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教学设计
物理沪科版(2024)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沪科版(2024)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课内容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主备人
小组成员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业要求】
能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能完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能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能陈诉并交流实验过程与结论。
能利用压强公式解决问题时,正确理解压力和受力面积。
3.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4.能运用与压强有关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应用。
【教材分析】
压强的概念,在初中课程里占具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不仅贯穿本章的学习,还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压强的概念。
【学情分析】
从知识的角度来说,学生已经在第六章学习了常见的力,对弹力及压力的知识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从生活经验的角度来说,学生在生活中时常会应用到压力,并能感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学生在本节课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
二、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形成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
【科学思维】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科学探究】
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活动,设计出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选择器材,自主设计实验。
【科学态度与责任】
1.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培养参与物理活动的兴趣。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思路
为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本课的教学结构主要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探究压力,这一板块采取了科学探究和演示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第二个板块引入了压强的概念,让学生自主得出,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个板块,则通过对日常事例的分析,得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使物理学科和生活结合起来,落实“生活--物理--社会”这一课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压力的概念。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压强的计算。
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2.指导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效果的影响因素。
3.压强的计算。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砖块、海绵、杯子、斜面。
【设计环节及意图】
情景引入(激发兴趣)→旧知复习(体现递进)→新知探究(方法引领)→小结评价(体现能力)……→课后小结(大概念统领)→任务评价(体现成效)
【课时安排】第1.5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要点
备注
【环节一】
引入课题
【环节二】
进入新课
【环节三】
【环节四】
活动一:创设情意、提出问题
问:茫茫雪原上,步行的人常会陷入及膝深的雪中,滑雪者却不会陷下去,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些现象你想了解什么?
活动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索
问:同学们按图8-2所示,夹着三角板,会有什么感觉?
板书: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用多媒体展示几种不同压力的图片。
问:有什么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压力的方向跟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问:为什么会产生压力呢?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教师总结:物体之间相互接触,相互挤压。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弹力、重力的知识。
问:压力属于弹力,还是重力?
问:压力的作用点在哪里?
教师总结:压力属于弹力,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受力面上。
请几位同学上台画出物体的重力、压力的示意图,教师点评。
拓展: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其重力。
如图8-4所示,当物体静置在水平桌面上且无其他外力作用时,它所受的重力G与它施加于桌面的压力下大小相等。
当物体静置在斜面上时(图8-5),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就不相等了。
活动三:交流合作、构建新知
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手指虽然都受到三角板压力的作用,但感受却不相同,这表明三角板对两个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用多媒体演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思考、讨论并回答:
1.本实验中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a)图和(b)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是哪个因素造成的?
3.(b)图和(c)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是哪个因素造成的?
请同学讨论实验中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板书: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引导学生回忆速度的概念。
类比速度,引入压强的概念。
板书: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的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F/S
P:压强 F:压力 S:受力面积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
压强的单位由力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组成,写作“牛/米2( N/m2)”,称为帕斯卡,简称帕,用符号 Pa表示。常用的压强单位还有百帕(hPa)、千帕(kPa)、兆帕(MPa )。
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182-183例题。进行讲解。
注意:利用压强公式解决问题时,正确理解压力和受力面积。
教师可用多媒体展开讲解。
问:如果把机器直接放在工作台上,台面受到的压强有多大?
活动四:创设情意、提出问题
师:体会一下工人师傅是利用什么原理来减小机器对台面的压强的,你还能找到生活中类似的应用实例吗?请与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184。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哪些是为了增大压强?哪些是为了减小压强?
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进入
动手实践,发言
观察图片,发
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阅读教材,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
自主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画力的示意图
交流讨论,进行总结
猜想与假设
学生结合桌上
器材进行分组
实验并观察、
归纳总结
交流讨论,代表发言
回忆速度的知识
一名同学在白板上做题,其 他同学在练 习本上做题
思考,代表发言
阅读教材,分组进行讨论,发言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压力的三要素
本着“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与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定性评价(过程):
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定性评价(过程):
能否认真观察、操作、比较、独立思考等。
定性评价(过程):
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思考,进行必要的抽象、概括、质疑等。
定量评价(能力):
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性评价(过程):
能否通过回顾学习过程的概括,总结物理知识学习的方法经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一节 走进微观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第三节 机械效率教案设计,文件包含第1课时认识机械效率docx、第2课时机械效率的测量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二节 功率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