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一中学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一中学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一中学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一中学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一中学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一中学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共17页。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根据提示,完成诗文默写。
    【答案】 ①.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 回乐烽前沙似雪 ③. 秋风萧瑟 ④. 影入平羌江水流 ⑤. 归雁洛阳边 ⑥. 枯藤老树昏鸦 ⑦. 逝者如斯夫 ⑧. 不舍昼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郎、烽、萧瑟、羌、枯藤、逝”等字词容易写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管鲍之交的故事历来是“友谊”的千古佳话。管仲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不管他人如何( )管仲,鲍叔牙都坚定不移,毫不lìn①______啬地支持他。
    深情厚谊不是凭空存在的,其形成( )在于彼此有共同的理想愿景,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在于彼此满腔的( )和慷慨无私的付出,不以时间为限。它也许是寡言无声的心灵应和②(A.hè B.hé),也许是产生分qí③______后的相互磨合。真正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交友要择善而从,朋友是否善良正直往往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善良;一个阳光豁达的朋友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乐观自信。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lìn______啬 ②应和______(A. hè B.hé) ③分qí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评论 奥秘 热忱B. 评价 奥秘 热心C. 评论 秘密 热心D. 评价 秘密 热忱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或正确的句子。
    【答案】(1) ①. 吝 ②. A ③. 歧 (2)A
    (3)删去“是否”
    朋友善良正直往往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善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注音和字形。
    ①吝啬:读音为lìn sè,意思是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应该用的时候也舍不得用;
    ②应和:读音为yìng hè,意思是应声唱和,故选A;
    ③分歧:读音为fēn qí,意思是两人或多人的意愿不一致;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第一空:评论:批评或议论。评价: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
    根据语境“不管他人如何( )管仲,鲍叔牙都坚定不移”可知,句中指的是对于管仲的议论,应使用“评论”;
    第二空:奥秘:深奥与神秘,通常指某个事件的由来复杂,不为一般人所知。秘密:隐蔽起来不让人知道的。
    根据语境“深情厚谊不是凭空存在的,其形成( )在于彼此有共同的理想愿景”可知,句中指的是深厚情谊的成因,应使用“奥秘”;
    第三空:热心:热心是指对某个事物或活动感兴趣并表现出高度的投入和关注。热忱:热忱是指对某种事物充满热情和热爱的情感状态。
    根据语境“在于彼此满腔的( )和慷慨无私的付出,不以时间为限”可知,句中指的是彼此之间付出的情感,应使用“热忱”;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
    画线句子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应该为:朋友善良正直往往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善良。
    名著阅读
    3. 《朝花夕拾》是鲁迅一部 (体裁)集,原名《 》
    4. 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犀利的批判”请你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两篇文章举例谈谈你对这句评价的看法。

    【答案】3. 散文、《旧事重提》
    4. “百草园”是鲁迅童年的乐园,文章记录了作者童年众多生活片段,充满温情和童趣。例如: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翻开断砖找蜈蚣和斑蝥;在泥墙根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吃;雪后捕鸟;在三味书屋后面园里上树折腊梅花,捉苍蝇喂蚂蚁等等。
    《五猖会》中写儿时在赛会上“吹嘟嘟”,呲呲吹上两三天的快乐;写大清早准备出发看赛会时笑着跳着的兴奋等等。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三味书屋中读书内容枯燥乏味脱离儿童生活,老先生对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不予理解和满足。借此对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五猖会》中父亲不懂孩子的心理,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生硬让孩子背书,孩子看赛会的兴致一扫而光。(每篇文章只要举出一例,印证观点即可得分。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的回忆往事,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孩子们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如:“雪地捕鸟”“美女蛇的故事”“百草园的趣味”等就是“温馨的回忆”,它们给了童年的鲁迅很多温馨美好的回忆。《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表现了对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抨击,这是鲁迅通过自己的经历对旧的教育制度的批判和反思。围绕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相关内容印证观点即可。
    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雪地捕鸟”“美女蛇的故事”“百草园的趣味”等体现了“温馨的回忆”;《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书情节体现了“理性的批判”。
    二、阅读(67分)
    (一)(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5.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诗的题目中,我们获得的信息是:诗人在军营里待了九天,可能是因为时间漫长而无趣,不由得思念起在长安的家园来。
    B. 一个“强”字,表明重阳佳节来临,作者情不自禁去登高远眺故园。
    C. 诗中“无人送酒来”这句诗化用典放,表面上写重阳节没有酒喝,也无人陪伴,实际上是写军旅途中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
    D. 诗的三四两句是实写,诗人将沦陷的都城、断壁残垣的战场作为背景,烘托故园菊花即使绽放,也难逃孤寂而凄凉的命运。
    6. 欣赏诗歌特别要注意对意象的理解,诗人在本诗中借“故园菊”这个意象寄托了哪些情感?
    【答案】5. C 6. 对菊花的怜惜之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
    【解析】
    【导语】这首诗通过重阳节登高这一传统习俗,表达了诗人身处军旅思乡的孤独情感。诗人借“故园菊”遥寄思念,揭示了战乱背景下家园的凋零与凄凉。诗中对故园景象的想象和对现实凄苦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对和平与家园的深切渴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A.有误,“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意思是在行军途中的九月九日重阳节思念长安故园,并不是在军营待了九天而思念。此外,诗人因重阳节的到来,联想到登高、赏菊、饮酒这些传统习俗,在这种氛围下,更加深切地思念故乡,并且牵挂故乡是否在战争中被破坏,重点是在重阳佳节背景下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争的隐忧,而不是因为在军营时间久了感到无趣而思念家园;
    B.有误,“强欲登高去”的“强”是勉强的意思,不是情不自禁。因为是在行军途中,又逢佳节,勉强自己按照重阳的习俗去登高,进而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D.有误,诗的三四两句是虚写。诗人是遥想故园中的菊花,在沦陷的长安城中,在战场旁边开放,并不是实写菊花绽放的场景,是诗人的想象,以此来寄托对故园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思;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意象及情感。
    首句“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点明时处重阳佳节却身处军旅,无心过节,为后文情感铺陈。“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意为: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遥怜故园菊”中的“怜”字直白道出对故园菊花的怜惜,重阳佳节本应赏菊,菊花却孤零无人赏玩照料,此为浅层情感。其次,长安是家乡所在,诗人借“故园菊”实则遥念家乡,牵挂家中一切,饱含思乡意绪。再者,诗人联想当时长安或已沦为战场,菊花“应傍战场开”,那曾经繁华都城、安宁家园遭战火侵袭,百姓深陷苦难,故园菊开于废墟战场,恰似百姓在战争下艰难求生,满是对民众的同情,亦从侧面反映对和平的热切期盼。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③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①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②指:同“旨”,主要的意思。③至:甚至。
    7.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去后乃至( ) (2)下车引之( )
    (3)众皆弃去( ) (4)光持石击瓮破之( )
    8.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B.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C.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D.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9. 翻译句子。
    (1)元方入门不顾。
    (2)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
    10. 元方与司马光年纪虽小,却非等闲之辈,请结合原文说一说他们分别有什么过人之处。
    【答案】7. ①. 才 ②. 拉 ③. 离开 ④. 拿、拿着 8. A
    9. (1)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大门。
    (2)(司马光)听(别人)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欢,回家后给家人讲述。
    10. 甲文中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大骂,他予以有理有据的反驳:“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面对父亲友人“下车引之”,他“入门不顾”。由此可以看出元方知礼明信、机智聪明、正直率真。
    乙从文中司马光砸缸这一行为(“光持石击瓮破之”)可以看出司马光处变不惊、机智勇敢。(或文中“即了其大指。自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可以看出司马光聪明好学。)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章旨在通过记述陈元方和司马光幼年时的出色表现,展现出人物的不凡品德与智慧。甲文中的元方,小小年纪便有礼有节,面对朋友对父亲的指责,以理服人,表现出早熟的智慧和辨析能力。乙文中的司马光,以机智和果敢著称,面对紧急情况毫不慌乱,机智救人,尽显临危不乱的勇毅与聪慧。文章通过两个故事,刻画了少年英雄的形象,意在说明从小培养优良品质的重要性。
    【7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乃:才。
    (2)句意为:便从车上下来拉陈元方。引:拉。
    (3)句意为:别的小孩都吓得离开
    .了。去:离开。
    (4)句意为: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缸,缸破了。持:拿、拿着。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本句意思是:一群儿童在庭院里嬉戏,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别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主语各不相同,之间应断开;“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一句,“足跌没水中”是一小儿“登瓮”后产生的后果,中间可断开。因此断句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
    (1)顾:回头看。
    (2)闻:听。爱:喜欢。退:回家。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甲文:“待君久不至,已去”这是针对友人的问话而答的。元方不是正面回答友人提出的问题,“在,还是不在”。而是先说“等君久”“不至”,再说“已去”,把父亲的“去”与“等君久”和友人的“不至”联系起来。这样的回答,不仅把父亲为什么走说清楚了,为后面批驳友人的怒斥作了准备,而且话中有话,流露出对友人失约的反感。据此可以看出元方机智,能言善辩;“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这是针对友人强调“期行”而说的。守信还是失信,关键在于“期日中”,“日中不至”,当然就是失信了。“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是针对友人强调“非人哉!”而说的。抓住实质,击中要害,用语气平和的“答曰”“曰”这类词,据此可以看出元方不惧怕友人的怒斥、有礼有节,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元方入门不顾”,对当着自己面辱骂父亲的人,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据此可以看出他勇于维护自己以及父亲的尊严,表现了他的正直率真。
    乙文:“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司马光把老师讲的知识,讲给家人,自己就能明白其的内涵,据此可以看出司马光学习能力强,聪慧,善于分享;“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看书入迷,不知寒暑饥渴,据此可以看出司马光爱读书,孜孜不倦,勤奋好学。“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面对同伴掉入水缸里的情况,其他同伴跑掉,司马光不慌不忙,想到用石头击破水缸,看出他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肯动脑筋、果断、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睛】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中午时分。过了正午(朋友)仍然没到,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没有来,已经离开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朋友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道:“您和家父约定正午时分,到了正午您却不来,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牵拉陈元方(道歉),元方进入大门连头都不回。
    乙: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嬉戏,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别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缸,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
    (三)(2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吕亚萍
    ①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②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
    ③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
    ④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我是小萍。”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
    ⑤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
    ⑥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⑦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这一次,是在医院。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同枯槁、卧床不起。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从查出疾病到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死亡来得是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外婆就这样离开了。
    ⑧外婆,如果来日方长,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有机会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走到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慰藉您寂寞的时光。
    ⑨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
    ⑩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
    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是为了引出下文并衬托出“我”忽视、痛失亲人的悲情。
    B. 第⑩段呼应开头,不仅表达了外婆的爱留在“我”心间,还点明了本文的主旨。
    C. “我”没有包钱却仍接受外婆给“我”的压岁钱,说明“我”冷漠,不知感恩。
    D. 文章描述了平凡的生活场景,描写精细到位,情节虽无跌宕起伏但耐人寻味。
    12. 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13. 第⑥自然段中说“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让“我”感到亏欠外婆的事情有哪些?
    14. 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①请你从重音的角度为下面的句子设计朗读,并说明理由。
    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同枯槁、卧床不起。
    ②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从修辞手法角度)
    15. 文章结尾作者说:“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联系全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1. C 12. ①难过、内疚;②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③震惊、悲痛
    13. “我”每次路过外婆家门口却一次也没有走进那个小院看外婆;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外婆拜年,外婆还记着托母亲给“我”和孩子带压岁钱;“我”还没带小儿子去见过外婆。
    14. ①示例1:重读“才”,说明时间之短;“就”说明外婆病情恶化之快。
    示例2:重读“形同枯槁、卧床不起”,说明外婆病情恶化之快,体现了我对外婆的心疼。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外婆的话比作“一根细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内心的疼痛,抒发了“我”的内疚之情。
    15. 示例:外婆给了“我”很多爱,但“我”总以为来日方长,很少去看外婆,直至她迅疾病逝,让“我”后悔莫及。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我们不懂得珍惜周遭美好的事物以及身边可爱的人,以为未来的日子经得起我们的漫不经心和随意挥霍。可世事无常,生命远比我们料想的短暂和脆弱,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与外婆之间的点滴,表达了对“来日方长”这一说法的反思。通过描述外婆的孤独与期待,以及作者因忙碌而忽视亲情的内疚,文章深刻揭示了珍惜眼前人、及时行孝的重要性。文章情感真挚,细节描写生动,让人共鸣。结尾处对“来日方长”的否定,更是升华了主题,提醒读者珍惜当下,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整体而言,这是一篇情感饱满、寓意深刻的佳作。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C.有误。由第⑤段中“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可知,作者回忆了外婆对自己的疼爱,并不能“说明‘我’冷漠,不知感恩”;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第一空:由题干信息“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可以定位到文章第④段,根据第④段“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可知,当外婆茫然地看着“我”并问出“你是哪个”时,“我”感到十分难过和内疚,因为“我”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甚至让她认不出自己。此空可以填写“难过、内疚”;
    第二空:由题干信息“深沉的内疚,不安”可以定位到文章第⑥段,根据第④段“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第⑥段“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可知,“我”因为繁忙的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很久都没有看望过外婆了,而外婆已经老很老了,因此内心产生了“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此空可以填写“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
    第三空:由题干信息“外婆形容枯槁、卧床不起”可以定位到文章第⑦段,,由第⑦段“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同枯槁、卧床不起。”以及后文的“然后就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可知,当“我”看到外婆形容枯槁、卧床不起时,内心应该是震惊、悲痛或难以接受、心痛等。此空可以填写“震惊、悲痛”。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由文章第③段“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可知,“我”每次下班路过外婆的家门口,都只是匆匆路过,没有停下来看望外婆,这体现了“我”的疏忽和不够关心;
    由文章第⑤段“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可知,成年后,“我”春节没有去看望外婆,而外婆却依然记得“我”,还通过母亲给“我”和孩子压岁钱,这显示了“我”对亲情的忽视;
    由文章第⑥段“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可知“我”原计划带两个孩子去看外婆,却遗憾地发现外婆还未见过“我”的小儿子,这进一步加深了“我”的愧疚感。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
    (1)每一小句在朗读时,需根据句子的内容和情感确定重音。先理解句子意思,再找出关键词或情感强烈的词,通过重读来强调。由“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同枯槁、卧床不起”可知,朗读时应重读“才”和“就”,因为“才”字突出了时间之短暂,而“就”字则强调了外婆病情恶化之迅速,两者结合,能够表达出对外婆病情的震惊和心疼。或者,也可以选择重读“形同枯槁、卧床不起”,这两个短语直接描绘了外婆病情的严重性,通过重读能够更强烈地表达出对外婆的心疼和担忧。
    (2)先指出具体词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再结合词句分析如何运用,最后阐述表达效果或情感。由“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外婆的话比作“一根细针”,形象地描绘了“我”听到外婆不认识自己时的内心感受,就像被细针扎入一样疼痛,这种比喻手法生动而深刻,既表达了“我”内心的疼痛,也抒发了“我”对未能常去看望外婆的内疚之情。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这句话的理解。答题时,应先概述文章主旨,再联系作者对外婆的愧疚与怀念,阐述“来日方长”的虚幻与现实的残酷,最后结合个人经历,表达珍惜当下、及时行孝的感悟。
    结合第⑦段“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第⑧段“外婆,如果来日方长,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有机会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走到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第⑨段“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等内容可知,“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写出了“我”错过了与外婆相处时间的后悔和愧疚之情。这句话也告诉人们珍惜当下,及时行孝,不要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生活中我们不能总抱有“来日方长”的心态,因为时间转瞬即逝,亲情难以等待,不要让遗憾和悔恨成为负担。
    示例:文章结尾的“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让我深感共鸣。作者通过回忆与外婆的相处经历,表达了对外婆的愧疚和怀念。这句话提醒我,生命是脆弱的,时间不等人。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及时行孝,不要等到亲人离去后才后悔莫及。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曾因为忙碌而忽视了对家人的陪伴,现在我会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四)(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雪之韵
    ①冬日,雪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
    ②当第一片雪花悄然飘落,世界仿佛瞬间安静下来。那轻盈的雪花,如同翩翩起舞的精灵,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着。它们轻轻地落在屋顶上,给房屋戴上了一顶洁白的帽子;落在树枝上,为树木披上了一层银装;落在大地上,给大地铺上了一床厚厚的棉被。
    ③雪后的世界,是一个纯洁而宁静的童话世界。远处的山峦,在白雪的覆盖下,变得更加雄伟壮观;近处的田野,一片银白,仿佛是一幅巨大的画布,等待着春天的画笔来描绘新的色彩。湖泊也被冻住了,平静的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反射着天空的湛蓝和云朵的洁白。
    ④漫步在雪地里,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音乐。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身上,不一会儿,头发、眉毛都变白了,仿佛变成了一个雪人。伸出手,接住一片雪花,看着它在掌心慢慢融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这小小的雪花,虽然生命短暂,却给世界带来了如此美丽的景象。
    ⑤雪,是冬天的使者,它带来了寒冷,也带来了温暖。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看着窗外的雪景,谈论着生活的点滴,心中充满了温馨和幸福。孩子们则在雪地里尽情地玩耍,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⑥雪,用它的纯洁和美丽,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雪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它让我们明白,生活中不只有忙碌和烦恼,还有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丽风景。
    ⑦雪之韵,是一首无声的诗,一幅绚丽的画,一曲动人的歌。它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和希望。
    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雪花的喜爱之情。
    B. 雪花虽生命短暂,却给世界带来美丽的景象,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和希望。
    C. 雪让我们明白,生活中不只有忙碌和烦恼,还有那些被我们忽略美丽风景。
    D. 人们喜欢雪花,仅仅因为它纯洁和美丽。
    17. 请概括雪后的世界有哪些特点?
    18. 作者说雪“带来了寒冷,也带来了温暖”,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案】16. D 17. ①是一个纯洁而宁静的童话世界②山峦变得更加雄伟壮观③田野仿佛是一幅巨大的画布④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
    18. “寒冷”指的是下雪时天气变冷;“温暖”指的是我们全家围坐一起充满温馨和幸福(评分细则:“孩子们在雪地里尽情地玩耍的快乐也可”)。这句话体现了下雪天虽冷,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解析】
    【导语】这篇散文细腻地描绘了雪景,富有诗意地展现了冬日雪景的纯洁与美丽。文章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了雪花飘落时的宁静与雪后世界的壮美,传达了雪带来的内心感动与生活启迪。作者通过雪的短暂生命与深远影响,反思出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温暖与希望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D.有误,结合③段“雪后的世界,是一个纯洁而宁静的童话世界”、④段“漫步在雪地里,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音乐”“这小小的雪花,虽然生命短暂,却给世界带来了如此美丽的景象”、⑤段“雪,是冬天的使者,它带来了寒冷,也带来了温暖”、⑥段“雪,用它的纯洁和美丽,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雪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可知,文章中作者喜爱雪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纯洁和美丽,还因为雪花飘落时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雪后的世界宛如童话世界,漫步雪地能听到自然奏响的美妙音乐,雪花短暂却带来美好,雪能带来温暖的生活场景,能净化人们心灵,让人们停下脚步感受自然宁静美好,明白生活中还有被忽略的美丽风景,给人们带来生命的温暖和希望等诸多原因,所以“人们喜欢雪花,仅仅因为它的纯洁和美丽”表述有误;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③段“雪后的世界,是一个纯洁而宁静的童话世界。远处的山峦,在白雪的覆盖下,变得更加雄伟壮观;近处的田野,一片银白,仿佛是一幅巨大的画布,等待着春天的画笔来描绘新的色彩。湖泊也被冻住了,平静的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反射着天空的湛蓝和云朵的洁白”可知,雪后的世界是一个纯洁而宁静的童话世界;山峦变得更加雄伟壮观;田野仿佛是一幅巨大的画布;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结合②段“当第一片雪花悄然飘落,世界仿佛瞬间安静下来”可知,雪作为冬日气象的产物,其本身属性致使气温降低,天气变得寒冷,这是自然现象。落之时周边环境温度随之下降,此即 “寒冷” 所指。
    结合⑤段“雪,是冬天的使者,它带来了寒冷,也带来了温暖。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看着窗外的雪景,谈论着生活的点滴,心中充满了温馨和幸福。孩子们则在雪地里尽情地玩耍,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可知,在寒冷雪天里,家人相聚一堂,火炉的暖意、亲情的交流互动以及闲适氛围,让内心盈满温情;孩子们玩耍时的欢乐、纯真也为冬日添了一抹温暖色调,即便外在寒冷,这些亲情、童趣带来的美好感受却能暖人心扉,尽显雪天别样温情。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话。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按照现代通俗的分法,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闽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沿海平原、台湾和海南四省以及浙江省南部和江西、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使用人口约8000万。
    材料二:
    材料三: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当今处于弱势的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之中。语言如此,方言亦是如此。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表达地区的文化特色;也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方言理应得到珍惜和保护。
    19. 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言是跟标准语有区别的语言的地方变体、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话。
    B. 闽方言是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区中的一个方言,使用人口约8000万。
    C. 历经上千年的演变,“人客”“闹热”等古代词语的词义产生了变化。
    D.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
    20.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两个有关闽南方言词语的调查发现。
    21. 为什么“方言理应得到珍惜和保护”?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
    【答案】19. C 20. ①部分闽南方言词语构词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反(或:位置、结构倒置);②部分闽南方言词语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用法。
    21. ①方言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现今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之中;②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传承传统文化,植根于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理解不正确。材料二中“唐·杜甫《遣兴》:‘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和“唐·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红尘闹热白云冷’”可知,历经上千年的演变,“人客”“闹热”等古代词语的词义没有变化,而非产生了变化。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材料二表中闽南言中“人客”“闹热”“历日”等可知,部分闽南方言中的词语与现代汉字的构成方式恰好相反。
    根据材料二表中第三列“古籍中的相关用词”,列举的五个闽南方言词在古诗文中都有运用,可知部分闽南方言词语与古代汉语词语结构相同,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用法。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根据材料三“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当今处于弱势的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之中”,可概括为:方言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现今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之中;
    根据材料三“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表达地区的文化特色;也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可概括为: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传承传统文化,植根于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
    三、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台风来了,狂风肆虐,暴雨倾盆,一棵小树苗在风雨中努力挺直身躯,它不断地从泥土中汲取养分,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
    请以《在风雨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出自己的经历或感悟。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②文面整洁,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在风雨中成长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心中便涌起无限感慨,成长之路,本就是风雨兼程。
    小学时,我成绩优异,是老师眼中的宠儿,同学心中的榜样。带着这份骄傲,我步入了初中校园,然而,现实却给了我沉重的一击。第一次月考,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曾经熟悉的表扬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老师的批评和同学质疑的目光。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仿佛从云端跌入了谷底,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灰暗无光,狂风暴雨在我心中呼啸。
    回到家,我躲在房间里,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看着那满是红叉的试卷,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难道我就这样不行了吗?然而,心中有个小小的声音在呐喊:“不,不能放弃!”我想起了那棵在风雨中努力挺直身躯的小树苗,它没有被狂风暴雨打倒,而是在困境中顽强生长。我也不能被这一次的失败打倒。
    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学习方法,认真整理错题,分析每一个知识点的疏漏之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房间,我已坐在书桌前诵读课文、背诵单词;夜晚,城市沉入梦乡,我仍在台灯下攻克数学难题,钻研物理公式。课堂上,我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余时间,我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懂的问题。
    日子一天天过去,又一次考试来临。考场上,我不再紧张焦虑,而是沉着冷静地答题。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当看到自己的名次大幅提升时,我激动得几乎落泪。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那棵小树苗在经历风雨后,长出了嫩绿的新芽。
    成长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就像航行在大海中的船只,难免会遭遇狂风暴雨的袭击。但正是这些风雨,磨炼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学会坚强;正是这些风雨,让我们汲取经验教训,收获成长的智慧;正是这些风雨,使我们在历经磨难后,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风雨如何肆虐,我都会像那棵小树苗一样,努力挺直身躯,在风雨中茁壮成长,去迎接属于我的那片蓝天和绚丽的彩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
    一、审题立意。“在风雨中成长”,题目中的“风雨”并非单纯指自然界的狂风暴雨,而是象征着人生道路上所遭遇的困难、挫折、磨难等困境;“成长”则是核心,强调在这些艰难处境下,人或事物所发生的积极向上的变化,如心智的成熟、意志的坚强、能力的提升等。文章立意应突出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传达出挫折是成长的基石,困境能锤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力,从而使人在历经风雨后变得更加坚强和优秀的主旨。通过描述在风雨中的奋斗历程,展现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成长的不易与珍贵,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和对生活的思考。
    二、思路点拨。文章开头可通过描绘台风中顽强的小树苗,或者讲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在困境中奋起的故事,引出“在风雨中成长”的主题,点明人生难免有风雨,关键是如何在其中成长。正文部分,先详细叙述自己或他人所经历的具体“风雨”,比如学习上的压力、家庭的变故、友情的破裂等,生动描写当时的艰难处境和内心的痛苦挣扎。接着重点阐述面对风雨时所采取的行动,如自我鼓励、坚持不懈地努力、寻求外界帮助等,展现克服困难的过程和决心。然后描述经历风雨后的收获,如成绩的进步、心态的转变、人际关系的修复等,体现成长的成果和意义。结尾部分,总结在风雨中成长的感悟,升华主题,鼓励读者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坚信自己也能在风雨的洗礼下茁壮成长,可引用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文章更加完整深刻,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
    皎月之意
    古诗中经常用“月亮”作为意象。“我寄愁心与明月,①______。”诗人借月亮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遥寄给友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②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写出诗人夜晚登城远望,月华如霜的边城夜色。
    秋色之韵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③______,洪波涌起。”是曹操眼中豪情壮志的秋日盛景(《观沧海》曹操);“峨眉山月半轮秋,④______”这一轮秋月却让离乡外出的李白百感交集。(《峨眉山月歌》李白)
    故园之思
    乡愁是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诗人王湾在夜将尽未尽之际、东方海日已升之时不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⑤______”的感慨。(《次北固山下》王湾);同样身处异乡的马致远则借“⑥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游子的悲哀。(《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时光之叹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以“⑦______,⑧______”叹息时光易逝,来鼓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
    外婆
    “我”的心理活动
    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


    深沉的内疚,不安
    外婆形容枯槁、卧床不起

    普通话
    闽南方言
    古籍中的相关用词
    客人
    人客
    唐·杜甫《遣兴》:“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热闹
    闹热
    唐·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红尘闹热白云冷”
    床铺
    眠床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乃置眠床头按上。”
    日历
    历日
    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
    太阳
    日头
    唐·张鷟(zhuó)《朝野佥载》:“日头赫赤赤,地上丝氲氲。”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一中学教研片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第一中学教研片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1页。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城关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城关教研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城关教研片一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城关教研片一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