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训练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27诗评阐释:以诗析评准确分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27诗评阐释:以诗析评准确分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写怀[注](节选)
杜 甫
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
冉冉自趋竞,行行见羁束。
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
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
注此诗为代宗大历二年(767)冬,诗人寓居夔州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开篇使用一个问句,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劳苦这一生存状态普天皆是的慨叹。
B.三、四句将富贵之人争名逐利的丑态与贫贱之人处处受制约的窘态并提,对比鲜明。
C.诗人道出芸芸众生的辛劳困苦,也是自己一生颠沛流离、无所寄托的真实写照。
D.本诗一改杜诗“多言事而罕及理”的特点,偏重说理,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答案:B
解析:对三、四句的理解错误。此二句意为“人们竞相奔趋,便处处为名利所累,陷入羁束,失去自由”。
2.(对点练)明代文学家王嗣奭认为,此诗后四句“可谓达人之大观”。请简要说明“大观”的具体内容。(6分)
参考答案:①看轻贵贱,不艳羡高贵,身处卑贱也不悲伤;②看淡贫富,不追求富有,身处贫穷也自感满足;③看透生死,坦然面对,不以生喜,不以死悲。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分)
清都[注]春霁寄胡三吴十一
元 稹
蕊珠宫殿经微雨,草树无尘耀眼光。
白日当空天气暖,好风飘树柳阴凉。
蜂怜宿露攒芳久,燕得新泥拂户忙。
时节催年春不住,武陵花谢忆诸郎。
注清都:此处指诗人在长安寓居的清都观。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描写清都春雨过后的画面,由概括到具体,虚实结合,并调动多种感官。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雨后初晴的阳光的映照下,洁净如洗,清新和暖,充满生机。
C.诗人面对春景,又见蜂、燕在春雨之后忙碌,引发内心诸多的感慨和思绪。
D.诗人状物注重细节描写,且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画面生动活泼,笔触清新自然。
答案:A
解析:A项,“虚实结合”错误,画面没有虚写。
4.(对点练)唐代诗人贾岛在《二南密旨》中说“题者,诗家之主也”。本诗是如何围绕标题写作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首句用“蕊珠宫殿”照应“清都”;②接着用草树无尘,白日当空,蜂、燕、宿露、新泥等景物描绘“春霁”画面;③“忆诸郎”则紧扣“寄胡三吴十一”;④诗人有感于春日雨后初晴的景物,慨叹时光荏苒,世事匆忙,引起对友人胡三、吴十一的思念,进而写诗寄友。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9分)
寄陈同甫
陈傅良①
古来材大难为用,纳纳乾坤着几人?
但把鸡豚燕同社,莫将鹅鸭恼比邻。
世非文字将安托,身与儿孙竟孰亲。
一语解纷②吾岂敢,只应行道亦酸辛。
注①陈傅良: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为官正直,屡次进谏但多不被采纳。与陈亮(字同甫)在学术主张和政治境遇上相似,并称“二陈”。②一语解纷:取战国时鲁仲连以一番话解除邯郸之困后功成不受赏的典故。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说明有才能的人难以得到任用是自古皆然的道理,满含英雄寂寞之感。
B.颔联既表现与“同社”宴饮的欢乐,也体现因鹅鸭之事与邻人所生的烦恼。
C.尾句的“行道亦酸辛”与李白“行路难”旨意相近,均指世路坎坷、难行。
D.本诗着力写人生况味,风格深沉苍劲,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劝慰。
答案:B
解析:B项,“也体现因鹅鸭之事与邻人所生的烦恼”理解有误,诗人是劝友人莫因鹅鸭之类的琐事惹恼邻人。
6.(对点练)近代文学家陈衍评论此诗说:“经过忧患,乃有此忠告。”请结合这一评价分析诗作。(6分)
参考答案:①忧患:陈傅良为官正直,但屡次进谏多不被采纳。②忠告:对有相似境遇的陈同甫,诗人宽慰他古来材大者不被重用是常态;要安于乡里生活,尽享儿孙之亲;不奢求建立奇功伟业,人生道路本就曲折坎坷。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9分)
忆少年·别历下①
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②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注①此词为词人谪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告别历下时所作。②刘郎:刘禹锡。刘禹锡诗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谓年华悄然流逝,人事变迁。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笔三句以白描手法突出漂泊者的凄凉,连用三个“无”字更凸显出漂泊者的悲哀。
B.“南山”两句点出题旨,南山相送,无限依恋,却被高城隔断,又添一层哀伤。
C.“罨画”句写长安风光,接着词人想象昔日林泉胜景俱为陈迹,不禁感慨万千。
D.词人借刘郎典故抒发好景不长、华年空过的感喟,也暗含受当权者排挤的不满。
答案:C
解析:C项,“‘罨画’句写长安风光”错误,所写为历下风光。
8.(对点练)古人评价说:“晁词时有健句豪语”“与轼可肩随”。你认为本词有这样的特点吗?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没有。①此词不属于豪放词一类,风格更倾向婉约。②词中“官柳”“画舸”“南山”等意象没有豪健之气,更见清丽秀美。③词人抒怀也并非壮志豪情,而是离愁别绪,以及年华易逝的喟叹,情意缠绵。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9分)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注]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注濩(huò)落:可引申为沦落失意。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开头两句,是用宴会之所周围环境的凄清,衬托诗人心境的凄楚。下面两句,则是借环境景物,抒发人生感叹。
B.“浮世”,此处谓世事不定、生命短暂。“聚散”虽兼含两义,重点是在“聚”(欢快)上,表明此次宴会亲朋会饮,实为乐事。
C.第五句上承第三句的“聚散”,写对妻子的深切思念。“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归梦”又和“灯”联系起来,意味深长。
D.第六句上承第三句的“浮世”,是说因为失意无聊,只好以酒浇愁。句中用一“知”字,使酒带上人情,似乎也在为诗人的坎坷遭遇痛惜不平。
答案:B
解析:B项,“重点是在‘聚’(欢快)上,表明此次宴会亲朋会饮,实为乐事”错误,“聚散”虽兼含两义,但重点是在“散”(别离)上。从诗的后半部分看,这里主要是对妻子而言,同时也兼指筵上之人,因为筵终席散,大家又当别去。
10.(对点练)清代学者钱良择评此诗特色为“情深”。请根据此评论,结合全诗内容,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6分)
参考答案:本诗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读之撼动人心。月露塘竹之悲,触动并加深了人之悲切;红荷的离披,也象征着人的别离;客居的苦酒,像在悲叹一样;寒夜孤灯,仿佛也在凄婉幽思;即使是嵩山的松雪,好像也在召唤着诗人归去。总之,没有一物不解人意,不含着深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热点10古诗文阅读之诗评互证式题突破(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热点10古诗文阅读之诗评互证式题突破原卷版doc、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热点10古诗文阅读之诗评互证式题突破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诗评写作技法指导-【同步作文课】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选必下册)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任务,技法指导,单元作文训练,高考链接·文学短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诗评写作技法指导-【同步作文课】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选必下册),共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