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辽宁省沈阳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A4

    辽宁省沈阳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A4第1页
    辽宁省沈阳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A4第2页
    辽宁省沈阳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A4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沈阳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A4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A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成分有,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B.火上浇油C.量体裁衣D.滴水成冰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放出热量,火焰上方罩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3.下列做法与“创建卫生城市,建设水绿盐城” 不吻合的是( )
    A.植树种草B.就地焚烧垃圾
    C.节能减排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中有钠、镁、氯、硫、碘、铀、金、镍等,是资源的聚宝盆,其中,“钠、镁、氯、硫、碘、铀、金、镍”指的是( )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5.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成分有:K(1.0~27.0)mg/L;Cl(1.0~24.0)mg/L。这里的K、Cl是指
    A.单质B.元素C.金属离子D.分子
    6.某同学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面凹液面的最底处相平,读数为 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俯视读数为 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A.大于 10mLB.小于 10mLC.等于 10mLD.无法确定
    7.逻辑推理题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故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石蜡、煤油、硫等物质燃烧均有火焰,故可燃物燃烧都有火焰
    C.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故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Na和Na+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8.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B.C.D.
    9.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 )
    A.向火焰倾倒CO2 B.用扇子扇灭
    C.用嘴吹灭 D.用灯帽盖灭
    10.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 )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如右图所示,把分别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所体和无色氢气(H2)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的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效果。观察对比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科学家在-100℃合成了物质X(分子模型如图,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提示:碳元素写在前面)
    (2)物质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最简整数比)。
    (3)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3.2g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与___g二氧化碳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列式计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如图,向烧杯中加入试剂 A,发现烧杯中水温明显升高。
    (1)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
    (2)试剂 A 可能是(写一种即可)_____。
    14.青少年应了解防火灭火的科学方法。
    (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什么?____
    (2)若发现房间中燃气泄漏,闻到了燃气逸出的气味,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元素的种类均不改变。
    (作出猜想)
    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
    方案一:
    小组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
    方案二:
    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由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黑色固体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16.勇往直前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探究活动:如何证明氢氧化钙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活动)同学们分别取不同用量的药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分析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探究实验)同学们实验时没有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为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取各自所得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
    (收集证据)小城实验时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无_____(填化学式)存在,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实验分析2)小美同学实验时发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于是小美认为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没有反应,请你评价小美的分析_____。
    (反思评价)小丽认为:小美的实验,无论溶液中有没有白色沉淀,都可以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这种说法是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总结归纳)大家经实验讨论后总结到:证明化学反应的发生不仅可以证明有新物质生成,也可以_____。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B
    【解题分析】
    A、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量体裁衣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D
    【解题分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A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色火焰,放出热量,B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C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放出热量,火焰上方罩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D选项现象描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木炭、硫、铁丝和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识记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是解题的关键,要区分物质在空气可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同时还要注意描述现象的语言的准确性。
    3、B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植树种草符合创建卫生城; B.就地焚烧垃圾不符合创建卫生城,因为会污染空气; C.节能减排符合创建卫生城;D.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符合创建卫生城,故答案选择B
    考点:化学与环境
    4、C
    【解题分析】
    海洋中有钠、镁、氯、硫、碘、铀、金、镍等,是资源的聚宝盆,其中,“钠、镁、氯、硫、碘、铀、金、镍”不是原子、分子、单质等,是化合物的存在形式,指元素;
    故选:C。
    5、B
    【解题分析】
    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分子,原子,离子属于微观粒子,讲种类,讲个数。这里的K、Cl是指B.元素。
    6、A
    【解题分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倾倒液体前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 30mL,实际体积等于 30mL; 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 20mL,实际体积小于 20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 液体体积大于 10mL。
    故选:A。
    7、D
    【解题分析】
    A. 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带电的微粒不都是离子,如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推理错误;
    B. 石蜡、煤油、硫等物质燃烧均有火焰,但可燃物燃烧不都有火焰,如: 镁燃烧发出耀眼强光,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推理错误;
    C. 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物理变化中也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如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推理错误;
    D.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Na和Na+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推理正确。
    故选D。
    8、D
    【解题分析】
    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题目点拨】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9、D
    【解题分析】
    A、向火焰倾倒二氧化碳,需要一定量二氧化碳,较麻烦且易造成浪费,故选项错误;
    B、用扇子扇灭酒精灯易造成火灾,故选项错误;
    C、该做法可能引发失火,故选项错误;
    D、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用灯帽盖灭,灯帽隔绝了空气,使火焰因缺氧熄灭,故选项正确。故选D。
    【题目点拨】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两查: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查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两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一不可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否则会引发火灾。
    10、A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指的就是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分子或原子的形式存在的,所以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及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的知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
    【解题分析】
    A、B中最后均变成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故A中的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 , 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效果。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C5H4 15:1 6.3% 11
    【解题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题目详解】
    (1) 由分子模型图可知,物质X的化学式为C5H4。
    (2)物质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设3.2g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与xg二氧化碳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故3.2g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与11g二氧化碳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题目点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氢氧化钠固体 。
    【解题分析】
    向烧杯中加入试剂 A,发现烧杯中水温明显升高,说明A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A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浓硫酸等;试管中溶液温度升高,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4、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解题分析】
    (1)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2)若发现房间中燃气泄漏,闻到了燃气逸出的气味,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绝对禁止开灯、使用明火;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氧气参与,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 干冷的烧杯中有水 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打开弹簧夹,通入氧气 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题分析】
    探究蔗糖的组成:
    结合相关信息作出猜想:
    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
    方案一:小组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氧气参与,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
    方案二:用图中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干冷的烧杯中有水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由黑色固体,猜测该黑色固体是碳,并继续利用图中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碳的实验。
    可以通过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来验证该黑色固体是碳,因此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打开弹簧夹,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燃烧发出白光;
    ②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上述实验过程中黑色固体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16、Ca(OH)2+2HCl=CaCl2+2H2O CaCl2 Ca(OH)2 正确,有白色沉淀,说明稀盐酸不存在,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正确 证明(某种)反应物消失
    【解题分析】
    [实验分析1]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氯化钙是生成物,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CaCl2;故填:Ca(OH)2+2HCl=CaCl2+2H2O; CaCl2。
    [收集证据]小城实验时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无氢氧化钙存在,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故填:Ca(OH)2。
    [实验分析2]小美同学实验通入二氧化碳时发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能说明氢氧化钙和盐酸发生反应,因为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稀盐酸不存在,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故填:正确,有白色沉淀,说明稀盐酸不存在,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反思评价]小丽认为:小美的实验,无论溶液中有没有白色沉淀,都可以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稀盐酸不存在,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氧化钙不存在,也可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故填:正确。
    [总结归纳]大家经实验讨论后总结到:证明化学反应的发生不仅可以证明有新物质生成,也可以证明(某种)反应物消失。故填:证明(某种)反应物消失。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燃烧发出白光;
    ②______

    相关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考试化学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杏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A4: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杏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A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杏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杏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