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背诵,鉴赏4-6段,播放朗读录音,品读全文,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的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重点难点
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难点
1.理解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重点难点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教学设计
一、检查背诵
检查学生4-6段的背诵情况。
二、鉴赏4-6段
1.4-6段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
明确:第4段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塘美景,第5段描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描写的是荷塘周围的景色。
2.第4段的美景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作者在第4段中涉及到荷叶、荷花、荷波、荷香、荷韵等。
3.作者是如何描写月下荷塘美景的?
明确:dw
(1)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叶子比喻成亭亭的舞女的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荷叶舒展、轻盈、修长的形体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再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到打着朵儿的”这句使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白花人的袅娜的体态、羞涩的表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盛开的荷花娇小玲珑、柔美的特点以及花骨朵含苞待放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又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句话连用三个比喻(博喻:用多个喻体来描写同一对象),将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形象生动且多角度地突出了荷花在月光下晶莹明亮、闪亮繁多、干净、水灵的特点,倾注了作者看到荷花的喜悦之情。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句子动用了通感、比喻的手法写荷香,用听觉描写嗅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荷香在微风的吹拂下,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捉摸不定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2)妙用叠词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这些句子动用叠字的手法来描写叶子,“田田”突出叶子的绵远不绝,“层层”强调叶子堆叠的情状,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广而多的特点,且音韵整齐、和谐、舒缓,读起来朗朗上口,突出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3)分层次描写
作者在描写月下荷塘的时候,采用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的顺序描写。
4.在第5段中,作者是如何生动地描写荷塘月色的?
明确:
(1)用词准确。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泻”是“流泻”“流动”的意思。作者运用拟物的手法,说月光像流水一样由上直泻而下,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泻无余、流动、轻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之情。
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浮”有“漂浮、悬浮”的意思,这句写雾轻轻地漂浮在荷塘里。“浮”“笼”写出了雾的薄、轻和朦胧地悬浮在荷塘上方不太高的地方,与“轻纱”一样的青雾的意境相合。如果换成“升”字显得雾似乎正在升空而去,动势太大,速度太快,不合情境,没有轻柔之美感。“笼”字有“轻轻环抱”的意思,如果换成“盖、罩、蒙、遮”等字,都显得过于密实厚重。
③“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个“画”字用得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使用比喻、通感修辞。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用通感手法写光与影,用听觉描写视觉,把光与影的协调比喻为名曲,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生动地写出了光与影内在的和谐、幽美的特点,写出了月光的温和,表现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之情。
(3)虚实结合。
作者在写荷塘上的光与影时,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月光像流水一样,写灌木的黑影和杨柳的倩影,是实写;写叶子与花,写光与影的和谐,是虚写,虚实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幽静的美。
5.第6段是如何准确地描写荷塘四周的景色的?
明确:本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叠词的使用使课文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6.第6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这两段写景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的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第6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
总结:这三段,通过使用修辞、炼字、使用叠词等手法,为我们描绘了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的朦胧、幽静的美景,让我们充分品味了散文的语言美、修辞美、炼字美、叠词美。
7.作者游荷塘,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想起江南采莲盛况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但这一切终归是幻境,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作者又回到无奈的现实中。
三、播放朗读录音,品读全文
1.品味课文“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感受作者朴素、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四、课堂小结
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作者追求的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展现的是荷塘月色令人“惊异”的美可以看出,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我们充分领略了文章的画面美、语言美、情感美,但是作为美文,《荷塘月色》的美是多方面的,希望同学们能以独特的视角去观照美、感受美、体验美。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写景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
2.比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课文的语言艺术,体会二者的异同,品味其妙处并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4.2 *荷塘月色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作者简介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听录音,正音,快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鉴赏第4段,鉴赏第5段,鉴赏第6段,鉴赏第7-10段,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