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第1页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第2页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1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共17页。

    3.删:删去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如 “夫君子之行”(《诫子书》,这可能是稍难一点的内容,作为拓展)中的 “夫”,是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删去。
    4.换:将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换成现代的意思。如把 “走” 换成 “跑”,把 “惠” 换成 “慧”。
    5.调:调整特殊句式的语序。例如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把宾语放到正常的位置。不过三年级涉及较少。
    (三)文言文理解要点
    文意理解:
    要理解文言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或阐述了什么道理。比如《守株待兔》,讲的是一个农夫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后,就天天守着树桩等待兔子,结果一无所获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能心存侥幸,不劳而获。
    人物形象分析:
    从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其性格特点。在《司马光》一文中,通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行为,可以看出他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特点。
    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字词解释
    题型示例: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中的 “汤”。
    2.“为设果,果有杨梅”(《杨氏之子》)中的 “设”。
    答题技巧:
    1.回忆课文注释。平时学习文言文时,要认真记好课下注释中的字词解释。
    2.联系上下文推测。如果忘记了注释内容,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来推测字词的意思。如 “汤” 在现代是 “菜汤、米汤” 的意思,但在 “及其日中如探汤” 中,结合上下文 “太阳到了中午的时候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可以推测出 “汤” 是 “热水” 的意思。
    (二)句子翻译
    题型示例:翻译句子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答题技巧:
    1.运用翻译方法。按照 “留、补、删、换、调” 的步骤进行翻译。这句可翻译为:“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其中 “我” 是补充出来的主语,“以” 换成 “认为”,“去” 换成 “离”)
    2.检查通顺度。翻译完后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完整。
    (三)文意理解和内容概括
    题型示例:
    1.《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一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
    1.抓关键语句。在文中找能体现中心思想的句子,如《守株待兔》中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从这句话可以总结出道理。
    2.梳理事件脉络。对于内容概括,要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梳理出人物、事件等要素。例如《司马光》,可以概括为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在庭院玩耍,一个小孩掉进瓮里,其他小孩吓跑了,司马光用石头砸破瓮救出了小孩”。
    (四)人物形象分析
    题型示例:从《司马光》一文中可以看出司马光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简要分析。
    答题技巧:
    结合具体事例。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行为分析,他能在紧急情况下想出办法,体现了聪明机智;其他小孩都惊慌失措,而他很沉着,体现了沉着冷静。
    真题重现
    一.文言文阅读(共10小题)
    1.(2023秋•温岭市期末)小古文阅读。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①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②。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於③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鸮④,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⑤人。
    [注释]①遂明国:传说中的国家名。②屈盘万顷:屈盘起来,占的面积有一万顷。③於:同“于”。④鸮:鸱鸮,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⑤燧:读作suì。
    (1)写出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①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
    ②啄树则灿然火出。
    (2)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教给我们许多生存的本领,故事中的圣人就是被“ , ”(原文)这一自然现象所启发,悟出了钻木取火的道理。
    (3)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 。但是神话中的一些人物,在现实世界里,往往有他们的历史身影。对于火的拥有,在中国神话中,是通过“钻木”主动获得的,在希腊神话中,则是从 盗取的,我是从本册学过的课文 中了解到的。
    (4)拓展: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希腊神话里,火是“盗取”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靠坚韧不拔的意志,经过“钻木取火”而得。中国人用这样的故事告诫后代,要与自然作斗争!
    ②“钻木取火”实现了人类对火种的主动获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反映。
    ③远古时候,人们认为神话是真实而神圣的,随便什么场合都可以讲述。
    2.(2023秋•金华期末)阅读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书黄筌①画雀(节选)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②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③。乃知观物不审④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⑤乎?君子是以务⑥学而好问也。
    [注释]①黄筌:五代后蜀画家。②或:有人。③信然:确实如此。④审:精审细密。⑥大者:指更大的事。⑥务:致力。
    请借助注释读懂本文并完成以下练习:
    (1)读一读,选一选。(填序号)
    ①下面三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②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飞鸟/缩颈则展足
    B.②虽画师/且不能
    C.况其大/者乎
    (2)这篇文言文也与艺术有关,请摘录文中能体现艺术之美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摘录:
    我的启发:
    3.(2023秋•渭滨区期末)思辨性文本阅读(二),完成练习。
    慎行论(节选)《吕氏春秋•论》
    原文:行不可不孰(shú)。不孰,如赴深谿(xī),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
    注释:①孰,深,透。这里引申为深思熟虑,全面思谋。②谿,同“溪”,指山谷里的小河沟。③计,谋划。④行,行动。⑤则,那么。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君子计行虑义 小人计行其利
    (2)“行不可不孰。”用现代汉语改为肯定句:
    (3)“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写出句子的意思。

    (4)多项选择:原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A.直接论证
    B.比喻论证
    C.对比论证
    D.假设论证
    (5)对比阅读,注意加点的字,试着解释句子的意思。
    ①行不可不孰。
    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③是可忍,孰不可忍
    4.(2023秋•湘西州期末)阅读《司马光》小古文,回答问题。
    ㅤㅤ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最恰当的是
    A.光/持石/击瓮/破之
    B.光/持石击/瓮破之
    C.光持/石击/瓮破之
    D.光持/石击瓮/破之
    (2)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群儿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
    A.庭院 没有
    B.家庭 没有
    C.庭院 淹没
    D.家庭 淹没
    (3)请根据表格梳理故事,按顺序填写序号。所选序号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②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③水迸,儿得活。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4)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在庭院里玩耍很危险,我们不能再去玩了。
    B.有人掉进水缸了,砸破水缸是最好的办法。
    C.遇到事情不要慌张,要沉着冷静地想办法解决。
    D.遇到危险的时候,我要学会向大人求救。
    5.(2023秋•交口县期末)课内阅读。
    司马光
    ㅤㅤ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
    (1)这篇文言文选自《 》。
    (2)将文言文补充完整。
    (3)“皆”的意思是: 。
    (4)你觉得司马光是个 的孩子。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用“ㅤㅤ”画出来。
    (5)读文言文时,注意句子的停顿。下面停顿正确的是
    A.光/持石击/瓮/破之
    B.光/持石/击瓮/破之
    C.光持石/击瓮/破/之
    6.(2023秋•鲁山县期末)阅读《司马光》,回答问题。
    ㅤㅤ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请写出带点字的意思。
    庭:
    皆:
    (2)请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3)有同学说如果他在场,会叫来大人帮忙救出落水的小孩。跟司马光相比,你觉得哪种办法最好?请说明原因。

    7.(2023秋•盐都区期末)短文阅读。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① 红或白。荷梗② (gěng)直立。荷叶形圆。茎(jīng)横泥中,其名曰③ (yuē)藕(ǒu)。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注释]①或:有的。②梗:这里指荷花的花柄和荷叶的叶柄。③曰:叫作。
    (1)借助注释,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名曰藕: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是
    A.或红/或白。
    B.荷叶/形圆。
    C.茎/横泥/中。
    (3)这篇古文主要写了荷的 、梗、 、茎这四个部分。
    (4)我们还学过与“荷”有关的诗句,如“接天 ,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 。”
    8.(2023秋•郓城县期末)课内阅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足跌没水中
    ②众皆弃去
    (2)选出停顿正确的一项
    A.群/儿戏/于庭
    B.一儿/登瓮
    C.光持/石击/瓮破之
    D.足跌没水/中
    (3)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4)除了司马光,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小时候的故事?

    9.(2023秋•淮安区期末)小古文阅读。
    曹冲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1)请根据语境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欲知其轻重”
    A.欲望
    B.想要
    C.将要
    ②“刻其水痕所至”
    A.到达
    B.极、最
    C.甚至
    (2)“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 。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的意思。

    (4)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10.(2023秋•寒亭区期末)小古文阅读。
    孔融让梨
    ㅤㅤ孔融四岁,与诸①兄同食梨,融独择②小者③,父问故④,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选自《后汉书•孔融传》
    【注释】①诸:众,各个。②择:选择。③小者:小的梨。④故:原因。
    (1)下列选项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融/四岁
    B.与/诸兄/同食梨
    C.融/独择/小者
    D.儿年/幼,当取/小者
    (2)孔融为什么拿小的梨呢?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3)读完故事,你觉得孔融是一个 的孩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阅读(共10小题)
    1.(1)①遂明国的人不知道一年的四季和白天黑夜;②(鸟)啄树就有明亮的火花冒出来;
    (2)有鸟若鸮 啄树则灿然火出;
    (3)幻想 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
    (4)①√;②√;③×。
    (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含义的理解。对于“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从原文来看,这是对遂明国情况的一种陈述。“不识”很明显是不认识、不知道的意思,“四时”在古代文化语境中常指春夏秋冬四季,“昼夜”就是白天和黑夜。此句完整地描述了遂明国的人缺乏对时间基本概念的认知。对于“啄树则灿然火出”,原文提到“有鸟若鸮,啄树则灿然火出”,这里清晰地描绘了一个场景,“啄树”是鸟用嘴啄击树木这一行为,“灿然”生动地表现出火焰出现时明亮耀眼的状态,“火出”就是有火产生,简洁地描绘了鸟啄树引发火花这一神奇现象。
    (2)本题考查对故事中关键启发情节的理解与提取。文中明确描述“有鸟若鸮,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这里清楚地表明圣人是看到鸟啄树产生明亮火焰这一现象后受到了启发,从而悟出钻木取火的方法,所以答案是“有鸟若鸮,啄树则灿然火出”,这一情节是圣人发明钻木取火的直接诱因,也是故事发展的关键环节。
    (3)本题考查对神话特征的把握以及不同文化中关于火的神话来源。第一空,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世界的想象和诠释,充满了奇幻色彩,“永久的魅力”正源于其“幻想”的本质。对于希腊神话中火的来源,结合所学课文,我们知道是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那里盗取的,这一内容在课文《普罗米修斯》中有详细叙述,所以第二空填普罗米修斯,第三空填《普罗米修斯》。神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不同文化中的神话故事都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和未知的探索,而火在人类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神话故事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对火的起源的理解。
    (4)本题考查对不同文化中火的获取方式的理解以及神话讲述相关知识的判断。第一小问,在中国神话中,如钻木取火的故事,体现了人类通过自身观察和实践,利用自然规律主动获取火种,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积极互动的精神。在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盗火同样是一种主动对抗神权获取火种的行为,这两者都表明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积极地与自然或神权作斗争,所以这句话是正确的。第二小问,钻木取火使人类从依赖自然火源转变为能够自主创造火源,这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是人类社会从原始向更高级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让人类对环境有了更大的掌控力,所以是正确的。第三小问,远古时期的神话具有神圣性,往往与宗教仪式、祭祀等庄重的活动相关联,并不是在任意场合都能讲述的,它承载着当时人们对世界的敬畏和信仰,有着严格的讲述环境和规范,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①遂明国的人不知道一年的四季和白天黑夜;②(鸟)啄树就有明亮的火花冒出来;
    (2)有鸟若鸮 啄树则灿然火出;
    (3)幻想 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
    (4)①√;②√;③×。
    2.(1)①A;②C;
    (2)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艺术创作需要细致观察,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严谨认真、实事求是,要多学习多请教,避免因观察不仔细而犯错。
    (1)①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字词含义的理解。A.一致,“验之信然”的“然”表示“这样”,是说经过验证是这样的情况;“处士笑而然之”的“然”也是“这样”的意思,表示处士认可牧童所说的话,这两个“然”意思相同。B.不一致,“乃知观物不审者”的“乃”是“于是、就”的意思,“今乃掉尾而斗”的“乃”是“却”的意思,二者不同。C.不一致,“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的“好”是“喜欢”的意思,“好书画”的“好”也是“喜欢”的意思,但这里问的是与艺术有关的内容。故选:A。
    ②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朗读停顿。AB.正确;C.有误,“况其大者乎”,正确的停顿应该是“况/其大者乎”,这里“况”表示“何况”,引出后面的内容,原句停顿错误。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文中“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这句话体现了艺术之美,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黄筌所画飞鸟有其独特的姿态。从这篇文章整体来看,后面提到有人指出飞鸟正常不会颈足皆展,经过验证确实如此,由此启发我们在艺术创作中,像黄筌这样即使是有名的画师也会有观察不细致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包括艺术创作时,都需要仔细观察,要明白即使是看似简单的事物,如果观察不仔细也可能出错,同时要保持好学多问的态度,避免因主观臆断而产生失误,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或完成其他事情。
    故答案为:
    (1)①A;②C;
    (2)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艺术创作需要细致观察,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严谨认真、实事求是,要多学习多请教,避免因观察不仔细而犯错。
    3.(1)道义;私利。
    (2)行必孰。
    (3)如果有懂得不谋求私利这种做法所带来的好处的人,就可以和他讲道理了。
    (4)B、C。
    (5)①行动不能不深思熟虑。“孰”的意思是:深思熟虑。
    ②人不是圣贤,谁能不犯错误呢?“孰”的意思是:谁。
    ③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孰”的意思是:什么。
    (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字词含义的理解。在“君子计行虑义”中,根据上下文及传统文化中对君子的定义,君子行事遵循道德准则,这里的“义”结合文意可知是道义、正义的意思,从“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的对比中可看出与小人所追求的“利”相对,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标准。在“小人计行其利”里,与君子的“义”相对比,可知“利”是私利、利益的意思,因为文中强调小人行事只考虑对自己有好处的方面,从“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也能看出这里的“利”是一种狭隘的个人利益追求。
    (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式的转换能力。“行不可不孰”是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这里“不可不”表肯定强调,改为肯定句就是把“不可不”去掉,得到“行必孰”,这是根据文言文句式转换的基本规则,保持原意不变,只改变句子的形式。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从字词来看,“有……者”表示“有……的人”,“知”是知道、懂得,“不利之利”需要结合文意理解,这里指不谋求私利这种做法带来的好处,“则”是就,“可”是可以,“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意为和他,“言理”是讲道理。综合起来就是如果有懂得不谋求私利这种做法所带来的好处的人,就可以和他讲道理了,是根据文言文翻译的方法,逐字理解并结合上下文连贯起来。
    (4)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辨析能力。文中使用了比喻论证,如“不孰,如赴深谿,虽悔无及”,把不深思熟虑行事比作奔赴深谷,形象地说明了不深思熟虑的后果,这是典型的比喻论证;还使用了对比论证,“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将君子和小人行事的出发点和考虑因素进行对比,突出二者的差异,所以答案是 B、C。是根据对不同论证方法特点的掌握和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得出的。
    (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理解。①“行不可不孰”中的“孰”结合上下文可知是深思熟虑的意思,从“不孰,如赴深谿,虽悔无及”能看出强调行动要经过思考,不然会有严重后果。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中的“孰”是“谁”的意思,这是常见用法,表示反问,意为任何人都可能犯错。③“是可忍,孰不可忍”中的“孰”是“什么”的意思,这里表示一种递进的反问,强调对某种情况的不可容忍程度,是根据对不同语句中字词含义的积累和对文言文语境的理解来分析的。
    故答案为:
    (1)道义;私利。
    (2)行必孰。
    (3)如果有懂得不谋求私利这种做法所带来的好处的人,就可以和他讲道理了。
    (4)B、C。
    (5)①行动不能不深思熟虑。“孰”的意思是:深思熟虑。
    ②人不是圣贤,谁能不犯错误呢?“孰”的意思是:谁。
    ③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孰”的意思是:什么。
    4.(1)A。
    (2)C。
    (3)②①③B。
    (4)C。
    (1)考查文言断句。光持石击瓮破之: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故可断句为:光/持石/击瓮/破之。故选A。
    (2)考查字词解释。“群儿戏于庭”的意思是: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庭:庭院。
    “足跌没水中”的意思是: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没:淹没。故选C。
    (3)考查了对古文内容的理解。结合“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可知事情的起因。结合“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可知经过。结合“水迸,儿得活”为结果。故选B。
    (4)考查内容理解、情感主旨。文章讲述的是司马光用石头砸破水缸救出掉入水缸的同伴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应该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变换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故选C。
    故答案为:
    (1)A。
    (2)C。
    (3)②①③B。
    (4)C。
    5.(1)司马光;
    (2)足跌没水中 儿得活;
    (3)全,都;
    (4)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5)B。
    (1)考查文学常识。这篇文言文选自《司马光》。
    (2)考查默写。《司马光》原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考查字词解释。“众皆弃去”意思是:大家都扔下他而离去。所以“皆”解释为:全,都。
    (4)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司马光是个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孩子。“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他人都害怕得跑走了,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缸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从“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5)考查断句。“光 持 石 击 瓮 破 之”的意思是: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故可断句为:光/持 石/击 瓮/破 之。故选B。
    故答案为:
    (1)司马光;
    (2)足跌没水中 儿得活;
    (3)全,都;
    (4)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5)B。
    6.(1)庭院 都;
    (2)司马光拿着石头砸开了水缸,水流了出来,小孩子得以活命。
    (3)我觉得司马光的办法更好。因为去喊大人来帮忙太浪费时间了。
    (1)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意思。
    “群儿戏于庭”意思是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庭:庭院。
    “众皆弃去”意思是其他小孩都吓跑了。皆:全,都。
    (2)考查句子翻译。“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的意思是:司马光拿着石头砸开了水翁,水流了出来,小孩子得以活命。
    (3)考查拓展延伸。写出自己的观点即可。
    故答案为:
    (1)庭院 都;
    (2)司马光拿着石头砸开了水缸,水流了出来,小孩子得以活命。
    (3)我觉得司马光的办法更好。因为去喊大人来帮忙太浪费时间了。
    7.(1)它的名字叫做藕;
    (2)C;
    (3)花 叶;
    (4)①莲叶无穷碧 ②向脸两边开。
    (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结合注释作答,“其名曰藕”意思是它的名字叫藕。
    (2)本题考查朗读节奏划分。结合意思作答。断句不能把句子意思断破。“茎横泥中”意思是:荷花的茎横卧在泥土中。故应划分为:茎/横/泥中。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译文理解文意后作答,古文依次描写了荷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4)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书写时注意“莲、碧、脸”的正确写法。池塘种着荷花,夏天荷花开放,有的荷花红,有的荷花白。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荷叶的形状圆圆的。荷花的茎横卧在泥土中,它的名字叫“藕”。藕有节,其中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故答案为:
    (1)它的名字叫做藕;
    (2)C;
    (3)花 叶;
    (4)①莲叶无穷碧 ②向脸两边开。
    8.(1)①diē;②jiē;
    (2)B;
    (3)司马光是个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孩子。从“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这句话可看出。
    (4)孔融让梨。
    (1)①足跌没水中:失足跌入水中,被水淹没。故“跌”读“diē”。②众皆弃去:大家都扔下他而离去。故“皆”读“jiē”。
    (2)A.有误,正确的断句是:群儿/戏于庭。
    B.正确。
    C.有误,正确的断句是:光/持石/击瓮/破之。
    D.有误,正确的断句是:足跌/没/水中。故选B。
    (3)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司马光是个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孩子。“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他人都害怕得跑走了,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缸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从“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4)除了司马光,我还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让梨》的主要内容:讲述了孔融在四岁时,父亲让兄弟们挑选梨子时,他选择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当父亲询问原因时,孔融回答说因为他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大的梨子应该留给哥哥们。父亲又问他是否考虑过弟弟,孔融回答说弟弟年纪小,他作为哥哥应该照顾弟弟,因此把大的梨子给了弟弟。
    故答案为:
    (1)①diē;②jiē;
    (2)B;
    (3)司马光是个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孩子。从“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这句话可看出。
    (4)孔融让梨。
    9.(1)①B; ②A;
    (2)巨象;
    (3)把大象赶下来,用别的东西一个个装船上,使水面痕迹再到原来的痕迹处。
    (4)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标记水痕到达的地方。让大象出来,然后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原来刻记号的地方。再称出这些东西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①“欲知其轻重”意思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欲:想。故选B;
    ②“刻其水痕所至”意思: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至:到达;故选A。
    (2)本题考查字词解释。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欲知其轻重”意思是:想要知道大象的体重。欲:想。其:巨象。因此“其”指的是巨象。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结合所给句子“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象:大象;物:物品;使:让;及:到;原痕:原来的痕迹;句子意思为:取出大象,将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让水位到达原先所刻的地方。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句子“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可知曹冲想出的称出大象重量的好方法: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取出大象,将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让水位到达原先所刻的地方。而后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故答案为:
    (1)①B; ②A;
    (2)巨象;
    (3)把大象赶下来,用别的东西一个个装船上,使水面痕迹再到原来的痕迹处。
    (4)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标记水痕到达的地方。让大象出来,然后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原来刻记号的地方。再称出这些东西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10.(1)D;
    (2)儿年幼,当取小者;
    (3)懂得谦让。
    (1)考查断句。A、B、C正确;D.有误,“儿年幼,当取小者”的意思是:我年纪小,应当拿小的梨。故可断句为:儿/年幼,当/取小者。故选D。
    (2)考查内容的理解。结合“儿年幼,当取小者”可知答案。
    (3)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可知,本文主要写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主人公是孔融。结合“儿年幼,当取小者”可知,他是一个懂礼貌,尊敬长辈,懂得谦让的孩子。
    故答案为:
    (1)D;
    (2)儿年幼,当取小者;
    (3)懂得谦让。
    A.验之信然
    处士笑而然之
    B.乃知观物不审者
    今乃掉尾而斗
    C.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好书画
    起因
    经过
    结果



    相关试卷

    专题14 写作-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4 写作-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内容提示,按照要求完成一篇习作,习作表达, 题目二,表达与交流,习作, ㅤㅤ题目,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 字形-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2 字形-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同音字误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字音-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01 字音-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共21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