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2立体几何中的证明与计算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2立体几何中的证明与计算课件,共47页。
大题考法1 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BC⊥平面PAB,∠APB=90°,PB=BC,N为PC的中点.
(1)若M为AB的中点,求证:MN∥平面APD;
【证明】 设AC∩BD=G,连接NG,MG,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G是AC,BD的中点,又因为N为PC的中点,M为AB的中点,所以NG∥PA,MG∥AD.因为NG⊄平面APD,PA⊂平面APD,MG⊄平面APD,AD⊂平面APD,所以NG∥平面APD,MG∥平面APD.因为NG∩MG=G,NG,MG⊂平面MNG,所以平面MNG∥平面APD.又因为MN⊂平面MNG,所以MN∥平面APD.
(2)求证:平面BDN⊥平面PAC.
【证明】 因为BC⊥平面PAB,AP⊂平面PAB,所以BC⊥PA,因为∠APB=90°,所以BP⊥PA.因为BC∩BP=B,BC,BP⊂平面PBC,所以PA⊥平面PBC.因为BN⊂平面PBC,所以BN⊥PA.因为PB=BC,N为PC的中点,所以BN⊥PC.因为PC∩PA=P,PC,PA⊂平面PAC,所以BN⊥平面PAC.又因为BN⊂平面BDN,所以平面BDN⊥平面PAC.
平行关系及垂直关系的转化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60°,AB∥DC,CB=DC=1.点E为棱PC的中点,点F为棱AB上一点,且AB=4AF,平面PBC⊥平面ABCD.证明:(1)AC⊥平面PBC;
得∠ACB=90°,所以AC⊥BC.又平面PBC⊥平面ABCD,且平面PBC∩平面ABCD=BC,AC⊂平面ABCD,所以AC⊥平面PBC.
(2)EF∥平面PAD.
(1)若AD⊥PB,证明:AD∥平面PBC;
【解】 证明:由于PA⊥底面ABCD,AD⊂底面ABCD,所以PA⊥AD,又AD⊥PB,PA∩PB=P,PA,PB⊂平面PAB,所以AD⊥平面PAB,又AB⊂平面PAB,所以AD⊥AB.因为AB2+BC2=AC2,所以AB⊥BC,所以BC∥AD,因为AD⊄平面PBC,BC⊂平面PBC,所以AD∥平面PBC.
利用空间向量解答立体几何中空间角的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观察图形,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2)写出相应点的坐标,求出相应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3)将空间位置关系转化为向量关系.(4)根据定理、结论求出相应的角.
(2024·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BC∥AD,AB=BC=1,AD=3,点E在AD上,且PE⊥AD,PE=DE=2.(1)若F为线段PE的中点,求证:BF∥平面PCD;
(2)若AB⊥平面PAD,求平面PAB与平面PCD夹角的余弦值.
解:因为AB⊥平面PAD,PE⊂平面PAD,所以AB⊥PE,又PE⊥AD,AB∩AD=A,AB,AD⊂平面ABCD,所以PE⊥平面ABCD.连接EC,易知四边形ABCE为矩形,故直线EC,ED,PE两两垂直,故以E为坐标原点,EC,ED,PE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0,0,2),C(1,0,0),D(0,2,0),A(0,-1,0),B(1,-1,0),
命题角度❷ 求距离 (2024·天津卷)如图,已知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D⊥AB,AB∥CD,AA1=2,AB=2AD=2,DC=1,N是B1C1的中点,M是DD1的中点.(1)求证D1N∥平面CB1M;
(2)求平面CB1M与平面BB1C1C夹角的余弦值;
(3)求点B到平面CB1M的距离.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B1⊥平面ABC,AB=BC=BB1=1. (1)求证:AC∥平面BA1C1;解:证明: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四边形AA1C1C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C∥A1C1.因为AC⊄平面BA1C1,A1C1⊂平面BA1C1,所以AC∥平面BA1C1.
(2)若AB⊥BC,求:①AA1与平面BA1C1所成角的正弦值;②直线AC到平面BA1C1的距离.
解:因为BB1⊥平面ABC,AB,BC⊂平面ABC,所以BB1⊥AB,BB1⊥BC,又AB⊥BC,所以AB,BC,BB1两两互相垂直.如图,以B为坐标原点,BA,BB1,BC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0,0),B1(0,1,0),C1(0,1,1),A1(1,1,0),
(1)证明:EF⊥PD;
(2)求面PCD与面PBF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
(1)破解平面图形折叠问题的解题步骤:①看定与变:弄清折叠前后的变化量和不变量,一般情况下,线段的长度是不变量,而位置关系往往会发生变化,抓住不变量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②双图并用:在解决问题时,要综合考虑折叠前后的图形,既要分析折叠后的图形,也要分析折叠前的图形.③用公式:利用两向量的夹角公式,点到面的距离公式等进行求解.④下结论:得出正确的结论.
(2)破解空间中的探索性问题的解题步骤:①观图巧证明:找出点或线的位置关系,并用向量表示出来,然后加以证明.②假设存在:假设所求的点或参数存在.③构建方程(组):利用参数表示相关的点,根据线、面满足的垂直、平行或角的关系,构建方程(组)求解.④得出结论:若能求出参数的值且符合限定的范围,则说明假设成立,即存在,否则不存在.
解:证明:连接BD,记AC∩BD=O,连接OP,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得O是AC的中点,由PA=PC,得OP⊥AC,又BD⊥AC,OP,BD⊂平面PBD,OP∩BD=O,则AC⊥平面PBD,又PB⊂平面PBD,所以PB⊥AC.
(2)若PB=PD,求二面角P-AC-M的大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2概率模型及应用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位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专题4立体几何第2讲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CD,B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立体几何第2讲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课件理,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答案D,答案B,答案A,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