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课件+教案
部编版2025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2025春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共5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情境任务: 郊外踏青这种民间习俗自古有之,且深受人们的喜爱,而文人墨客们笔下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今天我们先来打卡第一条出游路线——“郊游踏青一日游“,看看诗人们推荐的游玩地点,随他们一起赏赏郊外美景吧!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游戏导入,了解作者:1.开展“飞花令”游戏,第一轮请学生说说含有“春”字的诗句,第二轮说出有关季节的诗句。2.过渡:读古诗,我们能从诗人独特的视角中,欣赏到世界非凡的美。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三首古诗也与季节有关,他们分别是《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学生齐读,引出新课《古诗三首》。二、初读古诗师:本课我们有三位诗人给我们推荐了三处郊外美景,他们分别是杜甫、苏轼和曾几。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吗?学生交流,出示诗人名片介绍。1.初读《绝句》(1)提示诗题: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每首4句,如果每句诗都有五个字,就称为五言绝句;如每句诗都有七个字,就称为七言绝句。 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五言绝句?(2)请生范读《绝句》,指导“鸳鸯”一词的读音,其中的“鸯”读yāng。(3)运用形声字规律识记鸳鸯字音,引导学生发现:鸳鸯两个字的部首都是“鸟”,代表与鸟相关。(4)出示鸳鸯的图片,理解:鸳鸯是一种水鸟,栖息于池沼之上,常常一雄一雌成对出现。2.初读《惠崇春江晚景》(1)提示:“崇”的读音为翘舌音,可组词“崇拜、崇高”,指导书写“崇”;“惠”可组词“优惠、谢谢惠顾”,提问:“惠崇”在本诗中指的是什么?(预设:北宋一位能诗善画的名僧。)(2)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3)借助泡泡提示,理解“蒌蒿”是一种植物,多生长在河湖岸边,早春时节开始萌发。(4)出示“河豚”图片,借助注释认识河豚。3.初读《三衢道中》(1)齐读诗题,借助注释理解诗题。学生交流,揭示:三衢道中写的就是诗人曾几在去三衢山的路途中所看到的美景。(1)相机指导诗中易错字音。(2)认识“减”,组词“减少、增减”。4.根据停顿符号,再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律.5.自主练习朗读,从诗句信息判断三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学生交流,分享理由。6.书写指导过渡:曾几这位推荐人我们是第一次碰到,是我们的新朋友,他拿出了他的绝版攻略图,我们先来学习他写的《三衢道中》,游览三衢风光。三、引领方法,探究学习(一)读熟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三衢山游览攻略图”,结合诗句含义,完善图中表格。三衢山游览攻略时间: 出游地点:天气: 出行方式:沿途景物:(1)“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①交流:“梅子黄时”交代了诗人出行的时间,那你知道梅子是什么时候成熟吗?出示课后资料,了解:梅子一般在每年5、6月份成熟,梅子成熟的时候正是初夏时节,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阴雨绵绵。师:梅子成熟时常多雨,而诗人曾几出行时却是晴朗的好天气,并且不只一日如此,而是“日日晴”。体会:你觉得诗人此时的心情如何?(预设:惊喜、意外)②交流: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到达三衢山的?借助注释,明白:诗人先乘船到小溪的尽头,再上岸继续走山路游览。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会:诗人游览途中心情又如何?(预设:兴致勃勃,兴趣高涨)③指导朗读 (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①交流: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预设:从“来时路”一词,我明白了这一句诗写的是诗人游览完后返程时的情景。 读了“绿阴不减来时路”,我明白了,诗人返程时树荫并没有减少,可见此刻外面仍有阳光,天气依旧很好。 我读懂了,诗人不仅看到了地上的绿荫,还听到了山中黄鹂鸟发出了几声鸣叫。②师:返程之路不亚于来时之景,悦耳黄鹂犹如天籁之音,如此闲适惬意,诗人却要告别美景回家了,想象诗人心中会想什么?学生自由交流。③指导朗读2.根据游览攻略图,连起来说说诗句意思。(二)找出景物,体会特点1.学生标出诗人观赏到的景物 预设:梅子、小溪、绿阴、黄鹂 (同时板书)2.结合诗句和插图,体会景物特点①引导学生想象晴天时的画面,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是什么样子的等等。②结合插图,说说梅子成熟时是什么颜色?山间有何景色?③结合生活经验,思考:绿阴是如何形成的?黄鹂鸟的啼叫给人怎样的感觉?理解:地上有树荫,既代表此时仍有阳光,也说明此地植物茂盛,树木繁多,山林之大。偌大的山林,诗人却能清晰得听到黄鹂鸟的啼叫,可见山林幽深宁静。3.学生交流我看到(听到/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物)。(三)联系景物,想象整体画面 1. 想象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介绍三衢山的美丽风光。学生交流,互相评价。2. 配乐想象师描述诗中画面,学生边听边想象。(四)再次诵读,尝试背诵1.师生合作,创意诵读 师:黄澄澄的梅子成熟了,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本以为是阴雨连绵,结果竟连日放晴,真是让人惊喜。生:(接)梅子黄时日日晴师:我乘着一叶小舟,驶到小溪尽头,又改步行上山,山景苍翠欲滴,真惹人喜爱啊生:(接)小溪泛舟却山行师:返程路上树荫打在地上,影影绰绰,丝毫不比来时的景色逊色,幽深的山林里传来几声动人的黄鹂鸟叫,喜哉!快哉!生:(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结合板书,全班背诵《三衢道中》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2.熟读古诗三首,背诵《三衢道中》五、板书设计 三衢道中 梅子 惊喜 小溪 兴致高涨(看) 绿荫 兴致更浓(听) 黄鹂 留恋不舍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回顾方法复习背诵《三衢道中》回顾学习方法熟读古诗,理解诗句——抓住景物,体会特点——联系景物,整体想象——在此诵读,尝试背诵二、运用方法,自主品读1.品读《绝句》(1)同桌互读诗歌(2)结合注释、插图等理解诗句,小组内交流。(3)在自学的基础上交流分享 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交流:春日的太阳既明亮又温暖,在春日的照耀下,大好河山秀丽无比。温暖的春风挟带着花草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②“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交流:春天来了,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4)抓住景物,体会特点 ①引导:从诗句中,你观赏到了哪些景物? 预设:迟日 江山 春风 花草 泥 燕子 沙 鸳鸯 ②思考:诗人是怎么观赏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板书:视觉、嗅觉、触觉) 预设:我看到了在春日暖阳照耀下美丽的山水(板书:丽) 我闻到了春风中夹杂着清新的花草香气(板书:香) 我看到了忙碌地飞来飞去的小燕子和做着美梦的鸳鸯(板书:飞 睡) 我摸到了湿润的春泥和温暖的河沙。 (板书:融 暖)(5)联系景物,想象画面 交流:春天来了,被春日照耀的山水异常美丽,春风轻轻拂过,送来了淡淡的花草清香,清新舒适,泥土被春日融化了,变得湿软,沙滩被晒得暖暖的,天上的小燕子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沙滩上一对鸳鸯舒舒服服地睡着大觉。 (6)有感情诵读,背诵《绝句》,尝试默写 2.品读《惠崇春江晚景》 (1)自读要求:结合注释,边读边想古诗意思。 (2)多种方法,自学理解。 (3)组内交流汇报,再全班交流。 (4)抓景物,想象画面美 ①交流:我发现诗中的景物有竹子、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 ②体会景物特点引导:桃花只开放了“三两枝”,春江水变暖,只有“鸭先知”,蒌蒿满地都是,江岸“芦芽短”,这些都说明此时生机初现,正处于早春时节。(板书“三两枝”“鸭先知”“芦芽短”“欲上时”) 引导:江岸的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鸭子;满地的蒌蒿和才冒尖的芦芽这几种事物都是能从画面中看到的,我们有看到“正是河豚欲上时”吗? 补充课后资料,交流:“正是河豚欲上时”在画面中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动物所产生的联想。他告诉人们,在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芽冒尖的早春时节也正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板书(实景 联想) ③借助插图——《春江晚景》,想象诗歌景象。(5)借助《春江晚景》图,尝试背诵三、布置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绝句》四、板书设计 绝句 惠崇春江晚景 (和谐春景) (早春风光)丽 香 (实景) 三两枝 鸭先知 芦芽短 融 飞 暖 睡 (联想) 欲上时(视觉 触觉 嗅觉) 第三课时对比阅读,体会“词”出示白居易《忆江南》与上堂课学的《惠崇春江晚景》比较异同。(发现:这和诗不一样,每句的字数不完全相同。)简介“词”。“词”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词的句子中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原来都是配了曲谱能唱的。“忆江南”是词牌名。介绍这首词创作背景: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所回忆的是他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忆江南》有三首,今天学的是忆江南《其一》。二、初读《忆江南》 1.听歌曲——忆江南,感受江南水乡风景。1.师范读该词,提示字音,如“曾”读céng、“谙”读ān。2.学生自由朗读,借助停顿线,读出节奏,将词读准读熟3.,男女生比赛读三、理解《忆江南》1.出示注释,帮助理解难懂词语旧:从前; 曾:曾经; 谙:熟悉 蓝:蓝草,叶子可制青绿染料2.借助视频,引导学生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象。3.学生交流:我仿佛看到了什么?4.体会作者对江南的情感5.带着情感朗读四、背诵《忆江南》五、创意实践1.制作纪念明信片,摘录下你喜欢的一首诗或词,把你想到的画面写一写、画一画。2.同桌交流六、板书设计 忆江南 好红胜火绿如蓝 赞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