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6-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练习及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6604337/0-17363152796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6-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练习及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6604337/0-17363152797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6-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练习及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6604337/0-1736315279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高教版2023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课件+教案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随堂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本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疟(nüè)疾 肆(si)虐 宝藏(zàng) 化瘀(yū)
B.精髓(suǐ) 肘(zhǒu)后 发掘(jué) 羟(qiǎng)基
C.瑰(gui)宝呼吁(yù)福祉(zhǐ)中药砒(pi)霜
D.相悖(bèi) 浸渍(zì)处(chù)方繁衍(yǎn)昌盛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屠呦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①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
②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
③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
④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
⑤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
⑥几十年来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
A.①⑤⑥②④③
B.⑥②⑤①③④
C.③②①④⑤⑥
D.⑤①⑥②③④
3.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最负盛名 单位协作 学界称诵 青蒿素
B.震奋人心 威胁人类 找到熔点 突破口
C.血管陕窄 启动项目 沧海一粟 新领域
D.各行其是 遭受重挫 临床试验 发展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的严峻形势,当时年仅39岁的屠呦呦肩负起两个艰巨任务:一是寻找新药;二是继续在中药提取物常山碱上做文章,解决服药后呕吐。
B.没有任何一个解决方案是完美的,无论怎么创新也总会有提升空间,因此,在解决方案被改进前,我们不能随意而盲目地付诸于实践。
C.调查发现,未成年孩子的苦恼中,学习焦虑最为突出。心理专家建议,应合理调整家校的升学期望、学生自己的认知期望及自我调适能力等。
D.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此时不断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能够让城市充分发挥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5.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今年上半年城区二手房网上备案量达到1604套,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但是二手房的交易情况依然不瘟不火。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北季南饶”。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③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一事,有些网友不仅不赞一词,反而恶语相加,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④两人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他却铤而走险,实施打击报复行为,最终害人害己,锒铛入狱。
⑤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大众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⑥追忆孙中山先生,正如中山大学校歌所唱“你是一座高高的山峰矗立在雨天",虽然先生已逝,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于《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有关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两年半的训练,使我发现了中医药学的丰富宝藏,领悟了中国传统哲学有关人体和宇宙的精妙思想。(“宝藏”“精妙"说明中医药学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它博大精深,还和中国传统哲学密切相关,是一门系统科学。)
B.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说明青蒿素的发现和奎宁的发现一样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C.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一定的”“似乎"词语的使用,分寸把握比较恰当,体现出科学类文章用词准确、严密的特点。)
D.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虽然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在致辞中,屠呦呦一直使用“我们”一词,由此可以看出她把成绩归结于团队的合作,体现出屠呦呦淡泊、谦虚的高尚品质。)
(二)填空题
7.下列《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原文中的四个语段在说明事理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填补下面的表格。
原文语段 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
(1)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
-------------------------
(2)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
(3)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有明显的差异。我们在研究评价的时候发现,比之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疗效提高近十倍。
-------------------------
(4)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
-------------------------
(三)语言表达
8.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35 字。
今年将推广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已将屠呦呦2011年的获奖感言及同年发表的论文改编成课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此次选录该文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科学,从屠呦呦的科研历程中汲取力量。
此外,初中历史教材也在八年级下册,对屠呦呦科研团队事迹进行了专题介绍。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也对屠呦呦的事迹进行了简述。
教材所选屠呦呦事迹,已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其蕴含的高尚品格汇聚成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鼓励学生继承优良传统和爱国之心,为祖国的文化传承和科技发展努力学习。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蒿素是中国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有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颇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辩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国医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个全新领域也正在发展,即所谓的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切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选自《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材料二:
疟疾,与艾滋病和癌症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感染和死亡者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很多病人死亡,只是因为他们用不起昂贵的传统抗疟药物。青蒿素的问世,成为当之无愧的“救命药”。在疟疾重灾区非洲,青蒿素已经拯救了上百万生命。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津巴布韦自2008年开始推广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本世纪初,津巴布韦疟疾患病率为15%,到2013年这一比率已下降至2.2%,青蒿素抗疟药物的普及和推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南非的夸祖鲁纳塔尔省,中国的复方蒿甲醚使疟疾患病人数减少了78%,死亡人数下降了88%;在西非的贝宁,当地民众都把中国医疗队给他们使用的这种疗效明显、价格便宜的中国药成为“来自遥远东方的神药”.
(摘自《屠呦呦传》)
材料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35个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可见,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
(摘编自张宗明《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有疗效,将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
B.在中医实践中,用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非常少见,其主要的用药形式是复方用药,即两种以上的药材合用。
C.自津巴布韦2008年开始使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后,其疟疾患病率大大降低,可见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最佳药物。
D,中医药作为非遗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此,中医是“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保健运动和使用某些活血中药的联合,有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B.活血化瘀作为中医的一个治则,不仅适用于疾病治疗,也适用于术后维护。
C.传统的抗疟疾药物虽对疟疾治疗有效,但价格昂贵,部分非洲病人无力购买。
D,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上的价值远大于其文化价值。
3.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中医药学对疾病的治疗有贡献的一项是( )
A,华佗曾用麝香、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部疾病。
B.粤港澳地区用复方土产草药煎熬成凉茶,以消除夏季暑气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C.白丁香(麻雀粪便中白的部分)常用于疝气,外用治目翳,痈疽疮疖,扁桃体炎。
D.气虚自汗者常煎服糯稻根须以缓解症状,热不退者也常将它与沙参、麦冬同用。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当今时代,有人认为中医是一门玄学而非科学,有人质疑中医的疗效是没有根据的。你认同这些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 D.“处方"中的“处”应读作“chǔ"。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主要考查生僻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形似字。多音字可以根据意项判断读音。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记忆,多读、多训练。
2.答案:B
解析:⑥句总写屠呦呦的工作,应该放在首位。②⑤①句式相似,应放在一起。③④句紧承后文“这一成就”,应该放在最后。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3.答案:D
解析:A学界称颂。 B振奋人心。 C血管狭窄。故答案为: D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这类题目,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这就需要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4.答案:D
解析:A项,成分残缺,“解决"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呕吐”后加“的问题"。B项,成分赘余,“付诸于实践”应改为“付诸实践"或“付之于实践”。C项,搭配不当,“调整"与“自我调适能力”不搭配,应改为“应合理调整家校的升学期望、学生自己的认知期望,提升自我调适能力"。D无误。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5.答案:B
解析:①不瘟不火: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此处使用对象不对。②望其项背:指望见对方的颈项和背脊,意谓程度与之接近,多用于否定式,表示难以追赶。③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比喻一言不发。此处望文生义。④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成语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与语境不合,因为原文已交代有更好的办法。⑤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盛行于一时一地,成为一种风气,含褒义。⑥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6.答案:B
解析:B不是对比的手法,是同类相比,属于类比。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7.答案:类比;表明不同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对于现代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促进作用。列数字;数字明确,真实可信,也表现出“523”项目团队在抗疟药物研发过程中巨大的付出与努力。作比较;突显青蒿素不同于以往抗疟药物的特点以及双氢青蒿素极高的疗效。下定义;让读者对于概念的内涵、外延、属性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和了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方法的能力。
(1)从“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和“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来看,该语段使用了类比的说明方法,更好的突出了不同民族文化对现代医药学的促进作用。
(2)从“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来看,该语段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表现了“523”项目团队的巨大的付出。
(3)从“比之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疗效提高近十倍"来看,该语段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显了青蒿素的疗效。
(4)从“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来看,该语段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试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可以即能让读者了解事物的内涵,也能较全面的了解其外延,对事物准确认识。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需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答题时根据文本内容,具体判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再组织语言作答。
8.答案:屠呦呦事迹被纳入中小学三科教材,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明确材料分为几段,每段什么内容,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筛选重点句子(或词语),归纳主要意思,最后根据字数限制组织语言答题。
二、文本阅读
1.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将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而非“将成为”。选项变已然为未然。
C.“可见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最佳药物”说法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青蒿素抗疟药
物的普及和推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津巴布韦的例子只能证明“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但不能证明是最佳药物。选项的说法无中生有。
D.“因此,中医是‘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说法错误。
材料三中说的是“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医’……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项”,这两句话都是对中医药重要地位的陈述,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选项的说法强加因果。故选 B.
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辨析文中信息的能力。
D.“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上的价值远大于其文化价值”说法错误。材料三中说中医药“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没有对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上的价值和文化价值上进行比较,无法判断孰优孰劣。故选 D。
3.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用来预防肺部疾病”,可见这是在说中医药学对疾病的预防,不是治疗。
B.“消除夏季暑气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属于中医药学对疾病的治疗。
C.“常用于疝气,外用……”,属于中医药学对疾病的治疗。
D.“以缓解症状”,属于中医药学对疾病的治疗。
4.①文章首先(第1段)列举中医单一药物对世界医学的贡献。②文章中间部分(第2、3、4段)列举中医理论对世界医学的贡献。③最后(第5段)总结全选段,表明作者的梦想。
5.不认同。①中医单一药物、中医理论对世界医学都有不可替代的贡献,尤其是中医理论,从临床实践中来,又反过来知道着临床实践。②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而青蒿素推广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津巴布韦、夸祖鲁纳塔尔省等地,青蒿素确实起到了疗效,可见中医是可以治疗疾病的。③中医药不仅是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学科门类,有不朽的贡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优秀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第七单元精品单元测试课时训练,文件包含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第六单元优秀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