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四专题四地貌演变规律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四专题四地貌演变规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广东深圳统考二模)穴珠是一种石灰岩洞穴内的球状颗粒,一般发育在洞穴积水中。穴珠表面一般较光滑,内部具有一个或多个核心,外层由明暗交替的碳酸钙矿物层构成,暗层含有较多杂质;穴珠表面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加速矿物层形成。下图是穴珠的照片及其剖面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穴珠圈层结构的地质作用是( A )
A.化学沉积B.流水溶蚀
C.流水磨蚀D.球状风化
2.有利于穴珠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B )
①浅表性积水为主 ②水体呈弱酸性状态 ③长期积水深度大 ④有间歇性水流扰动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024·广东湛江统考二模)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市仁化县,锦江自北向南流经园区,丹霞山山体以红色砂岩和砾岩为主。风化洞穴是丹霞山重要的景观地貌类型,在不同岩性上发育着不同形态和规模的风化洞穴,其中蜂窝状洞穴最具特色。下图示意锦江两岸的禄意堂(为较浅的弧形崖壁)和锦石岩洞穴(洞穴内部的蜂窝状洞穴直径和深度均比禄意堂崖壁蜂窝状洞穴大)相对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丹霞山山体崖壁上岩洞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
A.流水侵蚀和物理风化B.冰川侵蚀和生物风化
C.风力侵蚀和物理风化D.冻融作用和生物风化
4.禄意堂崖壁上蜂窝状洞穴的直径和深度均比锦石岩洞穴内的小,主要原因是( B )
A.岩层内部坚硬,受外力侵蚀弱B.暴露在崖壁外表,受侵蚀严重
C.表层有地衣覆盖,保护作用强D.分布海拔较高,水汽到达量少
(2024·广东梅州统考二模)下图为贵州高原北部的旺草盆地内芙蓉江阶地剖面图,盆地内有四级阶地(T1~T4),阶地上分布着一定的堆积物。据此完成5~6题。
5.据材料判断T1至T4阶地上沉积层的年龄变化特点是( B )
A.T1至T4年龄变新B.T1至T4年龄变老
C.T1至T4年龄先变新再变老D.T1至T4年龄先变老再变新
6.从现代芙蓉江河床的特点可以看出目前河床( D )
A.由侵蚀转为沉积B.以侧蚀为主,形成槽形河床
C.比较稳定D.下切侵蚀仍在持续进行
鄂西—渝东区是地质构造复杂区,下图为鄂西—渝东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A~H表示岩层,其中“上构造层”为陆相砂泥岩地层,其岩层形态与地面构造类似,断裂破坏作用较弱。“中构造层”主要是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该构造层断裂发育,具有隆凹相间的结构特征。“下构造层”总体表现为构造宽缓,断裂相对不发育。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地貌主体所属构造地貌为( A )
A.背斜山B.断块山
C.背斜谷D.向斜山
8.以下地理要素或现象最先形成的是( D )
A.上构造分布的柔性岩层B.中构造中形成的断层②
C.下构造中形成的断层④D.下构造分布的刚性岩层
9.由图可知,柔性地层厚度纵向上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因素及表现最可能是( C )
A.埋藏深度——F层埋深浅,压力小,厚度最大
B.岩性差异——G层岩性最为柔软,厚度最小
C.沉积环境——C层沉积环境最好,沉积厚度最大
D.外力作用——G层靠近地表,被外力剥蚀,厚度最小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滑坡、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表为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据表完成10~12题。
10.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滑坡、泥石流可能性最大的沟谷是( C )
A.①B.②
C.③D.④
11.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此类灾害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D )
A.气温高低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D.降水量大小
12.下列措施中,可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是( D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2024·广东五地一模)海岸沙丘高于平均高潮位,而风暴潮可以将碎屑物搬运到海岸沙丘之上,形成沙丘砂和风暴潮沉积物互层的剖面。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年平均降雨量在1 500毫米以上,主要盛行东北风,台风登陆期间,易出现风暴潮增水。江平镇沿海沙丘广布(下图),在多个采样剖面中观测到风暴潮沉积物,其中巫头剖面风暴潮沉积物最多。据此完成13~14题。
13.巫头剖面的风暴潮沉积物最多,主要原因是( C )
A.距海较远,保存较好B.沙丘低矮,利于沉积
C.接近湾顶,潮位较高D.迎风一侧,风大浪高
14.与沙丘砂相比,风暴潮沉积物( D )
A.平均粒径较小B.磨圆度较高
C.分选性较好D.含有海洋动物碎屑
二、非选择题
15.(2024·广东深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的黄土主体由风力作用堆积而成,主要成分为粉砂质沉积物,总厚度从几十米到近400米不等。260万年以来,黄土高原的粉尘堆积主要来自青藏高原东北部,物源组合相对稳定。从百万年时间尺度来看,全球气候发生多次冷暖交替变化,气温变化直接引起青藏高原东北部沙质物源及冬季风力发生改变,黄土沉积速率随之发生变化。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形成过程。
(1)简述不同粒径颗粒随风力运动特点的差异。
(2)说明青藏高原东北侧众多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3)从物源、动力条件推测全球变冷使黄土沉积速率增大的原因。
答案:(1)粒径<20 μm的颗粒移动的距离最远,爬升的高度最高。粒径20~70 μm的颗粒移动的距离和爬升的高度次之。粒径70~500 μm的颗粒移动的距离和爬升的高度都最小。
(2)青藏高原东侧坡度大,河流的流速快,河流挟带大量泥沙,流出出山口后,地势开阔平坦,流速减缓,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洪积扇。因河流众多,形成众多洪积扇。
(3)气候变冷,青藏高原冰川作用加强,冰川前缘细颗粒物质增多,粉尘物质增多。全球变冷,冰川面积增大,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冬季风的风力增强,搬运能力较强。
16.(2024·广东五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岩的流动性和塑性较其他岩石更强,且密度相对较低。历史上,扎格罗斯山脉某地因内部盐岩层活动触发了约4.2亿立方米的巨型岩崩,短期内造成岩崩体堵河。研究表明,该地的褶曲类型对岩崩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图1示意该地地质构造,图2示意盐岩层活动剖面。
(1)说出该地的褶曲类型并简述其对岩崩的促进作用。
(2)说明盐岩层活动触发巨型岩崩的过程。
(3)分析巨型岩崩对河谷位置和形态的影响。
答案:(1)背斜。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石质疏松,易破碎崩塌;背斜两翼的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岩层不稳定;向上拱起的背斜为盐岩上涌提供空间。
(2)地壳运动施加较强的挤压力,盐岩流动性强、塑性强,(在背斜轴部)上涌;岩层(背斜)顶部受到流动盐岩的顶冲,变得更加陡峭;临河一侧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
(3)受岩崩体堵河影响,河流向北改道,河谷北移;岩崩体上游河道落差减小,河谷逐渐展宽,岩崩体下游河道落差增大,河谷下切加深。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①
5.3
24.3
537.2
15.7
②
2.7
30.1
670.3
19.6
③
20.0
40.8
1 353.7
13.2
④
4.5
26.1
384.7
20.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二大气运动规律(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四地质作用(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一地球运动规律(附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年当天,抚远和舟山相比,拍摄图示照片时,拍摄者面向,“夸父一号”发射时,地球上,表中X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