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卷试题分为第Ⅰ卷、第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题时不得使用计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涂改液)、修正带。
    3.答题时将答案均填在答卷相应题号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题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1-35.5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A.SiO2与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水和硅酸钠,属于酸性氧化物,A不选;
    B.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B不选;
    C.MgO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且与碱不反应,MgO为碱性氧化物,C选;
    D.含Na、O、Cl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D不选;
    故选C。
    2. 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为
    A. B. C. D.
    答案:B
    解:A.是漏斗,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用漏斗过滤,故不选A;
    B. 是圆底烧瓶,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圆底烧瓶,故选B;
    C.是蒸发皿,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蒸发结晶用蒸发皿,故不选C;
    D.是烧杯,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溶解粗盐用烧杯,故不选D;
    选B。
    3.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A.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选A;
    B.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不选B;
    C.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不选C;
    D.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不选D;
    选A。
    4. 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A. 和B. 和C. 和D. 和碳纳米管
    答案:C
    解:A.和是H、O元素组成的不同化合物,故不选A;
    B.和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不选B;
    C.和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选C;
    D.和碳纳米管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不选D;
    选C。
    5. 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雾B. 蔗糖溶液C. 氯化钠溶液D. 硫酸铜溶液
    答案:A
    解:A.雾是胶体,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故选A;
    B.蔗糖溶液是溶液,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故不选B;
    C.氯化钠溶液是溶液,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故不选C;
    D.硫酸铜溶液是溶液,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故不选D;
    选A。
    6. 氯水中含多种微粒,往有色鲜花上滴加氯水,使鲜花褪色的微粒是
    A. B. C. D.
    答案:D
    解:鲜花褪色是因为被漂白,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微粒是,D正确;
    故选D。
    7. 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规范的是
    A. 做“钾与水的反应”实验时佩戴护目镜
    B. 金属钠着火,应用干燥沙土覆盖来灭火
    C. 加热铁粉与硫粉的混合物,在通风处进行
    D. 未用完的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应丢弃于垃圾桶中
    答案:D
    解:A.钾与水反应剧烈,为防止液体溅入眼睛,做“钾与水的反应”实验时佩戴护目镜,故A正确;
    B.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反应放出氧气,所以金属钠着火,应用干燥沙土覆盖来灭火,故B正确;
    C.S和氧气反应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加热铁粉与硫粉的混合物,在通风处进行,故C正确;
    D.一般未用完的药品不应丢弃于垃圾桶中,应放到指定容器中,故D错误;
    选D。
    8. 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
    C. 的分子结构模型:
    D.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钙的形成过程:
    答案:A
    解:A.氟原子质子数为9,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在熔融状态下电离为,电离方程式,故B正确;
    C.是V形分子,分子结构模型:,故C正确;
    D.氯化钙是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钙的形成过程为,故D正确;
    选A。
    9. 下列有关钠和钠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钠结块并伴有放热现象
    B. 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
    C. 钠在氧气中燃烧时主要生成氧化钠
    D. 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碳酸钠粉末
    答案:C
    解:A.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少量水后,生成 ,碳酸钠结块并伴有放热现象,故A正确;
    B.碳酸氢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故B正确;
    C.钠在氧气中燃烧时主要生成过氧化钠,故C错误;
    D.碳酸钠晶体易风华,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碳酸钠粉末,故D正确;
    选C。
    10.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溶液中滴入溶液,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有红褐色物质生成
    B. 用铂丝蘸取碳酸钾溶液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C. 分别沾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可观察到有白烟产生
    D. 在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加入适量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加热至沸腾,可观察到溶液变成浅红色
    答案:B
    解:A.在溶液中滴入溶液,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所以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有红褐色物质生成,故A正确;
    B.用铂丝蘸取碳酸钾溶液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紫色,故B错误;
    C.氨水、浓盐酸易挥发,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分别沾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可观察到有白烟产生,故C正确;
    D.在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加入适量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加热至沸腾,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观察到溶液变成浅红色,故D正确;
    选B。
    1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碳素钢中加入不同的合金元素,可制得不同性能的合金钢
    B. 铝合金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故不会受到酸碱的腐蚀
    C. 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学性能,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 碳化硅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
    答案:B
    解:A.向碳素钢中加入不同的合金元素(锰、硅、钒、钛等),可制得不同性能的合金钢,故A正确;
    B.铝合金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和强酸、强碱都能反应,会受到酸碱的腐蚀,故B错误;
    C.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C正确;
    D.碳化硅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熔点高、硬度很大,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故D正确;
    选B
    12.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A.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A正确;
    B.能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和会生成H2S,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A。
    13. 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火法炼锌的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的化学式是
    B. 被氧化的物质是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C
    解:A.根据分析,的化学式是,A正确;
    B.碳是还原剂,被氧化的物质是,B正确;
    C.是氧化剂,碳是还原剂,C错误;
    D.根据反应方程式,碳从0价变成+2价,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D正确;
    故选C。
    14. 金属铯位于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第ⅠA族,下列预测不合理的是
    A. 铯比钾的熔点高B. 铯与水的反应比钾剧烈
    C. 硝酸铯是离子化合物D. 铯与氧气反应可形成多种氧化物
    答案:A
    解:A.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熔点逐渐降低,钾的熔点高于铯,A不合理;
    B.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铯的金属性比钾强,与水反应比钾剧烈,B合理;
    C.碱金属元素与硝酸根形成的盐都是离子化合物,硝酸铯是离子化合物,C合理;
    D.碱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不断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燃烧形成的氧化物种类逐渐增多,故铯与氧气反应可形成多种氧化物,D合理;
    故选A。
    1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C.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D. 元素与两种元素都可以形成原子数为的化合物
    答案:D
    解: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原子半径N>O,即Y>Z,故A错误;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SiO3,不是强酸,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l>Si,则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l>Si,即W>X,故C错误;
    D.O元素与Si、N两种元素可以形成SiO2、NO2,其原子数均为2:1,故D正确;
    故选D。
    16. 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或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常用和反应制备
    B. 工业上常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备粗硅
    C. 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和
    D 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生成沉淀
    答案:B
    解:A.Na2O和H2O反应制取NaOH反应剧烈,原料来源少且不符合经济效益,工业上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NaOH,故A错误;
    B.工业上常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备粗硅,碳还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故B正确;
    C.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Fe3O4和H2,故C错误;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不能生成,故D错误;
    故选B。
    17.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B. 的溶液中,数目为
    C. 所含电子数目为
    D. 足量的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答案:C
    解:A.没有明确是否为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1ml,含有的原子数不一定为,故A错误;
    B.没有明确溶液体积,不能计算的溶液中数目,故B错误;
    C.1个OH-中含有10个电子,所含电子数目为,故C正确;
    D.的物质的量为0.5ml,足量的与反应生成Mg3N2,Mg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2,转移的电子数为,故D错误;
    选C。
    18.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B. 铝片投入溶液中:
    C.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D.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
    答案:B
    解: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铝片投入溶液中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
    D.浓盐酸与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生成氯化锰、氯气、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选B。
    19. 工业上用黄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流程如下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黄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B. 物质X常为的浓硫酸
    C. 步骤②中能完全转化为
    D. 图中每一步含硫物质均发生了氧化反应
    答案:B
    解:A.黄铁矿主要成分化学式为,故A错误;
    B.为防止形成酸雾,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生成硫酸,物质X常为的浓硫酸,故B正确;
    C.是可逆反应,步骤②中不能完全转化为,故C错误;
    D.步骤③中元素化合价不变,没有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选B。
    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只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B.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内的化学键形成
    C. 共价化合物中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D. 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是由共价键的断裂引起的
    答案:D
    解:A.只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属于离子化合物,A正确;
    B.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内的化学键形成,是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B正确;
    C.共价化合物中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满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C正确;
    D.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化学键的断裂,D错误;
    故选D。
    21. 和是大气污染物,可在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总反应方程式为:
    B. 过程Ⅰ中有非极性键形成
    C. 上述转化中,催化剂是和
    D. 是直线形分子
    答案:C
    解:A.由反应图像可知总反应方程式为:N2O+CON2+CO2,故A正确;
    B.过程Ⅰ中有氮气生成,氮气中存在非极性键,故有非极性键生成,故B正确;
    C.催化剂在反应中先消耗,后生成,中间产物在反应中先生成,后消耗,为反应的催化剂,为中间产物,故C错误;
    D.CO2是直线形分子,故D正确;
    故选C。
    22. 下列有关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与反应产生,故不选A;
    B.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浓硫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不选B;
    C.烧瓶中有喷泉形成,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故不选C;
    D.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有氯水剩余,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可能是剩余的氯水把I-氧化为碘单质,不能证明氧化性Br2>I2,故选D;
    选D。
    23. 某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赤铁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等杂质)、煤、石灰石和黏土。现拟在该地区建设大型炼铁厂,并相应建立焦化厂(焦化厂的主要产品有焦炭等)、发电厂、水泥厂,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甲、乙、丙、丁为相应厂的主要原料,其中丙为
    A. 石灰石B. 煤C. 赤铁矿D. 黏土
    答案:A
    解:煤燃烧可以发电,煤的干馏制造煤焦油,则甲为煤;赤铁矿、石灰石是炼铁的原料,石灰石和黏土是生产水泥的原料,则乙为赤铁矿,丙为石灰石,丁为黏土,故选A。
    24.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制碱法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饱和食盐水中应先通入
    B. 气体是
    C. 沉淀池中得到的固体是
    D. 从母液中得到的副产品主要是
    答案:C
    解:A.二氧化碳溶解度较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则饱和食盐水中应先通入NH3,使其溶液呈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更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原料利用率, A正确;
    B.气体X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的CO2, B正确;
    C.沉淀池中得到的固体是NaHCO3, C错误;
    D.母液主要是氯化铵溶液,则从母液中得到的副产品主要是NH4Cl, D正确;
    故选C。
    25.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A.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加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原溶液中可能含有Fe3+,不一定含有Fe2+,A错误;
    B.向酸性溶液中滴加溶液,紫红色褪去,是因为具有还原性,将还原,而不是具有漂白性,B错误;
    C.常温下将铁片投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并不是铁与浓硝酸不反应,而是发生了钝化,在铁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C错误;
    D.向滤纸表面滴加浓硫酸,滤纸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滤纸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使滤纸碳化变黑,D正确;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
    26. 请回答:
    (1)①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②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
    (2)将绿豆大的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可观察到水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_____。
    (3)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2)红色 (3)
    【小问1详解】
    ①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非金属性Si

    相关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3学年第一学期宁波五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化学试题卷Word版含解析docx、2023学年第一学期宁波五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化学试题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规范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