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3.1 分子和原子(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3.1 分子和原子(原卷版).docx
    • 讲义
      【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3.1 分子和原子(解析版).docx
    【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3.1 分子和原子(原卷版)第1页
    【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3.1 分子和原子(原卷版)第2页
    【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3.1 分子和原子(原卷版)第3页
    【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3.1 分子和原子(解析版)第1页
    【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3.1 分子和原子(解析版)第2页
    【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3.1 分子和原子(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3.1 分子和原子(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3.1 分子和原子(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31分子和原子原卷版docx、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31分子和原子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板块导航
    01/学习目标 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2/思维导图 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
    03/知识导学 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04/效果检测 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
    05/问题探究 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
    06/分层训练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_____、过氧化氢、__________、二氧化硫、氢气、氧气、氮气……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_____(如铁、铜等)、氦气、氖气、氩气、硅、石墨、金刚石……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二、微粒的性质(以分子为例)
    1.分子很小:其_____和_____都很小。
    2.分子在____________
    (1)特征:温度越高,分子受热能量越_____,运动速率越_____。
    (2)应用:
    = 1 \* GB3 ①用“分子不停地运动” 解释:闻到气味、溶解、扩散、挥发、蒸发等生活现象。
    = 2 \* GB3 ②用“分子运动受温度的影响”解释:“太阳下晒湿衣服比阴凉处干得快”、“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
    3.分子间__________
    (1)分子间间隔有大小:一般情况下,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_____,固体和液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_____。
    解释生活现象:气体_____被压缩,固体和液体较_____被压缩。
    (2)分子间间隔随温度升高而_____。
    解释生活现象: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变化、给自行车胎打气、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夏天车胎、篮球等打气太满容易爆炸,酒精温度计测温度。(给自行车胎打气,分子间隔变小)
    【易错提醒】
    水银是金属,由原子构成;水银温度计测温度,是因为受热汞原子间隔变大。)
    (3)分子间间隔随压强增大而_____。
    解释生活现象:液化气、天然气、氧气、氮气等其他都可以加压装在钢瓶中。如:加压可以让6000mL氧气装进40mL钢瓶。
    【易错提醒】
    分子的_____不会改变,物质体积的变化是分子__________。
    4.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_____,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_____。
    如: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氢气具有可燃性。
    三、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资料:浓氨水显碱性,有强烈的挥发性。酚酞试液是酸碱指示剂,遇到碱性溶液变红。
    四、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分子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
    = 1 \* GB3 ①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_________,不能保持物质的_________。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沸点等宏观性质,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的性质,不是单个分子表现的性质。
    = 2 \* GB3 ②由______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若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则化学性质由_____________
    来保持。即: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它的粒子来保持。例如:氧气的化学性质由_______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由_______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由_______保持。
    分子的构成
    (1)有些分子是由_______原子构成;如O2
    (2)大多数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如CO2、NH3
    (3)相同的原子也可构成不同的分子;如O2和O3、H2O和H2O2
    【易错提醒】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的原子大小不同,但分子不一定都比原子大,分子只是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名师拓展】分子构成的描述:
    (1)××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2)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五、原子
    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提醒】“最小”是指在“化学变化”这一特定条件下,原子不可再分,离开这一条件,它不是最小粒子,可以再分为质子、中子和电子。例: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该变化过程中最小粒子氢原子、氧原子。而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______单质,如:铁、铜、金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碳(金刚石、石墨)、硅
    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氩气
    3.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只是组合方式发生改变
    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过程:
    4.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六、从分子和原子角度(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一、判断题
    (1)分子大,原子小。( )
    (2)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
    (4)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
    (5)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不运动。( )
    (6)原子很小,不可再分。( )
    (7)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
    (8)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
    (9)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
    (10)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
    (11) “酸、苦、甘、辛、咸”,不同的食品给我们不同的味觉,是因为物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
    (12) “5L黄豆和5L芝麻均匀混合,体积小于10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
    (13)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
    (14)品红分子在热水中的运动速率比在冷水中快( )
    (15)烧水时“壶盖被冲开”这一现象说明,沸腾时,水分子变成了其它分子( )
    (16)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水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
    (17)香烟燃烧时,能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 )
    (18)分子和原子都很小,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
    (19)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可以证明分子可分( )
    (20)H2O和H2O2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
    (2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
    (22)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
    2.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来。
    3.下图是探究分子性质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可以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2)同学们发现两个实验均有明显的现象,都能得出结论,达到实验目的。但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甲更好,其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3)利用实验甲装置,只要对浓氨水进行一个简单操作,便可观察到酚酞溶液变色的速度加快,由此可探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一个因素,请推测该因素为 。
    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加热氧化汞时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上图完整准确,应在图丙中补充 (填“A”或“B”)。
    (2)从图甲到图丙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名称)。
    (3)图甲到图乙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5.科学家曾研发的“人工树叶”在光照条件下放入水中就能不断产生气泡,将水转变为氢气和氧气。如图是“人工树叶”工作时化学原理的微观示意图。
    (1)上图中表示生成物的是 (填序号)。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3)甲、乙、丙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4)依据此图,从微观角度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 。
    ►问题一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典例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B.铝C.石墨D.氢氧化钾
    【解题必备】
    1.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氧气、氮气、水、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铁、铜、铝等金属、硅、金刚石、氦气等
    【变式1-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硅B.氯化钠C.氨气D.干冰
    【变式1-2】宏观和微观是化学学习的两个角度,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硫酸铜B.水银C.干冰D.氯化钠
    ►问题二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典例2】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春天,尘土飞扬B.冬季室外电线绷紧
    C.夏季自行车轮胎易爆胎D.在远处我们可以闻到花香
    【解题必备】
    1.可用“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的现象有:湿衣服的晾干、闻到气味(如花香)、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蔗糖的溶解、酒精挥发、煤堆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墙变黑等
    2.可用“分子间有间隔”解释的现象有: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现象、气体能被压缩、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原来两者体积之和等
    3.可用“分子运动受温度的影响”解释的现象有:“太阳下晒湿衣服比阴凉处干得快”、“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
    【变式2-1】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可以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形状复原——分子的体积变大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变式2-2】化学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有关分子的性质不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停止运动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问题三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典例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C.原子可以构成分子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解题必备】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构成它的分子保持;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构成它的原子保持。
    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分子由原子构成,有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大多数物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变式3-1】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B.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
    C.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分子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变式3-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间隔改变B.分子的运动速度改变
    C.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原子重新组合
    ►问题四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分类和变化
    【典例4】从分子、原子视角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其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解题必备】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3.微观模型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连在一起的小球表示是一个分子中的原子,单个的互不相连的小球表示物质由原子构成。
    【变式4-1】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②过程Ⅱ后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③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④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③④
    【变式4-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该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B.
    C.D.
    ►问题五 微粒图像的分析与应用
    【典例5】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解题必备】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变化,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解题时,重点关注反应前后,微粒的种类和数目的变化。
    【变式5-1】在通电的条件下,甲酸与氧气的反应微观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此实验可知,分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C.在反应中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形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性质和质量不变
    【变式5-2】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错误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冬天,打开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杯盖,有“白气”冒出(如图所示)。形成“白气”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
    A.数目增多B.质量减小C.间隔减小D.运动停止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3.通常情况下,丁烷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化学式为C4H10,生活中常将其液化后充入打火机中。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将丁烷气体压缩在打火机中——分子停止运动
    B.点火时液态丁烷汽化喷出——分子体积变大
    C.液态和气态丁烷都能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丁烷燃烧时放出热量——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4.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温度能改变分子大小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5.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门科学。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B.只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的大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也能构成分子
    6.下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根据图示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汞原子和氧原子
    B.反应中,氧化汞分子可以再分,汞原子、氧原子不能再分
    C.氧化汞是由汞和氧气组成的
    D.氧化汞分子是由汞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 。
    (2)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是因为 。
    (3)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判断的依据 。
    8.为了探究分子运动情况,小宇参照教材实验重新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
    (1)与教材原实验相比,小宇设计的实验具有的优点是 。
    (2)小宇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操作 。
    (3)氨分子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氯化氢分子不行。微角度分析,原因是 。
    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索养之一、请结合图示从微观角度回答问题:
    (1)变化Ⅰ说明 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2)变化Ⅰ和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 。
    (3)由变化Ⅱ可知:由于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 。
    10.下图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D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在图中完成)。
    (2)由图可知此化学变化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3)通过上图分析,过氧化氢分解过程的微观实质是: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
    11.根据物质组成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现有以下物质:①空气②氢氧化钠溶液③氧气④加碘食盐⑤矿泉水⑥水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以上填写序号)。
    从微观分析,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如图中的“○”和“●”表示不同原子。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代号)。

    12.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已知: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如图1所示,将无色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1),观察几分钟,烧杯A发生的现象是 ,烧杯B发生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B烧杯的作用是作 实验。
    (2)根据图2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分子的运动速率与 有关。
    (3)如图3所示,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2小时后观察到液面位置下降。此实验可以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13.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图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
    资料信息: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实验过程】
    (1)图I所示实验的现象是 , 此实验说明分子 。 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1所示,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II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2)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3)图II所示实验的现象是 ;由图II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5)氨气由分子构成,其化学符号为NH3,下列表示氨分子的模型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B.
    C.D.
    1.我国自主研发出超流氦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液氦是制造超低温的“神器”。下列有关液氦制冷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的种类变多B.分子的间隔变大
    C.每个分子体积变大D.每个分子质量变大
    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现象与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
    A.CO能燃烧,不能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B.水通电分解有氧气产生——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C.火锅店门口香气袭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原子体积受热变大
    3.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硫酸铜、液氧B.氨气、干冰
    C.汞、黄铜D.氯化钠、金刚石
    4.蓝冰现象是在漫长的严寒条件下,使结成的冰变得越来越密实坚硬,内部的空隙会不断缩小,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水晶般美丽的蓝色现象,以下关于蓝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冰形成过程中分子种类变多B.蓝冰的分子间隔比普通冰要大
    C.蓝冰现象与太阳光的色散无关D.蓝冰的形成需要持续低温环境
    5.如图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在D中应补充的微观图示______(选填A或B)。
    A.B.
    (2)由图可知此化学变化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符号)。
    (3)通过上图分析,过氧化氢分解过程的微观实质是: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
    (4)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水分子和氧分子的相同点 。
    6.我们用化学学科认识事物的方式全面了解认识“空气 ”。
    (1)从物质分类角度:新鲜的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 ”或“纯净物 ”)。
    (2)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角度用“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氮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写名称)。
    ②同温度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下列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序号)。
    A、 B、 C、
    ③如图是电解水中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由该反应可知,化学变化中 可分, 不可分,同时也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3)从实验的角度: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用图 1 进行实验,若该实验没有达到试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
    ②图 1 燃烧结束时,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 (填化学式),根据实验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答一点即可)。
    ③图 2 实验中的符号表达式: ,图 1 实验代替课本实验图 2 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④已知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分别与氧气与氮气反应,都生成固体物质,该实验中的红磷 (填“能 ”或“不能 ”)用镁来代替。
    (4)从污染角度:
    ①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大雾天气导致呼吸道感染病人增多是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以上均填字母)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硫
    ②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 。
    7.如图是密闭容器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变化I所表示的变化类型是 ,依据是 。
    (2)微观上看,变化I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 (填名称)。
    (3)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B.分子变小
    C.分子间距离变小D.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4)根据图中信息能得到变化I的一条微观信息是 。
    (5)A图中物质属于 (物质类别)微观依据 。
    (6)变化I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8.随着科技的发展,家用制氧机日渐普及。
    (1)如图为某种分子筛型家用制氧机工作时气体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被吸附,氧气通过,请在方框中画出微粒图示 。

    (2)分离过程中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据如图所示工作原理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 (填“大”或“小”),空气经过制氧机分子筛吸附氮气以后,剩余气体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某简易制氧机利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制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结合图示分析,丙中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 发生变化(填“有”或“没有”),该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微粒名称)
    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该变化的反应类型是______(选填序号)。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氧化反应
    (2)该变化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选填序号)。
    A.过氧化氢分子B.氢原子和氧原子C.氧气
    (3)为使图示完整准确,应在丙中补充______(填“A”或“B”)。
    A.B.
    (4)由图示得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分子。
    10.实验分析和探究是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动手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查阅资料: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小连同学做了图I的对比实验,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发觉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不容易被压缩,该实验从微观角度证明了相比较而言,气体分子间隔比液体分子间隔 (选填“大”或者“小”)。
    (2)小江同学用图Ⅱ实验探究分子的知识,观察到乙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实验无法说明的有 (填字母)。

    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氨分子质量很小
    (3)小组同学讨论后,共同设计了如图Ⅲ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到a处的棉花团先变成红色,据此现象推测氨气的密度 (选填“大”或“小”)于空气的密度。
    (4)针对图Ⅱ实验进行改进后如图IV,改进后的优点 (答出一点即可),为了更快速观察到无色酚酞遇氨水变红的实验现象,可进行的操作是 。
    (5)小组同学对氨水的制取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获悉,氨气溶于水可制得氨水,而氨气的一种合成方法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其中氮气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氮气约占空气 (选填“体积”或“质量”)的78%。

    11.化学指导我们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认识世界。
    (实验准备)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为 色;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的颜色变为 色。以上现象说明,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是 (填“空气”、“水”或“氨水”)。
    (进行实验)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装置如下图)。观察几分钟,填写下表:
    (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主要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小陈发现气温较高时做这个实验能够更快的观察到实验现象。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是: 。
    (思考与拓展)微观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宏观现象与变化。
    ①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在A、B和C中,通过比较能得出“分子种类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也不同”的是 (填字母)。
    ②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2.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同学们进行了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一(见图1):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
    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一个因素是 。
    实验二(见图2):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对分子运动现象进行了以下探究。
    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蒸馏水,各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操作b:在A、D两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2所示装置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E试管中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与教材实验相比,图2实验装置有什么优点? (写一点)。
    实验三(见图3):探究分子之间的间隔。
    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较难被压缩的是 (填“空气”或“水”),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拓展
    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小豪同学为大家演示了如图4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5所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该趣味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重点:
    1.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
    2.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图示
    实验步骤
    在盛有20ml 蒸馏水的烧杯A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现象。
    取A中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
    溶液由_______________
    烧杯A中_______________,
    烧杯B中__________
    实验结论或解释
    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1.质量和体积都____;2.都在__________;3.微粒间都______;4.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不同点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__________最小粒子
    相互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只比构成它的原子大;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就由该微粒保持化学性质;
    宏观
    微观
    示例
    纯净物
    只含有_____物质
    物质中只含有_____分子

    混合物
    含有_____________的物质
    物质中含有_____分子

    物理变化
    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
    分子______,只是分子__________
    水分子不改变,不同状态下的水转化只是水分子间隔的改变
    化学变化
    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
    _____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 A
    烧杯 B
    现象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不变色

    相关试卷

    【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7.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7.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72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原卷版docx、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72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7.1 燃料的燃烧(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7.1 燃料的燃烧(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71燃料的燃烧原卷版docx、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71燃料的燃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6.2 碳的氧化物(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知识讲义 6.2 碳的氧化物(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62碳的氧化物原卷版docx、寒假衔接讲义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62碳的氧化物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