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辽宁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
    辽宁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
    辽宁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哀牢山地处云南中部,总体走向呈西北—东南走向。哀牢山并不是一座山峰,而是一条绵长的山脉。1988年,国务院将哀牢山山脉中北段上部划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哀牢山的形成可以追溯至中生代燕山运动至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得地面大幅度抬升,河流剧烈下蚀,塑造出它深邃切割、地貌崎岖的山地景观。复杂的地理环境,构成了第一道危险——悬崖绝壁。
    唐朝初年,诗人骆宾王被贬至云南,路过哀牢山时,在《从军中行路难》中道尽了行进时的千辛万苦。他写道:“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可以想象,苍莽的山林一望无际,身旁是高山陡坡,脚下是泥泞道路,他双腿颤栗,一旦失足便会掉入万丈深渊。
    哀牢山位于显著的季风气候区,湿润的气候使得该地区降雨充沛,云雾的生成与消散极为频繁,晴空万里与大雾弥漫可能只是转瞬之间的事。这便是第二道危险——变化无常的天气。
    哀牢山高大磅礴,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超过3000米的山峰有20余座,主峰海拔更是高达31659米。显著的海拔跨度为气候的垂直分布提供了基础。从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当山下是二十多摄氏度的暖春时,山顶上可能还是一片冰雪世界。
    复杂多变的天气使得探险者在山中难以预测和应对突发情况。突如其来的寒流、大雾和狂风暴雨,不但影响探险者的视线和行动,更会增加其落崖的危险。晚上,浓雾弥漫的森林还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
    碳。一旦长时间在山林中行走,人便有可能因缺氧而失去意识。
    多样的气候条件不仅造就了温度上的巨大差异,还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哀牢山的鸟兽类动物多达460种,两栖爬行动物46种,高等植物有971种。这便构成了第三道危险——毒虫猛兽,森林瘴气。
    西南方的暖湿气流在哀牢山西侧形成丰富的降雨,从而在山脉的中间区域生长出一片隐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这里处处是马蜂、蚂蟥、蚊虫的巢穴,多日没有进食的蟒蛇、亚洲黑熊、金钱豹等大型肉食动物在树林中悄悄潜伏。就算你幸运地躲过了它们,山林中还有弥漫的瘴气——动植物死去之后各类微生物大量繁殖弥散出来的有毒气体。“雾毒飞鸢堕,风腥巨蟒过。已还生定远,犹类病维摩”,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诗句中描绘的便是这一现象。
    历史上,关于人类进入哀牢山离奇死亡的记载不计其数。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4名专业勘探队员,从云南普洱市镇沅县进入哀牢山腹地后失联。当他们再次被发现时,早已失去了生命体征。
    (摘编自《看完这些你还敢去哀牢山吗?》)
    材料二:
    第十八条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材料三:
    今年国庆期间,因一则博主的“探险视频”,云南哀牢山爆红,原本人烟稀少的“人类禁区”变成了人满为患的“网红景区”。10月6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通报称,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的责令改正,并根据不同情节处以罚款。同一天,亚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终身禁止8人再次进入亚丁自然保护区和亚丁景区开展一切形式的旅游和活动。
    这些年来,随着户外旅游、山地穿越日渐常态化,很多拥有大片未开发区域的景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游客或穿越者肆意进入核心保护区,进行取火、餐饮、采摘乃至驱车碾轧等人类活动,给自然保护区的地貌和动植物带来不可逆的破坏;另一方面,这些人一旦失联或遇到危险,为救援擅闯的被困
    人员,国家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未经批准不得进入保护区核心区,非法闯入保护区核心区属于违法行为。任何人不能为了追求刺激体验感,或者出于打造冒险人设、吸引粉丝等目的,无视界限,随意穿越。无人区、未开发区域的景致,自然要比成熟景区更有野性美,也更能“出片”,但景区既然已经划了线,那就应该遵守规定,不得逾越。这其实也是一种契约精神。
    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习惯性地无视规则,总想着自己要和别人不一样,哪里禁入就进入哪里,哪里设限就翻越哪里。不仅自己做,还呼朋引伴,组团前往。此番哀牢山明确规定加重处罚力度,也是一次警醒。
    禁区莫入,应该成为一种铁律,而非弹簧,不存在任何游移和伸缩。各地景区、保护区也唯有进一步明细规则,使之成为可遵循的准则,才能产生约束力。
    (摘编自龙之朱《对擅闯禁区的游客不能再仅“罚酒三杯”》)
    1. 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横线语句的图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哀牢山的山地景观是强烈地壳运动使得地面抬升、河流下蚀形成的,这里峭壁如切,地貌崎岖,骆宾王“双腿颤栗”说明山崖的陡立。
    B. 高耸的山势不仅使哀牢山垂直分布了多个气候带,而且造成了山中复杂多变的天气,寒流、浓雾和狂风暴雨等不时而至,令人难以预测。
    C. 哀牢山多样的气候条件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但这里肆虐的虫兽和弥漫的瘴气,对进入这里的人类则构成了巨大威胁。
    D. 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三类,明确了不同类型区域范围的活动限制,对人们在保护区活动具有极大指导意义。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以惨痛的事实表明,虽然哀牢山有多重危险因素存在,但无处不在的瘴气才是造成4名专业勘
    探队员遇难的真正原因。
    B. 材料三聚焦社会热点,对旅游中出现的乱象进行评判,在肯定相关管理部门做法的同时,还对个别探险者的违法行为予以谴责。
    C.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违法进入哀牢山核心保护区,不但可能给当地地貌和动植物活动带来不可逆的破坏,还可能给国家造成损失。
    D. 从讲地理环境,到引自然保护区条例,再到评论违法探险乱象,三则材料共同表明: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是探险爱好者的禁区。
    4. 材料三中分别使用了“契约精神”和“铁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5. 科学性是科普文章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除此之外,材料一还具备哪些特征?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答案】1. C 2. B
    3. A 4. ①“契约精神”是一种在各方自由平等基础上订立的守信精神,并不具有单方面强加或胁迫。材料三第三段言及“契约精神”是从守信的角度提醒旅游者自觉遵守规定。
    ②“铁律”是必须遵守、不可更改的定律或者规则,暗示了其约束力和权威性。第五段使用“铁律”,是从法律的角度要求旅游必须遵守规定,强调了这种规定的强制力。
    5. ①文学性。材料一除进行形象化叙述外还多次引用古诗,突出了哀牢山的险恶,提升了科普文章的文学色彩,使理性、枯燥的 说明性文字富于生动形象性。
    ②逻辑性。材料一在总体介绍后,分别从地形、气候以及动植物等三方面阐释哀牢山的危险,文章思 路清晰,条理性强,呈现出严谨的逻辑关系。
    ③通俗性。语言表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例如作者在引用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诗句之后,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对诗句进行了解读,向读者简洁明了地讲解进入哀牢山面临的危险。
    ④严谨性。文中多处使用数字,介绍哀牢山的山体特征和动植物分布,十分精准直观。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结合地理、历史与社会现状多维度探讨哀牢山的自然风险及保护措施。材料一介绍哀牢山的地理环境与危险因素,呈现探险考验。材料二引用法律条文,强调自然保护区的划分和限制。材料三批判不当旅游行为,呼吁遵守规定。文章通过事实与评论相结合,旨在提高公众对自然环境与法律规章的重视。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分析图的能力。
    A.图片获悉:哀牢山是一座山峰,与画线句子“哀牢山并不是一座山峰”矛盾,不符合文意。
    B.图片获悉:哀牢山是东北—西南走向,与画线句子“总体走向呈西北—东南走向”矛盾,不符合文意。
    D.图片获悉:哀牢山是一座山峰,与画线句子“哀牢山并不是一座山峰”矛盾,不符合文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高耸的山势……造成了山中复杂多变的天气,寒流、浓雾和狂风暴雨等不时而至,令人难以预测”错误,原文是“哀牢山高大磅礴,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超过3000米的山峰有20余座,主峰海拔更是高达3165.9米。显著的海拔跨度为气候的垂直分布提供了基础”以及“复杂多变的天气使得探险者在山中难以预测和应对突发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天气造成难以预测等情况,而不是高耸的山势直接造成复杂多变天气以及让人难以预测。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A.“但无处不在的瘴气才是造成4名专业勘探队员遇难的真正原因”错误,材料一中只是列举了哀牢山存在悬崖绝壁、变化无常的天气、毒虫猛兽和森林瘴气等多重危险因素,并没有表明无处不在的瘴气是造成4名专业勘探队员遇难的真正原因。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①“契约精神”的内涵是,它是建立在各方自由平等基础上的一种守信精神,不存在单方面强迫的情况。材料三提到景区已经划定了界限、做了规定,旅游者就应当自觉遵守这些规定,这就是从守信的角度出发,要求人们秉持“契约精神”,按照既定规则行事,不能随意违反,以此提醒旅游者要有自觉遵守规定的意识。
    ②“铁律”的含义是必须严格遵守、不可随意更改的定律或者规则,本身带有很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在材料三第五段使用该词时,是站在法律层面强调景区、保护区所制定的禁止进入核心区等规定是具有强制力的,所有人都必须遵守,不存在可以通融、变通的余地,突出了规定的严肃性和不可违背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文学性:材料一在介绍哀牢山相关内容时,不只是干巴巴地进行科学说明,而是运用了形象化的叙述方式,比如描述骆宾王路过哀牢山时的艰难情景等,并且多次引用古诗,像骆宾王的“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以及方回的“雾毒飞鸢堕,风腥巨蟒过。已还生定远,犹类病维摩”等
    诗句,借助古诗中对哀牢山险恶环境的描绘,增强了文章的文学韵味,让原本理性、略显枯燥的科普说明文字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更能吸引读者阅读,也更好地传达出哀牢山的特点。
    ②逻辑性:文章先是总体介绍了哀牢山的地理位置、形成背景等基本情况,然后分别从地形方面(如悬崖绝壁等由地壳运动塑造的地貌情况)、气候方面(包括气候的垂直分布、复杂多变的天气带来的危险等)以及动植物方面(多样气候造就的丰富动植物种类同时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如毒虫猛兽、森林瘴气等)这三个维度来详细阐释哀牢山存在的危险,整体思路清晰,各部分之间条理分明,层层递进,呈现出严谨的逻辑结构,便于读者清晰地理解哀牢山的整体状况以及危险所在。
    ③通俗性:在语言表达上,作者做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例如在引用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的诗句后,紧接着用直白、简单易懂的话语对诗句进行解读,像“苍莽的山林一望无际,身旁是高山陡坡,脚下是泥泞道路,他双腿颤栗,一旦失足便会掉入万丈深渊”,把诗句中蕴含的进入哀牢山面临的艰难危险等内容以一种很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解给读者,让不同知识层次的读者都能明白哀牢山环境的恶劣情况。
    ④严谨性:文中多处运用了准确的数字来介绍哀牢山的相关特征,比如“哀牢山高大磅礴,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超过3000米的山峰有20余座,主峰海拔更是高达3165.9米”介绍山体海拔情况,还有提到“哀牢山的鸟兽类动物多达460种,两栖爬行动物46种,高等植物有971种”来说明动植物的分布种类数量等,这些数字的使用使得文章对哀牢山的介绍更加精准、直观,体现了科普文章的严谨性,让读者能够确切地了解哀牢山的实际情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韩
    于德北
    我是在杂志社工作那些年认识老韩的。
    老韩是山西人,个儿不高,敦实,一脸的胡子,一双眼睛瞪大了,像两个铃铛。他天生爱笑,说话之前总会先咧开嘴岔子,“哈哈”两声,然后才伸出一双大手,见了亲人似的拉住你,一个劲儿地往凳子上拽。
    他是好性格,但命运不济。
    他原来在当地县城的一家工厂当工人,后来厂子倒闭了。他媳妇身体不好,常年卧床吃药。老韩没了工作,她上了一股急火,病情加重,撒手走了。留下一个儿子,十七岁,技校毕业,也不好就业。老韩抽上一支烟,寻思来寻思去,把烟蒂一丢,说了一句:“树挪死,人挪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
    实际上也算不得走险。
    儿子学的是白案,面食做得有点儿模样。他呢,会熬卤,从老娘那儿传下来的地道做法,正宗的山西味道。
    他和儿子商量,儿子也正想离开这伤心之地,父子俩就卖掉了家里的房子,收拾行囊,一路北上来到长春。
    老年间,长春有河北大院、山东大院、山西大院,老韩的爷爷就在山西大院“扛交行”【注】,回老家后,张口闭口“新京”“新京”的。老韩小时候就听,后来知道所谓“新京”就是长春。伪满洲国的国都,一定比别的地方繁华。加之爷爷的那些讲述,他认定长春这个地方好活人,干点儿小买卖准行。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打下,选择来长春也似乎成了必然。
    就一夜火车,出山海关,过沈阳,在长春落了脚。
    过去的山西大院在乐亭街一带,离火车站不远,他们爷俩一路打听,拖拖拽拽地找到这里。山西大院早没了,旧址上只留下爷爷常说的三棵大榆树。榆树被保留下来,还用花坛子砌上了。百年老榆,密密匝匝,站在树下仰头,根本看不到天,一群麻雀从树枝上飞离,叽叽喳喳地搅乱了视线。
    老韩租了房子,每天和儿子在这一带跑,跑来跑去,扩大了范围。最后在北安路和清明街交会处的胡同里,开了这刀削面馆。筒子房,六张桌,他在前边招呼,儿子在后厨削面,“叮叮咣咣”地把买卖支上。
    老韩每天起得都早,把炉子捅开,待火旺起来,一大锅卤子煮上,香味泛起时,儿子也就来了。年轻,觉大,老韩心疼儿子,总让他多睡一会儿。儿子也算立事早,知道父亲忙活着生计,多半为了他,所以也不偷懒,至于其他少年容易染上的恶习,在他这里一概没有。
    ①这父子两个干净得就像两袋白面。
    我的单位距老韩的店不远,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寻到这里,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也是从胡同口经过,嗅到了这股浓郁的生活气息。那时我正在做《农村青年,你们在想什么?》的专题,去外五县的德惠、九台采访回来,一头扎进这家店,来一碗面,浇重卤,大蒜就白酒,“呼噜呼噜”地犒赏自己。
    见我不吃醋,老韩凑过来,几次提醒我放醋好吃。
    听他的口音,我来了兴趣,拉着他聊起来:“我去过山西,从阳泉入境,一路过平遥,过文水,过侯马,从平津口过黄河,一路向陕西而去。我在平遥城门口吃面,一人吃了三碗,吃到第四碗的时候,卖面的大姐说什么也不卖我了,怕我吃不了浪费。我夸她的面好吃,她高兴得像见了久别的亲人,待我走时,说什么也不肯收我的钱,硬生生追出二里地,把十块钱塞回我的口袋里。我说:‘那怎么行呢?要不,我给你唱个歌儿吧。’我就给她唱了一段《人说山西好风光》,她高兴得直拍巴掌。”
    大概是听到了家乡的事,老韩激动了,他问我:“你还会唱啥?”
    我说:“我会唱晋剧。”
    他连忙招呼儿子,一边对我说:“你唱两句,你唱两句。”
    因为喝了酒,我也不客气,张口就唱:“头戴上翡翠双凤齐,身穿上绫罗锦绣衣。我公爹今日里寿诞期,众哥嫂拜寿就都去齐。”
    “老八本”里的《打金枝》。
    还是个反串。
    老韩直拍巴掌,眼泪都笑出来了。
    临了,他说什么也不收我的钱,和平遥那位大姐一样,把钱塞我兜里,用手捂着,把我送出了胡同口。
    他说:“你夸俺们山西了,你夸俺们山西了。”
    知道了他的身世,我决定给他儿子做个访谈。在这样的区域生活,他们对未来、对现状,关于生命、关于理想,又有些什么话想说呢?在这个访谈里我们还聊了许多题外话,我对老韩父子又多了一份了解。
    写稿的时候,我说:“小韩如今和父亲在长春开了一家正宗的山西刀削面馆。”
    就这一句话,老韩读着稿子,沉吟半天。
    我以为他对稿子有什么意见,就催促他“有话直说”。
    老韩不好意思地看看我,嘴唇张了几张。
    “别客气,有不对的地方,你说。”我拍了拍他的胳膊。
    老韩指着“正宗”两个字说:“这里能不能改一下?”
    “怎么改?”
    “把‘正宗’两个字去掉。”
    我很诧异。
    老韩说:“我们用的面是内蒙古的,不是山西老家的。”
    “这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大了。”老韩说,“我们山西的麦子……”
    他说出了一大堆道理。
    我和老韩父子成了朋友。我在他们的面馆吃了七八年的面。后来我去北京工作,他们回老家山西太原发展,我们渐渐失去了联系。但是,老韩的面孔、声音,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每每在街上看到“刀削面”几个字,就会想起他,当然还有他的儿子小韩。
    ②他们真的就像麦子一样简朴、干净。
    (有删改)
    【注】扛交行:以前社会对工人靠肩扛货物装卸的称呼。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韩见人先咧开嘴岔子,再“哈哈”两声,然后见了亲人似的把人往凳子上拽,表明老韩待人注重细节,为人热情,礼数周全。
    B. 老韩父子到长春开面馆,除了老韩爷爷当年的讲述和伪满洲国时期的国都因素,也与父子两人各自掌握的手艺有关。
    C. “我”开始做有关农村青年的专题时,就想着给老韩儿子做个访谈,这也让“我”有机会对老韩父子有更多的了解。
    D. 小说以一种平民的眼光和心态来叙写一个传奇故事,并将故事中个人的家庭变故置于社会变迁的大历史背景之下。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对老韩外貌做了生动的描写,尤其是那一双铃铛似的眼睛活灵活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文中环境描写的文字不多,对见证了老韩祖辈在此打拼过的百年老榆的描写却细致生动,蕴含着历史沧桑之感。
    C. 小说采用两种视角叙事,概述老韩来长春前的人生经历为有限视角,描述之后面馆的生意等内容则为全知视角。
    D. 小说中不乏生动感人细节,如“把钱塞我兜里,用手捂着”、请求去掉“正宗”两字,都表现了老韩的真诚与诚信。
    8. 请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9. 请简要分析“平遥大姐”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6. B 7. C
    8. ①以“白面”喻父子俩,通过白面的干净既点明了父子俩靠“面食”为生的手艺,又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子俩的纯朴、干净;
    ②以“麦子”喻父子,突出二人既有“麦子”外表的淳朴,又有麦子内在的洁白、纯净,该句位于结尾段,是对父子形象的整体概括和升华。
    9. ①将回忆与现实相结合,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使小说情节不过于平直;
    ②以平遥大姐衬托老韩的形象,进一步突出了老韩对家乡的至真情感;
    ③平遥大姐与老韩父子的做法,共同表现了山西人淳朴真挚的性格,也表现了家乡在人们心中的特殊意义,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解析】
    【导语】这篇小说通过老韩父子的故事,展现了普通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老韩靠传统手艺在异地他乡开面馆,努力改善生活,体现出一种质朴和干净的生活态度。小说中平遥大姐的形象及“去掉正宗”细节则体现了山西人淳朴、诚实的品质。文章通过对人物形象、细节描写和环境衬托,生动地反映出人情温暖与诚实守信的重要,同时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个体奋斗也引发读者思考。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表明老韩待人注重细节”错,主要是表现了老韩为人热情,并非注重细节。
    C.“‘我’开始做有关农村青年的专题时,就想着给老韩儿子做个访谈”错,是“我”知道了老韩的身世后,才决定给他儿子做个访谈。
    D.“小说以一种平民的眼光和心态来写一个传奇故事”错,老韩父子的故事应属于平民故事,不具备传奇性。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概述老韩来长春前的人生经历为有限视角,描述之后面馆的生意等内容则为全知视角”错,应该是概述老韩来长春前的人生经历为全知视角,描述之后面馆的生意等内容则为有限视角。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①“这父子两个干净得就像两袋白面”中本体是“父子两个”,喻体是“两袋白面”,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面上,“白面”与两人做的活计有关,二人“开了这刀削面馆”;深层上,“白面”与两人的形象特征有关,老韩勤快真诚,儿子心疼父亲,同时“其他少年容易染上的恶习,在他这里一概没有”,突出两人的性格中像“白面”一样干净、纯朴;
    ②“他们真的就像麦子一样简朴、干净”中本体是“他们”,喻体是“麦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本句中麦子的特征是“简朴、干净”,父子二人也是如此。“麦子”普普通通,是人们常见的作物,象征着二人的诚实朴素;“麦子”磨出来的面却又洁白干净,象征着二人的单纯洁净。作为文末画龙点睛的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父子二人品行、为人的高度赞扬。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
    分析小说中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可以从情节、人物、主旨等方面分析。
    ①从情节上,“平遥大姐”的故事是作者对曾经前往山西经历的回忆,是插叙,与文中对当下老韩父子的描写相结合,使文章情节有了波澜,使文章的内容在写作为山西人的老韩外,还写了同是山西人的“平遥大姐”,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②从人物形象上,老韩“听到了家乡事”,无比地“激动”,请“我”“唱两句”,听完后“直拍巴掌,眼泪都笑出来了”,借助“平遥大姐”听了“我”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高兴得直拍巴掌”的形象,从侧面衬托了主要人物老韩热爱家乡、对家乡感情深厚的形象。
    ③从主旨上,无论是“平遥大姐”在“我夸她的面好吃,她高兴得像见了久别的亲人”“说什么也不肯收我的钱”,听“我”“给她唱了一段《人说山西好风光》”后“她高兴得直拍巴掌”,还是同为山西人的老韩听了“我”唱的“‘老八本’里的《打金枝》”后,“说什么也不收我的钱,和平遥那位大姐一样”,两人的做法、表现高度一致,共同表现了山西人待人诚实朴素、真诚恳切的性格特点,也表现了两人对自己的家乡山西质朴而深厚的感情,起到了升华主旨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赵简子曰:“吾愿得范、中行①之良臣。”史黯侍,曰:“将焉用之?”简子曰:“良臣,人之所愿也,又何问焉?”对曰:“臣以为不良故也。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荐可而替否。道之以文,行之以顺,勤之以力,致之以死。听则进,否则退。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使至于难;君出在外,又不能定,而弃之,则何良之为?夫二子之良,将勤营其君,复使立于外,死而后止,何日以来?若来,乃非良臣也。”简子曰:“善,吾言实过矣。”
    (节选自《国语·晋语》)
    材料二:
    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彦博曰:“征为人臣,不能著形迹,远嫌疑,而被飞谤,是宜责也。”帝谓彦博行让征。征见帝,谢曰:“臣闻君臣同心是谓一体岂有置至公事形迹?若上下共由兹路,邦之兴丧未可知也。”帝矍然,曰:“吾悟之矣!”征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皋陶②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传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因问:“为君者何道而明,何失而暗?”征曰:“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尧、舜氏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虽有共、鲧③,不能塞也,靖言庸违,不能惑也。故
    曰,君能兼听,则奸人不得壅蔽,而下情通矣。”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材料三:
    人臣进言固当直切无隐,人君纳谏尤当虚怀悦从,若勉听其言后复厌弃其人,则人怀顾忌不敢尽言矣。每阅唐李世民、魏征之事,叹君臣遇合之际,千古为难,魏征对李世民之言“臣愿为良臣,毋为忠臣”,尝思忠良原无二理,唯在仁君善处之,以成其始终耳。
    (节选自“康熙帝评魏征语”)
    【注】①范、中行:即范氏、中行氏,同为春秋晚期晋国大族。②稷、契、皋陶:尧舜时代臣子,下文“龙逢、比干”是桀纣时的臣子,龙逢(即关龙逄)被夏桀杀害,比干被商纣挖心。③共、鲧:即共工和鲧,传说均为尧时期大臣。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臣A闻君臣B同心C是谓D一体E岂有F置至公G事H形迹?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辅助、帮助,与成语“吉人天相”中的“相”意思和用法都相同。
    B. 让,责备,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无辞让之心”的“让”意思不同。
    C. 家,家庭,与《兼爱》中“虽至大夫之相乱家”的“家”意思相同。
    D. 而,表承接,与《〈论语〉十二章》中“人而不仁,如礼何”的“而”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黯认为,范氏、中行氏的臣子在国内外都不能使其君主安定,反而弃君而去,不能算作良臣,真正的良臣应竭尽所能为君主效力,至死方止。
    B. 太宗亲近魏征,以至将其引至卧室咨访天下大事;魏征更是尽心谏言,毫无隐瞒。魏征和康熙帝都认为,这种君臣知遇投合之事千古难见。
    C. 魏征认为,尧、舜广开言路,明辨是非,所以共工、鲧不能蒙蔽他们,好听的言词和荒谬的行为不能迷惑他们,君主圣明就在于多方听取意见。
    D. 康熙帝认为,臣子进言应当耿直恳切,毫无隐瞒;君王纳谏应当虚怀若谷,心悦诚服。如果因为有人进言就厌弃那人,人们就不会畅所欲言了。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荐可而替否。
    (2)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
    14. 魏征和康熙帝都是就“良臣”“忠臣”的话题展开议论,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CEG
    11. C 12. B
    13. (1)侍奉君主的人,应当谏正君主的过失,鼓励君主的善行,推荐好的,去除不好的。
    (2)(唐太宗)身边有人诋毁魏征偏袒自己的亲属,唐太宗派温彦博调查审讯,(事实)不是这样
    14. ①魏征站在臣子的角度强调了忠臣和良臣的区别,希望陛下让自己做良臣,不要做忠臣。
    ②康熙站在君主的角度认为忠臣、良臣为臣方面本没有不同,重要的是仁明的君主善于处理这个问题。
    【解析】
    【导语】这三篇文言文都围绕“良臣”和“忠臣”的主题展开论述。材料一中,史黯通过否定范、中行之臣的表现,强调真正良臣应忠心耿耿,为君主效命至死。材料二中,魏征区分“忠臣”和“良臣”,推崇后者以实现君主良治,并强调君主当采纳广泛意见。材料三中,康熙帝则认为忠良无异,只是君王处理臣子谏言的方式不同,强调君臣间的互动与理解。三者共同揭示了良臣应具备的品质和君臣关系的理想状态。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听说君臣同心,这叫作君臣一体。哪里有丢弃至公国事,专门去注意个人行迹的?
    “君臣同心”是主谓宾结构,作“闻”的宾语,其后C处断开;
    “是谓一体”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后停顿;“岂有”多用于句子开头,其前断开,故E处断开;
    “置至公”与“事形迹”结构一致,分指两种相反的行为,语意完整,中间断开,故G处断开。
    故选C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 正确。都是动词,辅助、帮助之意。句意:现在范氏、中行氏的臣子,不能匡正辅助他们的君主。/意为迷信的人认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多用作对别人的患病或遇到困难、不幸的安慰话。
    B. 正确。动词,责备/动词,推让。句意:唐太宗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没有谦逊推让心。
    C.错误。意思不同。名词,家庭/名词,卿大夫的封地。句意:国破家亡。/即使大夫相互侵害各自的封地。
    D.正确。连词,表承接关系/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句意:下情就能上达朝廷。/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践行礼呢?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魏征和康熙帝都认为,这种君臣知遇投合之事千古难见”错误。根据文中“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可知,魏征只是认为太宗对自己的这种赏识是不世之遇,并没有觉得他们君臣知遇投合之事千古难见。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事”,侍奉;“过”,过失;“替否”,去除不好的,废弃不好的。
    (2)“毁”,诋毁;“阿党”,徇私偏袒;“按讯”,审问;“是”,这样。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根据材料二“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良臣,稷、契、皋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传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可知,魏征站在臣子的角度,强调了忠臣和良臣的区别,希望陛下让自己做良臣,不要做忠臣。
    ②根据材料三“尝思忠良原无二理,唯在仁君善处之,以成其始终耳”可知,康熙站在君主的角度,认为忠臣、良臣为臣方面本没有不同,重要的是仁明的君主善于处理这个问题,能够自始至终把事情做好。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简子说:“我希望能得到范氏、中行氏家的良臣。”史黯在旁陪侍,说:“用他们做什么?”简子说:“良臣,是人人所希望得到的,又有什么可问的呢?”史黯回答说:“我认为他们算不上良臣,所以才问的。侍奉君主的人,应当谏正君主的过失,鼓励君主的善行,推荐好的,去除不好的。用文德来引导君主,使君主依照正道去做事,勤心尽力为君主效劳,不惜以生命来捍卫君主。君主听从采纳,就在朝任事;不能听从采纳,就辞官退去。现在范氏、中行氏的臣子,不能匡正辅助他们的君主,以至于使君主遭到祸难;君主出奔到国外,(范氏、中行氏的臣子)又不能使君主获得安定,反而弃君而去,那么又算什么良臣呢?如果真是范氏、中行氏的良臣,就应当辛勤地为君主经营,使君主在国外重新获得土地、爵位一直到死为止,这样的话,哪一天能到你这儿来呢?倘若来了,那也就算不上是什么良臣了。”赵简子说:“好,我的话确实错了。
    材料二:
    唐太宗高兴,一天天更加亲近魏征,有时引至卧室,询问天下之事。魏征自己也认为得到了罕见的知遇,于是把心中蕴藏的才智毫不隐瞒地讲出来,共上奏二百多项提议,全都切合唐太宗的心意。(唐太
    宗)身边有人诋毁魏征偏袒自己的亲属,唐太宗派温彦博调查审讯,(事实)不是这样。温彦博说:“魏征作为臣子,不能注意行迹,远避嫌疑,因而受到诽谤,这也应该被责备。”唐太宗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进见唐太宗,谢罪说:“我听说君臣同心,这叫作君臣一体。哪里有丢弃至公国事,专门去注意个人行迹的?如果上下都走这条路,国家的兴衰就很难预知了。”唐太宗吃惊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魏征叩头说:“希望陛下使臣做良臣,不要使臣做忠臣。”唐太宗说:“忠臣、良臣有差别吗?”魏征说:“良臣,就是后稷、契、皋陶一样的人;忠臣是龙逢、比干一样的人。良臣,自身背负美名君主受显号,子孙世代相承,福庆传之无穷。忠臣,自身受祸被杀,君主陷于昏暴,国破家亡,只换取一个空名。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唐太宗说:“好。”于是接着问:“做君主的人怎样做才能贤明,犯什么过失才会昏暗?”魏征说:“君主之所以贤明,在于多方听取意见:之所以昏暗,在于偏听偏信。尧、舜大开四门,广开言路,眼明能视四方,耳聪能听四方,虽有共工、鲧,也不能蒙蔽他们,好听的言词荒谬的行为,也不能将他们迷惑。所以说,君主如能多方听取意见奸臣就蒙蔽不了君主,下情就能上达朝廷。
    材料三:
    臣子向君王进言本来应当耿直恳切没有隐瞒,君王纳谏尤其应当虚怀若谷、心悦诚服,如果勉强听了那人的进言后又厌弃那个人,那么人就心怀顾忌不敢畅所欲言了。每当览阅唐李世民、魏征的事迹,感慨君臣相遇投合,千古以来都是难事,魏征对李世民说“我希望成为良臣,不是忠臣”,(我)曾思考忠臣、良臣在为臣之理方面本来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仁明的君主善于处理这个问题,从而能够自始至终把事情做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干寺①
    王安石
    梵馆②清闲侧布金③,小塘回曲翠文深。
    柳条不动千丝直,荷叶相依万盖阴。
    漠漠岑云相上下,翩翩沙鸟自浮沈。
    羁人乐此忘归思,忍向西风学越吟④。
    【注】①长干寺:位于今南京长干巷,此时诗人政治失意,正闲居江宁(今南京)。②梵馆:佛寺僧舍。③布金:为佛讲经之所。④越吟:战国时越人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病中吟越歌以寄情思。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概括了长干寺清幽的环境,描绘了小池蜿蜒曲折、涟漪青翠荡漾的美好景致。
    B. 颔联柳丝暗指天气,荷叶隐写季节,并以拟人的手法描绘出荷叶相互依偎的情态。
    C. 颈联诗人将视角转向寺外,山中白云层层飘动,沙洲上的鸟忽上忽下,任意翻飞。
    D. 本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都作者退居金陵所作,景色虽异,但都给人阔远、壮丽之感。
    16. 请结合诗歌赏析“羁人乐此忘归思,忍向西风学越吟”一联。
    【答案】15. D 16.
    ①“羁人乐此忘归思”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喜爱,以至于忘记了归乡的思绪。
    ②“忍向西风学越吟”通过用典,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
    ③这一联通过对比和用典,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有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
    【解析】
    【导语】王安石的《长干寺》描绘了寺庙的恬静和自然景致,通过精细的描写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宁静心境。诗尾折射他内心的惆怅,游赏愉悦掩盖不了失意的深沉情感。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D.“但都给人阔远、壮丽之感”错误。《桂枝香・金陵怀古》通过描绘金陵壮丽的景色,如“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等,展现出一种阔远、壮丽的气象;而本诗主要是通过描写长干寺清幽、宁静且富有生活意趣的景色,整体营造出的是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并非阔远、壮丽之感。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①诗中的“羁人”指的是长期漂泊在外、客居他乡之人,在这里就是诗人自己。“乐此”表明诗人沉浸于长干寺周围清幽美好的景色之中,“忘归思”体现出眼前所见之景极具吸引力,直抒胸臆,表明诗人暂时忘却了自己原本因漂泊异乡而产生的想要回归故乡的愁思。
    ②“忍向西风学越吟”,诗人说自己怎忍心在这西风渐起的情境下像庄舄那样吟唱思念故乡的歌,言外之意是当下长干寺周边的美好让诗人不舍得再去陷入对故乡的思念哀伤之中,侧面反映出诗人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对故乡的牵挂的,也体现出诗人对当下在江宁(今南京)这种虽政治失意但能赏此美景的生活状态有一种别样的满足感。
    ③这一联通过先表达因眼前美景而“忘归思”,后又以用典的方式暗示内心深处仍潜在的故乡情,形成了一种复杂又微妙的情感对比。诗人将对长干寺自然美景的由衷喜爱、沉醉,与内心深处无法彻底割舍的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当下生活状态里寻得的一份满足感交织在了一起,细腻而真实地展现出他复杂的情感世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如果“文”与“质”配合不当,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2)古人常以相距较远的两地分别代指天各一方的人,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
    (3)“以声写声”是古人描摹音乐的一种手法,在唐代诗篇中并不鲜见,如“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质胜文则野 ②. 文胜质则史 ③. 斜月沉沉藏海雾 ④. 碣石潇湘无限路 ⑤. 大弦嘈嘈如急雨 ⑥.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藏”“碣”“潇湘”“嘈”“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容膝,指仅能容下两个膝盖,形容空间之小。赋予“容膝”一词积极意义的,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虽然居室狭窄仅能“容膝”,但陶渊明“易安”——虽简而安。在文中,容膝彰显了一种生活态度。
    受之影响,每次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我都会情不自禁想起刚参加工作时居住在乡间的情景。草房两间,一为外室,一为内室。外室,仅有一灶、一桌。灶供做饭,桌供就餐。内室,一床铺、一书橱、一写字台而已。写字台置于南窗之下,床铺则靠北墙而设,写字台与床铺之间仅可旋身。
    那段日子,有屋可居以避风雨,有书可读以愉身心,人生的幸福莫过于此。多年之后,我明白了:其实,当时之所以觉得幸福,根本原因还在于心态好,易满足。住所狭窄,又有何妨?可以说,容膝之乐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心态:一份悠然甚至超然的心态。
    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改为“草房为仅有供做饭的灶、供就餐的桌的外室和有一床铺、一书橱、一写字台的内室的两间屋子”,表达效果会逊色很多,请分析原句好在哪里。
    19. 文中“住所狭窄,又有何妨?”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18. ①使用独立的短句。“草房两间”等句简洁明了,与全文风格保持一致。
    ②整散结合。“灶供做饭,桌供就餐”等整句与其他散句交错运用,使文章错落有致,整齐中见变化。
    ③使用数量词和语气词。“一灶”“一桌”等数量词和语气词“而已”,强调了家具之少,照应了“容膝”的居室特点。
    19. ①这个反问句表肯定,强调只要有好的心态,即使住所狭窄,仍会感到幸福。
    ②引起读者思考,增强情感的表达力度。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原句采用了多个独立的短句来描述居住的草房情况。短句的特点是简洁明快、表意直接,读起来节奏明快。而改写后的句子是一个结构较为复杂、冗长的长句,理解起来相对费劲,不符合原文整体简洁质朴的行文风格,所以原句在表意的清晰性与风格契合度上更具优势。
    ②原句中既有像“草房两间,一为外室,一为内室”这样的散句,自然地引出对不同房间的介绍,又有“灶供做饭,桌供就餐”这样两两相对、结构整齐的整句,整句与散句交错运用,让文章的语句排列,不是单调的整齐或者杂乱无章,而是错落有致,产生一种整齐中见变化、变化中又不失和谐的美感,使行文富有韵律和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改写后的句子是以偏正结构组合,缺乏整散结合的韵味。
    ③原句中使用了“一灶”“一桌”“一床铺”“一书橱”“一写字台”等数量词,非常直观且具体地罗列了屋内的家具,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屋内设施的稀少、空间的局促,同时“而已”这一语气词的使用,有一种轻描淡写又略带感慨的意味,进一步强调了屋内陈设简单,很好地照应了前文所说的“容膝”的特点。改写后的句子虽然也能体现出屋内有哪些家具,但缺乏数量词和语气词的强化效果,无法展现出居室的特点。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住所狭窄,又有何妨?”这个反问句,它实际表达的意思是“住所狭窄,并没有什么妨碍”,通过反问的形式来强调只要拥有一份悠然甚至超然的心态,即便住所空间很狭小,也不会影响幸福,突出了心态对于感受“容膝之乐”的重要性。
    ②以问句的形式呈现,会让读者不自觉地跟着思考,使读者主动去琢磨住所狭窄到底会不会对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同时,反问句相较于平铺直叙的陈述句,语气上更加强烈,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于这种心态的认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力度,更能让读者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医学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与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并列。疼痛虽然很折磨人,但并非一无是处, ① 。其实,疼痛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
    当人体遇到危险时,各种传感器马上会生成电信号迅速传递到脊髓或大脑,再由它们发出指令做出躲避等自我保护的动作。比如,当我们靠近火苗时,会因为灼热的痛感而躲避;当远离火苗后,疼痛感也就随着消失了。假设一个人没有疼痛的感觉,就不会感知到危险,更不用说逃避了,从而让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以上是现实生活中的“好痛”, ② 。比如肩周炎疼痛,主要是肩关节周围肌腱劳损导致了慢性炎症,继而引发疼痛。这一类“坏痛”称为炎症性疼痛,对人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
    临床上还有一种更“坏”的疼痛,称为神经痛。它是指神经在受到压迫等刺激甚至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不断地放电并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让大脑产生疼痛的感觉。典型的例子就是带状疱疹导致的神经痛。虽然皮肤的损伤通过三周左右的时间可以自愈,但有些情况下,急性期疱疹病毒对神经造成的损伤就没有那么容易修复了。这些受损的神经会随时放电,让人产生疼痛的感觉。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 下列句子中的“那么”与文中加点的“那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他为了这次考试,竟然准备了那么长时间。
    B. 既然他不来参加活动,那么我也回学校去了。
    C. 这块地产量不高,借那么二三十个麻袋就够。
    D. 如果你认为可以这么办,那么咱们就赶紧去办吧。
    【答案】20. ①它的存在也有积极的一面
    ②还有一类痛是所谓的“坏痛”
    21. 一个人假设没有疼痛的感觉,就不会感知到危险,更不用说逃避了,从而让人体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从而给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22. A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前文说疼痛虽折磨人但并非一无是处,后文又提到“疼痛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意在表明疼痛
    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可补写“它的存在也有积极的一面”。
    ②处:前面讲了现实生活中的“好痛”,后面开始介绍“坏痛”相关内容,如肩周炎疼痛、神经痛等,所以此处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应补写“还有一类痛是所谓的‘坏痛’”。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假设一个人没有疼痛的感觉”语序不当,关联词语“假设”和主语“一个人”的语序不当,主语相同,应将“假设”和“一个人”顺序互换。
    ②“从而让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句式杂糅,应将“让……造成……”改为“让……受到……”或“给……造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句中意思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那么”是用来形容事物性质、程度。
    A.用来形容事物性质、程度。
    B.关联词语,与上文的“既然”搭配。
    C.表示估计、估量。
    D.关联词语,与上文的“如果”搭配。
    故选A。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习惯性地无视规则,总想着自己要和别人不一样,哪里禁入就进入哪里,哪里设限就翻越哪里。不仅自己做,还呼朋引伴,组团前往。”但是,这种无视界限,随意冒险的行为可能会给自己造成伤害,甚至会给社会造成损失。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坚守规则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连禁入、设限的地方也要去,不仅自己去,还“呼朋引伴”地去。他们无视规则,危及自身和他人,却不以为意,实在可恶可憎!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把一把沙子撒到纸上,微微振动纸的边缘,沙子就肆意地流动。在纸上涂
    一层胶,再撒一把沙子,那么沙粒就粒粒安分地站在纸上。如果把人类比作沙子,把社会比作纸,那么规则就像是那一层胶,它使人与社会相辅相成,并使每个人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凝聚成为一个坚实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我们唯有坚守规则,方可和谐稳定。
    如果没有规则的话,这个世界就像是一盘散沙,无序而又混乱。
    2009年美国某航天公司的一颗卫星,与俄罗斯的一枚报废卫星发生碰撞。这是人类发展航天事业以来,卫星与卫星首次在太空碰撞。专家认为,有相当多的卫星在附近轨道运行,相撞产生的碎片有可能威胁到在相似轨道中的其这些卫星,甚至可能引发一连串相撞。据此,欧盟呼吁为太空活动制订规则。在首颗人造卫星升空后的50多年里,国际社会一直没有就跟踪卫星或者确保卫星不发生相撞事故制定过规则。对于浩瀚渺茫的太空而言,地球也好,人类也罢,都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人类迈向太空以及未来的每一步,都时刻伴随着不可预期的风险和挑战。所以,人类的前进,必须遵守规则,有序进行。
    但是,有时候,由于情感和利益的诱惑,会让我们容易无视规则。而面对情感、利益与规则,我们往往应在不产生坏影响的基础上,以规则为主。
    当年哈佛牧师立遗嘱时,把他的一块地皮和250本书赠给了当地的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就是现在的哈佛大学。哈佛大学一直把这250本书珍藏在图书馆内,并规定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能带出馆外。但是,一个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之前碰巧有一名学生把一本书偷偷带出了馆外,打算在宿舍里优哉游哉地阅读。第二天,他得知了大火的消息,意识到自己带出的那本书就是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仅存于世的一本。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后,他找到了校长,并把书还给学校。校长收下书,感谢了他,然后下令把他开除出校。理由是,他违反了校规。这就是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才更为安全有效。这种规则意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
    规则是神圣的。它规范着社会的行为,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要以我们无限的智慧不断探索着最适合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也在世代的繁衍中不断去旧取新,追寻那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规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试卷现代文阅读切入,引用了其中的两句话,意思是:总有一些人无视规则,连禁入、设限的地方也要去,不仅自己去,还邀请别人一起去。材料最后一句话指出,这种无视边界的行为的危害性:给自己造成伤害,甚至会给社会造成损失。
    可见,材料的话题是:无视规则的行为的危害性。规则是经过相关部门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准则,旨在规范个人行为,防止损害社会秩序和他人权益的行为发生,从而确保社会的有序运行,稳定以及促进公正
    和公平。规则是我们应对行动结果无知的一种手段。它们帮助我们避免可能产生的危害,并且这种作用是基于规则被长期遵循的前提。如果无视规则,‌于个人而言,轻则会让人失去信任,影响个人信誉和社交关系,损害自身形象;重则‌会威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比如不遵守交通规则就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并造成财产损失。于社会而言,会扰乱社会秩序‌,尤其是“呼朋引伴”地不遵守规则,更会引发社会混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败坏社会风气,如果是不遵守防疫规则,就可能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可以说,规则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制定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的基础。遵守规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甚至有些规则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社会中,规则是一种共同的语言,符合规则的行为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因此,规则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联想和思考”可知,文体是记叙文或议论文。若写记叙文,可以选择身边不遵守规则的人与事,运用倒叙、欲扬先抑等手法,重点围绕其中的危害性来叙述,从而凸显规则意识的重要性。若写议论文,首先强调规则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后运用例证法论述无视规则的危害性,最后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阐述如何培养规则意识。
    立意:
    1.遵守规则,从我做起。
    2.改变陋习,遵守规则。
    3.人人讲规则,社会才文明。
    4.遵守规则。成就辉煌。

    相关试卷

    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试题答案,共4页。

    辽宁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x、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