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05、语言文字运用-2025届高三语文12月各地联考试题分类汇编

    05、语言文字运用-2025届高三语文12月各地联考试题分类汇编第1页
    05、语言文字运用-2025届高三语文12月各地联考试题分类汇编第2页
    05、语言文字运用-2025届高三语文12月各地联考试题分类汇编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5、语言文字运用-2025届高三语文12月各地联考试题分类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05、语言文字运用-2025届高三语文12月各地联考试题分类汇编,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①如果有人说你是“八卦之王”,②你可能不会因此受宠若惊,③而会觉得受到侮辱。④因为我们一直都很厌恶搬弄是非的人,⑤也不希望被别人这样看待自己。⑥八卦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感受,⑦是因为它往往与自私相关——损坏他人利益从而提升自己的声誉。⑧尽管有些八卦并不刻薄,⑨但由于人们对它的固有认知导致大家忽略了它的良性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聊八卦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个体维护与他人的关系。
    甲 ,因为此时你会发出这样的信号:你相信这个人不会利用这些敏感信息做出对你产
    生负面影响的事情。与同事分享无害的八卦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鼓舞士气,带来更高
    的工作满意度。
    最近的研究表明,八卦的好处可能有化学基础。具体来说, 乙 ,这种激素与良好的感觉和积极的人类体验密切相关。当我们聊八卦时,体内激增的催产素会让我们有更强的同理心,热衷于与他人交流;同时,秘密共享的奇妙感觉则会激发我们对八卦的热情,让我们沉迷于聊八卦无法自拔。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自从在大西北的那次相见,你的形象,不,你所代表的一种信念,便植入我的脑海,像夜空里的一颗星,时时在闪光。这是一种思想,一种意志,一种思索,一种信息。一有绿色这个媒介,她便会释放出来,叫我心里翻腾不已。
    我见到你是在招待所里采访时。你敲门进来,坐在沙发上。你已50岁,皮肤黧黑,手背上青筋突起,脸上也已爬上皱纹。我脑际本装着你传闻中的英姿,你动人的歌声,爽朗的笑语。我心里一顿,没有想到你会是这个样子。你对我笑笑,坐在沙发上,等我先问话。窗外绿柳红花。
    你开始叙述往事,双眸中又闪出青春的火花。1950年,你随军进疆时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姑娘。炎热的麦收时节,你在南疆的农场里,在维吾尔族老乡的杏树下看场。在这夏日沙子能烤熟大饼的西北,绿荫比金子还宝贵。你心里萌生起一个念头,一心一意学林业去,要让绿色染满戈壁。
    毕业后你来到石河子,这一片黄沙之野,正是涂抹绿色的最广阔天地。报到的第一天,这里还没有房子,晚上你就和队友一道睡在工棚厨房里。白天你们一起扛着标杆去测量,去规划。冬天,没膝的深雪将你单薄的裤腿冻成冰棍;在春天里,风沙肆虐,你秀气的脸上长出皱纹;夏天,炎炎的烈日将你嫩白的皮肤晒成黑炭。你这位水乡姑娘,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20.请参考示例,梳理文中加点的“一”的义项,任选三条填于表中。(3分)
    21.好的新闻通讯注重现场感,请从人称角度,分析第二段是如何营造现场感的。(4分)
    22.请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形成整句,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改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2小题,10分)
    18.甲处,与他人分享八卦可以建立信任感(“分享八卦”1 分,“信任”1 分)
    乙处,聊八卦会使催产素激增(“聊八卦”1 分,“催产素”1 分)
    19.⑤删去“自己”或删去“被”;⑦“损坏”改为“损害”或“损伤”;⑨删去“由于”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3小题,10分)
    20.①与“便”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旦、一经”或“表示强调”也可): 一有绿色这个媒介;
    ②表示专一(或“整个、全”):一心一意;
    ③表示动作是一次(或“动作是短暂的”):心里一顿;
    ④表示同一:一起、一道。
    评分标准:一点 1 分,写出三点即可。
    21.①使用第一人称“我”,写出了采访过程中的亲身感受,真实自然,富有现场感;②使用第二人称“你”,将采访对象沧桑的形象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真实亲切,富有现场感;③“我”“你”人称交替出现,营造访谈时“我”“你”之间的对话感,真实再现了访谈的场景,富有现场感。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共 4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22.答案示例:春天,肆虐的风沙将你秀气的脸庞冲出沟壑
    评分标准:共 3 分。“春天”1 分,长度、结构相近 1 分,修辞 1 分。
    (2)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说起草原,无论是苍茫无涯的碧野风光,还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丰饶,都令人 A 。但你可能没注意到,( 甲 )。相较于陆上草原,海底草原并不热门,但依然有“一川草色青袅袅”的奇景。这一秘境的重要参与者,是成片生长的海草。
    除寒冷南极外,全世界沿岸海域都有它们的身影。( 乙 ):一个是处于温带海域的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另一个则是海南、广东等热带——亚热带海草分布区。海草还是海藻?以前,海草与海藻并没有专门区分,又因为名字相似,许多人认为它俩是孪生兄弟。其实,海草与海藻虽只有一字之差,却 B 。
    2014年,第十一次国际海草生物学研讨会上,我国多种被命名为“藻”的海草统一命名为“草”。海草床身怀奇技,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海洋之肺”。首先,海草床拥有高效的净化水质能力和强大的固碳能力。研究表明,海草可过滤50%的海洋有害细菌。①相反,②海草床也是地球重要的“储碳库房”,③存碳效率高于森林90倍,④碳储存时间长达数千年之久,⑤在全球适应与缓解气候变化方面作用非凡。
    海草床还是许多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避风港”,同时海草床与珊瑚礁还会并肩作战,在多方面共同抵御面临的风险。以我国西沙海域为例,在此受海草床保护的珊瑚,代代生长繁殖形成环礁,环礁中间特殊地貌潟湖的存在,为海草生存增加依仗,使其避免惊涛骇浪的侵袭。
    18. 文中第三段在介绍“海草床”时,使用了暗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以“小溪”或者“秋天”为对象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暗喻和拟人;暗喻和拟人贴切,表达流畅。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文中三处加点的引号分别是什么用法?
    【答案】18. 示例一:家乡的小溪清澈蜿蜒,简直就是一条透明的蓝色绸缎,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之中。
    示例二:北方的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成为一副色彩斑斓的画卷。
    19. A.心驰神往 B.迥然不同(大相径庭)
    20. 序号①,改为:“同时(并且)”。
    序号④,改为:“碳储存时间长达数千年”或“碳储存时间达数千年之久”。
    21. 甲:海底其实也有草原 乙:我国有两个主要的海草分布区
    22. 第一处表示直接引用,第二处表示强调,第三处表示特殊含义。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仿写的能力。
    本题要求运用暗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小溪”或“秋天”为对象写一个句子。暗喻是指不直接说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而是通过“是”或“成了”等词语将两者联系起来。拟人则是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
    解题时,可以先确定“小溪”或“秋天”的特征;然后将其比作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接着赋予其人的动作或情感。例如,可以将“小溪”比作“透明的蓝色绸缎”,并赋予其“静静地躺”的动作。这样既运用了暗喻,又体现了拟人,形成一个完整且生动的句子。也可将“秋天”比作“一副色彩斑斓的画卷”,并赋予其“舞着”的动作。这样既运用了暗喻,又体现了拟人,形成一个完整且生动的句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文中说草原的碧野风光、壮丽丰饶令人心生向往,因此可填“心驰神往”。心驰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B处,文中侧重表达“海草”与“海藻”之间的区别之大,因此可填“迥然不同”或“大相径庭”。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
    (1)不合逻辑,序号①处“相反”与前后句之间的逻辑不相符,应将“相反”改为“同时”或“并且”;
    (2)结构混乱,序号④处“长达……之久”句式杂糅,应将“碳储存时间长达数千年之久”改为“碳储存时间长达数千年”或“碳储存时间达数千年之久”。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结合前文“说起草原,无论是苍茫无涯的碧野风光,还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丰饶”可知,这些说的都是陆上草原,再结合后文“相较于陆上草原,海底草原并不热门……”可知,下文的叙述对象为海底草原,故此处需填的内容为引出海底草原的过渡句,故此处可填“海底其实也有草原”。
    乙处,结合冒号后面“一个是处于温带海域的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另一个则是海南、广东等热带——亚热带海草分布区”可知,此处应填概述性的句子,故此处可填“我国有两个主要的海草分布区”。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
    第一处,“一川草色青袅袅”表示直接引用,用来形容海底草原的美丽景色。
    第二处,“藻”表示强调,即在文中提到的“藻”实际上指的是海草,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海藻。
    第三处,“避风港”表示特殊含义,即海草床为许多珍稀濒危海洋生物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栖息地,就像避风港一样,为这些生物提供了庇护。
    (3)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喀斯特现象”,给世界许多地方造就了千万奇观。人们尽管知道石灰岩溶洞可以变化出神奇的境界,但是,新的景观被人们发现,仍然会发出惊叹。
    连州是我国著名的古城邑,向来以风景壮丽著称。连州以北的东陂镇大洞村境内,有一天然岩洞。它分上下三层。最下层有一潭绿泉,蜿蜒伸进山洞深处。它究竟通向何方,谁也不知道。几个具有冒险精神的农民下了决心,想一探究竟。他们扎了小竹筏,备了火把,带了干粮,进了洞中,( ① )地探索前进。大伙终于弄清楚这是一条可容小舟通过的地下河。这几个乡民的发现渐渐被传开了。原来人们游览大口岩,总是观赏它的地面,现在大都转而要求泛舟地下河了。接着连州中国旅行社也在这儿设了个管理区。消息四播,游客( ② ),纷纷到大口岩来。
    我们应邀也游览了一次神秘瑰丽的地下河。从洞口一步步地深入下去,那儿停靠着两艘小小的机动船,每船可坐10人左右。由于带着强光灯,小河两岸风景“繁花锦绣”,都可以看得清楚。岩洞的顶端,因为一般都距离水里好几十米,仿佛是一个奇特的深邃的夜空。泛舟河上,那感受是很有趣的,有点像梦境,也有点像是进入神话或童话的境界。我想,将来如果有一部中国式的《爱丽思梦游奇境记》,这种溶洞的奇观,应该更多地拍摄进去,让外间的人们陶醉陶醉才好。
    18. 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小心翼翼
    ②络绎不绝 19. ①把“尽管”移到“人们”之前;
    ②在“仍然”前加“人们”(或把“新的景观被人们发现”改为“人们发现新的景观”)。
    20.
    将岩洞的顶端比作奇特的深邃的夜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岩洞顶端的高远、神秘和深邃之感,使平淡无奇的描述变得富有诗意和美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岩洞内部空间的宏大和奇妙。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面对未知的、幽深的岩洞环境,里面可能存在各种危险和不确定因素,他们在探索前行的过程中必然是十分小心谨慎的,所以可用成语“小心翼翼”。小心翼翼:形容恭敬小心,一点不敢疏忽懈怠,也形容说话或举动十分谨慎。
    第二空,由后文“纷纷到大口岩来”可知,此处的意思是这一消息传播后,游客们接连不断地来到这里,所以可用成语“络绎不绝”。络绎不绝:形容接连不断,多指路上行人、车马或河道上船只。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语病有二:
    (1)“人们尽管”语序不当。前后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面,应把“尽管”移到“人们”之前;
    (2)“仍然会发出惊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在“仍然”前加主语“人们”,或把“新的景观被人们发现”改为“人们发现新的景观”,使“人们”同时做后句的主语。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岩洞的顶端”比作“奇特的深邃的夜空”,营造出了一种奇幻、神秘且宏大的意境。通过形象的比喻,把岩洞顶端给人带来的高远且幽深神秘的视觉感受,与人们所熟知的广袤、深邃、充满未知的夜空联系起来,极大地增强了描述的形象性,使得原本只是对岩洞内部空间的客观描述变得富有诗意和艺术美感,不再平淡乏味。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一形象的比喻使其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亲身参与到这次游览之中,更真切地感受到岩洞内部空间的宏大和奇妙。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昆虫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人们早就知道,蜜蜂能够追踪几百米之外的花香去采蜜。受昆虫灵敏的嗅觉能力启发,科学家将活体蜜蜂的大脑连接到电极上, ① ,然后记录它们的大脑信号。研究者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杂志上报告称,不同的气味会引发蜜蜂大脑的特定脑活动,而这一活动是固定且可重复的,就好像气味在蜜蜂大脑里留下的“指纹”。
    科学家在蜜蜂大脑里直接植入电极,然后尝试让蜜蜂接触不同的气味分子,并进一步通过电极记录蜜蜂大脑的活动(脑电图)。将健康的人呼出的气体和肺癌患者呼出的气体喷向实验蜜蜂后,科学家发现它们的大脑负责嗅觉的部分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电生理反应。因此,实验人员 ② ,就能成功判断出蜜蜂刚刚闻到的是健康的人的呼气还是肺癌病人的呼气。另外,研究者还收集了实验室培养的肺细胞上方的空气,包括健康肺细胞和肺癌细胞。实验发现,蜜蜂完全能够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空气样本。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效率非常快,只要蜜蜂一闻到就会出结果,不需要等待数小时甚至几天的实验室化验。 ③ ,那就是蜜蜂也会累。几个小时之后,蜜蜂的大脑健康就会衰退,反应也会变得不稳定。科学家表示,生物普遍具有区分非常相似的混合物的能力,这是任何工程传感器都无法做到的。
    21. 请在文中横线空缺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 下列各项中的引号与文中“指纹”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兰考人民的除“三害”斗争达到了高潮,焦裕禄的肝病也到了严重关头。
    B. 祖父掂着那红纸包封的分量说:“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
    C. 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D. 翘袖、前踏步、后折腰等绝美的“古风”舞姿,引发了网络二次创作热潮。
    【答案】21. ①将不同的气味传递给蜜蜂
    ②凭观察蜜蜂的脑电图
    ③但是也有缺点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前文“受昆虫灵敏的嗅觉能力启发,科学家将活体蜜蜂的大脑连接到电极上”,是科学家所做的准备工作,后文紧接着说“然后记录它们的大脑信号”以及“不同的气味会引发蜜蜂大脑的特定脑活动”,可以推断出中间缺少的环节应该是向蜜蜂传递不同气味这一动作,据此可写“将不同的气味传递给蜜蜂”;
    第二空,前文阐述了科学家通过电极记录蜜蜂大脑活动(脑电图),发现健康人和肺癌患者呼出气体能让蜜蜂大脑负责嗅觉的部分出现不同电生理反应,那么要判断蜜蜂闻到的是哪种气体,就要凭借观察记录下来的蜜蜂脑电图所呈现的不同反应,据此可写“凭观察蜜蜂的脑电图”;
    第三空,前文着重介绍了该方法的优点,后文“蜜蜂也会累”是其缺点,两者存在转折关系,据此可写“但是也有缺点”。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指纹”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引用;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强调。
    故选C。
    (4)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春节长假过后,不少人出现嗜睡、无法做事、精神不集中等“感冒初期”症状。有的人生物钟被打乱,结果让“睡眠紊乱”找上了门。个别人还伴有头晕、烦躁、焦虑、不安等感觉。对此医生表示,这些被许多市民误认为感冒的种种不适其实是“节后亚健康综合症”,①这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过节后的一种正常心态,②一般过一周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复,③当然,④如果持续下去没有好转,⑤那就应该去应诊了。
    相关资料显示,在假期过后,约有50%的人在工作时出现头疼、疲劳、失眠、瞌睡、胃口不佳、精神 A 等种种不适,有的甚至还伴有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消除以上种种症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运动,慢跑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健身活动有助于舒缓精神的紧张和兴奋,使注意力得以集中;上班前后不要参加容易引起情绪高度兴奋的活动,可以静静地梳理一下第二天上班应该做的工作,以免一上班就陷入 B 的忙乱中;上班后不要热衷于和同事讨论长假的见闻,以免分心;上班头两天要让自己的安排比平时稍微紧张一些,使生物钟尽早调整到工作状态。至于那些“上班恐惧症”的“重度患者”,可以在工作时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这样,(甲)。
    另外,一些人假日旅游归来,因为安排不当或其他一些原因,常会出现“上火”现象,主要表现为全身燥热、口干舌苦、食欲不振等症状,也有的人牙痛、眼睛发红、口腔溃疡、嘴角起疱疹,患上感冒或其他病症。“上火”就要“救火”,“救火”要及时。但是一恢复上班,(乙),使得病情越拖越重。对此,医生提醒要注意及时对症治病,争取在假期结束之前把病治好。
    18. 文中第一段说“‘睡眠紊乱’找上了门”,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以“水土不服”为对象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拟人;拟人贴切,表达流畅。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 有人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救火”一词感到费解,明明是“灭火”,为什么要说成“救火”?请你简要说明。
    【答案】18. 水土不服这个“调皮鬼”,跟着我一到异乡,就开始在我身体里“撒野”,又是让我上吐下泻,又是使我浑身乏力,可把我折腾坏了。
    19. A.萎靡不振
    B.应接不暇 20. ②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复
    ⑤那就应该去就诊了 21. 甲.使紧张情绪渐渐消失
    乙.许多人就忘了这些症状
    22. “救火”一词在这里使用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现象,在汉语语境里,“救火”并非字面上“拯救火焰”的意思,而是指采取措施消除火灾、扑灭大火,它包含了抢险救灾、使危急情况得到缓解的意思,同样用于形容消除“上火”症状,急切地想要缓解身体不适的状态,所以此处用“救火”,契合人们日常语言表达习惯,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赋予人一样的行为、神态、思想、情感等,使其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此句通过赋予“睡眠紊乱”以“找上门来”的行为,形象地表达了人在新环境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在写句子时,要抓住“水土不服”给人身体带来不适的特点,赋予“水土不服”以人的行为、情感等,让它像一个闯入者,主动对人施加影响。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从列举的这些症状来看,“头疼、疲劳、失眠、瞌睡、胃口不佳” 等都是让人身体呈现出一种比较虚弱、没有精神、缺乏活力的状态,此处应与前文所描述的多种身体不适相契合,展现人们节后整体的精神风貌不佳的情况,可填“萎靡不振”。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B.根据“可以静静地梳理一下第二天上班应该做的工作,以免一上班就陷入”可知此处形容上班后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一上班就会陷入事务繁多、应付不过来的忙乱状态,可填“应接不暇”。应接不暇:指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不合逻辑,“过一周”和“左右”不合逻辑,去掉“过”。
    ⑤用词不当,“应诊”指接受求诊,主语应是医生,改为“就诊”。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对于前文提到的那些“上班恐惧症”的“重度患者”,在工作时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是给出的应对方法,而填入“使紧张情绪渐渐消失”。
    乙.文段先是阐述了假日旅游归来有人会“上火”以及“上火”后要及时“救火”的情况,接着用“但是”进行转折,后面提到病情越拖越重。可知人们可能因为忙碌忘记了自己的症状,此处可填入“许多人就忘了这些症状”。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在汉语的表达习惯中,“救火”的意思实际上是“灭火”“扑灭火灾”。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现象。“救”这个字在这里有“阻止、制止(灾难、危机等不利情况)”的意思。当说“救火”时,是强调对火灾这种危急情况进行挽救、制止,以避免火势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文中“上火”就要“救火”这句话里,把“消除上火症状”类比为“制止火灾”,用“救火”来形象地表达要及时采取措施缓解“上火”这种身体的不良状况,就像扑灭火灾一样急迫,这样的表达更生动形象,也符合人们日常的语言习惯,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需要尽快消除“上火”症状的意思。
    (5)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各个游戏平台爆火,这既源自科技赋能、技术支撑的强力推动,也得益于中国文化浸润人心、熏陶滋养的千年传承。游戏中的场景,色彩斑斓如梦境中的仙境,每一帧都像是用画笔精心勾勒的画卷,让人在视觉的盛宴中,仿佛能触摸到悟空那不屈的意志和沸腾的热血。“悟空”是传统文化、中国精神的象征,是深耕于人民群众儿时记忆、滋养理想主义情怀的情结所在。①然而,②以“悟空”为题材背景,③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丰富的取经场景勾勒出了中国人情感最深处的文化涟漪,④让“梦想需要奋斗打拼”的历史照进现实,⑤这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真实写照。不仅如此,在科技的加持下,生动逼真的游戏场景、独具匠心的人物装饰、曲折动人的游戏情节融合在一起,“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超级IP得以被广泛知晓,在 A 中增进了国外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让中国文化这个传统标签大放异彩、 B 。
    游戏创作团队在全国选取了数十个景点作为游戏背景,引来了各地文旅集体认亲“悟空”,极力蹭游戏的热度。但这种“蹭热度”既要有认真的态度,( 甲 )。首先不可硬蹭,不能没有联系强说有联系,不管别扭尴尬都要去插上一只脚,游客也不会买账。( 乙 ),一些基础的关键的事实和信息一定要反复核实好,有权威可靠的来处,有认真负责的审核,否则就容易出问题。本来是可以增强吸引力的举动,如果错蹭,反而会引来遭骂的尴尬场景。总而言之,各地文旅部门及相关市场主体一定要把握好相关工作的边界,切忌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摘编自新京报《地方文旅集体攀亲“悟空”,切忌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18. 材料中画波浪线部分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用这种手法写一句话来表现我们的校园生活。要求语意完整,形象贴切,表达流畅。
    19. 请在材料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材料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出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材料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 文中加点的“攀亲‘悟空’”,有人说使用错误,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8. 示例:班会上,班主任语重心长的话语仿佛一股清泉涌入同学们的心田。
    19. A.潜移默化 B.熠熠生辉
    20. ①处“然而”修改为“因而”; ③处“勾勒出”修改为“激荡起”。
    21. 甲处,也要量力而行 乙 处,其次,更不要错蹭
    22. ①可以使用,攀亲虽为不及物动词,但在题目中加宾语“悟空”,既是题目语言凝练的考量, 又可醒目地凸显全文的话题。
    ②不可以使用,攀亲一词为不及物动词,其后不能加宾语,应改为“与‘悟空’攀亲”或者将“悟空”去掉。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通感”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文中的句子把看到的悟空形象,转移为了可触的形象,将视觉转移为了触觉,仿写时注意题干中的“校园生活”,然后抓住这种感觉的转移,仿写句子,比如可写“班会上,班主任语重心长的话语仿佛一股清泉涌入同学们的心田”。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根据上文“在科技的加持下,生动逼真的游戏场景、独具匠心的人物装饰、曲折动人的游戏情节融合在一起,‘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超级IP得以被广泛知晓”可以看出,这种了解是逐渐影响的一个过程,因此使用“潜移默化”比较恰当。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B处,承接上文的成语“大放异彩”,可知此处应填一个与之相近意思的成语,可填“熠熠生辉”。熠熠生辉:光彩闪耀的样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处关联词使用不当。根据上下文意思分析可知,此处应该使用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然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所以可改为“因而”。
    ③处“勾勒出了中国人情感最深处的文化涟漪”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激荡起……文化涟漪”。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根据上文“既要有认真的态度”可知,首先考虑关联词照应,使用“也要”;其次根据“首先不可硬蹭,不能没有联系强说有联系”考虑具体的做法,根据“不能”“不可”分析可知要“量力而行”,故可填“也要量力而行”。
    乙处,照应前面的“首先”,要使用“其次”;然后考虑下文有“……如果错蹭,反而会引来遭骂的尴尬场景”这句提示可知,此处强调“更不要错蹭”,故可填“其次,更不要错蹭”。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可以使用,“攀亲” 原意是拉亲戚关系。在文中,各地文旅集体认亲 “悟空”,想要借助《黑神话:悟空》这款爆火游戏的热度来吸引游客,就像想要和 “悟空” 这个超级 IP 拉上关系一样。文旅部门希望通过和游戏中的 “悟空” 形象产生关联,例如游戏场景取材于当地景点,从而把游戏的热度引流到当地文旅产业中,和 “攀亲” 想要沾亲带故获取利益或者关联的意思相契合。这种表达带有一种形象的比喻意味,能够生动地展现出各地文旅部门积极靠拢游戏热点的行为状态。“攀亲”虽为不及物动词,但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可知,在题目中加宾语“悟空”,既是题目语言凝练的考量, 又可醒目地凸显全文的话题。
    ②不可以使用,“攀亲”一词为不及物动词,其后不能加宾语,“攀亲‘悟空’”在语法上是错误的,如果想体现想要借助《黑神话:悟空》这款爆火游戏的热度来吸引游客,就像想要和 “悟空” 这个超级 IP 拉上关系一样的内容,可改为“与‘悟空’攀亲”;或者将“悟空”去掉,让读者去领悟文章的深意。
    (6)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不久,53岁的妈妈和女儿一同硕士毕业的消息吸引了许多关注,女儿一句“人生是旷野,这一步妈妈走了31年”,令不少人 A 。与之对照,一则“大厂裸辞员工重返职场”的消息,则给想要“出走”的人们浇了盆冷水。旷野无疑令人神往,无数现实事例又表明,一时兴起“重启人生”、追求自我的路可能没那么好走。对于大多数行驶在轨道上的我们,如何安放内心的“旷野”?
    心理学家曾提出“社会时钟”的概念:何时求学、何时就业、何时结婚生子……我们的人生往往被一张规定性时间表所约束着,仿佛每个时间节点都有着标准模板。遵从社会时钟,实际上就是不断寻求大多数人认同、寻求社会主流资源支持的过程。客观而言,社会时钟有其积极的一面。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选择走 B 的“大道”,是获取确定性与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有人说,当代人的一生是“关键的一生”,每一刻都容不得半点差池。 C 地在既定的轨道上向着一个又一个目标小心翼翼地前行,如同推着巨石的西西弗斯,周而复始。社会时钟的负面效应,莫过于同质化的乏味、同侪竞争的焦虑。当个体“弹簧”被压上愈来愈重的砝码,逃离的动能也在积蓄。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诗和远方的田野”,再到“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那些文艺腔十足的网络热梗,戳中了不少人的心事。人生海海,天地广阔,总有那么一些瞬间,心中会泛起( 甲 )。
    总体上,“旷野”不一定指向实际行动,也概括不了客观现实,而更多代表一种美好念想。那是无尽的可能,是恣意的姿态,( 乙 )。当人生早早定型,一眼看到头;当内卷大潮裹挟,倦怠感袭来,我们需要一个出口、渴望一次释放。不过,站在真正的分岔路口,无论是潇洒转身奔向远方,还是脚踏实地经营当下,首先应是充分理性的。①告别人云亦云,②倾听内心的声音,③权衡所能承受的付出,④做出的改变哪怕是那么尽善尽美,⑤也足以无愧于心。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章中多次提到“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这句话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请以“村落”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暗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20.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 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给出修改意见,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2. 根据文本内容,请你为临沂一中校本部某班语文学习小组写一小段在“时文时评·名词释义”分享会上对“社会时钟”一词的发言词。要求:要包括词语定义、作用。语言简明扼要,50字左右。
    【答案】18. A心有戚戚 B按部就班 C循规蹈矩
    19. 示例一: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
    示例二:村落是一条丝滑的彩带,一端扎系在人们身上,一端飘向文学梦乡。
    20. 甲:打破惯常、跃向旷野的冲动
    乙:是对未来幸福的美好希冀
    21. ③句:“付出”改为“成本”;④句:“是”改为“不”。
    22. 示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分享“社会时钟”这个词。“社会时钟”指个体生命中主要里程碑的心理时钟,通俗来讲就是“什么年龄要做什么事”。社会时钟的正面效应是,它是获取确定性与安全感的重要途径;社会时钟的负面效应是,带来同质化的乏味、同侪竞争的焦虑。谢谢大家。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由前文“前不久,53岁的妈妈和女儿一同硕士毕业的消息吸引了许多关注,女儿一句‘人生是旷野,这一步妈妈走了31年’,令不少人……”可知,此处应表示人们对这件事的共鸣,故用“心有戚戚”。心有戚戚:我深有感触。
    B处,前文有“遵从社会时钟,实际上就是不断寻求大多数人认同、寻求社会主流资源支持的过程。客观而言,社会时钟有其积极的一面。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由此可知此处形容人们按一定步骤和顺序走“大道”,故用“按部就班”。按部就班:原指做文章安排得当,合乎规范,后指按一定的层次、条理办事。
    C处,由后文“地在既定的轨道上向着一个又一个目标小心翼翼地前行,如同推着巨石的西西弗斯,周而复始”可知,此处表示在既定轨道上小心翼翼前行,故用“循规蹈矩”。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暗喻是一种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暗示本体是喻体,常借用“是”“成了”“变成”来表述。
    从句子构成看,在“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中,主体是“人生”,比喻词是“是”,喻体是“旷野”。本题要求以“村落”为本体写一个使用暗喻的句子,因此我们可以写成“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村落是一条丝滑的彩带”,接着可以详细阐释喻体“符号”和“彩带”的含义,如“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一端扎系在人们身上,一端飘向文学梦乡”。这样整个句子使用这一暗喻,使得描述更加生动形象,表达更流畅。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承接上文“社会时钟的负面效应,莫过于同质化的乏味、同侪竞争的焦虑。当个体‘弹簧’被压上愈来愈重的砝码,逃离的动能也在积蓄”,此处体现人们在一些瞬间,心中会有打破常规、追求自由的冲动,故填“打破惯常、跃向旷野的冲动”。
    乙处,与前文“那是无尽的可能,是恣意的姿态”相呼应,表达对未来的憧憬,故填“是对未来幸福的美好希冀”。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此语段语病有二:
    一是③句中“权衡……付出”搭配不当,应把“付出”改为“成本”。
    二是④句中“哪怕是那么尽善尽美”不合逻辑,应把“是”改为“不”。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写发言词的能力。
    此处要求“为临沂一中校本部某班语文学习小组写一小段在‘时文时评·名词释义’分享会上对“社会时钟”一词的发言词”,首先要有称呼“老师们,同学们”,其次有问候语,如“大家好”。
    然后明确本次发言主题,如“很高兴和大家分享‘社会时钟’这个词”。接着,结合文段内容“何时求学、何时就业、何时结婚生子……我们的人生往往被一张规定性时间表所约束着,仿佛每个时间节点都有着标准模板”,介绍“社会时钟”的含义,即“‘社会时钟’指个体生命中主要里程碑的心理时钟,通俗来讲就是‘什么年龄要做什么事’”。
    最后结合原文“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是获取确定性与安全感的重要途径”“社会时钟的负面效应,莫过于同质化的乏味、同侪竞争的焦虑”明确“社会时钟”的两面性,即“社会时钟的正面效应是,它是获取确定性与安全感的重要途径;社会时钟的负面效应是,带来同质化的乏味、同侪竞争的焦虑”。最后对大家的聆听表示感谢,如“谢谢大家”。同时注意字数要求。
    (7)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夜之间,全球都是“天命人”。①《黑神话:悟空》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的“西天取经”浪潮,②据游戏开发方发布的数据显示,③截止8月23日,④全平台销量已达一千万份左右,⑤销售额超过三十亿元人民币。比销量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如涟漪般的文化影响:国外,玩家们开始苦读《西游记》,试图理解中国游戏背后的文化经典;国内,不太关心游戏的群体忽然开始注意这款“看起来像电影一样”的西游记游戏,各大国家级媒体纷纷下场报道这场“文化出海”的取经盛宴。
    “文化出海”,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过程。如何“文化出海”?我们可以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看“罗盘”识方向。“扬帆远航”,意味着机遇,也预示着这些文化产品要接受更多受众、更多视角的检验。因此,既需要识别哪些需求是各国相通的,也需要识别哪些需求又是因国家而异的,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比如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文化元素于一身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超越文化隔阂上演“一户一墩”火爆场面,世人可以“信口拈来”各种与中国国宝大熊猫有关的趣事,这使“冰墩墩”成为全球近几届奥运会热度最高的吉祥物之一。
    二是建“港湾”助远航。水手可以一往无前地出海,是因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湾,对于文化“走出去”来说亦是如此。比如截至2022年,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已吸引260多家企业入驻,将大量华语影视作品发行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区还上线了“十诺云平台”,为浙江乃至全国影视出口企业提供服务。
    三是育“水手”搏风浪。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文化出海”除了内容“出海”,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出海”。比如,为了提升翻译出版人才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启动了“海外翻译与传播应用能力培养计划”,开展研修培训、研讨交流等。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从唐诗宋词到书法艺术,从园林建筑到易经哲学,中华文化五千年的瑰宝,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石。正如《黑神话:悟空》中对晋祠宋塑的完美复刻,不仅展示了宋代庙宇的建筑风格和审美品位,也让全球玩家深入了解西游文化,感受东方美学的魅力。
    18.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19. 请根据材料内容,给“文化出海”下定义,不超过70个字。
    【答案】18. ②修改为“据游戏开发方发布的数据”或“游戏开发方发布的数据显示”
    ③修改为“截止到8月23日”或“截至8月23日”
    ④修改为“全平台销量已达一千万份”
    19. “文化出海”是基于求同存异原则,凭借人才、技术、资金,将我国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得到传播的过程。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②句式杂糅,“据游戏开发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将“据……”“……显示”杂糅在一起,应删除“显示”或者“据”。
    ③“截止8月23日”成分残缺,“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后面不跟宾语,可在“截止”的后面加上“到”;“截至”表示截止到某个时间,后面跟宾语,或者将“截止”改为“截至”。
    ④不合逻辑,“已达”与“左右”同时使用不合逻辑,“已达”是已经达到,与“左右”矛盾,可删除“左右”。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
    首先确定“文化出海”的属概念,“文化出海”是一个过程,或一种方法、理念、行为等。
    依据第三段“从而创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作品”可知,“文化出海”的原则是“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也就是“求同存异原则”。
    依据第五段“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的‘出海’”可知,“文化出海”的凭借手段是“人才、技术、资金”。
    依据最后一段“也让全球玩家深入了解西游文化,感受东方美学的魅力”可知,“文化出海”的目的是“将我国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得到传播”。
    最后按照下定义的句式“文化出海是……的过程”进行表达。注意修饰语的顺序要合乎逻辑,不写错别字,注意字数的限制。故答案为:“文化出海”是基于求同存异原则,凭借人才、技术、资金,将我国的文化产品推向海外,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得到传播的过程。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①______,言语的交际功能才能充分实现;研讨语言的实际运用,也不能脱离语境。语境可分为三类:第一是局部的上下文环境,即话语前后相毗邻的语句;______②______,或者说“情景语境”,包括言语交际行为的主题、目的、表达方式,当时当地的情景,对话双方的关系、距离等因素;第三是话语宏观使用环境,包括话语活动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在实际语言交际中,无论是言说者对语言的组织、使用,还是接受者对语言的理解,都会受到这三类语境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在表达中,为了达到最佳交际效果,要根据不同的交际意图,考虑不同的语境因素。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 请根据上文段中话语宏观使用环境的相关内容,分析《雷雨》中语境对周朴园语言产生的影响。
    第一幕(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后的第一次碰面)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第二幕(周朴园与鲁大海争论罢工事件)
    周朴园 你以为你们那些代表们,那些领袖们都可靠吗?
    鲁大海 至少比你们只认识洋钱的结合要可靠得多。
    周朴园 那么我给你一件东西看。
    (周朴园在桌上找电报,仆人递给他;此时周冲偷偷由左书房进,在旁谛听。)
    周朴园 (给大海电报)这是昨天从矿上来的电报。
    鲁大海 (拿过去读)什么?他们又上工了。(放下电报)不会,不会。
    第三幕(周朴园呵斥周冲)
    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 开除了?!
    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周朴园 (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
    【答案】20. ①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 ②第二是话语微观使用环境
    21. ①第一幕:在旧社会封建等级观念下,周朴园既想弥补罪责来摆脱心中的愧疚,又害怕损害当下秩序。他的家庭、社会地位、社会名声对他而言更重要,所以他的语言体现出他的警觉、防备。
    ②第二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周朴园用金钱证明底层劳动者的正义也是可以被收买的,所以作为旧中国的资本家,周朴园的语言体现出他的唯利是图、老谋深算。
    ③第三幕:在封建家长制下,为了维护父权,周朴园试图以严酷的手段摧毁不满和反抗,所以语言体现出他的严厉、专断。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后文“也不能脱离语境”可知,此处强调语境的重要性,根据空后句“言语的交际功能才能充分实现”可知,在特定的语境中言语的交际功能才能充分实现,根据后文关联词“才”,可知此空应用关联词“只有”,故可填“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
    ②处,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处是引出语境的第二类,即情景语境,根据空后句“包括言语交际行为的主题、目的、表达方式,当时当地的情景,对话双方的关系、距离等因素”可知,这是话语微观使用环境,故可填“第二是话语微观使用环境”。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第一幕:当周朴园与三十年后重逢的鲁侍萍对话时,他先是“忽然严厉地”发问“你来干什么?”接着又问“谁指使你来的?”这种严厉、质问的口吻,反映出他在社会阶层上自认为高高在上,在旧社会封建等级观念下,周朴园既想弥补罪责来摆脱心中的愧疚,又害怕损害当下秩序。因此他对曾经的下层女仆鲁侍萍充满了防备和不信任。他担心鲁侍萍的出现会威胁到他现有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名誉,所以用这样冷酷的语言试图将她赶走,维护自己在这个封建等级分明、注重门第声誉的社会环境中的形象。所以他的语言体现出他的警觉、防备。
    ②第二幕: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激化,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在当时社会经济结构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周朴园用金钱证明底层劳动者的正义也是可以被收买的,周朴园的语言“你以为你们那些代表们,那些领袖们都可靠吗?”说明作为旧中国的资本家,他的话体现出他的唯利是图、老谋深算。
    ③第三幕:周朴园呵斥周冲“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 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以及对周冲说“你少多嘴,出去!”这里既体现了在封建家长制下,为了维护父权,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威,不允许晚辈对自己的决定有任何异议,为了维护父权,他试图以严酷的手段摧毁不满和反抗,所以语言体现出他的严厉、专断。
    “一”的义项卡片
    【示例】最小正整数: 一颗、一种



    相关试卷

    2024语文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一0二 语言文字运用:

    这是一份2024语文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一0二 语言文字运用,共7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23,语言基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部分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部分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共9页。

    2023年山东省部分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部分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