动到B点,影响静电力做功多少的因素可能是A点或B点的电势值呢?还是A、B两点之间电势的差值呢?
思考并回答:
不变。
思考并回答:
不变。
思考并回答:
高度的差值。
对比并回答:
A、B两点之间电势的差值。
类比重力做功的大小与两点间的高度差有关,引导学生思考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功的大小与两点间的电势之差有关。为引入电势差的概念做好铺垫。
环节一
电势差
【讲述】电场中两点电势之间的差值叫做电势差。
类比于引力场中重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在电场中,电势差相当于重力做功中的两点间的高度差,也就是两点相对于某一零电势面的电势值的差。
符号:UAB
【提问】怎样计算电势差?
【提问】电势差的单位是什么?
【讲述】电势差也叫电压。
【提问】电势差是矢量还是标量?
→虽然电势差是标量,但它有正负之分。
由UAB=φA−φB可知,
若UAB>0,则φA>φB
若UAB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电势差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探究,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电势差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电势差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