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该区域稀树草原地域分布呈现, 该湖泊面积变化将会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太行山区多峡谷景观,其中邢台大峡谷由24条峡谷组成,其中长1000米以上的达8条,是太行群峰中的一大奇观。下图为邢台大峡谷某处地貌景观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 组成邢台大峡谷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是( )
A. 砂岩B. 玄武岩C. 板岩D. 大理岩
2. 形成该类地貌陡峭岩壁的主要过程是( )
A. 溶解作用,地面崩塌B. 地壳下沉,差异沉积
C. 岩层断裂,差异升降D. 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答案】1. A2. 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大峡谷两侧崖壁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砂岩为典型的沉积岩,所以图中大峡谷两侧崖壁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砂岩,A正确;玄武岩是岩浆岩,板岩和大理岩是变质岩,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知,该地为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是经过沉积作用,之后随着地壳运动的抬升,流水下切侵蚀形成峡谷,D正确、B错误;溶解作用主要在喀斯特地貌,A错误;岩层断裂,差异升降,主要形成断块山,C错误。故选D。
【点睛】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甲群岛最能吸引世界游客的景观是( )
A. 苔原B. 岛礁C. 雪原D. 极光
4. 洋流①②( )
A. 流向和性质一致B. 流经海域渔类稀少
C. ①使沿岸增温增湿D. ②使流经海域盐度升高
【答案】3. D4. C
【解析】
【3题详解】
图示海域为大西洋北部,甲为罗弗敦群岛,位于挪威北部(68°N附近)北极圈以内,有极光现象,是该地区比较独特旅游资源,故该岛最能吸引世界游客的景观是极光,D对;①是北大西洋暖流,受其增温增湿影响,甲群岛不会出现苔原、雪原景观,AC错;读图及设问并结合所学知识, 甲群岛为岛屿并非岛礁,B错。故选D。
【4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①北大西洋暖流,②是东格陵兰寒流。流向和性质不一致,A错; 流经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北海渔场”,B错; ①是暖流,使沿岸增温增湿,C对;②是寒流,水温较低,蒸发较弱,使流经海域盐度降低,D错。故选C。
【点睛】一般而言,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
为满足人们追求的好口感,每年采茶季杭州西湖狮峰山龙井的茶农,都需要将新采摘的茶叶及时运达山下翻晒并进行炒制。近年来,采用无人机运送使这一进程缩短了数小时。完成下面小题。
5. 使用无人机运输新采摘的茶叶可以( )
A. 提高新茶品质B. 降低制茶成本C. 增加新茶产量D. 减少采茶工人
6. “人机结合采送新茶”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
A. 生活方式变革创新B. 三次产业融合创新
C. 产业振兴方式创新D. 农业开放方式创新
【答案】5. A6. C
【解析】
【5题详解】
新采的茶叶及时炒制可以提高品质,使用无人机运输新采摘的茶叶,减少运输环节过程对新茶的损伤损耗,且运输灵活快捷,能够提高新茶品质,A正确;无人机运送茶叶不是制茶,且购置无人机需要一定的成本,并没有降低制茶成本,B错误;无人机运输新茶,属于运输产品过程,不能增加新茶产量,C错误;运输环节不能减少采茶工人数量,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根据材料并不能得出该模式体现了生活方式变革创新、三次产业融合创新、农业开放方式创新,ABD错误;“人机结合采送新茶”是一种茶叶生产模式的创新,其不仅提高了新茶的运输效率,并且能够提高新茶的品质,有助于促进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产业振兴方式创新,C正确。故选C。
【点睛】茶园一般处于山区或半山区,地形缺水、复杂。无人机运输新茶,这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缩短了茶叶的配送时间,保障了茶叶的鲜活,呈现出较佳状态。无人机洒药时,通过运用GPS定位,减少了药物浪费少,生物药的使用效率更高。利用无人机开展飞行防控病虫害作业,不仅大大提高了春耕效率,解决了种粮大户的劳动力紧缺且用工贵难题,降低人员聚集的可能性,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其实,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在播种、灌溉、收获、喷洒农药、修剪枝叶、监测作物生长等各个环节,无人机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海南西侧拥有我国唯一的热带稀树草原分布区,下图为海南岛雨季(5~10月)和干季(10~4月)等降雨量线(单位:mm)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影响稀树草原分布区干、雨季降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B. 地形地势C. 时间长短D. 盛行风向
8. 该区域稀树草原地域分布呈现( )
A. 垂直分异规律B.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D. 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
【答案】7. D8. B
【解析】
【7题详解】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盛行风向变化大,雨季西南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充沛水汽,降水较多;干季吹东北风,降水较少,因此热带稀树草原区在不同的时间里降水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盛行风向,D正确;纬度位置、地形、时间长短不是影响降水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所以选D。
【8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稀树草原位于夏季风背风坡,由于该地稀树草原的形成主要是受地方性因素(地形位置、石灰岩性等)影响的,所以属于地方性分异特征,B正确;没有体现垂直分异规律、由低纬向高纬的分异、由沿海向内陆的分异,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成为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青藏高原色林错等湖泊面积在发生变化,下图显示2000~2022年该湖泊范围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9. 造成该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环境改善B. 全球气候变暖C. 高原地壳抬升D. 年降水量增加
10. 该湖泊面积变化将会使( )
A. 湖水盐度下降B. 湖泊深度变浅C. 湖水温度下降D. 泥沙含量减少
11. 监测色林错湖面积变化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卫星导航系统B. 水文监控技术C. 卫星遥感技术D. 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9. B10. A11. C
【解析】
【9题详解】
由两幅卫星遥感图可知色林错面积是增大的,这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雪融水增加造成的,B正确;生态环境改善和高原地壳抬升不会导致湖泊面积扩大,A、C错误;该地年降水未明显增加,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该湖泊面积变化主要是冰雪融水增加导致的,冰雪融水属于淡水,矿物质含含量少,会使湖泊盐度下降,A正确;入湖水量增加,湖泊深度增加,B错误;湖泊面积增大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所以湖水温度不会下降,C错误;入湖径流能携带的泥沙增多,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卫星导航系统主要进行定位、导航,不能监测湖泊面积,A错误;水文监控技术主要应用于监测流量、流速、含沙量等,B错误;卫星遥感技术可对地表进行实时监测,且工作对象是面,可监测色林错湖面积变化,C正确;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等,不能对湖泊面积进行监测,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
【点睛】湖泊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降水量增加、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退耕还湖。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量的多少等原因。
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国之一,是世界矿业的中心。其进口的主要矿产品为石油、铝土矿、天然气、煤炭等,但美国出口的矿产品并不多。下图示意其部分进口矿产品来源国及进口量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2. 美国的矿产品进口格局,有利于( )
A. 减小资源的对外依赖B. 保障资源供应安全
C. 减少资源的国内消耗D.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3. 美国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但其出口矿产并不多,主要原因是( )
①勘探开采技术落后②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高③保护本国矿产资源④出口利润低于其他产品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2. B13. B
【解析】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美国的矿产进口格局是从全球各地多渠道进口,既保证质量更保证其安全性,B正确;美国的矿产进口格局增加了资源的对外依赖,A错误;同时出口的矿产品并不多,说明资源的国内消耗增多,C错误;从全球各地多渠道进口矿产并不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美国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是世界上资源消费量(人均也是)最大的国家,因此出口矿产并不多,在保证国家资源安全方面也重视对本土资源的保护,②③正确;美国科技水平高,勘探开采技术先进,①错误;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因此出口矿产并不多主要原因并不是出口利润低于其他产品,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按重要程度,资源安全可分为战略资源安全和非战略资源安全。战略资源是指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稀缺性且无可替代。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石油一定是战略资源,是影响国家安全最主要的方面之一。
以古民居聚集为特色的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浙江省传统村落、聚集中心分布和浙南山区传统村落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浙江传统村落聚集中心( )
A. 山区因气候条件较差,分布较少B. 因传统农业发达,平原地区分布多
C. 因地势低平,多洪涝,平原保留较少D. 山区因交通不便,得到较好的传承和保留
15. “依山就势,错落有层次的群体空间组合”是浙南山区传统村落常见的布局特征,这主要是为了( )
①方便出行②避光遮阳③节约耕地④通风采光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4. D15. C
【解析】
【14题详解】
由图可知,浙江省的传统民居聚集中心主要在地势较高的山区,特别是浙南地区,主要是因为原来交通不便,古民居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虽然现在交通得到了改善,但人们的保护意识已大幅提高。故选D。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浙江是多山的省份,浙南地区更是人多地少,为解决这一矛盾先民们为更好地适应环境,在修建民居时既考虑与环境的协调,也考虑更好地利用环境所能提供的各类服务。故“依山就势,错落有层次的群体空间组合”可以节约耕地,且通风采光效果好,②错误,③④正确,错落有层次并不利于出行,①错误,故选C。
【点睛】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主要为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两种,社会经济有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背景;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
沿国境附近国道自驾游是近年兴起的一项新型旅游形式。下图为某自驾游爱好者于2023年7月中旬至8月初沿我国331国道自驾的一段线路。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自驾游爱好者在7月18日上午9点(北京时间)从漠河前往呼伦贝尔8个多小时的车程里,观测到的太阳光线照射方向变化是( )
A. 顺时针方向由左车窗至右车窗B. 逆时针方向由左车窗至右车窗
C. 逆时针方向由右车窗至左车窗D. 顺时针方向由右车窗至左车窗
17. 此时段从呼伦贝尔至阿尔山,沿途最常见的地貌和植被景观是( )
A. 沟壑纵横的黄土峁B. 多姿多彩的峰林
C. 一望无际的温带草原D. 树叶枯黄的白桦林
【答案】16. A17. C
【解析】
【1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夏季太阳东北日出、西北日落。读图,从漠河前往呼伦贝尔,车辆从北向南行驶,且行驶了8个多小时,所以上午太阳在左侧,下午在右侧,顺时针方向由左车窗至右车窗,A正确;ABD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从呼伦贝尔至阿尔山主要在内蒙古高原地区,夏季温带草原茂盛,C正确;沟壑纵横的黄土峁主要出现在黄土高原,A错误;多姿多彩的峰林主要出现在喀斯特地貌区,B错误;树叶枯黄的白桦林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直射北半球一东北升,西北落; 太阳直射南半球一东南升,西南落 ;春秋分一一正东升,正西落。
目前汽车已是普通消费品,但大量报废车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车辆回收和处理体系是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下列为典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序流程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典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关键程序是( )
A. 清洗、拆解B. 检测、评估C. 报废、制造D. 刻标、包装
19. 汽车报废回收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
①促进环境保护②拓展资源渠道③促进技术进步④增加汽车产量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8. B19. A
【解析】
【18题详解】
报废汽车中不同零件使用状况不同,通过检测和评估可将汽车零部件区分为报废件、可再制作件、完好件三部分,对待这三部分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报废件可做报废,有可再制作件通过再制作生产新产品,完好件可直接再利用,所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关键程序是检测和评估,将报废汽车零部件区分再生产,B正确;清洗和拆解是对整车,不区分零部件,A错误;报废和制造需要经过检测和评估,不是最关键程序,C错误;刻标以及包装是针对可再制造件产业链的末端程序,没有区分报废件和完好件,不针对整个产业链,不是最关键的程序,D错误。故选B。
【19题详解】
对报废汽车回收可以减少向外界排放废弃物,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①正确;通过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可以扩大资源获取范围,有效地拓展资源渠道,②正确;汽车报废回收技术含量低,不能促进技术进步,③错误;汽车产量主要是由汽车消费市场决定,与汽车报废回收无关,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点睛】废旧汽车对坏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占用空间、影响美观、造成污染等;废旧汽车不及时清理会占用城市用地空间,影响市容市貌;占有道路,影响道路交通和居住区人员安全;废旧轮胎、机油及废旧电瓶等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影响城市环境。
20. 下图为2021年中秋节(9月21日)某天文爱好者在我国某地(约120°E)拍摄的月亮照片。照片显示的时刻前后,下列地点可能拍摄到月亮从东方升的是( )
A. 伦敦(51°30'N,0.1°5'E)B. 旧金山(37°48'N,122°25'W)
C. 开罗(30°2'N,31°20'E)D. 布宜诺斯艾利斯(34°20'S,58°30'W)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秋节(9月21日)月相为满月,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为一条线,日、月为“此升彼落”状态。中秋节(9月21日)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月亮位于上中天(高度最大时)为午夜(即地方时是24时),东方升起时间(地方时)为18点。图中满月位于正南方,故120°E此时地方时为24:00,比可拍摄到月亮从东方升起的地方时间早6小时,经度约相差90°,可知大约30°E附近可拍摄到月亮从东方升起,符合题意的为C项。故排除ABD,选C。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大城市核心区人口减少是一个普遍性趋势。例如京津沪三市2020年与2010年相比,城市核心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出现了3%以上的降幅。导致京津沪大城市核心区人口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城市整体扩张②核心区服务业衰退③城郊快速发展④核心区人口增长慢
A. ②④B. ②③C. ①③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由于大城市的整体扩张,使郊区得到快速的发展,人口向郊区迁入,从客观上促进核心区人口比重的下降,①③正确;核心区人口比重出现下降,人口数量不一定减少,核心区服务业不会衰退,②错误;核心区人口增长慢不是核心区人口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保护黑土等耕地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下图示意黑土保护的主要措施,其中免耕、秸杆还田和直接覆盖地表是我国东北地区针对黑土退化而采取的保护性耕作的有效方法。完成下面小题。
22. 保护黑土等耕地资源的核心是( )
A. 改变土壤质地B. 增加土壤有机质C. 改善土壤结构D. 减少土壤孔隙率
23. “免耕”的主要作用是( )
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土壤污染C. 更新作物品种D. 减轻土壤侵蚀
【答案】22. B23. D
【解析】
【22题详解】
保护黑土等耕地资源是一项宏观的政策措施,其核心是保护土地的生产力(土壤有机质是重要指标),针对的是耕地本身,B正确;改变土壤质地、结构、孔隙率都不能直接改善土壤肥力,对土地生产力影响较小,不是保护黑土耕地资源的核心,AC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免耕是在土壤表面留下足以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的耕作方式。免耕增加了土壤表层覆盖物,可减少风力或流水对土壤层的侵蚀作用,D正确;免耕不对或很少对田间的其他植株进行清除,其他植株消耗土壤肥力,不一定会提高作物的产量,A错误;免耕不能减少土壤污染,也不能更新作物品种,BC错误。故选D。
【点睛】世界有三大黑土区,分别是乌克兰的乌克兰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中国的东北平原。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由“生态功能区”逐渐变成了“生态脆弱区”,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冻雨主要是指高空冰晶降落到一定高度时融化成雨滴,然后又降至温度低于(0°的低空形成的雨。贵州是我国最容易发生冻雨的省份,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都有可能出现。完成下面小题。
24. 当贵州某地出现冻雨时,其垂直气温变化形势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5. 贵州省冬季易出现冻雨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处中低纬度,冬季近地面气温低于高空②东侧较低的地形,冷空气停留时间长
③暖湿气流进入贵州时,在冷空气上方爬升④暖湿气流进入,出现下热上冷现象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24. A25. B
【解析】
【24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冻雨主要是指高空冰晶降落到一定高度时融化成雨滴,然后又降至温度低于0°℃的低空形成的。所以冻雨发生时,在低空垂直气温变化形势为近地面气温低于0℃,上方出现逆温并且气温高于0℃。观察4幅图可知,①符合冻雨发生时低空垂直气温变化形势,①正确;③④低空并没有出现逆温,③④错误;②近地面出现逆温,但是低空气温均低于0℃,②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地势较西侧略低,冬季冷暖气团交汇并受地形阻挡形成昆明准静止锋时,贵州在冷气团一侧,上方为锋面和暖气团。冷暖气团势均力敌,贵州位于东侧较低的地形,冷空气停留时间长,暖湿气流进入贵州时,在冷空气上方爬升,②③正确;冻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形的阻挡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不是因为纬度位置,①错误;暖湿气流进入,出现上热下冷现象,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冻雨形成过程:①冻雨多在强冷空气或寒潮到达时,由于冷暖空气交锋而产生;②当有冷锋入侵时,使锋面下的气温和地面温度都降至0℃以下,而锋面上方的气温却在0℃以上且较潮湿,在锋面上方的云层内形成的雨滴落入温度低于0℃的气层时,就能变成过冷雨滴,这种过冷雨滴一旦降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地物上,立即冻结成冰,形成一层密实光滑的、有时是透明的玻璃状冰壳。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喀斯特石漠化是指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和喀斯特地貌及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由于植被遭受破坏而导致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为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分布略图。
材料二“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过去的生活写照,近年来,通过大面积种植根系发达、耐旱耐瘠、恢复水源涵养能力强的核桃树、山葡萄经济林等措施,取得了“治山”与“治穷”相促进的效果。
(1)从形成的自然背景看,广西“石漠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说出都安瑶族自治县选择种植核桃树、山葡萄等经济林的合理性。
(3)与搬迁人口相比,“都安模式”有哪些优点?
【答案】(1) ①. 喀斯特地貌区 ②. 河流两侧地区(或植被稀疏地区)、地形坡度较大地区
(2)石漠化地区少地表水;土壤少而薄;核桃树、山葡萄生命力强;具有保土保水;涵养水源功能;(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
(3)减少搬迁等成本或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或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人地和谐共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广西石漠化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石漠化的分布、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及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广西的石漠化是由于喀斯特地形区土层薄,水土流失后造成基岩裸露的现象,由材料信息“喀斯特石漠化”可知石漠化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区;由“植被遭受破坏”可知石漠化分布在植被稀疏地区;由“土壤严重侵蚀”可知石漠化分布在地形坡度较大地区;由图可知石漠化分布在河流两侧地区。
【小问2详解】
由材料信息“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喀斯特地貌”可知都安自然环境恶劣,缺少地表水、土层薄,因此要选择耐旱耐贫瘠的 树种。由材料可知核桃树、山葡萄“根系发达、耐旱耐瘠”说明其适应性强,同时又具有“恢复水源涵养能力强”,通过恢复植被,可以保土保水,取得“治山”的效果;核桃树、山葡萄又属于经济林,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小问3详解】
与搬迁人口相比,都安通过大规模种植耐旱耐贫瘠的经济林,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通过对优势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就业岗位,可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的统一。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每年春末夏初时节,我国北方冷空气南下,与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强烈交汇,在湖南湖北一带形成较小规模的气旋,并以约25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移动,形成大风暴雨,影响黄淮、江淮地区。下图示意2023年4月某日8时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及前后24小时内的降水量分布状况。。
(1)推测甲地此时的天气状况及未来几天内的天气变化。
(2)此时段强降水主要分布在气旋的____地区,并简析其水汽来源和降水形成过程____。
(3)列举该时段强降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危害。
【答案】27. 此时出现较强降水;未来几天先出现晴朗天气,后出现降水(或晴转阴雨)。
28. ①. 东侧(或东北) ②. 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位于气旋(东北)前部区域,由于气旋逆时针旋转,南来暖湿气流与北方冷气流相遇,形成强降水。
29. 使土壤结构等变差,(造成土壤有机质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含水量上升,温度下降;土壤含水量上升,引起农作物倒伏等),影响农作物生长;此时段强降水减少光照,减弱光合作用。
【解析】
【分析】本题以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等压线的判读、气旋、锋面气旋、降水对农作物的影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可以从阴晴状况分析。由图可知,甲地此时降水24小时降水为10--25mm,此时出现较强降水;由于位于低压的东北侧,处于暖锋附近,由于北半球气旋逆时针转动,因而图中暖锋也逆时针转动,未来几天甲地先位于暖锋锋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出现晴朗天气,后又受到冷锋控制,出现降水或晴转阴雨天气。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此时强降水主要分布在气旋的东侧(或东北);由图中气旋流动的方向可知此时盛行西南风,东南风,西南风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东南风的水汽来自太平洋;强降水位于气旋 (东北) 前部区域,由于气旋逆时针旋转,南来暖湿气流与北方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形成强降水。
【小问3详解】
可以从土壤、含水量、温度、光照等角度分析,强降水使土壤结构等变差,强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汇聚速度快,侵蚀力强,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有机质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强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上升,导致土壤水分含量过多,影响农作物生长;土壤含水量上升,引起农作物倒伏等,影响农作物生长,此时段强降水造成阴雨天气多,减少光照,气温下降,减弱光合作用等,影响农作物生长。
28. 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促进能源产业发展、缓解减排压力、拓展经济增长空间。青海率先建成了集能源供应、产业发展、碳排放管理于一体的国家级零碳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形成锂电池、新能源装备等产业集群及相关延伸、配套的服务业。目前,已有中国电信、华为等大数据存储、云计算中心等入住,为实现青海清洁能源高效利用、达成“双碳”目标和经济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动力。
材料二2022年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总量达4076万千瓦,占省内总装机容量的91.2%。下图1为青海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丰富地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青海2022年主要能源装机容量(单位:万千瓦)和比重示意图。
(1)说出青海省2022年能源装机容量结构特征。
(2)从区域分布上看,青海省的太阳能丰富区主要集中在该省的____,简析成因____。
(3)分析在青海建设“零碳工业园”的优势。
(4)有专家指出,在青海建设“数据中心”有明显的优势。说明理由。
【答案】(1)以清洁能源为主;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超60%
(2) ①. 西北(部)地区 ②. (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强;晴天多,年日照时间长:(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度大)夏半年昼长长,日照时间长。
(3)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且多为可再生;水、风、光互补的独特优势;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且廉价;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4)“数据中心”为高耗能产业,电能需求量大;高原独特的冷凉气候优势,可减少散热时间能耗;近年来风光水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比重上升:本地区人口稀少,能源生产大于需求:地方政府推动发展数字经济规划及政策优势。
【解析】
【分析】本题以青海2022年主要能源装机容量和比重示意图为背景,设置4小题,涉及青海能源结构、太阳能分布及成因、工业园区建设优势及数据中心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及表1“2022年青海省清洁能源占省内总装机容量的91.2%”可知,以清洁能源(包括了太阳能42%、风能22%、水能28%)为主;读图2可知,构成图中清洁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其中新能源占比越过60%。
【小问2详解】
由图1可知,太阳能丰富区主要分布在青海的西北部。太阳能丰富可以从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辐射时长的角度分析。根据青海自然环境特点可知:位于第一级阶梯,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故太阳辐射强。夏半年昼更长,日照时数长;晴天多,年日照时数长。故太阳辐射的时长更长。
【小问3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大气中碳增长主要是因为化石能源的使用和大面积毁林。由材料一及图1可知,“零碳工业园”是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来实现的。结合第一题可知,青海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风能、水能为主。由此可知,青海建设“零碳工业园”的优势首先是能源优势:清洁能源丰富且可再;风、光、水还可以实现互补。经济落后地区的优势有土地资源丰富而廉价。“国家级零碳技术产业园区”说明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小问4详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2月考试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植生滞留槽”建设前,该区域, 津巴布韦禁止铬矿砂出口,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