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精品课件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21流水地貌的发育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21流水地貌的发育,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备考建议,知识结构,考点突破,试题演练,考情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冲淤理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目录CONTENTS
根据2021-2024年考情分析,提取考点
提取考点: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成因分析(重难点,常见考向);2.河流冲淤理论与河流地貌、河道演变的关系(重难点,常见考向);
①主要以区域河流分布图或者河流地貌景观图为载体,考查河流地貌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考查频度非常高 。②考查方式:近五年高考中直接考查河流地貌发育较高,更多考查河流冲淤理论和河道(河床)演变的关系,题型多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为主。
注意根据图文材料,在综合判断如地貌成因(外力/内力作用)等问题;复习备考时,注重复习地表形态成因与形成过程等内容,加强信息提取和解读能力。
拓宽,河湾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动力减弱、物源(沙源)增多、沉积环境
1.河流地貌的发育2.冲淤平衡理论
拓展: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流水作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的总称。产生的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可分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流水作用的区域存在差异。
(1)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常年风力较大,因此以风力作用为主;向东过渡,随着降水增加,转为以流水作用为主; 冰川作用集中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海浪作用分布在海岸。(2)某一区域以某种作用为主,并非否定其存在其它类型的外力作用。
1.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
情境1:长江研学之旅——寻访长江之源
观察视频,思考:1.被流水冲出的沟谷形态各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别对应哪种形式的流水侵蚀作用?
使河谷加深,形成V形谷
使河谷拓宽,形成U形谷
出发前,上网查阅了长江源头的位置坐标,发现:沱沱河是长江的源头,其位置在缓慢的变化中。长江源头向什么方向移动?为什么?
长江源头:1995年,(32°45′9"N,94°36′30”E),海拔4842米2005年,(32°36′14"N,94°30′44"E),海拔5170米
长江源头向西南方向移动,使得河流变长。原因:溯源侵蚀:向源头方向的侵蚀。
地表径流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伸,即向上游方向发展的过程
河源向 (后退/前进)河谷的长度 (增加/减少)
东北黑土区的沟谷,其沟头因溯源侵蚀每年可向源头方向推进数米至十数米不等。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观
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有断层陡岸形成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
探究活动1:如下图所示:发源于同一分水岭上A河与B河相比,哪个溯源侵蚀作用较强?为什么?
A河所在的坡度更大水流更快,溯源侵蚀能力更强 。
探究活动2:如果A河溯源能力较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A河溯源侵蚀能力更强 ,使得A河加长,最终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B河河流上游河段,形成河流袭夺的现象。
河流袭夺: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思考】据图说明,河流袭夺的发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①距离:两条河川间的距离不能太远;②落差: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向源侵蚀强烈;③海拔差异: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④岩性:分水岭岩性较软,抗侵蚀能力弱能促进河流袭夺。
(2023年湖南卷)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成岩作用相对较弱。下表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1)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4分)
解析 补充曲线要利用表格中数据,先准确描点,然后用相关类型的线条连接成折线,把图例补充到右上角框内(见答案)。
(2023年湖南卷)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成岩作用相对较弱。下表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2)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由。(4分)
落差:甲河河源段整体落差大,流水侵蚀能力强
岩性:甲河流经地区岩石质地较疏松,节理发育,抗侵蚀能力弱
【答案】(2)甲河流经地区岩石质地较疏松,节理发育,抗侵蚀能力弱;甲河河源段整体落差大,流水侵蚀能力强。(2点共4分)
方法点拨:河流袭夺过程分析和结果
情境2:探寻金沙江和澜沧江峡谷
1. 据图描述V形谷的地貌特征。河谷岸壁较陡,谷底深且狭窄,横剖面呈“V”型,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2. V形谷的形成原因?3. V形谷常分布于河流的哪个河段?
地壳上升,上游地区落差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河谷呈V形
常见于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或高原段。
下蚀作用是指沟谷或河谷底长期受水流冲蚀,沟槽与河床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现象。河流随河床的刷深,水位下降。影响:加深河床或沟床,下切侵蚀多发生在构造抬升的山区,常形成深切的V形谷。
景观图片欣赏峡谷主要是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地表迅速隆起,河流剧烈下切而形成的。
情境3:揭秘荆江九曲回肠
我校志愿者从长江源头向东顺流而下,来到了荆江。观看地貌航拍照片,思考:荆江河段为什么会出现九曲回肠的河道情况呢?
侧蚀使河床发生侧向迁移,河谷拓宽,并导致河曲的发育。
指受横向环流的作用,弯曲河段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而崩塌后退,形成陡峻的河岸。影响:山区河谷不断展宽;平原凹岸侵蚀后退、凸岸堆积前伸,甚至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
探究活动1:凹岸和凸岸的判读
问题:1.判断图中A、B两点哪个为凹岸,哪个为凸岸? 2.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港口,哪个地方容易泥沙堆积。并请说明理由。
答案: 1.B为凹岸,侵蚀,A为凸岸,堆积。2.B点,该地地处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烈,水位较深,适于建设港口和码头。A点泥沙容易淤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画一画,识别凹岸与凸岸在图上标出凹岸与凸岸,尝试画出河谷形态横剖面图,尝试画出横向环流。
探究活动2:根据下图为“长江中游荆江牛轭湖景观图和演化示意图”,结合凹凸岸演化原理分析牛轭湖成因。
牛轭湖: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道越来越弯曲;洪水期河道决堤,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流改道使新河道成为主河道,弯曲河道被废弃;在弯曲河道入口处,泥沙不断堆积,最终导致弯曲河道与新河道分开,演变为湖泊,即牛轭湖。
①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②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出现狭窄的曲流颈。③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不经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河段,此现象为裁弯取直。④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
课本内容齐读:描述图示河谷的演变过程
中期:河流落差减小,流速减小,下蚀减弱,侧蚀增强,且发生了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作用,河谷逐渐拓宽,河道变得弯曲。
初期: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加深、延长,形成V型谷
成熟期:侧蚀和堆积为主,河谷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U型谷。
地质时期:平原地区地势平缓,河流侧蚀作用明显,曲流发育;地壳快速抬升,向下切割河床,深深的峡谷,河流下切时保留了原来的曲流形态。
补充:侵蚀基准面与侵蚀作用
概念:海平面及由海平面向大陆方向引伸的平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入海的河流,其下蚀深度达到海平面时,由于河床坡度消失,流水运动停止,不再向下侵蚀,因此海平面高度是入海河流下蚀深度的最低基准面,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
局部(或暂时)侵蚀基准面:不直接入海的河流,以其所注入的水体表面,如湖洼地、主支流汇口处的水面等为其侵蚀基准面,称为局部(或暂时)侵蚀基准面。
据图分析,地形抬升后对侵蚀基准面的影响,对河流流速和侵蚀堆积作用的影响。
当地壳抬升时,海平面高度虽然没有变,但是河床与海平面之间的高差相比之前变大了(侵蚀基准面出现了相对下降),由于落差变大,河流下蚀能力也会增强。
侵蚀基准面引起河流冲淤积变化:
①如果侵蚀基准面上升,由于河流纵坡降的减小,将导致挟沙能力的降低和河床的淤积。
②如果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纵坡降将增大,从而导致挟沙能力的增强和河床的侵蚀。
①构造运动:地壳抬升,河源距离原侵蚀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加大,侵蚀基准面相对下降;地壳下沉,侵蚀基准面则相对上升。
②气候变化:冰期时降水多以降雪形式存在入海径流量减少,海平面下降,(终极)侵蚀基准面降低;间冰期时降水增加,入海径流量增加,海平面上升,侵蚀基准面上升。
侵蚀作用:从大的方面来说,要考虑侵蚀所生的类型及影响侵蚀力度的因素,具体来说第一要看侵蚀的类型(或发生的区域);第二是作为侵蚀动力的流水本身;第三是作为侵蚀对象的岩体;第四则是其它行为对侵蚀活动的影响。
2.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
情境4:探寻成都山前冲积扇和长江三角洲
问题:指出河流段ABC三处区域发育河流堆积地貌类型及分布位置,结合河流堆积作用原理分析其成因。
堆积原因:流速降低;流量减少;河流超负;河床底部平坦。
流水堆积地貌:出山口处——洪积—冲积扇(成都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入海口——河口三角洲(长江河口三角洲)。
拓展:沉积作用的基本原理
1.河流流速与流水外力作用的关系。
3.河流沉积作用的规律。
2.河流流速与携带泥沙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
河流流速越大,侵蚀作用越强;河流流速越小,沉积作用越强。
河流流速越大,携带泥沙颗粒粒径越大;河流流速越小,携带泥沙颗粒粒径越小。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结合图片,思考成都在出山口地区形成山前冲积扇形态有何特点?如何形成呢?
(1)河流流出山口或支流汇入处形成 , 分析成因?特点:自扇顶到扇缘,地势变化规律 ,厚度规律 ,沉积颗粒大小规律 , 地下水埋藏深深度 。
物质条件:上游落差大、流速快,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和碎石动力条件:流出山口后,地势变得平缓、河水摆脱侧向约束,流速减慢,泥沙堆积
结合图片,说说山前冲积扇与山前洪积扇有何区别?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发育在湿润地区的冲积扇
发育在干旱地区的洪积扇
结合图片,说说河漫滩平原的形成过程、特点和开发方向。
形成过程: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形成曲流,尤以中下游地区常见。河流在凸岸堆积,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或下切侵蚀,河漫滩废弃。多个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起来,形成河漫滩平原。
特点:洪水期淹没,枯水期出露地表。若沉积物颗粒粗,说明当时流速快;反之则慢。
开发利用:不可建设永久性建筑,保证泄洪通道。枯水期可发展农耕。
河床底部泥沙淤积形成浅滩,在枯水期露水面形成心滩,前端水流速度大,易受侵蚀,滩尾堆积,心滩不断下移,生长植物形成江心洲。
问题:河流河口处形成三角洲,分析原因?
物质条件:河流含沙量较大 动力条件:水下坡度平缓、海水顶托作用,使得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形成
三角洲面积增大或减小:泥沙来源变化,海平面变化。海退时,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导致三角洲面积增大;海进时,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小,三角洲面积减小。
归纳总结: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影响堆积的因素(流水堆积具有分选性和磨圆性)
(2022年重庆卷)三峡水库一般在6〜8月和11〜12月分别按低、高水位运行。2020年7〜8月,长江上游数次洪峰过境,导致库区某江段一处库岸发生垮塌。为方便施工,当地选择在2021年6 月对垮塌库岸进行治理。图4示意该垮塌库岸段位置。据此完成9〜10题。9. 图4中的四条曲线符合MN处河床横断面形态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23年浙江6月卷)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3. 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 )A. ①②④③B. ②①④③C. ②③④①D. ③②①④
最早:东南部三角洲面积最大
最晚:东北部三角洲面积最大
东南部三角洲面积较大③图早于④图
(2023年浙江6月卷)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4. 1996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水运动的作用B. 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 C. 上游水库的冲淤 D. 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
由上面分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改道造成的,与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上游水库的冲淤、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关系不大,BCD错误。
(1)冲淤原理的理解和应用①淤积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②冲刷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降低。③交替原理: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往往“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以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④应用:河口区域,河流和潮汐(海浪)共同影响河海作用强弱“此消彼长”,会引起海岸线的进退变化。
(2)河流不同部位的冲淤表现: ①河床演变河道输沙不平衡是河床演变的根本原因。冲淤作用导致流程方向上河床高程的变化,称纵向变形,影响河床的深浅;与水流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变形,则称横向变形,影响河床的宽度变化及河流在平面上的摆动。溯源侵蚀使河床变长,下蚀使河床变深,侧蚀使河床变宽;堆积使河床变浅、变窄。②河口河床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响,两个的强弱“此消彼长”;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枯水期,以潮流、海浪(顶托)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同时也引起了海岸线进退变化。③河口海底汛期,流水作用强时,流入海底泥沙多,海底以淤积为主;枯水期,流水作用弱,流入海底泥沙少,海底以侵蚀为主。(3)应用:冲淤平衡原理可用于分析河床、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形态的变化,河道的演变,海岸线的变化等。
其他因素如降水量、植被覆盖率、工程建设等多通过影响上述因素进而影响冲淤关系。
(2022年广东卷)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 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 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 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 滑坡、泥石流作用
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该地多地震→岩石破碎→该河段滑坡、泥石流发生时→带来的大量固体物质堵塞河道→多个堰塞湖→多个河段泥沙淤积→河床抬升→阶梯状的河床形态。D项正确。
看不出来地质构造的变化情况,A错误
河流的阶段性下切会造成河床变深,不会使得河床抬升,B错误;
推测的原始河床从高到低,形态比较均匀,差异较小,C错误
(2022年广东卷)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A 淤积大于侵蚀B. 侵蚀大于淤积C. 侵蚀-淤积平衡D. 持续不断侵蚀
第(2)题:纵剖面①→②→③→河床的海拔不断升高→河床不断变浅→从2007年到未来,河床泥沙淤积的速度大于河床被侵蚀的速度→河床堆积物变多→河床抬升,A项正确。
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归纳总结:堰塞湖形成条件:①动力条件(地势起伏大、诱因如地震、降水、人类活动等)②物质条件(大量松散泥石堆积物)
题组1(考点1:河流侵蚀地貌的成因及特点分析)
(2023年全国甲卷)图1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7 ~ 8题。7. 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A.狭长湖盆 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 D.泥石流通道
曾经为河道,受流水侵蚀和沉积形成,且具有一定的分选性
①②③河流历史时期曾经为南部河流的上游水系段
地壳运动形成东西向断裂带南侧地区形成新的分水岭
(2023年福建卷)唐朝时期,吴淞江未形成较稳定的河道。北宋时期,吴江长堤建成后,吴淞江河道日趋稳定,成为太湖的主要泄洪通道。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港体系的一部分。图2示意唐代以来太湖东部水系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6-8题。6.晚唐诗人许浑泛舟吴淞江,留下“杨柳北归路,蒹葭(芦苇)南渡舟”的诗句。诗中所述河段南北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坡向 B.热量 C.堆积状况 D.盛行风向
杨柳陆生植物,地势较高,生长在河岸
蒹葭水生植物,地势低,水陆交接地带
(2022年广东卷)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侧,湖泊面积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发现高于现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线。仁错位于纳木错西侧,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两河分别汇入纳木错和仁错。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在10-11月期间,湖泊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图(a)示意纳木错和仁错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b)示意两湖分水岭区域水系与地形特征。
(2)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势。
参考答案:那曲凹岸处向东侵蚀,雄曲凹岸处向西侵蚀(2分);侵蚀持续进行,分水岭将被切开(2分);发生河流袭夺,两河流连通(2分)。
(2024年江苏卷)“条田”是法国古代平均分配土地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使每户得到质量大致相当的土地,并能够均衡使用公共资源。美国南部地区早期的法国移民也沿袭这一做法。下图为“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农业区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块呈条块状垂直于河道,这种布局主要考虑( )A. 耕作便利B. 节水灌溉C. 河道共享D. 农田管理
图示垂直于河道的方式耕作起来并没有太大的便利,故A错误;
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属于丰富水源区,主要考虑不是节水灌溉,故B错误;
图示区域布局垂直于河道,主要是将水源合理用到所有的田里,因此主要是共享河道,故C正确
“条田”的方式目的不是为了农田管理,故D错误
(2024年江苏卷)“条田”是法国古代平均分配土地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使每户得到质量大致相当的土地,并能够均衡使用公共资源。美国南部地区早期的法国移民也沿袭这一做法。下图为“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农业区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图中甲处地块平行于主河道,主要由于( )A. 河岸侵蚀B. 河道变迁C. 河床抬升D. 河谷加深
河岸侵蚀会导致河道逐渐变宽,而不是导致条田与之平行,故A错误;
区域内河流侵蚀作用导致河道变迁,形成牛轭湖,进而促使甲处区域地块平行于河道,故B正确;
河床抬升将导致河流淹没土地,或提高堤坝,但不会平行,故C错误;
河谷加深也不会导致条田与河道平行,故D错误
(2021年江苏卷)河流流经平坦地形时常形成千回百转的曲流景观。图3 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观图”。据此回答6~7题。7. 在河流变迁过程中,河道景观的演化过程是A.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 B.牛轭湖→曲流→草地→林地C.林地→草地→曲流→牛轭湖 D.草地→林地→牛轭湖→曲流
(2024年全国甲卷)下图所示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黄河岸边,该剖面含有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剖面中的泥沼土层是在相对静水环境下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风沙与泥沼土互层中,与风沙层相比,泥沼土层沉积物( )A.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少 B.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少C.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多 D.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多
题组2(考点2:河流堆积地貌的成因及特点分析)
(2024年广东卷)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左图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 )A. 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B. 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C. 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D. 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
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的主要成分应该是石灰岩块,而不是粉砂质黏土,AC错误
据材料可知,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在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之上,B错误
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地下河流经中低山区,可能挟带砾石、砂和黏土等碎屑沉积物进入溶洞并沉积下来,形成粉砂质黏土沉积物,D正确
(2024年安徽卷)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南美洲的卡西基亚雷河(以下简称“卡河”)是奥里诺科河(以下简称“奥河”)上游的一条汊河,经内格罗河流入亚马孙河(如图)。奥河在分汊口附近堆积有大量沉积物。自分汊口向下游方向,相比较而言,奥河河道宽而浅,卡河河道窄而深,卡河河床纵剖面坡度明显大于奥河。目前该分汊口上游约四分之一的来水流入到卡河,专家预测卡河未来将成为主要河道。(1)说明分汊口处堆积体的形成过程。
【答案】(1)分汊口处奥河上游来水水量大,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的泥沙,在分汊口处受分水岭地形影响,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堆积体。
(2023年浙江6月卷)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材料二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洪积一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天山北麓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
(2023年浙江6月卷)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材料二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洪积一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天山北麓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1)制约天然绿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说出山前倾斜平原上天然绿洲的分布特点 _。
(2023年浙江6月卷)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材料二图1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洪积一冲积扇示意图。图3为天山北麓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1)制约天然绿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说出山前倾斜平原上天然绿洲的分布特点 。
答案:28(1)4分①水源(1分)②位于倾斜平原的中下部(1分)③沿河流/河道分布或地下水出露地表(1分)④呈点状或块状(1分)
题组3(考点3:河流冲淤理论对河道/河床演变的影响 )
(2024年湖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河流等类型。甲区域曾是里海的一部分,现为淡水湿地,有狭窄水道与里海相连。该湿地流域位于伊朗北部,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据预测,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将全部变为沼泽。如图示意该湿地位置及湿地流域的土地利用状况。(1)简述甲区域演变为淡水湿地的过程。
多条河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大
【官方答案】(1)甲区域逐渐与里海分离,水域相对封闭(3分);湿地流域降水充沛,多条河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大,且有外泄通道,水体不断被稀释,最终变为淡水湿地(3分)。
(2024年安徽卷)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南美洲的卡西基亚雷河(以下简称“卡河”)是奥里诺科河(以下简称“奥河”)上游的一条汊河,经内格罗河流入亚马孙河(如图)。奥河在分汊口附近堆积有大量沉积物。自分汊口向下游方向,相比较而言,奥河河道宽而浅,卡河河道窄而深,卡河河床纵剖面坡度明显大于奥河。目前该分汊口上游约四分之一的来水流入到卡河,专家预测卡河未来将成为主要河道。(2)分析卡河未来可能成为主要河道的原因。
答案:(2)卡河河道深而窄,河床纵剖面坡度大,河流流速快,溯源侵蚀能力强,易袭夺奥河上游;分汊口处奥河下游河道宽而浅,水流速度较慢,泥沙沉积,河床变高,分汊口堆积体也会不断变大,使得奥河河水下泄受阻,从而导致流入卡河的水量增加;随着卡河水量变大,侵蚀能力变强,河道会加深变宽,成为主要河道。
(2021年广东卷)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左图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右图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 000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由左图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时,该河段( )A. 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 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 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 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
(2021年广东卷) 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左图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右图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 000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根据右图,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A. 河道来沙量减少B. 河道的水位升高C. 河岸护坡工程建设D. 河道洪峰流量增加
水库可以蓄水拦沙,三峡水库的运行使得长江中游河道的来沙量减少,因此导致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选项A正确,排除选项B、C、D。故选A。
题组4(考点4:河流地貌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024年全国甲卷)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南朝之际,受长江荆江段兴筑堤坝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水分两股进入该地区,干扰该地区水系,在该地区迅速形成大湖景观。之后洞庭湖不断扩张,在宋代达历史最深。研究表明,宋代以来,长江含沙量持续增加;洞庭湖洪水特征逐渐由以“春溜满涨”为主转变为以“夏秋连涨”为主。至清代中叶,洪水期洞庭湖面积扩张至历史鼎盛。图1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水系,图2示意明末清初该地区水系。(2)说明荆江堤坝修筑致荆江河床相对堤外不断增高的原因。(4分)
官方答案:(2)荆江河段地处平原,曲流多,江流缓慢,属沉积河段。荆江堤坝修筑,使长江泥沙常年在荆江(长江)堤内淤积,导致荆江河床相对堤外不断增高。
(2023年山东卷)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左为滇池流域示意图。海口河为滇池湖水的惟一出口,元代以来多次疏浚。明代,滇池南岸有大量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清代,人们在柴河下游相继开挖了十余条沟渠。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面积显著扩大。图右示意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的聚落分布。(1)说明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对柴河三角洲面积扩大的影响。
官方答案:16. (1)海口河作为滇池湖水的唯一出口,多次疏浚,导致滇池水位下降,柴河河口地区出露,三角洲面积扩大;柴河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到达河口地区泥沙增多,导致三角洲增大;下游开挖沟渠分散水流,沿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导致流速降低,水量减少,水的搬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增多,导致三角洲增大。
(2024年浙江1月卷)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完成下面小题。20. 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 )A. T1抬升速率最大B. T2抬升幅度最大C. T3下沉速率最小D. T4下沉幅度最小
T1阶地1.1万年抬升了30米
T2阶地2.4万年抬升了35米
T3阶地5.5万年抬升了50米
T4阶地40万年抬升了50米
题组5(考点5:内力作用与河流作用形成的河流阶地)
(2024年浙江1月卷)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完成下面小题。21. 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 )A. 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 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C. 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 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
其形成之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沉积物被侵蚀掉,D正确
曲流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应形成沉积物,A错误
阶地形成时以河流下蚀作用为主,B错误
风力侵蚀搬运能力较弱,不会侵蚀搬运砂砾层,C错误
河流阶地概念: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考察非常频繁。
①阶地海拔越高,年代越老。②阶地之间高差,反映当时地壳抬升的速率;③有几级阶地,就有几次上升运动;④阶地的沉积颗粒大小反映了当时的流速;⑤只发生侵蚀面而没有产生沉积物堆积的阶地为侵蚀阶地,如果有沉积物堆积,则为堆积阶地。
注意:由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
组成:①阶地面:古老或早期的河漫滩,由早期的河流侧蚀和堆积作用形成②阶地坡:河流下切侵蚀而成③阶地多保留在河流的凸岸,阶地在两岸并不完全对称分布类型:①侵蚀阶地;②堆积阶地;③基座阶地;④埋藏阶地
河流阶地成因分析:观看视频: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总结: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河流阶地是侵蚀和沉积交替进行的。
思考: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
河流阶地地势平坦,方便修建活动及交通设施;地层深厚,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壤肥沃,适合耕作;临近河流,水源丰富,方便取水;河流是天然的防御设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河谷的演变,河谷的演变,教材素材变式,冲积平原的形成,中下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一节 流水地貌精品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探究,阶梯状,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滑坡和泥石流,滑动面,固体碎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1 微专题21 微笑曲线与哭泣曲线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产业与区域发展,微笑曲线与哭泣曲线,精讲点拨,对点强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