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跟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外边月亮银明,也比平日悬得高。新媳妇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文本二: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香雪感受过各种各样的害怕,小时候她怕头发,身上粘着一根头发择不下来;长大了她怕晚上一个人到院子里去,怕毛毛虫。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惊肉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台儿沟呢?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1.下列对文本一中新媳妇的描写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媳妇的两声“啊”,前者表现出她见到伤员是通讯员并且伤势如此惨重的震惊,后者表现出听到通讯员用身体扑向手榴弹时,内心对战争的惊恐。
    B.“庄严而虔诚地给小通讯员拭着身子”,体现了她对小通讯员牺牲的悲痛,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她的“泪”与“悲”,却震撼人心,无声胜有声。
    C.“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这与之前新媳妇温柔可人的形象产生了明显反差,体现了新媳妇性格的另一面,对卫生员的行为产生了强烈的抗拒。
    D.新媳妇为小通讯员缝补破洞,亲自铺好、盖上那床百合花的新被子,是为了表达她的歉疚与后悔,弥补自己的缺憾,使自己内心得到些许安慰。
    2.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着力描写小通讯员牺牲的过程,通过新媳妇的种种行为和反应,让小说高潮部分弥漫着深深的忧伤与悲凉。
    B.文本二中“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的铅笔盒,富有象征意义,象征着文化、知识、现代文明。
    C.文本一侧重表现革命战争年代的军民深情,文本二侧重表现改革开放初期山村少女对现代生活和文明的向往。
    D.两个文本的叙事视角不同,文本一是有限视角,叙述者以故事中角色的身份参与其中,而文本二是全知视角。
    3.两则文本都写到了月亮,但表达效果不尽相同,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
    4.班级举办“致敬青春”主题阅读交流活动,请你结合《百合花》《哦,香雪》,从小通讯员、香雪中选择一个,为其拟写一段致敬词。要求:抓住人物事迹特点,突出人物性格品质,体现“致敬青春”的阅读主题;5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馄饨不混沌
    陈峰
    吆喝声掀翻了村庄的寂寞。
    那是在吆喝什么?是兑糖客人的吆喝吗?不像。是卖泥螺、蟹酱的吆喝吗?也不像。这口音奇奇怪怪,超出了小孩子的想象,叽里呱啦,肯定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的。
    大人在一旁说:“在吆喝着卖馄饨呢,那是温州人,说的是‘瘟话’。”大人瞪一眼小孩,警告:“别靠近担子,吃了这馄饨,读书要混沌了。”
    远远地望见摊主坐在小凳子上,将抽屉抽出推进,忙碌着。孩子们望着,不甘心,吸一口空气解解馋,一股香气钻进鼻腔,好闻极了。这香味从何而来,谁都知道,是这摊子带来的。
    不管了,不管了,去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人混沌了。河对岸阿红的娘刚生下弟弟,要吃馄饨。阿红在馄饨摊边等待时,得意地东张西望。我迈着小步子围过去,想看个究竟。摊贩落手快得跟变戏法似的,还没等我看清楚,粉色团团已盛在碗中,清且醇香的汤,泛着油花,撒上碧绿的葱花,映着鲜红的肉馅,阿红提着篮子,急急地回家去了。
    粉团团里面还有肉,原来这就叫馄饨,清清爽爽的馄饨哪里混沌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大人的脑瓜子里尽是些唬人的东西。
    等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村里才有了馄饨铺。上学路过时,我会站在店铺前看一会儿,【甲】只见师傅用单支筷子拨一点儿肉馅,往薄如蝉翼的馄饨皮上一抹,左手顺势一捏,往木格子一扔,馄饨便柔顺地躺在那里,一只接一只,一排挨一排……我呆呆地看着,心想,这师傅如果学武功,肯定是个武林高手。馄饨就是暗器,裹上铁弹,往人身上一掷,嘿嘿,谁也想不到。
    彼时大家的早餐一般是在家吃的泡饭,三分钱一张的大饼,都是偶尔才吃,更别说馄饨,要一角三分钱一碗呢。但也有例外,比如生病时可以吃。所以我暗中期盼生病,故意把衣服脱了,故意在冬天喝点凉水。
    终于,感冒虚张声势地来了,只一点点的头昏脑涨。没关系,我吞下一口热茶,使成浑身无力的样子,要求父亲带我去医务室量体温。父亲终于开口:“去吃碗馄饨开开胃吧。”
    等的就是这句话啊。
    母亲在一旁反对:“吃什么馄饨啊,一点点热度,睡一觉就好了。”我缠着父亲,要他说话算话:“不是常常说君子说话,四匹马也追不回吗?”
    走到馄饨铺子,我迫不及待地跟师傅说,要一碗馄饨,声音响亮得丝毫看不出生病的样子。师傅应声“好嘞”,开始包馄饨。【乙】这次我看得真切了,左手馄饨皮,右手竹筷,挑一点点肉糜,贴在馄饨皮上,几根手指一拢即合,扔一旁,如此反复。馄饨之间撒了面粉,互不搭界,相安无事。下锅,水沸,看到馄饨鲜红的馅心一面朝上浮起,便熟了。一碗汤波荡漾的小馄饨端上来,香喷喷的,用调羹轻轻搅动,片片羽衣裹着一团团红色的馅、上下浮沉、星星葱花如柳眼初舒。我舀起一个吹啊吹,轻轻嘬一口,馄饨滑进嘴里,满口汁水,柔软滑嫩,透骨鲜香。顿时,鼻塞没了,呼吸顺畅。感冒早好了,只恨还没吃够,已见碗底,汤也没影了。
    后来,父亲带我去县城的馄饨店,我见识了剁肉馅的奇妙。师傅双手各执一把刀上下翻飞,将肉剁成肉末,再用一根圆筒状的棒槌敲打。师傅说,肉打得越久便越烂熟越膨胀,打到最后,蓬起的肉茸会起丝,用竹签一挑,馅儿便粘在馄饨皮上了。偶尔,父亲赏我一碗馄饨,我就想着要细细吃、慢慢品、但又总是囫囵吞枣,想着有朝一日赚了钱,一次吃它个两三碗。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馄饨皮薄馅小,吃的是情趣,并不是为吃饱。用小调羹舀一舀,吹一口汤,仿佛一面湖水,翠绿的葱丝在碗中荡荡漾漾,这是生活的情调。以前哪有闲心追求情调,在求饱的年代,普通人家对馄饨望而却步。
    如今,故乡的馄饨尚在,我却再也吃不到过去那种精致玲珑、有情有调、有烟火味的小馄饨了。眼下的馄饨,皮厚馅多,皮是机器加工的,肉馅是绞肉机绞的,包出来的馄饨,个头硕大无比,荒腔走板成饺子。
    即便如此,馄饨依然深受食客喜欢。
    深夜,街头转角处,昏黄的灯光下,雾气袅绕,一边是馄饨摊,一边是大饼摊,馄饨配大饼。寒风中,人们搓着手,缩着脖子,等一张饼,等一碗馄饨,吃完,心里暖暖的,然后打着饱嗝儿,回家。
    (选自《四时之味天然欢喜》,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以吆喝声开篇,“寂寞”一词既点明了村庄没有馄饨摊,也暗示了村庄的贫穷,“掀翻”一词突出了馄饨吆喝声对于村庄的重大意义。
    B.馄饨难得,村庄里的人只有在生病时才吃馄饨以开开胃,这也是“我”故意生病的原因,从中体现了孩子特征,也彰显了时代特性。
    C.“我”“想着要细细吃、慢慢品”的想法和“总是囫囵吞枣”的行为形成反差,传达出特殊年代里吃一碗馄饨的难得与“我”的珍惜之情。
    D.文章以场景描写结尾,通过描写街角灯下有人等待大饼和馄饨的场景,突出了馄饨依旧能给寒风中人们带来温暖,依旧代表着生活的情调。
    6.关于文中【甲】【乙】两处的赏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处“拨”“抹”“捏”“扔”是对师傅包馄饨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动作的流畅与手艺的娴熟,也表现了“我”对吃馄饨的渴望。
    B.【甲】处“躺”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馄饨柔软的特点,“接”“挨”两字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馄饨包得多,排得密。
    C.【乙】处多用短句,呈现了包馄饨的一系列动作,生动且直接体现了一碗馄饨的来之不易,也暗含了作者对普通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D.【乙】处善用比喻,将馄饨皮比作羽衣,“星星葱花”比作“柳眼初舒”,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馄饨的形态,充分体现了“我”对馄饨的喜爱。
    7.围绕“馄饨”,作者的情感随着村里的馄饨铺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8.结合文本分析标题的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于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节选自刘蓉《养晦堂文集》)
    材料三: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9.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句读,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然A人B有C坎壈D失于E盛F年G犹当H晚I学J不K可L自弃
    10.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堂,指房屋正厅,堂后为室。因入室必先登堂,成语“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程度。
    B.婚冠,既指婚礼和冠礼,也可以指婚冠的年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文中以“婚冠”指年纪很大。
    C.《春秋》,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后来出现的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
    D.材料一中“爪牙之利”与材料二中“一室之不治”的“之”的用法相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蓉书房里有一块洼地,开始踩上去,总会被绊倒;时间久了,却习以为常;后来填平了,反而感到不适应。
    B.材料一从积累、坚持、专心三个层面论述了学习应该具备态度和方法。其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可以看出荀子强调的学习同时涉及品德方面。
    C.材料二从读书之思到人生之悟。因“思有弗得”而“绕室以旋”,由“旋”引出下文在生活小事中得到的感悟。
    D.材料三以公孙弘、皇甫谧等为例,告诫子孙应当努力学习,这样才能官至高位,进而受到皇帝的赏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②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13.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读出了哪些“学习之道”?请简要概括。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①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②单枕③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④。
    【注】①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谓无人传书。②欹(yǐ):依,倚。③单枕:即孤枕。④烬:此指灯芯燃烧后余下的灰烬。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开篇两句直抒胸臆,其中“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郁结于胸的苦闷。
    B.“渐行”句中的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逐渐推向了远方,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
    C.下阕开头两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带给人的感受,其中“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D.这首词笔调细腻委婉,感情炽热奔放,语言清丽典雅;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
    15.词中说“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抒情主人公“恨”的原因。
    四、默写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李白一生与月亮结下不解之缘,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月,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以酒祭月,既有对自己壮志难酬的些许消极思绪,又有词人胸襟宽广的旷达胸怀。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月31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虎年春晚。舞者以绚烂之身,________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许多网友刷屏直呼:“美哭了!太震撼!”
    《只此青绿》编导周莉亚、韩真介绍,创作灵感来源于《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用半年时间在18岁时画成的传世名画,用石青、石绿色的矿物质颜料绘成而闻名。绚丽的青绿色调交织描绘着千里江山的________,这也是《只此青绿》中“青绿”的来源。
    春晚里的片段是将《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设色________出来,抽象成一位女性人物形象,这一段群舞是在表达群山的概念。舞者的头饰像是《千里江山图》中的山石;女主开篇第一个造型双袖下垂,像是山的纹理,也似是山间瀑布;舞者们集体慢慢转身时,仿佛一座山峰迎面而来;当她们缓慢出脚重心下移,仿佛山峦在动……该选段为观众呈上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让观众了解了《千里江山图》,展现出作品追寻中华文明根脉的意义。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勾勒 ; ; ; ; ; ; ; ;锦绣恢弘 ; ; ; ; ; ; ; ;抽离 ; ; ; ; ; ; ; ;层峦叠嶂
    B.塑造 ; ; ; ; ; ; ; ;锦绣文章 ; ; ; ; ; ; ; ;抽离 ; ; ; ; ; ; ; ;千山万壑
    C.勾勒 ; ; ; ; ; ; ; ;锦绣恢弘 ; ; ; ; ; ; ; ;剥离 ; ; ; ; ; ; ; ;千山万壑
    D.塑造 ; ; ; ; ; ; ; ;锦绣文章 ; ; ; ; ; ; ; ;剥离 ; ; ; ; ; ; ; ;层峦叠嶂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框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C.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原句:《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用半年时间在18岁时画成的传世名画,用石青、石绿色的矿物质颜料绘成而闻名。
    六、材料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②“煮粥三分米,做人三分己。”
    ③“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议论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2.答案: A
    解析:
    3.答案: 文本一:①月亮的描写营造了特定的氛围,皎洁的月光照亮战场,使战争显得更加激烈残酷,通讯员的牺牲场景更加悲壮。
    ②有关新媳妇的细节在月光下才能更见分明,月光的皎洁明亮反衬出新媳妇心情的沉痛。
    文本二:①明净的月光烘托了香雪的心理变化及拥有铅笔盒后的满足的心情。
    ②增强了作品的诗意,体现了台儿沟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
    解析:
    4.答案: 思路提示:
    小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员们的生命而勇于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他纯朴但又勇敢,体现出一个革命战士的临危不惧、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质。他的精神感染了我们,他的形象也将长久地为人们所铭记。——可从以上分析中提炼出致敬词的内容。
    香雪:一个至真至美又自尊上进的乡村女孩形象。她有着对知识的渴望,追求上进,她抱着印有马蹄莲的铅笔盒面向未知,一步步坚定地前行,走出了自卑、落后、封闭,走向进步、开放与自信。——可从以上内容概述出致敬词的内容。
    解析:
    5.答案: B
    解析: B。“只有在生病时”错误,原文“三分钱一张的大饼都是偶尔才吃,更别说馄饨,要一角三分钱一碗呢。但也有例外,比如生病时可以吃”是说生病时可以吃,不是只有生病时才吃。
    故选B。
    6.答案: C
    解析: C。“包馄饨的一系列动作”错,这些动作还包括煮馄饨、吃馄饨,不全是包馄饨;另外,画线句多用短句是为了突出我对馄饨的渴望与惊喜,并不能直接体现馄饨的来之不易。故选C。
    7.答案: ①村里没有馄饨铺时,作者很馋馄饨,但被大人吓唬“馄饨让人混沌”,作者既担心,又不甘心。
    ②小学三年级时村里有了馄饨铺,上学路上看见师傅包馄饨,故意装病让父亲带“我”去吃馄饨,作者内心十分渴求。
    ③村里的馄饨铺虽然还在,但味道、外形等都已经大不如从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遗憾之情。
    解析:
    8.答案: ①物质匮乏时期,大人骗小孩子吃了馄饨会混沌,作者反用其语,表达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②“馄饨不混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馄饨师傅精湛的手艺的赞美,以及对故乡馄饨的喜爱与赞美。
    ③与现状形成对比,既有对如今吃不到故乡过去那种精致玲珑、有情调有烟火味手工馄饨的遗憾,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解析:
    9.答案: DGJ
    解析:
    10.答案: D
    解析:
    11.答案: D
    解析:
    12.答案: ①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②少年时能坚持学习的人,好比太阳升起时的光芒;老年时仍学习者,好比端着蜡烛在夜晚行走,尚能胜得过直到死而仍没有这种认识的人。
    解析:
    13.答案: ①学习要不断地积累。
    ②学习要坚持不懈。
    ③学习要用心专一。
    ④积习难改,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慎重地对待开头。
    ⑤读书要趁早。
    ⑥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
    解析:
    14.答案: D
    解析: D“感情炽热奔放”“语言清丽典雅”错误。词中通过“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万叶千声皆是恨”等句,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忧郁和思念,情感较为内敛和深沉,语言浅白,感情质朴。
    故选D。
    15.答案: ①分别之后,再也不知行踪。
    ②书信渐渐减少,直至音讯全无。
    ③希望梦中相见,结果“梦又不成”,眼见灯芯燃尽,最后的一点希望也化成了泡影。
    解析: ①根据“别后不知君远近”可知,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在分别之后,不知道对方的行踪,这种不确定性和距离感引发了她的忧愁和思念。
    ②根据“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书信越来越少,最终完全断绝,古人常用“鱼雁传书”来比喻书信往来,这里的“水阔鱼沉”则表示书信无法传递,进一步加深了主人公的忧虑和无奈。
    ③根据“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可知,主人公希望通过梦境与对方相见,但连这个愿望也无法实现。夜深人静时,她倚着孤枕试图入梦,却始终未能如愿。而灯芯燃尽,象征着希望的彻底破灭,更增添了她的绝望和痛苦。
    16.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17.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塑造:用泥土等可塑材料制成的人物形象或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或语言文字来表现人物形象。语境是舞者“以绚烂之身”来勾画江河,画出轮廓,所以用“勾勒”。
    第二空,锦绣恢弘:指美好而阔大。锦绣文章:多指文笔出色的文学作品。句前说:“绚丽的青绿色调交织”,写出美丽或美好,对应“锦绣”。“千里江山”写出宏大之感。由此可用“锦绣恢弘”。
    第三空,抽离:把某事物从另一事物中抽出分离出来。剥离:指将(组织、皮层、覆盖物等)脱落;分开,一般指表层性事物。从语境看,“青绿设色”非表层性事物,“抽象成一位女性人物形象”,所以不是要把它从作品中“脱离”出来,故选“抽离”。
    第四空,层峦叠嶂:形容山多而险峻。千山万壑:形容高山深谷极多,也形容地势险峻。句前说“群山”,没有山谷,所以用“层峦叠嶂”。
    故选A。
    18.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修辞手法的分析理解的能力。
    画框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把双袖下垂比喻成山的纹理,山间瀑布。
    A。不同。借代,“樯橹”代指战船;夸张,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赤壁之战的瞬间结束。
    B。相同。比喻:将“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洞庭山)比作“青螺”。
    C。不同。对偶:“草铺横野”对“笛弄晚风”,“六七里”对“三四声”。拟人:“铺”和“弄”赋予了草和笛子人的动作特征。
    D。不同。对偶:“榆柳”对“桃李”,名词相对;“荫”对“罗”,动词相对;“后檐”对“堂前”,方位短语相对。
    故选B。
    19.答案: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在18岁时用半年时间画成的传世名画,用石青、石绿色的矿物质颜料绘成。
    或:《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在18岁时用半年时间画成的传世名画,因用石青、石绿色的矿物质颜料绘成而闻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语病:
    ①“用半年时间在18岁时”语序不当。“用半年时间”修饰“画成”,需要调换到“在18岁时”之后;
    ②“用石青、石绿色的矿物质颜料绘成而闻名”句式杂糅。可以改成“用绘成”或“因而闻名”。
    20.答案: 略
    解析:

    相关试卷

    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表达,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