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点串讲(人教A版2019)
- 专题07 圆锥曲线中与弦有关的问题(中点弦+弦长+面积)-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点串讲(人教A版2019)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8 圆锥曲线中向量问题+定点+定值+定直线问题(期末压轴)-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点串讲(人教A版2019)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10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切线+单调性+极值+最值问题(期末压轴专项训练30题)-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点串讲(人教A版2019)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11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不等式+零点+双变量问题(期末压轴)-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点串讲(人教A版2019)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前终极刷题01(高频选填专练)-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点串讲(人教A版2019)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09 数列求通项+求和(期末压轴)-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点串讲(人教A版2019)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9 数列求通项+求和(期末压轴)-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点串讲(人教A版2019),文件包含专题09数列求通项+求和期末压轴专项训练32题原卷版docx、专题09数列求通项+求和期末压轴专项训练32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数列的首项为,且满足,数列满足,且,则 .
【答案】/
【知识点】累加法求数列通项、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
【分析】利用构造常数列法求,利用累加法求,然后可求得结果.
【详解】当时,有,即,
再由可得:,
所以是常数数列,首项,则,即,
再由可得:,,
由累加法得,
所以,,
当时,,满足,
所以,
则,
故答案为:.
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若,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若数列为等比数列,则 .
【答案】
【知识点】利用an与sn关系求通项或项、由定义判定等比数列
【分析】将代入,先求,再利用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即可;先求,再利用求出时数列的通项公式,根据为等比数列,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所以,
时,又,即,
时,,
,
检验:不符合上式,所以;
因为,时,又, 即
时,,
,
所以,,所以,
所以时,数列为等比数列,
又因为数列为等比数列,所以符合上式,
即,解得.
故答案为:;
3.在首项为1的数列中,则
【答案】
【知识点】累加法求数列通项、错位相减法求和
【分析】先用累加法求出,再用错位相减法求和结合即可解出.
【详解】因为,
所以,
,
,
,
以上各式相加得:,
令,①
,②
错位相减:有,,
即,
所以,
又因为,所以有,所以,
检验时,符合上式,所以.
故答案为:
4.已知数列满足,,则 , .
【答案】 0 2023
【知识点】根据数列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项、裂项相消法求和、累乘法求数列通项
【分析】分别令可求出;由可得,再由累乘法即可求出,代入可求出.
【详解】令可得:,所以,
令可得:,所以,
由可得:,
所以,
,
……,
,以上个式子相加可得:
,所以,
则.
故答案为:0;2023.
5.在数列中,,则通项公式 .
【答案】
【知识点】累加法求数列通项、裂项相消法求和
【分析】利用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同时右边求和时需要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详解】因为,即
则,
,
所以
,
即,
又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
6.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
【答案】
【知识点】分组(并项)法求和、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累加法求数列通项
【分析】利用累加法求出数列的通项,再分组求和即可得解.
【详解】数列中,由,得当时,,
则,
显然满足上式,因此,
所以.
故答案为:
7.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答案】
【知识点】利用an与sn关系求通项或项
【分析】代入,得出.根据求出的表达式,代入检验,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当时,.
当时,.
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
二、解答题
8.已知,是函数的图象上的任意两点(可以重合),点M为AB的中点,且M在直线上.
(1)求的值及的值;
(2)已知,当时,,求;
(3)若在(2)的条件下,存在n使得对任意的x,不等式成立,求t的范围.
【答案】(1),
(2)
(3)
【知识点】分段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倒序相加法求和、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分析】(1)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将带入化简求出;
(2)利用倒序相加求和法求出;
(3)根据条件将不等式转化为求解.
【详解】(1)由题意设,
①当时,,,;
②当时,,
因为M为AB的中点,所以,
,
综合①②得,,.
(2)由(1)可得,当时,,
所以,
当时,
,③
,④
③+④得,则,
当时,满足,
所以.
(3)令,则,
因为存在n使得对任意的x,不等式成立,
所以,
由(2)得,则,
所以,即,
所以t的范围为.
9.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函数对任意的都有,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满足,是数列的前项和,是否存在正实数,对于任意,不等式,恒成立?若存在,请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存在,
【知识点】由Sn求通项公式、倒序相加法求和、错位相减法求和
【分析】(1)由求,根据得,再有得即可求出的通项公式;由,根据倒序相加法可求.
(2)用分离参数法,根据(1)由得,令求出即可.
【详解】解:(1)即
当时,,
当时,,,即
是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为,.
,.
….
….
①+②,得,
(2),
…. ①
… ②
①-②得…
即.
要使得不等式恒成立,
恒成立
对于一切的恒成立,
即 ,令,
则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
故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本题考查由求的通项公式,倒序相加法求通项公式以及分离参数法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综合性比较强.
10.已知数列中,,.
(1)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并求;
(2)求的前n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知识点】利用定义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由递推关系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错位相减法求和
【分析】(1)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可证是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即可.
【详解】(1)因为,所以,
故,又,
即数列是以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故,
所以.
(2)依题意可得,
则,
两式相减可得
,
所以.
11.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求证:数列为等比数列;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知识点】错位相减法求和、利用an与sn关系求通项或项、构造法求数列通项
【分析】(1)由条件可得,,故可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
(2)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错位相减法可得结果.
【详解】(1)∵,
∴当时,,
两式相减得,,整理得,即,
令得,,,,
∴是以为首项,公比的等比数列.
(2)由(1)得,,,
∴.
,
,
两式相减得,
,
∴.
1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
【知识点】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错位相减法求和、利用an与sn关系求通项或项
【分析】(1)令,求出的值,令,由可得,两个等式作差可推出数列为等比数列,确定该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即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得,利用错位相减法可求得.
【详解】(1)因为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则,可得,
当时,由可得,
上述两个等式作差可得,且,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也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
(2)因为,
所以,①,
则②,
②得
,
因此,.
1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知识点】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错位相减法求和、利用an与sn关系求通项或项、数列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分析】(1)由,得时,,相减得出数列的递推关系,再确定关系式对是否适用,得证其为等比数列,从而得通项公式;
(2)用错位相减法求得和,不等式恒成立,化为,
利用不等式法(最大项不比前后两项小)或作差法得出最大项,从而得参数范围.
【详解】(1)由,可得:
时,,两式相减可得:,所以,
时,,所以,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
,
,
两式相减得:,
所以,
因为恒成立,可得,
记,
法一:
令,则,解得,
则,即当时,取到最大值2,
可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
法二:
,
时,,即,
时,,即,
则,即当时,取到最大值2,
可得,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
14.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是,的等差中项.等差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3)将数列与数列的所有项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成一个新的数列,求此新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
(3)
【知识点】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错位相减法求和
【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结合等比数列通项列出方程组求出,进而求出通项作答;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3)利用(1)的结论,确定新数列前项中,数列所占项数,再借助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计算作答.
【详解】(1)依题有,
因为,解得:,,.
数列是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
解得:,.
(2)数列的前项和记为,则,
因为,
所以,
,
两式相减有
,
所以.
(3)因为,,设新数列为,因为数列与数列都是递增数列,
且,,
又因为,
所以数列的前项由中的前项和中的前项构成,
所以
.
15.已知数列满足:,且,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正数,其前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知识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由定义判定等比数列、裂项相消法求和、数列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分析】(1)由已知条件可得出,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可证得结论成立,确定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即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出的值,结合已知条件求出的值,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即可结论成立.
【详解】(1)由可得,且,
所以数列是公比和首项都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故.
(2)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且,
因为,可得,
因为、、成等比数列,即,
因为,解得,所以,
,
因为,
综上所述,对任意,.
16.已知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记 的前项和为,证明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知识点】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裂项相消法求和
【分析】(1)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2)利用裂项相消法证明即可.
【详解】(1)因为数列是等比数列,设公比为,
所以由题意可得,解得,
所以,即的通项公式为.
(2)由(1)得,则,
所以,
所以.
17.已知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
(2)求数列的前项的和.
【答案】(1)
(2)
【知识点】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裂项相消法求和
【分析】(1)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即可根据求解公比,进而可求解;
(2)利用等比求和公式可得,进而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即可求解.
【详解】(1)设公比为,由可得,
又,解得或,
由于为正项数列,所以,故;
(2)由可得,
,
故
.
18.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成等差数列,且满足,等差数列数列的前项和.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设的前项和,求证:.
【答案】(1),
(2)证明见详解
【知识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裂项相消法求和
【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量运算列式求解;
(2)由(1)可得,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得证.
【详解】(1)由题,设数列的公比为(),的公差为,
由,即,
解得,,
又,即,
解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1)得,,
所以
,
,,
所以.
19.已知数列是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其前项和为,则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m,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存在,.
【知识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等差中项的应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分析】(1)根据题意建立关于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解.
(2)先求的通项公式,然后再利用裂项相消求和法求得,根据等差中项定义得出等式关系,代入即可得出关于的等式关系,然后取值验证即可得解.
【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则,
解得:,,
于是有,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2)由(1)知,,
因此,.
假设存在正整数m,n,使得成等差数列,
则,
即,整理得,
显然是50的正约数,又,则或25,50.
当时,即时,与矛盾,
当时,即时,,符合题意,
当时,即时,无解
所以存在正整数使得成等差数列,此时.
20.设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是等差数列.已知,,,.
(1)求和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的值;
(3)设其中,求.
【答案】(1),,,
(2)
(3)
【知识点】利用定义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错位相减法求和、裂项相消法求和
【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定义计算即可求得其通项公式;
(2)由(1)中的结论可得,再利用裂项相消求和可得结果;
(3)根据的表达式,采用分组求和以及错位相减法计算可得结果.
【详解】(1)设数列的公比为,,数列的公差为,
因为且,所以,
解得或,又因为,所以,
所以,,
则,,
因为且数列是等差数列,
所以,,
又,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1)可知
因此数列的前n项和为
即可得.
(3)由可知
所以,
其中,
记;
则,
两式相减可得,
可得,
即;
所以
21.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
(1)求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3)证明:对于中任意项,在中都存在两项,,使得.
【答案】(1)
(2)
(3)证明见解析
【知识点】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裂项相消法求和、利用an与sn关系求通项或项、数列不等式能成立(有解)问题
【分析】(1)根据与的关系式计算即可;
(2)运用裂项相消计算即可;
(3)找出符合条件的,即可.
【详解】(1)当时,,解得.
当时,,
所以,即,
而,故,故,,
∴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2)由(1)可得,
所以
所以.
(3)∵,,,,
则,
所以结论成立.
22.已知数列和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
(1)求数列和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
【知识点】由递推关系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裂项相消法求和、利用an与sn关系求通项或项
【分析】(1)利用判断为等比数列,再求通项公式;又因为,解得,再证明为常数即可求解;
(2)由(1)得,然后利用裂项相消法即可.
【详解】(1)已知①,
当时,,得,
当时,②,
①-②得:,即,
又,,则,
所以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
因为,所以,
又由,得,
所以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则,即
(2)由(1)得,
则
23.已知等差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
【知识点】利用定义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分组(并项)法求和
【分析】(1)设出等差数列的公差,结合已知条件列出方程,进而求出通项公式.
(2)由(1)的结论,利用分组求和法及等差、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求解即得.
【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
得,解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1)知,则
.
24.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为单调递增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
【知识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分组(并项)法求和、利用an与sn关系求通项或项
【分析】(1)根据得到,再结合,即可得到为等差数列,从而求出其通项公式;设的公比为,依题意得到方程,求出,即可得解;
(2)利用分组求和法计算可得.
【详解】(1)因为,
即,
即,,又,
故为公差为,首项为的等差数列,
所以,
又,,成等差数列,故,
设的公比为,其中,
则,解得或,
当时,,此时,为递增数列,满足要求,
当时,,此时,为递减数列,舍去,
综上,,;
(2)由(1)可得,
所以
.
25.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
(2)
【知识点】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分组(并项)法求和、利用an与sn关系求通项或项
【分析】(1)根据与关系,可得是等比数列,求得答案;
(2)由(1)求出,根据分组求和求得答案.
【详解】(1)因为,所以当时,,
所以,即.
当时,,解得,
则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故.
(2)由(1)可知当为奇数时,;
当为偶数时,.
当为奇数时,
,
当为偶数时,
.
综上,.
26.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设,求使得成立的n的最小整数.(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答案】(1)
(2)46
【知识点】由递推关系证明等比数列、分组(并项)法求和、利用an与sn关系求通项或项
【分析】(1)根据和的关系可得,进而结合,利用递推关系易得,可得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进而求解即可;
(2)根据分组求和和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可得,进而结合x的定义可得,进而结合题设求解即可.
【详解】(1)由,
则,
两式相减得,,
因为,且时,,又,解得;
当时,,
则,又,则,
即,即,,
又,则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则,即.
(2)由(1)知,,
则
,
则,
则,,,,,,,
则,则,
则由,得,
即,又,则,
所以n的最小整数为46.
27.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恒成立,它的前四项的平方和为54,且这四项中首尾两数的积比中间两数的积少2.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100项和.
【答案】(1);
(2)5150.
【知识点】利用定义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分组(并项)法求和
【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建立首项、公差的方程,进而求出通项公式.
(2)由(1)求出,再利用并项求和法求解即得.
【详解】(1)设的首项为,公差为d,
依题意,,解得或,
由恒成立,得,
又,而,解得,
所以的通项公式.
(2)由(1)知,,
则,
所以.
28.已知数列满足:,且.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知识点】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分组(并项)法求和、构造法求数列通项
【分析】(1)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求证即可;
(2)利用(1)的结论,可求得,利用分组求和的方法求和即可.
【详解】(1)由可得,
又,所以,
则,
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由(1)知,,
所以,
所以
.
29.已知数列的首项为,且满足.
(1)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知识点】由递推关系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数列求和的其他方法
【分析】(1)将递推数列变形,结合等差数列的定义,即可证明;
(2)由(1)的结果可知,再分别讨论为奇、偶的两种情况的前项和.
【详解】(1)因为,,
若,则,与矛盾,
所以,所以,
所以,因为,所以,
所以数列是以首项为2,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2)由(1)知,
数列的前项和为,
所以,
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
当n为偶数时,,
因为,
所以,
当为奇数时,为偶数.
,
所以
30.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数列满足:,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值.
【答案】(1)
(2)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知识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数列求和的其他方法、利用an与sn关系求通项或项、数列综合
【分析】(1)由知为等差数列,然后求出的通项公式,利用化简,得到与关系,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对化简,分n为奇数和偶数,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从而确定最值.
【详解】(1)因为,所以为等差数列.
因为,,所以.
所以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为,所以.
所以,即.
当时,,
所以,化简可得.
所以,所以数列是常数列,即,
所以.
(2)由(1)可知.
所以
.
当n为奇数时,,是关于n单调递减的数列,所以,即;
当n为偶数时,,是关于n单调递增的数列,所以,即.
所以的前n项和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3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
【知识点】由Sn求通项公式、数列求和的其他方法
【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再由即可写出的通项公式;
(2)根据的通项公式,找到其正负临界的值,去掉绝对值符号再求和.
【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
则,所以
当时,
又也符合上式,
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当时,,数列的前n项和;
当时,,
数列的前n项和
,
.
综上所述:
3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对于任意满足,且,数列满足,,其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对于任意正整数,都有;
(3)将数列、的项按照“当为奇数时,放在前面”,“当为偶数时,放在前面”的要求进行“交叉排列”得到一个新的数列:、、、、、、、、求这个新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2)证明见解析;(3).
【知识点】由Sn求通项公式、写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错位相减法求和、数列求和的其他方法
【分析】(1)由题意可知数列为等差数列,确定该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出,再由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由等差中项法可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从而可得出数列为等比数列,且设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结合题中条件求出和的值,即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数列的前项和,即可证明出;
(3)求出数列的前项和,对进行分类讨论,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出.
【详解】(1)且,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当时,.
也适合上式,所以,.
,即,
所以,数列为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则,
,所以,数列是正项等比数列,设其公比为,则.
由题意可得,解得,
因此,;
(2),
,①
则,②
①②得,
化简得;
(3)数列的前项和为,
数列的前项和为,
①当时,;
②当时,,
特别地,当时,也适合上式;
③当时,.
综上所述,.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定义、利用前项和求通项、等比数列通项的求解、错位相减法,同时也考查了新定义的求和问题,考查计算能力与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3 高二上期末真题精选(数列)-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点串讲(人教A版2019),文件包含专题03高二上期末真题精选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数列常考63题压轴17题原卷版docx、专题03高二上期末真题精选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数列常考63题压轴17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高二上期末真题精选(选必一期末压轴)-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点串讲(人教A版2019),文件包含专题02高二上期末真题精选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压轴77题12个考点专练原卷版docx、专题02高二上期末真题精选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压轴77题12个考点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题猜想】专题07 数列通项与数列求和常考题型归类-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试卷(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文件包含考题猜想专题07数列通项与数列求和常考题型归类10大题型50题专练原卷版docx、考题猜想专题07数列通项与数列求和常考题型归类10大题型50题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