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边城(节选)》课堂同步练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575595/0-17356154218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边城(节选)》课堂同步练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575595/0-17356154218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同步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泅水(qiú) 茶峒(tóng) 蘸酒(zhàn)
B.氽着(tǔn) 蚱蜢(zhà) 鞶鼓(pán)
C.傩送(nuó) 踹水(chuài) 镇筸(gàn)
D.埋怨(mái) 角隅(yú) 拮据(ji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接壤 拌倒 土匪 秩序
B.干燥 划船 粗鄙 挣扎
C.锁呐 踪迹 伶俐 缠裹
D.嘱附 渡口 悖时 喧闹
3.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从文有着丰富的“乡下”经验,这就使边地生活和民间文化成了他创作的最重要的源泉,尤其是沅水,在沈从文的创作生涯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B.小说精心设计了主要情节发生的时节——端午和中秋,充分营造了具有地域色彩的民俗环境和背景,这一切生成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湘西世界。
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而名噪一时。
D.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湘西乡土地域文化的一个缩影,它虽然具体而微,但能帮助我们懂得地域特征是中国历史中的一股社会力量。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沈从文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的观念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B.“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正是沈从文的全部创作所要负载的内容。
C.文化界流传,1988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已经决定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沈从文。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原因是因为诺贝尔奖只颁授给在世的人。
D.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类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后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各篇都相对独立,可以单独成篇, 。 , 。
, , 。因而,本书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意绪便显得十分复杂。
①成为深藏于作者胸间的锥心透骨的痛
②全书整体上又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
③湘西居民古朴原始的生活与生命形式固然使人倾心神往
④其中人事情景、古今未来滚动交织,融成一片
⑤浸透着作家发自内心的乡土悲悯情怀
⑥未来湘西的何去何从又让作者困惑、迷茫
A.④①②⑤⑥③ B.③②⑥①④⑤ C.②④⑤③⑥① D.⑤②⑥③④①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年纪,又问有没有了人家。祖父则很快乐地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因此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
回家时,祖父抱了那只白鸭子同别的东西,翠翠打火把引路。两人沿城墙脚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
祖父话虽不再说了,心中却很显然地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向前快快地走去了。
“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
“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祖父明白翠翠为什么事情不高兴,便唱起摇橹人驶船下滩时催橹的歌声,声音虽然哑沙沙的,字眼儿却稳稳当当毫不含糊。翠翠一面听着一面向前走去,忽然停住了发问:
“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
6.结合小说内容回答:祖父为什么似乎不许别人关心翠翠的婚事,且一提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
7.翠翠的“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8.当祖父提到假如大老请人做媒娶翠翠时,翠翠为什么会“怏怏”不乐呢?
9.在听祖父唱催橹歌时,翠翠为什么突然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
答案与点拨
1.B(A项,“峒”应读“dòng”。C项,“筸”应读“gān”。D项,“埋”应读“mán”。)
2.B(A项,拌—绊。C项,锁—唢。D项,附—咐。)
3.B(A项,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B项,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C项,名噪一时: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D项,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4.B(A项,不合逻辑,应把“丰富”改为“扩大”。C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原因”或者“因为”。D项,搭配不当,应把“前者”和“后者”领起的内容互换。)
5.C(本题的六句话主要说明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湘行散记》的结构特点,一是体现的作者情感。从横线前“相对独立”分析,接下来应该是《湘行散记》的“整体”特点,然后写湘西居民如今的生活以及作者对湘西未来的担心等。由此可以得出句子的正确排序为:②④⑤③⑥①。)
6.老船夫辛辛苦苦把孙女拉扯大,想到她要嫁人,将会剩下自己一个人过活,这令他感到难以接受。这反映出他对孙女的爱与内心的孤寂。
7.祖父夸了顺顺一家人,但是漏说了二老傩送,翠翠心里有些嗔怪,所以问:“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言外之意是:祖父你没说全。
8.这是因为祖父没能领会翠翠喜欢二老的心思,反而想把翠翠嫁给她不爱的大老,因而翠翠心里感到不高兴。
9.祖父所唱的歌令翠翠想起了此时正在青浪滩行船的二老,反映出翠翠内心对二老的思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综合训练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一课一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