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写作专题】诗评写作:文学短评的写作和讲评》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606247/0-17363758789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写作专题】诗评写作:文学短评的写作和讲评》教学设计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606247/0-17363758789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写作专题】诗评写作:文学短评的写作和讲评》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写作专题】诗评写作:文学短评的写作和讲评》教学设计,共5页。
诗评写作:文学短评的写作和讲评【专题解释】诗评写作是文学短评中的一种形式。本专题学习诗评写作,从本单元的古诗词中选择写作训练点,学习诗评写作方法,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预习任务】1.查找曹操、陶渊明的生平资料,掌握曹操的主要人生经历及思想观念,理解陶渊明归隐前后的基本思想状况。2.查找游仙诗、七律、古体诗的文体知识,理解其基本写作特点。3.阅读《论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作者:帅杨)一文,参读苏轼贬谪黄州期间的主要诗词作品,如《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等,理解词作的基本内容。4.参读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掌握借古抒怀、用典手法等知识。5.阅读《乱世中的美神》(作者:梁衡)一文,做好阅读批注。【学习任务】任务一 认识诗评,夯实基础此环节所教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首先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介绍文学短评、诗评的概念、特征等基础性知识;其次,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文学短评写作的价值,诗评写作对于提高古诗鉴赏能力有怎样的作用。“怎么办”的问题,即写作方法知识,留待任务二中完成。从表达方式上看,文学短评是一种以作家或作品为评论对象、以议论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议论性是文学评论的主要特点,但记叙仍是必要的,关键是议论与记叙要有机结合。从篇幅上看,“短”意味着篇幅短小、内容集中。对于中学生来说,“短”的篇幅大体上与考场作文接近。文学短评重在“评”——评论、评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观点须明确地表达出评论对象或高下或优劣的判断,论据真实、切合观点,论证过程须充分,论证方法能有效增强论证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学短评与文学鉴赏、读后感等文体是有不同之处的。这一点教学中要强调。精短的诗评是文学短评中一种类型,本专题所言诗评即以诗歌作家、作品为评论对象的文学短评。扎实的诗评写作能有效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任务二 对比阅读,提炼方法通过对比阅读诗评类与鉴赏类文本,经由感性认识,获得对诗评的理性认识,提炼出具体的写作方法。我们以《春江花月夜》为对象,选取了两段文字,分属评论性与鉴赏性文体。文本一: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教材为“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一代又一代的人生是无穷的。个人的生命是小生命,人类的生命是大生命,这是一扬。然而永恒的江月却总是那样冷静,不动表情、不露声色,以年年相似的模样看着月光下不断变幻的人生,这是一抑。世界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若说无情,江月何以有“照”?一个怀有照亮温暖他人之心的主体,总该是有情的吧,又是一扬;若说有情,江流何以分秒东逝“不复回”,全不顾念“吾生之须臾”?“是江流又一无情之物也”,又是一抑。这句“不知江月照何人”与最后的“不知乘月几人归”相呼应,在“人”和“江月”的对照中,让人感受到宇宙的深邃和生命的敬畏。但透过对永恒“江月”的凝视,导致的不是“人”的“自我矮化”或精神的“贫困化”,而是从个人的局限性中挣脱出来的完美人性的可贵。(选自《官体诗的“自赎”与七言体的“自振”—文学史上的<春江花月夜>》,作者张伯伟,《文学评论》2018年第9期)文本二: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2版)组织学生阅读并讨论,充分感受诗评与鉴赏的不同特点。文本一带有突出的议论特点,观点鲜明,充满理性的分析,给读者以思想上的启迪;文本二则以抒情、叙述的语言特点为主,特别是对“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两句诗的鉴赏,以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再现画面,强调情感,给读者以充分的阅读审美体验。综合起来说,诗评的写作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诗歌创作的相关背景,了解诗人创作的基本特点,准确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2)调动知识积累,将艺术手法、人文思想、文学史等方面的知识融入诗评写作的选点、构思中。(3)观点先行,基于论据,论述为主。避免以例代证、以叙代议。(4)遵循“小切口,深挖掘”的原则,避免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而带来的重点不突出、缺乏深度等问题。小切口可以是:对诗歌情感、主旨的评论,立足知人论世,发掘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与能力;诗歌意象选择,突出“象”的特征分析与“意”的深入挖掘,特别是“意”与“象”的有机结合;艺术手法的评论,结合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展开论述,特定的内容固然需要相应的形式,但特定的形式亦可以征服特定的内容。深挖掘则是透过语言,揭示出深层次的情感、主旨、艺术魅力,有时还须结合自身思考、阅历、体验,阐述古诗词带来的启迪。此外,亦可推荐著作、期刊,或教师精选的文章,组织学生在广泛阅读中,增加积累,以读促写。著作如《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中国古典文心》等,期刊如《文学评论》《名作欣赏》等。任务三 目标驱动,课内得法选择话题,当堂训练。本专题所对应的第三单元的8首古诗词,均为经典,可供选择的评论点有许多,宜有所侧重分组选择,以方便后续学生之间的交流。以下选题可供参考:1.知人论世,结合曹操的主要人生经历及思想观念,评论《短歌行》中曹操的人生抱负;结合陶渊明归隐前后的基本思想状况,评论《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的人生观念。2.从游仙诗的特点看《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表达;《登高》中的格律评论;《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评论。3.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创作的一组词作,探寻苏轼心理变化的文化原因。4.辛弃疾词作中用典手法的评论。5.《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叠词的表达效果评论;以《声声慢》(寻寻觅觅)为例,看个人与时代的呼应与互动。当堂训练,宜指方法、明目标、定时间,在实践中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增强训练的效果。任务四 讲评精准,思维可视紧扣诗评写作特点,指出学生写作中的优点与缺点。将写作选点相同的学生合为一个小组,以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互助。指导学生填写下表,以促进思维可视,增强讲评效果。任务五 课后训练,巩固提高经由对比阅读、方法提炼、当堂训练后,学生对诗评写作的特点、要求、方法等有了具体而深入的理解、掌握,但仍须借助课后训练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我的评论对象、评论点及观点(设计意图:学生养成写作目标明确、观点具体、评论方向聚焦的写作习惯)同侪建议(设计意图:学生形成良性沟通、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习惯)教师评语(计意图:教师评语针对性要强,语言简洁、准确,指出关键问题,发挥指导学生修改及迁移的作用;学生能够内化迁移)我的修改依据(设计意图:学生找到修改的理论依据,言之有据,增强学理意识,标注理论依据来源,感受学术规范,培养学术道德)我的修改要点(设计意图:学生综合同侪建议、教师评语,经过自身思考,确定修改要点,培养正确处理独立思考与他人建议之间关系的意识与能力,在修改中提高诗评写作的能力)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