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天津专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全部内容)-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新八省通用“14+4”,人教版2019必修一全册)-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新高考通用“14+4”,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全册)-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试卷 1 次下载
-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新高考通用“15+4”,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全部内容)-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试卷 1 次下载
-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江苏专用,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全册)-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试卷 1 次下载
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新八省通用“15+4”,人教版2019必修一全册)-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新八省通用“15+4”,人教版2019必修一全册)-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文件包含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解析版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考试版A4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答题卡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考试版A3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答题卡pdf、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参考答案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必修一全册(人教版2019)。
5.难度系数:0.65。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胶态磁流体治癌术是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粒子,这种粒子的直径范围是1~100μm
B.研发催化剂将CO转化为,可实现“碳中和”
C.《吕氏春秋·别类》中关于青铜的记载“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体现了合金的硬度通常大于各组分金属的硬度
D.日常生活中常用无水乙醇来杀菌消毒
【答案】C
【详解】A.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是1~100nm,A错误;
B.研发催化剂将CO转化为,可减少大气污染,但不能实现“碳中和”,B错误;
C.“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指的是铜和锡的硬度都小,但将二者制成合金,则硬度增大,体现了合金的硬度通常大于各组分金属的硬度,C正确;
D.日常生活中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来杀菌消毒,D错误;
故选C。
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g所含电子数目为10
B.将含0.1ml 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
C.常温常压下,48g 和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D.1ml 与足量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答案】C
【详解】A.8g为0.5ml,所含5ml电子,数目为5,A错误;
B.1个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含有多个氢氧化铁分子,将0.1mlFeCl3溶于沸水制成胶体,其中含有的胶体粒子数目小于0.1NA,B错误;
C.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则48g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l,氧原子数目为3NA,C正确;
D.,1ml 与足量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D错误;
故选C。
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得光照条件下新制饱和氯水的pH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制氯水中含有4种离子、3种分子
B.该过程可观察到氯水由浅黄绿色变为无色
C.常温下不与Fe反应,因此工业上常用钢瓶盛装氯水
D.该过程酸性变强的原因之一是发生反应
【答案】C
【详解】A.新制氯水中含有 4种离子、3种分子,A正确;
B.氯水中的氯气分子发生反应,,,次氯酸不断分解,氯水由浅黄绿色变为无色,B正确;
C.常温下不与Fe反应,因此工业上常用钢瓶盛装液氯,氯水含有氢离子与铁会发生反应,C错误;
D.次氯酸为弱酸,光照变为盐酸为强酸,酸性增强,D正确;
故选C。
4.利用示踪技术研究与Cl2的反应历程,结果如下:
① 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B.1个分子中含20个质子
C.反应历程②中未涉及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D.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答案】C
【详解】A.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与都为氧气,不是同素异形体,A错误;
B.1个分子中含质子:1+1+8+8=18个,B错误;
C.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反应历程②中未涉及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C正确;
D.HCl为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没有电子的得失,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D错误;
故选C。
5.实验室中,将17g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粉末样品溶于20mL水中,收集到2.4g气体,然后向水溶液中加入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m(发生变质的)(未变质的)为
A.1∶1B.1∶3C.3∶1D.无法确定
【答案】B
【详解】依据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方程式 ,样品溶于20mL水中,收集到2.4g氧气,可知该样品中未变质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其中钠离子的质量为;然后加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根据n(Na+)=n(Cl-)=,由此可知,原样品中共含钠离子的质量为0.4ml×23g/ml=9.2g;变质部分的样品中钠离子的质量为,可得发生变质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故m(发生变质的)(未变质的);
故选B。
6.用NaClO可除去水体中过量氨氮(以表示),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中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半径:
B.所含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
C.NaClO和HClO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反应③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答案】D
【详解】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题图中涉及的5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错误;
B.所含的电子数均为10,但是质子数不完全相同,B错误;
C.NaClO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HClO中只含共价键,C错误;
D.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D正确;
故选D。
7.表中评价不合理的是
A.AB.BC.CD.D
【答案】B
【详解】A.少量 NaHSO4溶液与 Ba(OH) 2溶液反应:H⁺ + SO+ Ba2++ OH-= BaSO4↓ + H2O,化学计量数不匹配,A评价合理;
B.NaOH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的反应:2OH- + CO2 = ,离子方程式错误,B评价不合理;
C.向氢氧化铜中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H)2 + 2H⁺ = Cu2+ + 2H2O,离子方程式正确,C评价合理;
D.向碳酸钡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钡不可拆,离子方程式为:+ 2H⁺ = Ba2++CO2↑ + H2O,D评价合理;
故选B。
8.元素有质量数为16和18的两种核素,该元素的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则其中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A.B.C.D.
【答案】A
【详解】元素M有质量数为16和18两种同位素,设18M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则16M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x,该元素的近似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16.4,即18x+16(1-x)=16.4,x=0.2,故本题选A。
9.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答案】D
【详解】A.先加氯水可氧化Fe2+,不能排除原溶液是否含Fe3+,应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后加氯水检验Fe2+,A错误;
B.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溶液中有Na+,不能排除K+的存在,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呈紫色,说明有K+,B错误;
C.过量氯水可分别氧化NaBr、KI,不能证明物质的氧化性:Br2>I2,D错误;
D.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排除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D正确;
答案选D。
10.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导体芯片的元素可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寻找
B.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
C.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主族元素都极易失电子,都具有很强的金属性
D.Cl的非金属性强于S,则含氧酸酸性:HClO>H2SO4
【答案】A
【详解】A.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区域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在此寻找良好的半导体芯片的元素,如硅等,故A正确;
B.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形成的离子包含阳离子和阴离子,阴离子比阳离子多一个电子层,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如Cl-大于Na+的半径,故B错误;
C.氢元素的原子是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主族元素,没有很强的金属性,故C错误;
D.HClO不是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ClO的酸性弱于H2SO4,故D错误;
答案选A。
11.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产物并不改变的是
A.Na和O2B.NaOH和CO2
C.Na2O2和CO2D.Ba(OH)2和NaHSO4
【答案】C
【详解】A.Na和O2,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条件不同产物不同,故不选A;
B.NaOH和CO2,二氧化碳少量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不同,故不选B;
C.Na2O2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若改变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产物不改变,故选C;
D.Ba(OH)2和NaHSO4,若NaHSO4少量,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水;若NaHSO4过量,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钠、水;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不同,故不选D;
选C。
12.油画创作通常需要用到多种无机颜料。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颜料雌黄褪色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以下两种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中硫元素化合价相同
B.反应Ⅰ和Ⅱ中,元素As和S都被氧化
C.反应Ⅰ和Ⅱ中,参加反应的个数比:Ⅰ>Ⅱ
D.反应Ⅰ和Ⅱ中,氧化a个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答案】C
【详解】A.是中1个氧原子被1个硫原子替代所得,中硫元素平均化合价为+2价,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则和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同,A错误;
B.中As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Ⅰ产物中As的化合价为+3价,故该过程中As没有被氧化,B错误;
C.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其参加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之比,则反应Ⅰ和Ⅱ中,参加反应的:Ⅰ>Ⅱ,C正确;
D.中As为+3价,S为-2价,在经过反应Ⅰ后,As的化合价没有变,S变为+2价,则1ml失电子3×4ml=12ml;在经过反应Ⅱ后,As变为+5价,S变为+6价,则1ml失电子2×2ml+3×8ml=28ml,则反应Ⅰ和Ⅱ中,氧化1ml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3∶7,D错误;
故选C。
13.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几种,对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向(1)所得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
(3)将(2)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B.可能含有、
C.一定不含、D.可能含有、
【答案】A
【分析】由无色溶液可知一定不含,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足量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说明含有、,根据溶液中离子大量共存的原则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根据电中性原则可知肯定含有,由于第(2)步加入了盐酸,故滤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故可能含有、;
【详解】A.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有、、,A正确;
B.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有,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有,C错误;
D.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一定含有,D错误;
答案选A。
14.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的A、B两份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在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的盐酸,产生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溶液通入后的溶质是、,且物质的量之比为
B.A曲线中,消耗盐酸体积从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B溶液通入的在标况下体积为
D.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答案】C
【分析】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溶液可能是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NaOH、NaHCO3不能共存),滴加盐酸,发生的反应可能为①OH-+H+=H2O,②,③。
【详解】A.A溶液后面一段消耗盐酸的量大于前面一段,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发生反应,,A曲线没有气体产生消耗的盐酸刚好是右面产生气体消耗盐酸一半,故、物质的量之比为,A正确;
B.由A选项可知,A溶液中,消耗盐酸体积从到反应产生气体,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B溶液后面一段消耗盐酸的量小于前面一段,则B溶液溶质是和,当生成气体时,发生反应,B线生成消耗盐酸的体积,所以通入的在标况下体积应该是,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滴加盐酸,当二氧化碳气体完全放出时,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根据氯离子、钠离子守恒,所以,,D正确;
答案选C。
15.短周期主族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其中三种是地壳中含量前三的元素,R、W、X分别位于不同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C.的最高正化合价为+4
D.与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
【答案】B
【分析】地壳中含量前三的元素是氧、硅、铝,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R、W、X分别位于不同周期,由此推断出R、W、X、Y、Z分别为氢、氧、铝、硅、硫。
【详解】A.简单离子半径: X、W分别为铝离子、氧离子,根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可知离子半径:,A正确;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水大于硫化氢,B错误;
C.为硅,最高正化合价为+4,C正确;
D.与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为过氧化氢,只存在共价键,D正确;
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5分)
16.(11分)已经学过的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省略。已知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H的焰色试验呈黄色),请完成下列填空。
(1)H的化学式为: 。
(2)若K中含有F的杂质,应加入 (填化学式)除杂。
(3)I转化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 。
(4)K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胶体L。胶体L区别于K的饱和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胶体L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B.胶体L具有丁达尔效应
C.胶体L是均一的分散系D.胶体L比K的饱和溶液颜色深
(5)将B通入G溶液中可得到一种漂白液,能杀菌、消毒,该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
(6)为公认的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之一,常温下亚氯酸钠固体与B反应可得到和NaCl,该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7)能将KI氧化为的氧化剂有、、、、、等。
已知下列四种氧化剂氧化KI后对应的还原产物如下:
判断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氧化剂分别与足量KI作用,得到最多的是
【答案】(1)NaCl(1分)
(2)(或)(1分)
(3)(2分)
(4)A(1分)
(5)NaClO(2分)
(6)(2分)
(7)(2分)
【分析】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根据白色沉淀I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沉淀J,则I为氢氧化亚铁,则F为氯化亚铁,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H,则盐酸D和铁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和氢气,氯化亚铁F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K,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H的化学式为NaCl。
(2)若K(氯化铁)中含有F(氯化亚铁)的杂质,则需要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因此应加入Cl2(或H2O2)除杂;故答案为:Cl2(或H2O2)。
(3)I转化为J是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
(4)胶体L区别于K的饱和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的区别即胶体L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l~100nm,故答案为:A。
(5)将B通入G溶液中可得到一种漂白液,能杀菌、消毒,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则该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故答案为:NaClO。
(6)常温下亚氯酸钠(NaClO2)固体与B(氯气)反应可得到ClO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亚氯酸钠中氯化合价升高,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因此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7)根据表格中还原产物分析,1ml四种氧化剂分别得到电子物质的量为5ml、5ml、2ml、3ml,则碘离子失去电子变为单质碘物质的量分别2.5ml、2.5ml、2ml、1.5ml,由于碘酸钾还原产物是单质碘,因此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氧化剂分别与足量KI作用,得到I2最多的是KIO3;故答案为:KIO3。
17.(12分)“84”消毒液与溶液反应可以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制取氯气的装置是 (填字母)。
(2)装置B、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 ,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 。
(3)D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分离D中液体的方法是 。
(4)氯气通入饱和溶液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该实验证明与反应的产物中含有 。
【答案】(1)c(1分)
(2) 制备出的氯气带有水分子(2分) A与B装置之间增加干燥装置(2分)
(3) 溶液下层呈紫色,淀粉变蓝(2分) (2分) 分液(1分)
(4)HCl(2分)
【详解】(1)根据反应物中有氯化钠,反应物为“固+液”,反应需加热,则制取氯气的装置是c;
(2)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可以使布条褪色,B和C装置中的布条均褪色,则制备出的氯气产物中带有水,应在B和C装置前增加干燥装置;
(3)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可以发生反应,四氯化碳会将碘单质从水中萃取出来,则现象应为淀粉变蓝,下层溶液呈紫色,四氯化碳溶液与水不互溶,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液体;
(4)氯气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产生无色气体,则氯气与水的产物中含有盐酸,盐酸酸性强于碳酸,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18.(13分)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位、构、性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Bi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断:
①阴影部分元素氢化物热稳定性最高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②H3AsO4、H2SeO4的酸性强弱:H3AsO4 (填“>”“<”或“=”,下同)H2SeO4。
③氢化物的还原性:H2O H2S。
④原子半径比较:N Si。
(3)可在图中分界线(虚线部分)附近寻找________(填字母)。
A.优良的催化剂B.半导体材料
C.合金材料D.农药
(4)请设计实验比较C、Si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供选择的药品有:CaCO3固体、稀硫酸、盐酸、饱和NaHCO3溶液、饱和Na2CO3溶液、硅酸钠溶液,化学仪器根据需要选择)。
【答案】(1) HClO4(2分) Bi2O5(2分)
(2) F(1分) <(1分) <(1分) <(1分)
(3)B(1分)
(4) 在试管中加入CaCO3固体,再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过NaHCO3溶液洗气后,通入Na2SiO3溶液(2分) 现象: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结论:非金属性:C>Si(2分)
【详解】(1)Cl的最高价是+7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Bi元素和N元素同主族,所以最高正价是+5价,最高价氧化物为Bi2O5;
(2)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阴影部分元素氢化物热稳定性最高的是F;②As和Se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右到左,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减弱,所以H3AsO4、H2SeO4的酸性强弱:H3AsO4<H2SeO4;③氢化物的还原性:H2O<H2S;④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N<Si;
(3)可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来寻找半导体材料 ;
(4)C、Si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C>Si,可以根据碳酸酸性强于硅酸来证明,化学反应中,强酸可以制得弱酸,即在试管中加入CaCO3固体,再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过NaHCO3溶液洗气后,通入Na2SiO3溶液中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则碳酸酸性强于硅酸,结论:非金属性:C>Si;
19.(19分)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和较多的、,为减少污染并促进废物利用,工厂计划从该废液中回收和金属铜并制得明矾,请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D是 ,工业废水到滤液A的离子方程式 ;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 ;
(2)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 ;一系列操作a包含 、 、过滤、洗涤、干燥;
(3)溶液B中金属阳离子有 ;加入过量试剂Y发生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鉴别滤液D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5)绿矾在空气中容易被部分氧化,现取被部分氧化的绿矾晶体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足量的溶液,过滤得沉淀4.66g,再通入56mL(标准状况)氯气恰好将其中的完全氧化。
①为确定绿矾未被全部氧化,可选择的最佳试剂是 (填标号)。
A.溶液 B.KSCN溶液 C.NaOH溶液 D.溶液
②推测晶体中 。
【答案】(1) Cu(1分) +4OH-=[Al(OH)4]- (2分) 烧杯、玻璃棒(2分)
(2) [Al(OH)4]-+ CO2= Al(OH)3↓+(2分) 蒸发浓缩(1分) 冷却结晶(1分)
(3) Fe2+、Fe3+、Cu2+(2分) Fe+2Fe3+=3Fe2+(2分)
(4)取适量溶液置于洁净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紫红色褪去,证明溶液中含有Fe2+,否则无(2分)
(5)D(2分) 0.5(2分)
【分析】工业废水加入足量NaOH溶液与反应生成滤液A为Na[Al(OH)4],、都能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Fe(OH)2、Cu(OH)2,Fe(OH)2易被氧化为Fe(OH)3,滤液A通入过量CO2反应生成沉淀B为Al(OH)3和Na2CO3,加入硫酸、硫酸钾生成硫酸铝钾,经一系列操作得到明矾;滤渣A成分为Fe(OH)2、Fe(OH)3、Cu(OH)2,滤渣A加入过量硫酸是溶液B含、、,加入过量试剂Y为铁粉,与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滤渣C为Cu、Fe混合物,加入过量硫酸得到滤渣D为Cu,滤液D为,经冷却结晶得到绿矾;
【详解】(1)根据分析,滤渣C为Cu、Fe混合物,加入过量硫酸得到滤渣D为Cu;工业废水加入足量NaOH溶液与反应生成滤液A为Na[Al(OH)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OH-=[Al(OH)4]-;操作①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2)Na[Al(OH)4]通入过量CO2反应生成沉淀B为Al(OH)3和碳酸氢钠,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4]-+ CO2= Al(OH)3↓+;一系列操作a包含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滤渣A成分为Fe(OH)2、Fe(OH)3、Cu(OH)2,滤渣A加入过量硫酸是溶液B含、、,溶液B中金属阳离子有Fe2+、Fe3+、Cu2+,加入过量试剂Y发生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4)滤液D为,Fe2+具有还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高锰酸钾褪色,则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Fe2+,操作为取适量溶液置于洁净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紫红色褪去,证明溶液中含有Fe2+,否则无;
(5)①为确定绿矾未被全部氧化,可以检验是否有残余的亚铁离子,检验亚铁离子选用KMnO4酸性溶液,故答案为:D;
②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即n(FeSO4)+3n[Fe2(SO4)3]=0.02ml,标况下56m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关系式2Fe2+~Cl2可知,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n(FeSO4)=n(Fe2+)=2n(Cl2)=0.005ml,则3n[Fe2(SO4)3]=0.02ml-0.005ml=0.015ml,n[Fe2(SO4)3]=0.005ml,n(Fe3+)=0.01ml,。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少量 NaHSO4溶液与 Ba(OH) 2溶液反应:
2H⁺ + SO+ Ba2++ 2OH-= BaSO4↓ + 2H2O
错误,化学计量数不匹配
B
NaOH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的反应:OH- + CO2 =
正确
C
向氢氧化铜中滴加稀硫酸:Cu(OH)2 + 2H⁺ = Cu2+ + 2H2O
正确
D
向碳酸钡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2H⁺ = CO2↑ + H2O
错误,碳酸钡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
某溶液的焰色试验
火焰显黄色
该溶液一定含有,不含
C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氧化性:
D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适量溶液
加入稀盐酸后没有明显现象,加入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氧化剂
还原产物
NO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江苏专用,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全册)-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这是一份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新高考通用“15+4”,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全部内容)-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文件包含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考试版测试范围必修第一册全部内容人教版2019A4版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考试版测试范围必修第一册全部内容人教版2019A3版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答题卡A4版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参考答案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答题卡A4版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新高考通用“14+4”,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全册)-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文件包含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测试范围必修第一册第14章人教版2019考试版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测试范围必修第一册第14章人教版2019考试版A3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答题卡A4版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参考答案docx、高一化学期末模拟卷答题卡A4版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