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运动和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09295/1-17364032237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运动和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09295/1-17364032238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运动和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原卷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09295/1-173640322381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运动和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09295/0-17364032184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运动和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09295/0-173640321849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 运动和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09295/0-1736403218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核心知识点+配套练习(原卷版+教师版)
专题08 运动和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8 运动和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文件包含专题08运动和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原卷版docx、专题08运动和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 录
一、题型梳理
题型1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题型2 牛顿第一定律
题型3 惯性
题型4 平衡力和平衡状态
题型5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题型6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题型7 摩擦力的概念
题型8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题型9 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题型10 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二、直击中考
三、新题+综合题
一、题型梳理
题型1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让小车分别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下滑,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D.小车到达水平面后,若不受阻力,则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 如图是伽利略著名的理想实验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为:①两个对接的额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请问:在上述设想步骤中 (填序号)属于可靠事实; (填序号)则是理想化推论。
3. 在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我们曾经追随物理学家的足迹,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使每次实验小车运动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正确操作是:每次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 由静止开始滑下;
(2)在每次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最终会停下来。本实验现象能直接说明 (选填序号):
A.牛顿第一定律 B.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了 个力;
(4)在上面的探究后,通过合理的推理可知:当下图中的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B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选填“向右侧上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4. “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① 如图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的“斜面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如下:
(1)两个对接的斜面A、B,小球由斜面A静止释放后,在斜面B上所达到的高度与原释放时的高度几乎相等。
(2)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3)减小斜面B的倾角,小球若要到达原来的高度将通过更长的路程。
(4)若斜面B变成水平面,小球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物体将在水平面上永远运动下去。
请将上述步骤进行分类,属于可靠事实的是 ,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是 (填序号)。伽利略通过此实验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的原因。
② 笛卡尔在伽利略观点之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你认为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题型2 牛顿第一定律
1.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B.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
C.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的一条重要规律
D.认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状态
2. 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①伽利略: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②亚里士多德: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需借助外力维持;如果外力停止作用,物体就静止下来。
③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③②①
3. 以下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会慢慢停下来
B.静止的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C.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只有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力总保持静止状态
4. 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下列对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能够通过现代实验手段直接验证的
D.伽利略采用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5. 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做了太空抛物实验,她将冰墩墩沿水平方向抛出,冰墩墩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同学观看后,在操场的草坪上以同样的方式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
(1)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抛出后,冰墩墩 (选填“有”或“没有”)惯性,冰墩墩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 的(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小明抛出小球后,发现小球在空中做 运动(选填“直线”或“曲线”),此时小球受力不是平衡的,原因是重力改变了小球的 。
题型3 惯性
1. 如图所示,两棋子静止叠放在水平面上,上方棋子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用尺快速水平击打下方棋子,由于上方棋子具有 ,其位置几乎不变。当下方棋子飞出后,上方棋子受 力的作用而下落。
2. 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图乙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 (选填“水”或“烧杯”)具有惯性。
3. 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可以除去附着在被子上的灰尘,这是( )
A.利用惯性 B.防止惯性的危害C.利用摩擦 D.减小摩擦的影响
4. 下列运动场景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起
B.田径运动员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
C.标枪运动员投掷前向前助跑
D.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来
5. 生活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实例是( )
A.系安全带 B.向前泼水C.掷实心球 D.跳远助跑
6. 随着科技发展,汽车的安全系数越来越高,装饰也越来越好看,软软的头枕既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又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1)安全带和头枕都能防止汽车发生事故时因惯性造成伤害,其中系安全带 (选填“能”或“不能”)减小人的惯性;头枕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填字母)。
A.紧急刹车 B.前方碰撞 C.后方追尾 D.左右转弯
(2)若汽车在向北行驶时突然向东转弯,则坐在车内的人将向 倾斜。
(3)汽车拉力赛时,高速行驶的汽车途经如图丙所示的“S”形弯道时,现场的观众们为了保证安全,应该站在 和 处。(均选填“A”、“B”、“C”或“D”)
题型4 平衡力和平衡状态
1. 下列是有关物体的描述,其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加速奔跑的猎豹B.停在地上的足球
C.匀速转弯的汽车D.抛在空中的铅球
2. 下列生活中四个有关力的现象,小松同学对它们进行了力的分析,其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下面的男运动员相对于地面静止时,他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
B.乙图中几位静止的杂技演员竖直方向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C.丙图中正在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汽车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D.丁图中静止的石块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3. 小明将小球水平向右抛出,观察小球在地面上弹跳的运动轨迹。小球第一次在地面弹跳后的最高点为P点。小球在P时 平衡状态(选填“是”、“不是”)。如果小球在P点时,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小球将 (选填“静止”“继续弹跳”、“做匀速直线运动”)。
4. 越野滑雪是借助滑雪用具,运用登山、滑降、转弯、滑行等基本技术,滑行于山丘雪原的运动项目,如图所示是第24届北京冬奥会上的比赛场景,登山杖向后蹬地的同时运动员会向前运动,这表明力的作用是 的;当运动员在环绕山地匀速转弯时,他们受到的是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5. 如图所示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
A B C D
A. 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B. 在水平面上滚动的足球
C. 挂在天花板下的小球 D. 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题型5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 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小车置于水平桌面,两端的轻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有等重钩码。F1是小车受到的向左的拉力,F2是小车受到的向右的拉力,F1与F2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为摩擦可忽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F1、F2作用
B.增减钩码个数,是探究二力大小对小车平衡的影响
C.F1、F2大小相等时,小车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将小车水平扭转90°时,F1、F2仍在同一直线上
2.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聪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关于两位同学的实验,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图乙的装置更科学,原因是选用小车,可以减小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B.图乙中判断小车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唯一依据是小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图甲左右两盘放质量不相等的砝码,木块仍保持静止,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大小不相等
D.图乙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F1与F2的大小不变,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小车将转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调整 来改变和的大小,实验中,当大于时,小车仍保持静止,因此得出结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你认为这样的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2)同组的同学建议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与甲图比较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乙图中轻质卡片其实真正受到 (选填“1”、“2”或“3”)个力的作用,但由于 ,可以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3)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过一个角度,观察松手后小卡片能否平衡,这是为了探究 ;
(4)小明同学也对该实验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 (选填“能”或“不能”)用小明的装置进行实验。
4.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小明将系在小木块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木块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探究物体平衡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要想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3)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方案优于小明的实验方案,其主要原因是 (填字母)。
A.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小卡片容易扭转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静止
D.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由力和运动的关系可知,当物体受力平衡时, (填字母)。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C.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题型6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 如图所示,和是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其中受力情况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 B.
C. D.
选择理由: 。
2. 在平直的路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辆重为150N的小车匀速向西运动,则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20N,向西B.20N,向东C.150N,向西D.150N,向东
3. 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力的方向沿杆斜向上,大小为2mg
C.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
D.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方向,大小为2mg
4. 为确定厚度均匀、形状不规则的平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某同学将该物体上的A点悬挂在细线上,用铅笔在物体上画出细线的延长线AB,如图甲所示。再将该物体上的C点悬挂在细线上,用铅笔在物体上画出细线的延长线CD,CD和AB的交点为E,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图甲中的物体静止时,细线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当图甲中的物体静止时,细线对物体拉力的方向和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C.图乙中E点是物体的重心
D.若将图乙中该物体上的F点悬挂在细线上,细线的延长线不通过E点
5.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苹果。下列关于平衡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桌子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苹果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与桌子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题型7 摩擦力的概念
1. 高铁已成为人们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如图是在高铁站安检时传送带运行的示意图,某乘客把一行李箱放在水平传送带上,行李箱在传送摩擦力带上经历加速、匀速的运动过程,在行李箱加速运动过程 摩擦力的作用;在匀速运动过程 摩擦力的作用(以上两空填“受到”或“不受”);若传送带突然停止,行李箱将会向前做减速运动,在行李箱停下来之前,所受摩擦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小明握住装有水的杯子静止在空中,如图所示,杯子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 ;当若增大手的握力,杯子所受摩擦力 ;当他喝了半杯水后,杯子所受摩擦力 。(后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 书法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书法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在某次书法课上,小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然后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放镇纸,防止书写过程中白纸在桌面上打滑。书写“一”字时,在向右行笔的过程中镇纸和白纸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毛笔受到白纸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B.镇纸受到白纸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C.白纸受到毛笔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D.白纸只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4. 运动员从雪坡上加速滑下时,雪坡对运动员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分别为( )
A.与运动方向相同,小于重力 B.与运动方向相反,小于重力
C.与运动方向相同,大于重力 D.与运动方向相反,大于重力
5.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但木块A与木板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没有静摩擦力
B.图乙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A在重力作用下沿木板向下运动,因此木板对A有向上的静摩擦力
C.图丙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A由于受重力作用,有沿木板向下滑的趋势,因此木板对木块A有静摩擦力
D.图丁中木块A与木板接触,A沿木板向下匀速滑动,与木板有相对运动,因此木板对A有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题型8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 如图是改进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水平拉动长木板A,可测出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
B.拉动长木板A的速度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
C.在木块B上增加重物,拉动长木板A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在长木板A上铺毛巾,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 为了在体育中考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小明想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长木板,通过实验从自己的A、B两双运动鞋中选出防滑性能较好的一双。他从两双鞋子中分别取了一只,并把两只鞋叠放在一起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目的是为了控制 不变,小明先把B放在A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A使鞋在长木板上做 运动,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然后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B使鞋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如果观察到 ,说明A鞋的防滑性能更好。
3.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再将毛巾平铺在木板上进行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你的做法是: 。
4. 复习课上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器材有一个弹簧测力计、细线、多个带挂钩物块(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长方体木板。
(1)小松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着一物块前进,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小松继续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你利用表格中的实验数据,绘制f=F关系图象 。根据题意及图象你能得到结论是 ;
(3)小峰同学他还想用手边10g的物块获取第四组数据.他计算后结合本实验测量工具发现此物块不适合,写出不适合的原因 。
5. 冰壶是北方孩子喜爱的冰雪项目之一、如图甲所示,小丹在体育课上进行冰壶训练时,老师发给她两只鞋套,一只是橡胶底面,另一只是塑料底面。为探究其中的奥秘,她找来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1)如图乙所示,将一个物块的塑料表面和橡胶表面分别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物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入表格。在长木板上分别铺上丝绸和棉布,重复上述步骤,如图丙、丁所示。
(2)通过比较 两次数据,可以发现:在水平面材料相同时,物块 表面与之接触时的滑动摩擦力大。
(3)通过比较 三次数据,可以发现:物块同一表面,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滑动时,摩擦力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同”)。
(4)小丹进行冰壶训练,需要滑行时,穿 底面鞋套的脚着地,另一只脚不与地面接触。需要停下时,穿 底面鞋套的脚接触地面进行控制。
题型9 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1. 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40N,被F甲=60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35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 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 N。
2. 如图所示,小琴用手握住重6N的瓶子保持静止,手对瓶子的压力为10N,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当往瓶中加水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A、B两个长方体物块,A物块受到水平向右拉力,B物块受到水平向左拉力,此时A、B两物块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对B的摩擦力为 N,水平桌面对B的摩擦力为 N。
4. 如图,拉力F的大小为8N,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均为8N
B.甲、乙两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8N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N,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8N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8N,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N
5. 如图所示,木块置于水平传送带上,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且右端固定,电动机带动传送带沿图示方向匀速转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稳定,以传送带为参照物,木块是 的;木块所受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 力,摩擦力大小为 N。
6.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其F-t和v-t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9∼12s内,推力大小为 N,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题型10 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1. 自行车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与自行车有关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柄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刹车时,是通过增大刹车皮与钢圈之间的压力来增大摩擦
C.轴承上加润滑油是为了消除摩擦
D.用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2. 小华发现,有时候垫毛巾更容易拧开罐头盖。下列改变摩擦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B.使劲擦黑板擦得更干净
C.装滚轮的储物箱更易推动D.凹凸花纹的地砖更防滑
3. 如图所示的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轮滑鞋装有滚轮 B.运动鞋底有凹凸的花纹
C.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 D.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4. 图的四幅图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是( )
A.用力握紧球拍 B.滚动轴承 C.车轴加润滑油 D.鞋底有花纹
5. 小华发现,有时候垫毛巾更容易拧开罐头盖。下列改变摩擦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B.使劲擦黑板擦得更干净
C.装滚轮的储物箱更易推动D.凹凸花纹的地砖更防滑
二、直击中考
1.(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图是马恒同学在公园里玩滑板车的情形。他站在滑板车上不断蹬地,使滑板车沿水平方向前进,关于此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断蹬地使滑板车向前,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停止蹬地滑板车就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运动中的滑板车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当滑板车停下来时,它的惯性将会消失
2. (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高运动员腾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
B.游泳运动员手臂向后拨水,获得向前的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被抛出的篮球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被运动员举起的杠铃在空中静止不动,杠铃的重力和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3.(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小明观看亚运会比赛时,看到以下场景,其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滑板运动员的滑板装有轮子B.自行车运动员刹车时用力捏闸
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D.长跑运动员鞋底有粗糙的花纹
4.(2024·内蒙古·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A、B两个长方体物块,A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9N,B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2=6N,此时A、B两物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对B的摩擦力方向 (选填“向左”或“向右”),B对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5.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将物块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A,使其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区域1和区域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2N和1.8N。两区域示数不同的原因是( )
A.在区域1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B.在区域2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C.木板上区域1的粗糙程度更大
D.木板上区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
6. (2024·甘肃兰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木块A与长木板B叠放在水平台面上,对长木板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小木块A保持静止,长木板B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对A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B.地面对B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N,方向水平向左
C.当F=8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D.若对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则地面对B产生的滑动摩擦力会减小
7. (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质量为0.4kg的电灯悬挂在电线上静止不动,g=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灯受到的重力为4N
B.电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大小不相等
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8. (2024·湖北·中考真题)冰壶运动员比赛用鞋如图,蹬冰鞋底用橡胶制成,滑行鞋底用塑料制成。运动员用滑行鞋支撑全身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停下时,用蹬冰鞋接触冰面进行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蹬冰鞋底是为了减小压力
B.滑行鞋底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力来维持
D.滑行时若摩擦力消失,则运动员会停止运动
9.作图题
(1)(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小明利用椅子做俯卧撑,如图所示。请画出小明受到的重力和脚蹬水平地面时鞋底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2)(2024·青海·中考真题)从嫦娥一号升空,到嫦娥五号携月壤返回,中国人一步步将“上九天揽月”的神话变为现实!如图所示,是玉兔二号月球车静止在着陆器斜面上的简化图。请画出玉兔二号月球车所受摩擦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10.(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小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所用实验器材及装置如下图所示。
(1)小华用力推箱子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发现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由此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 有关;水平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由此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 因素有关;
(2)在实验中,小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3)小华按要求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丙所示。小华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在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 。在实验中,小华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和 法;
(4)联想到“雨天路滑”,小华猜想:除了接触面材料,接触面上有水也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是他在桌面上注水后再次实验,发现多次测出的摩擦力都比没注水时要 (选填“大”“小”或“相等”)。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知道:在木块和桌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充当了润滑剂。
三、新题+综合题
1.校园体育节中,为了探究拔河比赛取胜的“奥秘”,小聪和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小聪和小明都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拉绳子,结果小聪败
②小聪站在滑板上与小明站在地面上拔河,结果小明胜
③小明站在滑板上与小聪站在地面上拔河,结果小明败
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取胜的关键是人作用在绳上的拉力B.取胜的关键是人的脚对地面的蹬力
C.取胜的关键是地面对人的摩擦力 D.取胜的关键是谁先拉绳
2. 2023年2月17日,全国冰壶锦标赛在天津落下帷幕,如图是运动员用橡胶鞋底材质的b脚蹬冰面起步后,用塑料鞋底的a脚向前滑行,随后掷出冰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脚鞋底采用塑料材质是为了增大摩擦
B.运动员滑行时相对于冰面是静止的
C.运动员用力将冰壶推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冰壶离开手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受到了惯性
3. 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木块分别三次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滑下,木块三次分别停在如图1、2、3不同的位置,三次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是:第一次水平面比第二次粗糙,第二次比第三次粗糙。
(1)如图中已画出第1次运动时,木块受到的阻力f1,请画出第3次运动时木块受到的阻力f3的示意图 ;
(2)根据上述实验推测,木块所受的阻力变小,向前滑动的距离 (选填“增大”、“不变”或“缩小”),如果木块不受阻力,它将 ;
(3)停下来的木块,若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它将 。
4. 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甲图所示是一款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质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如图乙是手机静止吸附在支架上的侧视图,请在图乙画出手机的受力示意图。
5. 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时必须适时放下舰钩,钩住甲板上的拦阻索,达到强行减速的目的,这个过程中,舰钩对拦阻索的拉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拦阻索对舰钩的拉力,舰载机的惯性 ,舰载机上飞行员的惯性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 人们关于“运动和力”关系的争论,持续了近2000年。以下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
①静止的物体不去推它,它就不会发生运动;
②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总会停下来;
③要使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持续运动下去,必须不断的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④沿光滑斜面向上滚动的球,球会越滚越慢;
⑤沿光滑斜面向下滚动的球,球会越滚越快。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基于现象 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1564~1642)根据现象 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均选填编号)
英国物理学艾萨克·牛顿(1643~1727)综合的前人的观点,在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首先阐明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运动物体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7. 冰壶比赛是一项集技巧与智慧于一体的体育运动,被誉为冰上的“国际象棋”。比赛时,两支球队各由4名球员组成。比赛共进行10局。两队每名球员均有两个冰壶,即有两次掷球机会。如图2所示,是冰壶比赛的场地示意图。
(1)两队按一垒、二垒、三垒及主力队员的顺序交替掷球,球员掷球时,身体下蹲,蹬冰脚踏在起滑架上用力后蹬,由于 ,会使身体跪式向前滑行,同时手持冰壶从本垒中心A点推球向前,如图1所示,至投掷线时,放开冰壶,冰壶由于 ,自行滑向圆垒中心O点,同时说明物体的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在一名队员掷球时,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 (选填“增大”或“减小”)冰壶受到的摩擦力,使冰壶能准确到达圆垒的中心。同时对方的队员为使冰壶远离圆心,也可在冰壶的前面擦刷冰面;
(3)在主力队员的指挥下掷球队员也可用冰壶将对方的冰壶撞出圆垒或将场上本方的冰壶撞向圆垒中心,用冰壶将对方的冰壶撞开说明力可以 ;最后当双方队员掷完所有冰壶后,以场地上冰壶距离圆垒中心的远近决定胜负;
(4)比赛时,运动员要身着运动服,脚穿比赛鞋,一只蹬冰脚鞋,一只滑动脚鞋;两只比赛鞋底部材料不同,一只是橡胶的一只是塑料的,则滑动脚鞋的底部材料为 。
8. (1)在完成“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后,小组同学进行了交流,小华发现有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测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选项前的编号)。
A.木板的质量m1 B.木块的质量m2
C.砝码的质量m3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②木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 (用已知量和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小明也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两个传感器可分别显示拉力和压力的大小。往沙桶中加减沙子的目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实验过程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当沙桶中沙子增加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 ;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后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拓展影响因素)
(3)小明想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利用图3甲实验做对照实验,又设计了如图3乙所示的实验,使弹簧测力计A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并调整高度,使其示数为
N,拉动木板,当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N,分析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 。
(结论应用——密度秤)
(4)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得出木块在木板上受到的摩擦力f与木块对木板的压力F压之间的关系是f=0.5F压,并利用该结论制作密度秤。他首先用质量不计的双面胶带把玻璃杯粘在木块上方,在玻璃杯中分别装满四种不同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如图4),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记录在表中,若汽油的密度为0.7g/cm3,水的密度为1g/cm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推算酱油的密度是 g/cm3。
实验次数
1
2
3
压力F/N
1
2
3
摩擦力f/N
0.4
0.8
1.2
实验次数
水平面材料
物块不同表面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木板
塑料表面
0.2
2
木板
橡胶表面
2.0
3
丝绸
塑料表面
0.3
4
丝绸
橡胶表面
2.5
5
棉布
塑料表面
0.5
6
棉布
橡胶表面
3.0
液体种类
汽油
水
可乐
酱油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2.7
3.0
3.2
3.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7 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文件包含专题07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原卷版docx、专题07力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6 质量与密度(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文件包含专题06质量与密度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原卷版docx、专题06质量与密度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文件包含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原卷版docx、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练习-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配套专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