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精品课件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9内力作用与地貌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9内力作用与地貌,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备考建议,知识结构,考点突破,试题演练,考情分析,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板块运动与地貌,谢谢各位聆听和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目录CONTENTS
根据2021-2024年考情分析,提取考点
提取考点: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重难点,常见考向);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重难点,常见考向);
①考查形式:一般从微观区域为情境切入,以微观区域示意图和地质剖面图、地貌景观图为载体,主要考查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地质构造对构造地貌的影响等内容;②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题目比较灵活,考查频率较高。③新趋势:纵观近三年高考考题分布频率来看,考查频率有所降低。
加强地形图、地质剖面图的读图训练,提升图像判读能力,如背斜、向斜、断层构造的判读等;注意根据图文资料,确定板块边界位置,综合判读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等问题。复习备考时,注重复习地表形态成因与形成过程等内容,加强信息提取和解读能力。
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
材料1: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倚秦岭,海拔2154.9m,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华山由花岗岩构成,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下图为“华山和渭河平原地质示意图”。(1)指出华山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2)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和渭河平原的形成原因。
情境1:华山,拔地而起的震撼
参考答案:(1)秦岭所在岩层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层相对下降。(2)断块山。华山岩浆侵入,断裂使地块相对上升形成地垒,形成华山,其北坡是大断崖。下降岩体形成地堑,在渭河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岩浆侵入形成侵入型岩浆岩
地质构造 :在地球的内、外应力作用下,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或位移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在层状岩石分布地区最为显著。
形成原因: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使岩层发生塑性变形。
褶皱有两种类型:背斜和向斜探究活动1:列表比较背斜和向斜,明确判定方法
注意: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背斜、向斜的地貌形态也会出现倒置现象(地形倒置)这又是为什么呢?
总结:列表对比背斜和向斜的区别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探究活动2:根据下列的景观图片,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和构造地貌。
归纳总结:地质构造、构造地貌与地貌的区别
地质构造、构造地貌与地貌的区别
(1)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主要有褶皱(背斜、向斜)和断层。(2)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要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谷、背斜山、断块山等均为地貌类型。(3)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是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态。
(1)概念: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断层的位移方向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并由此形成不同方向上的地貌错位现象。
(2)类型①水平断层:如果断层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会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断。
(2)类型②垂直断层: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A.垂直向上的构造结构称为地垒 B.垂直向下的构造结构称为地堑
断裂面常形成沟谷、河流
断层崖形成陡崖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被流水侵蚀,发育河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拓展: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主要是受到拉张力和重力作用而形成。
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与重力作用而形成。
走滑断层断层两盘顺断面走向相对运动的平移断层。
归纳总结褶皱与断层区别和联系
断层和断裂的区别判断某一地质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
(2024年广东卷)1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当气温下降,湿度增大时,硫酸钠易发生水合反应形成芒硝(Na2SO4·10H2O)其体积会强烈膨胀;在气温上升、湿度减小时,芒硝又可脱水形成无水硫酸钠(Na2SO4)。上述可逆反应过程可表示为:四川省仁寿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调查发现,在该县牛角寨山区紫红色砂岩表面及现存唐代石刻雕像表层的裂隙中,存在含有硫酸钠成分的硫酸盐物质。图 11示意牛角塞山区及附近区域地质剖面和石刻雕像位置;图12反映2021年8月牛角寨山区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1)说明甲、乙两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地层年代特征,并据此判断甲、乙哪个区域的地表剥蚀作用更强烈。(8分)
侏罗纪——白垩纪——第四纪地层地层年龄由老到新
乙缺失侏罗纪之后的地层
【官方答案】(1)【官方答案】甲区域为构造沉降区,易接受沉积;主要为白垩纪和第四纪地层,年代较新:乙区域为构造抬升区,背斜顶部,易受剥蚀;仅有侏罗纪地层,缺失侏罗纪之后的地层,年代较老。乙区域遭受的地表剥蚀作用更强烈。(8分)
方法点拨: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明确问题指向①问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②问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山岭、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1)看岩层弯曲没有说明岩层新老关系的情况下,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地貌为谷地。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地貌为山岭(2)看新老关系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即中心老、两翼新→背斜→a为河谷→背斜谷
(4)看相关数据看海拔→中部高、两侧低→山岭;岩层埋藏深度:同一岩层B处高,A、C处低→向上拱起→背斜海拔减埋藏深度即为岩层的高度甲地到乙地海拔逐渐降低,为山岭。
4.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探究活动:1.分析讨论哪里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哪里是储水构造?2.因修建青藏铁路需通过某褶皱山地必须开凿隧道,,选择背斜还是向斜?为什么?3.某采石场要选采石点应选在背斜部位还是向斜部位,为什么?4.断层面附近能找到出露的泉水吗?5.断层处计划修建一座水库,是否可行?为什么。
参考答案:1.背斜是良好储油气构造,向斜是储水构造。2.背斜。拱形构造,结构稳定。不易塌陷,安全性好;不易积存地下水,利于隧道干燥。3.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常有裂隙发育,岩石易破碎。4.能。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
5.不可行,在断层处建水库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另外断层破碎带还会造成水库漏水。
(2023年广东卷)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风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区。巴音河在宗务隆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积的冲洪积扇;2015年12月,当地对该区域巴音河出山口长约4km的河道进行了硬化。图a示意巴音河冲洪积扇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图b示意图a中P1,P2两点之间的水文地质剖面。(2)如图b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且在河道以南出现地下水溢出。请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官方答案:(2)含水层较厚的原因:此区域为向斜构造,利于冲洪积物堆积;断层加剧凹陷,进一步增加冲洪积物堆积厚度,导致含水层明显增厚。地下水在河道以南溢出的原因:德南隆起是背斜构造,阻挡地下水水平运动,抬升地下水位;地下水通过河道南侧断层处形成的通道,溢出地表。
学习任务(二) :回顾旧知识:对比这两处地貌景观特点,推测其未来的地貌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部,碰撞挤压使得亚欧板块隆起,促使未来继续长高。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带,最终被彻底裂开,形成新的大洋。
情境2:地貌的沧海桑田
1.关于宏观地表形态形成的假说
大陆漂移说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
海底扩张说 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凝固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这过程所历时间约需2亿年,它也是海底岩石年龄的下限,运动的驱动力是地慢物质的热对流。
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的划分及分布板块交界处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地热能丰富——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山脉和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岛弧、海沟、海岸山脉
大陆板块内部张裂,形成裂谷、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
海洋板块内部张裂形成海岭
归纳总结: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运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者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如下图表:
易混易错:特殊地区的板块判断
①北冰洋分属于亚欧板块及美洲板块
②大西洋是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及亚欧板块张裂而形成
④赤道穿过六大板块(太平洋东部也有一部分属于南极洲板块)
③印度洋板块的三块较大陆地:澳大利亚、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及印度半岛
⑤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①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④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⑤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⑥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⑦亚洲东部半岛、群岛--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⑧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
拓展:常考板块边界
(2024年广西卷)分布于皖南地区的上溪群地层,其岩石是砂岩受侵入岩浆高温的影响,在固态下发生弱重结晶形成的,保留了原岩的部分结构。早期研究认为该地层是元古宙古老大陆的一部分;后来有地质学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为认识该地层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根据所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推测上溪群地层区( )A. 属于太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B. 由寒武纪早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C. 属于元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D. 由古生代中晚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
太古宙、元古宙、寒武纪早期均早于奥陶纪,演化为陆地环境不会有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ABC错误
锦绣地理2025届高考一轮专题复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专题19:内力作用与地貌
配套练习
(2024年北京卷)图 5 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9、10 题。9. 图中( )A. ①岩石晚于安山岩形成B. ②处谷地的形成受向斜影响C. 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D. 断层在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
②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B错误
③岩石为花岗岩,且被断层错断
断层发生之后地表受侵蚀形成了侵蚀面
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C正确
断层两侧石灰岩、泥岩、砂岩等沉积岩层均倾斜,说明岩层受挤压发生了弯曲变形,局部岩层断裂错开形成了断层,且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为逆断层,是水平挤压形成的,故断层是在挤压作用下形成,D错误。
题组1(考点1: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类型及判读)
(2023年天津卷)图5是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8.依据图中信息判断,A到B之间的地貌类型是A.向斜山 B.背斜山C.向斜谷D.背斜谷
参考答案:由图中等高线可知AB剖面处经过一个山峰,从断层看,AB剖面线经过的地层岩龄为中间新两翼老,由此可知剖面线AB处的地层为向斜,A到B之间的地貌类型是向斜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4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卷)如图为祁连山东段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 图中断层位于( )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
【7题详解】读图可见,与其他三处比,丙处为碎屑物,可推测图中断层位于丙处,因为在断层附近岩石破碎,综上所述,C对,排除ABD。故选C。
(2023年全国甲卷)图1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7 ~ 8题。8. 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
褶皱不会保持原有的水系形态完整,CD错误
由于地壳运动MN一线形成东西向断裂带,南侧地区形成新的分水岭
南部相对抬升分水岭①②③湖泊南部河道改向,形成干谷。北部相对沉降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沉降形成湖泊,并形成内流区。
题组2(考点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23年全国甲卷)图2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9 ~ 11题。9. 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A.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C.构造运动D.风沙作用
①岩层呈现层理结构,为沉积岩层
②岩层受到构造运动的挤压褶曲
③岩层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谷地扩展、增高,向斜谷演变成河谷
构造地貌特征逐步被流水地貌取代
内力作用(构造运动)奠定基本格局
A:没有显示冰川作用的痕迹,错误
B:流水作用形成沉积物,不是地貌,错误
D:植被较为茂密,风沙作用比较微弱,D错误
(2024年河北卷)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滨里海盆地南邻里海,东邻乌拉尔山,油气资源丰富。盆地东部发育一套巨厚盐层,在乌拉尔造山运动产生的区域挤压力和上覆地层差异压力等共同作用下,盐发生塑性流动,导致盐底辟构造形成(图)。盐层不仅为其下伏泥灰岩(可生油气且可储油气)中的油气藏提供了优质封盖层,也为其上覆砂岩(不生油气但可储油气)中的油气藏提供了封堵条件。(2)从成因和发育过程角度,尝试定义“盐底辟构造”。
埋藏在地下的某盐类岩层受到挤压作用
向上拱起甚至刺穿上覆岩层的构造
答案:(2)盐底辟构造定义:埋藏在地下的某盐类岩层受到挤压作用,向上拱起甚至刺穿上覆岩层的构造。
(2021年河北卷)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 )A. 水平挤压 B. 水平拉张C. 垂向挤压 D. 垂向拉张
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应为地壳水平运动而非垂直运动,CD错;
图中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应是受到水平拉张的影响,压力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导致岩层断裂并发生位移,乙处岩层断裂下陷,甲、丙处岩层断裂抬升,B正确,A错
题组3(考点3:地质作用的判读)
(2024年甘肃高三一模卷)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拉脊山北缘断裂带的断层活动。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位于积石山县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图为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此次地震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两侧岩体受力及运动状况是( )A. 垂直拉伸,滑移,断裂B. 水平拉伸,断裂,滑移C. 垂直挤压,滑移,断裂D. 水平挤压,断裂,滑移
【9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位于积石山县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岩层弯曲变形后因承受不住压力,进而发生断裂,两侧岩体随着断裂面发生滑移形成的。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1年河北卷)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A. F1~F4疏导性能好 B. F1~F4延伸到地表C. 石油埋藏层位较浅D. F1~F4断至含油层
F1~F4断层疏导性能好有利于石油组分的散失,但如果没有断至含油层,其疏导性能再好,也不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同理,F1~F4延伸到地表或石油埋藏层位较浅,但断层如果没有断至含油层,石油难以有散失通道,不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ABC错。
读图可知,F1~F4断层延伸至含油层,燃料油在强大的压力下沿断层散失,这是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D正确
题组4(考点4: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2024年河北卷)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滨里海盆地南邻里海,东邻乌拉尔山,油气资源丰富。盆地东部发育一套巨厚盐层,在乌拉尔造山运动产生的区域挤压力和上覆地层差异压力等共同作用下,盐发生塑性流动,导致盐底辟构造形成(图)。盐层不仅为其下伏泥灰岩(可生油气且可储油气)中的油气藏提供了优质封盖层,也为其上覆砂岩(不生油气但可储油气)中的油气藏提供了封堵条件。(3)在图(b)地层中,存在由盐层封堵(盖)而利于油气成藏部位,请用“●”在盐层中的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中各标出一个来。
【小问3详解】油气成藏,需要有一定的空间,且被盐层封堵(盖),结合题意可标出具体部位,在上覆砂岩中选择盐层向下凹陷的位置,有油气存储空间,且盐层封堵砂岩中的油气;在下伏泥灰岩中选择盐层向上凸出的位置,有油气存储空间,且封盖泥灰岩中的油气。如图所示:
(2024年安徽省合肥高三一模卷)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冻胀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膨胀,在薄弱地带造成地表变形隆起的现象。冻胀丘消融后常形成凹坎。在青藏铁路施工过程中,铁路大桥的一桥墩需建在断层处,夏季桥墩施工诱发大量的上涌泉水,当年冬季在桥墩附近出现大规模冻胀丘(下图)。为保障工程安全,技术人员采取夏季在冻胀丘区域开挖排水沟渠的措施,收到良好的防灾效果。(1)简析图中冻胀丘出现的地质构造条件。
【答案】19. 冻胀丘所在区域位于向斜槽部,地下水丰富;断层沿线岩石破碎,形成表层薄弱地带;地下水沿断层裂隙运动,在低洼处形成泉水出露。
(2023年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 板块挤压B. 火山不断喷发C. 板块张裂D. 岩浆持续侵入
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山脉高度会持续升高,A正确,C错误
从材料信息中为获取该山脉有火山持续喷发的相关信息,B错误;岩浆侵入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
题组5(考点5:板块运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22年海南卷)在阿尔卑斯山脉南侧某些狭窄、少风的河谷上,分布着一种独特的石顶泥柱景观(下图)。它是由夹杂石块的堆积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泥柱由坚固的泥土组成,高度多在6—30米之间,其顶端盖有一个石块,往往顶端石块越大,泥柱越高。表层无石块覆盖的地方,泥土易受侵蚀,难以形成泥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最有可能破坏此地石顶泥柱景观的是( )A. 寒潮B. 地震C. 洪水D. 虫蛀
A:此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侧,位于寒潮背风坡,寒潮影响小,故A错误。
B:该地区地处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所以此地的石顶泥柱易受到地震的破坏,故B正确;
C:该地貌主要分布于狭窄的山谷,受水面积小,难以形成洪水,故C错误;
D:虫蛀对石顶泥柱有破坏,但不是破坏最严重的。故D错误
(2022年上海卷)(三)日本处于西北太平洋岛弧链,北海道是日本的第二大岛。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北海道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均高于日本本国平均水平,水稻等粮食产量位于日本前列,素有日本“食材库”之称:北海道旅游业具有冬、夏双旺季的特点。
29.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日本群岛的成因。
【参考答案】日本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边界,太平洋板块向下俯冲,亚欧板块隆起抬升,形成日本群岛。
(2022年上海卷)2.图中甲为印度洋板块(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甲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位于A.甲、乙板块间B.甲、丙板块间C.甲、丁板块间D.甲、戊板块间
【解析】乙是印度半岛所在的位置,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两者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故造A。
题组6(考点6:板块位置的判读)
题组7(考点7:板块运动的地貌类型)
(2021年上海卷)6. 在大西洋S形洋脊附近可能形成:( )A. 火山B. 海沟C. 海岸山脉D. 岛弧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沿着大西洋S形洋脊分布有一条狭长的中央裂谷,地幔的高温岩浆从裂谷涌出,形成火山,因此在大西洋S形洋脊附近可能形成火山,A正确。海沟、 海岸山脉、岛弧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不符合题意,BCD错误。
题组8(考点8:岩层新老关系的判读)
(2022年浙江1月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完成下面小题。18. 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b比c老 ②bc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 ③b比c新 ④bc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A. ② 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4.1 内力作用与地貌,共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④应用,接触带,变质带,大理岩,片麻岩,石英岩,石灰岩,花岗岩,判断岩层新老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4 考点1 内力作用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地表形态变化,内力作用,真题研读,主干精讲,预测演练,考点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内力作用 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力作用,接触带,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