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知识点梳理+专项训练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知识点梳理+期中测试卷(人教版2024)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知识点梳理+期中测试卷(人教版2024),文件包含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易错题60题27大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模拟测试01含答案解析docx、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模拟测试02含答案解析docx、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复习易错题60题27大考点docx、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模拟测试02docx、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模拟测试01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训练范围:人教版九年级第1~4单元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3-24九年级上·江苏苏州·期中)2023年9月26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召开,“绿色亚运”就是要把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理念融入亚运会筹办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努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和首个大型“无废”赛事,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场馆周围栽种绿植,增加绿化面积
B.采用了清洁能源供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
C.充分利用地铁公交等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D.就地深埋场馆建设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废物利用
【答案】D
【详解】A、场馆周围栽种绿植,增加绿化面积,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符合主题;
B、采用了清洁能源供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符合主题;
C、充分利用地铁公交等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等排放,故符合主题;
D、就地深埋场馆建设过程中的建筑垃圾,会污染水源,故不符合主题。
故选D。
2.(23-24九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详解】A 、白酒有特殊的香味,白醋有酸味,闻气味可以区分,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可以区分,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更明显,可以区分,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锰和碳粉都是黑色固体,观察物质颜色不能区分,方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3.(22-23九年级上·江西景德镇·期中)如图是小宸同学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现象描述或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磷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白色烟雾,会污染空气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化学性质较活泼,有可燃性
【答案】A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正确;
B、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该选项不正确;
C、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名称,该选项不正确;
D、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化学性质较活泼,但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不是可燃性,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4.(23-24九年级上·江苏常州·期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蜡烛吹灭时,产生一缕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A选项正确;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B选项错误;
C、蜡烛吹灭时,产生一缕白烟,而不是白雾,C选项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选项错误。
故选:A。
5.(23-24九年级上·河南新乡·期中)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10月26日成功发射,下列关于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太空门廊密封圈所使用的材料
B.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的行驶速度
C.梦天实验舱使用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
D.火箭推进剂
【答案】B
【详解】A、太空门廊密封圈所使用的材料,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意;
B、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的行驶速度属于物理学研究范畴,符合题意;
C、梦天实验舱使用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材料等的开发和利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意;
D、火箭推进剂,燃料的开发和利用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3-24九年级上·陕西咸阳·期中)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
【答案】D
【详解】A、闻气味需要用手挥动,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能凑到容器口,选项错误;
B、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选项错误;
C、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正上方正立,不要伸到试管内,更不能触壁,选项错误;
D、量筒读数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正确;
故选:D。
7.(23-24九年级上·河北保定·期中)研究辣椒获得重大成果的美国科学家戴维·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辣椒是美食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其中含有的辣椒素是一种天然植物碱,化学式为C18H27NO3.下列关于辣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辣椒素由49个原子构成
B.辣椒素含有一个臭氧分子
C.辣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5g
D.辣椒素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1
【答案】D
【详解】A、根据化学式,一个辣椒素分子由18+27+1+3=49个原子构成,选项错误;
B、化学式中角数的意义是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辣椒素不含臭氧分子,选项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实际质量,单位不是“g”,选项错误;
D、辣椒素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1,选项正确;
故选:D。
8.(23-24九年级上·河北保定·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用作燃料B.氧气用于气焊
C.铜用于制作导线D.氮气用作保护气
【答案】C
【详解】A、氢气作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氧气用于气焊,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铜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符合题意;
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氦气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3-24九年级上·云南昭通·期中)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密度比空气小
B.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
D.点燃后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气体很纯
【答案】D
【详解】A、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正确;
B、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正确;
C、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产物无污染,正确;
D、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错误;
故选:D。
10.(23-24九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原子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D.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是物质一定的单质
【答案】A
【详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如中子也不带电,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是纯净物,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只含一种元素是物质不一定的单质,如将氧气和臭氧混合得到的物质为混合物,但其中元素种类只有一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23-24九年级上·山西忻州·期中)如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A.B.C.D.
【答案】A
【详解】A、示意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所以为纯净物,构成分子中原子种类相同,因此图中表示的物质为单质,符合题意;
B、示意图中有两种不同分子,因此图中表示的为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示意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所以为纯净物,构成分子中原子种类不同,因此图中表示的物质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示意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所以为纯净物,构成分子中原子种类不同,因此图中表示的物质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23-24九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废水浇灌农田以降低成本
B.使用含磷洗涤剂减少水体污染
C.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
【答案】C
【详解】A. 用废水浇灌农田,会造成土壤污染,且粮食中会有有害物质残留,所以不能用废水浇灌农田,此选项错误;
B. 含有含磷洗涤剂的污水流入江河、湖海会产生水华现象,所以使用含磷洗涤剂可增加水体污染,此选项错误;
C. 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此选项正确;
D. 淡水只约占地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以冰雪等形式分布在两极、高山和永久冻土层中,难以被人类直接利用,所以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3.(23-24九年级上·湖南永州·期中)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9B.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C.氟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9D.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
【答案】C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圆圈外的弧线表示电子层,电子层上的数字表示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详解】A、由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9,故A正确;
B、由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故B正确;
C、由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不能知道氟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故C错误;
D、由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故D正确,故选C。
14.(23-24九年级上·天津红桥·期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罩着的干燥小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放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答案】B
【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故该选项描述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故该选项描述正确;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冒黑烟,罩在火焰上方干而冷的烧杯有水珠出现,故该选项描述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故该选项描述错误;
故选B。
15.(23-24九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小兰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实验中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耗尽
C.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并读数
D.认为误差不大可以结束实验了
【答案】D
【分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要保证药品过量;②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③一定要等到温度恢复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让外界液体进入装置内,据此思路进行解析。
【详解】A.装置漏气,内外的压强差小,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故选项做法可取,不符合题意;
B.由于红磷的量不足,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1/5,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做法可取,不符合题意;
C.装置末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这样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1/5,也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做法可取,不符合题意;
D.认为误差不大可以结束实验了,故选项做法不可取,符合题意,故选D。
16.(23-24九年级上·江苏常州·期中)已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构成微粒的模型图如下,结合模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由四个氢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
B.甲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C.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答案】D
【详解】A、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1个甲烷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甲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7.(23-24九年级上·江苏常州·期中)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改进装置(注射器活塞的润滑性很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b连接的是负极
B.右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能燃烧
C.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用左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吹肥皂泡,肥皂泡会上浮
【答案】D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详解】A、a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b连接的是正极,故选项不正确;
B、右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不能燃烧,故选项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故选项正确;
D、用左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吹肥皂泡,肥皂泡会上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8.(23-24九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元素周期表是指导我们系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正确的是
A.表中P、S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表中C、N、O、F四种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C.表中Si是金属元素
D.表中Br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答案】B
【详解】A、表中P、S是同一周期,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A不正确;
B、表中C、N、O、F四种元素为同一横行,即处于同一周期。B正确;
C、表中Si是硅元素,由偏旁可知,硅是非金属元素。C不正确;
D、表中F、Cl、Br、I为同族元素,电子层数依次增加,Cl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Br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19.(23-24九年级上·广东广州·期中)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花香四溢是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电子构成的D.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答案】D
【详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A说法错误;
B、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B说法错误;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C说法错误;
D、根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所以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的粒子一定是离子,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20.(23-24九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中)如图所示为一些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
C.D.
【答案】B
【详解】A.图A中出现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是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B.图B中出现的分子种类有两种,所以是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C.图C中只出现了一种原子,C应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D.图D中出现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是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21.(23-24九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航天新征程,十六问苍穹”,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也顺利进入空间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明代时期,人们便使用黑火药(含有硫。木炭和硝酸钾)作火箭燃料。其中硝酸钾中所含阴离子的符号是 (填离子符号)。
(2)火箭发动机在焊接时需要使用氩弧焊,其中氩气的化学式是 。
(3)宇航员所穿宇航服用铝,橡胶、聚酯材料等制作而成,铝易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其中氧化铝的化学式是 。
(4)肼(N2H4)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之一,试写出肼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的符号表达式 。
【答案】(1)
(2)Ar
(3)Al2O3
(4)
【详解】(1)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其中所含的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表示为;
(2)氩气属于稀有气体,氩气是由氩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为Ar;
(3)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4)肼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22.(23-24九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炭罐是用活性炭的 性去除杂质。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填序号)。
A.过滤 B.降低水的硬度 C.杀菌消毒 D.蒸馏
(2)可用 鉴别处理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珍惜和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写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
【答案】(1) 活性炭 C
(2) 肥皂水 煮沸
(3)随手关水龙头(合理即可)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紫外灯能杀菌消毒,故选C。
(2)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
煮沸能降低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则能降低水的硬度。
(3)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有:随手关水龙头、洗菜的水冲厕所等。
23.(23-24九年级上·江西南昌·期中)图1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常见两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图3是部分元素周期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图2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用字母序号表示)
(3)图2中的B是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 (填离子符号)。
(4)图3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若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则以下___________判断不正确。
A.原子序数Z>Y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电子层数相同D.X、Y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35.45
(2)AB
(3) 失去 Mg2+
(4)B
【详解】(1)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图2中AB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3)B是镁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2<4,其在化学反应中容失去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离子符号表示为Mg2+;
(4)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的,故原子序数Z>Y,A选项正确;
B、X和Y在同一纵行,核外电子数Y大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选项错误;
C、Y和Z在同一横行,Y和Z电子层数相同,处于同一周期,C选项正确;
D、X、Y在同一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选项正确。
故选:B。
24.(23-24九年级上·陕西咸阳·期中)如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图,填写空白:① 。
(2)“其他成分”中除了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 (填一种)。
(3)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净化空气的是______。
A.使用清洁能源B.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积极植树造林
(4)氮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______(填序号)。
A.医疗急救B.食品防腐C.航天火箭D.霓虹灯
【答案】(1)氮气/N2
(2)氦气或氖气或氩气
(3)ABC
(4)B
【分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 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 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详解】(1)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①氮气或N2;
(2)其他成分”中除了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稀有气体,占空气总体积的0.94%;
(3)A、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有利于净化空气,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减少工业废气对大气的污染,有利于净化空气,符合题意;
C、积极植树造林可以吸收空气污染物,有利于净化空气,符合题意。
故选ABC。
(4)A、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不可用于医疗急救,错误;
B、氮气无毒,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作食品防腐,正确;
C、氮气没有可燃性也没有助燃性,一般不可用于航天火箭,错误;
D、氮气在通电时不能发出有色的光,不可用于霓虹灯,错误。
故选B。
25.(23-24九年级上·新疆和田·期中)回忆蜡烛在点燃前、燃烧过程中、熄灭时三个阶段的实验现象, 并进行分析。
阶段一:点燃前
(1)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由此得知:石蜡的硬度较 (选填“大”或“小”);密度 (选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知识点梳理+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24),文件包含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测试02人教版第18单元docx、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测试01人教版第18单元docx、上学期期末复习易错题60题23大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上学期期末复习易错题60题23大考点docx、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测试01人教版第18单元含答案解析docx、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测试02人教版第18单元含答案解析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燃料的燃烧精品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71燃料的燃烧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71燃料的燃烧专项训练docx、71燃料的燃烧知识点梳理含答案解析docx、71燃料的燃烧知识点梳理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原子结构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32原子结构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32原子结构专项训练docx、3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梳理含答案解析docx、32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梳理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