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课件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课件27 外来物种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课件27 外来物种,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鳄雀鳝,外来物种,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任何生物物种,总是先形成于某一特定地点,随后通过迁移或引入,逐渐适应迁移地或引入地的自然环境并逐渐扩大其生存范围,这一过程即被称为外来物种的引进
合理的引进外来物种是有益的
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能够使生态系统增加相应的食物链,增加物种多样性。
保护濒危物种。如把快灭绝的物种转移到其他更适合生存的地方(原生地与引入地环境相似),使得繁衍比较快。
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一些经济作物、动物等,像我国明朝时期引入的玉米、洋薯等,不仅使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还间接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引入新物种来解决本土的生态问题。如澳大利亚因引入羊后而造成粪土无法及时清理,于是就引入屎壳郎这种昆虫。
当外来物种对新进入的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就称之为生物入侵
物种本身环境适应能力强
物种本身繁殖传播能力强
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
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
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世界各国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有害生物
破坏生态系统多样性,导致本地物种灭绝
导致草场退化,畜牧业受损
导致农业、林业欠收减产
导致环境污染,生态恶化
影响人类健康,甚至危害国家安全
加强外来物种引进的防御与风险评估
引入天敌(本身也有风险)
鳄雀鳝:是肉食性的鱼类,而且生性非常凶猛,会捕食我国的本土物种,尤其是水域中的鱼类,水中被鱼当作食物的藻类就会大面积泛滥,这些水生植物就会在水域中形成单一物种的优势,就有可能导致水体缺氧,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灾害。另外,这种外来物种缺乏天敌,水域内的鱼类都会被吃掉,如果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下,鳄雀鳝甚至会攻击人类,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2022年8月26日河南汝州云禅湖出现“怪鱼”,为了保护生态,抽干湖水,将鳄雀鳝捕捉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1.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①高寒及荒漠地区少 ②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③面积大的省区较多 ④边境省区比较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懦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下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2.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①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②地形复杂,环境多样③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④交通方使,人口稠密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3.四川盆地牛态系统中外来植物入侵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优越,外来植物生存空间大B.与邻国距离近,外来植物入侵速度快C.昆虫种类丰富,外来植物授粉途径较多 D.人口分布集中,人为大量引种外来植物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该地区气候湿润,四周丘陵、高山环绕,中部平原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四川盆地典型生态系统外来植物入侵比例极高,各生态系统中外来植物入侵比例都超过60%。下表示意四川盆地五种生态系统中外来植物入侵率。据此完成3-4题。
4.表中道路和农田生态系统外来植物入侵率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区域自然环境B.物种繁殖能力C.调查样本总量 D.人类活动强度
(2013全国卷二)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2017全国卷一) 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大闸蟹栖于淡水湖泊、河流,但在河口半咸水水域繁殖,喜掘穴而居,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1912年,德国官方首次报告称,发现了这种中国特有的大闸蟹。自此,这种“什么都吃”的八脚猛士在欧陆江河横行,并对本土物种构成严重的生存威胁,从而成为德国地区唯一的淡水蟹种。大闸蟹“横行”的区域集中在德国的易北河和哈维尔河。下图为德国主要水系分布图。
易北河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系发达,水面开阔,为大闸蟹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河流中浮游生物丰富,为大闸蟹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易北河注入北海,河口处半咸水水域适宜大闸蟹繁殖易北河水质较好,环境污染小没有天敌
(1)分析大闸蟹在易北河“横行”的原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课件01 地理微专题位置,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理位置判读,地理位置特征描述,绝对位置,相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巩固训练,地理位置特征的意义,海陆位置,相邻地区的位置,交通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课件16 湖泊,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湖泊类型,湖泊特征,湖泊的效应及价值,按成因,按盐度,湖盆特征,湖水特征,湖泊温度特征,湖泊盐度特征,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课件23 工程建设与地理微专题环境,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工程建设与地理环境,前期论证,可行性,施工成本,对点训练,点的对比,打隧道等,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国家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