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宝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名篇名句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
(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 , ”两句,批评了将生死寿夭等量齐观的观点。
二、语言文字运用
2.按要求做答。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编排成一段话,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重道轻贫富, , , ,而以儒家的仁义忠信来定义贫富, , 。
①即不以金钱
②但影响亦颇深远
③是用道改变富贵的定义
④再进一步
⑤这种观点虽较极端
A.③④①⑤②B.⑤②①④③C.④③①⑤②D.⑤②④①③
(2)班级组织如何读完《红楼梦》交流会,下列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电子书阅读器完成《红楼梦》阅读任务。
B.观看忠实原著的经典电视剧替代小说阅读。
C.以主要人物为重点,其余略读的方式读完。
D.采用边阅读边梳理的方式读完了这部小说。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这篇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断桥残雪为什么美
盛洪
①“断桥残雪”包含了“断”和“残”。这两个字都包含了不完整,遭破坏,有缺陷,凋零,枯萎,残破之意。虽然据说“断”是“段”的谐音,意思是说“段家修的桥”,但为何不说“段”而说“断”,也还是反映一种审美取向。这种意象也体现在了其他事物上。如残荷,残红,枯枝败叶,断壁残垣,等等,这些是自古文人画的一类题材,广泛存在于古今艺术家,如苏轼、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和吴冠中等人的创作中。一般认为,表示青春、健康、完整,白齿红颜和花红柳绿的才是审美对象,这些残缺不全的、衰朽破败的东西怎么可以审美?这是一种病态的美感吗?应该说不是。
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秋叶之美;残叶是秋叶之极致。秋叶一般是红色的,或近似红色的。而红色是果实成熟的颜色,大量生物以至人类或全部或部分靠果实生存,他们看到成熟了的果实就有一种本能的喜悦,久而久之,这种对成熟果实的反应就内化于生物的基因,成为他们先天喜爱的东西。而果实,又是种子,是下一代的生命密码。自然,红色会被认为是美的。再往后,秋叶不仅成熟,还要衰老,走向死亡。这有什么美的呢?对于一个个体来说,衰老甚至死亡是件坏事,谁不想青春永驻、长生不老呢?但是从整个物种来看,这却是一件喜事。因为一代个体能够衰老,说明它必有一种传宗接代的机制。这种机制就是以上一代的衰老死亡为前提,才会有下一代的新生。而在这世代更替中,才会有机会产生变异,而经自然选择,更适宜的变异会被选中,该物种就有可能演化得更好。如果没有世代之间的衰老、死亡和新生,就没有这种演化的机会。因而,出现衰老,就意味着新生,意味着演化,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
③当然,上述这种愉悦并不直观,是间接的审美。所以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感觉到的。然而就衰老本身,也有一种直接的审美。这就是衰老本身所包含的特质,如饱经风霜、老骥伏枥、德高望重,等等。记得在黄冈看过一幅苏轼所绘“老梅”的碑刻,其中的老梅曲折回转,疙瘩伤痕满身,只有一些零落梅花。这就是对衰老的欣赏,包含了苏东坡在乌台诗案后对磨难的理解,然而这只是写残画老的部分原因。
④歌颂青春和健美是对生命的赞歌。生命就是有序,就是条理。然而生命并不刻板,并非完全有序和具有周期性。怀特海说:“生命的本质要到既定秩序的破坏中去寻求。”正说明生命并不完全循规蹈矩,总有些跳出纹理框架的东西,它才生动,它才有演化和升级的机会。井井有条表面上看来很好,但它也失之于太有序了,审美上也就缺乏点儿趣味。太有序的东西往往出现在简单系统,而生命一定是复杂系统,它的表现不可能是秩序井然的,因为复杂难以绝对有序,它经常表现为部分的有序,部分的无序。反过来,看到这样的图景,我们就可以猜测有生命的存在。因而,如果生命是令我们惊喜和兴奋的东西,有序中之无序会激起我们的喜爱。
⑤现在回头再看断桥残雪。经风吹日晒,雪开始消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雪率先融化,在房子屋顶的斜面,雪在风吹日晒时会较早滑落,残留下来的雪的外形就是在有序和无序之间。而断桥,就是人工建筑的残破。桥是人为设计和建造的,是非常有序的,当桥断了以后,就有些无序了,但这时正是在有序无序之间,也有可审美的趣味。断桥配残雪,自然与人工的有序无序之间搭配在一起,就有了双重的美感。
⑥当然西湖之断桥并非真断,而是“断”的意境。真断之桥也并非罕见。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到人工建筑的残破之美。断壁残垣,是人为的设计和自然力的拆解之间的均衡。如我们欣赏长城遗迹,它的特点是迂回曲折的断壁残垣和长在城墙上的灌木野草,与那些被修葺整齐的古长城相比要更有味道。当然构成长城之美的因素还有很多,它有历史,人们到这里凭吊;它代表着变化,人们感受着它的沧桑之美。
⑦老子说,“大成若缺”。意思是,真正圆满的东西看起来是有欠缺的。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种“不全”的感慨不正是千古绝唱吗?这可以用来说明“残”“断”审美的意义。正是因为在它们表象背后的完满蕴意,才会让人欣赏残缺之物。
3.下列对“断桥残雪为什么美”内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春、健康、完整,白齿红颜和花红柳绿体现生命之美。
B.个体的衰老死亡,才会有下一代的新生,促进生命演化。
C.有序中又有无序能体现生命的复杂性,更富有审美趣味。
D.断桥残雪体现出自然与人工的有序无序之间均衡的美感。
4.下列用以论证断桥残雪之美的论据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墙垣零落、一片荒芜。
B.故宫博物馆布局整齐划一,外观金碧辉煌。
C.宋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5.下列推断本文隐含前提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事物之美并不取决于客观实际,而取决于主观情感。
B.美的事物既赏心悦目,又能够唤起人们的内在情感。
C.具有历史,又代表发展变化,这样的事物才是美的。
D.体现生命本质、具有丰富意蕴的事物具有审美价值。
6.第③、⑥段都是对上一段内容的补充论证,请评析这两段论证的合理性。
7.下面是《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请运用上文观点,分析地坛及四周破败残缺之美。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世界
姜昕
①小女孩儿独自趴在窗口。她的一只胳膊撑着窗台,手托着腮,微微仰着头,小小轮廓初现的脸上一双大大的黑白分明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窗外……她就那样久久地趴在窗台上,一脸的沉醉,整个人沐浴在月光中……
②夜已经很深了,可是,她还没有入睡。那是因为从窗帘的缝隙里“跑”进来的一束月光,那束淘气的光线不偏不倚恰好留在她脸上,那让她小小的灵魂莫名其妙就无法安静了。
③那是她从未见过的夜晚,那么“明亮”——是的,那个生命里最初感受到的有关夜晚的美丽留给她的印象就是这两个字。她从不知道月亮也会有那么大的力量,竟然可以把夜晚的世界照耀得那么美丽:近处的田野、稍远的果园、更远处的山峦全都清晰可见,却又和白天不同——它们像是笼罩在薄纱般朦胧的气体中,又像是沉浸在干净而柔和的水中,而那层将她眼前的世界变得仿佛梦境般迷人的气体,正是月光。
④她轻轻打开窗,探出头去,空气是那么新鲜,觉得心间有些莫名的东西要释放,可是她只能对着窗外月光中的世界发呆——她还没有能力捕捉那个神奇的夜晚带给她稚嫩心灵的冲击。可是,那正是美对她最初的显现——那个夜晚的月亮仿佛就是专门为开启她小小的灵魂而照耀的!
⑤那个小女孩儿就是我。
⑥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在我还是个小孩儿时,那一到夜晚就兴奋不已的现象已经预示了我未来的轨迹——不知是因为我那时恰好拥有的那间相对独立而又“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还是因为我天生就是一只一到晚上就会两眼发亮的猫……那些夜晚一直是我小时候的秘密,有关它们,我从没跟小朋友们提起,我的爸妈更是从无察觉,否则,我大概就不能继续享有那份作为一个小孩子实在无力保卫的“自由”了。
⑦那是小学三年级以前的事儿了。那时候,我们家住在西山脚下,而且,我们家所属的那栋楼是家属院儿最后的一栋,我小屋窗外的景象就是这样的:院墙外是麦田,很大的一片;接着是果园,苹果、桃、梨、杏儿、核桃、枣树……一直绵延到西山的支脉;窗户右面是一片松柏林——在那时我的眼里,那可是“森林”,是和那些童话书有关的地方。我总幻想着,如果能在那儿碰到王子、七个小矮人或者即便是巫婆(我当然只会把自己想象成白雪公主或小红帽),那以后的故事将会怎样;左边过了马路就是山,春天的时候山上开满了桃花、杏花、梨花,秋天的时候漫山遍野的红叶混合着金黄,那些色彩,就像记忆里的童年一样如梦似幻。那座山里结满了我小时候的故事,就像酸树上的果实,有酸有甜,只不过不同的是,当它们坠入了记忆的泥土,就在我心里都变成了甜的。
⑧我小时候胆子特别大,我喜欢四处乱跑,而且总爱带着我的猫。每一个放学回家的黄昏晚饭前,做完了功课,我都会抱着猫到田野或“森林”间玩,在林间和田埂上的时候,我是只喜欢奔跑的“小梅花鹿”。那时显然也是我的猫一天里最开心的时候,它会像只小狗儿那样在我周围欢蹦乱跳,时不时还会尾随一只蜻蜓、蝴蝶、小鸟什么的,不见了踪影。只要我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从草丛某个深处探出灵巧的身影,然后一溜烟儿地又回到我身边来……太阳快要落下山的时候,天空里耀眼的云霞常常会让我呆住了,她似乎在一天比一天强烈地对我诉说着某种憧憬——快快长大,展开翅膀,追随着太阳的脚步,去看看那灿烂云霞深处,她居住的山谷究竟是怎样奇妙的地方……
⑨我说的这些只是我小时候的一种快乐,一个人的时候的快乐。
⑩对我来说,好像从很早开始,我的世界就有两个:白天的世界和夜晚的世界——那种区分就像是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的世界和我一个人的世界;现实的世界和我心里的世界——直到今天,我也从未打算去区分,它们之间我究竟更该在乎哪个。因为,它们就像白天和夜晚的交替,带给我不一样的快乐,自然而然地,也构成我生命的整体。
(节选自自传体小说《长发飞扬的日子》的序曲部分)
8.全文主要以第一人称叙述,而①-④段采用第三人称,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9.第⑦段画线句运用比喻修辞,请加以赏析。
10.第⑧段描写猫的动作情态,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11.第⑥段说“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联系全文,赏析其构思之妙。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霁夜
(宋)孔平仲
寂历帘栊①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②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释】①寂历:寂静,冷清。帘栊:窗帘和窗牖。 ②准拟:料想。
12.下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窗帘和窗牖在深夜依然历历在目,暗示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B.梦中响起戍墙铃声,反衬诗人现实生活中功业无成、壮志难酬。
C.雨前“狂风送雨”和雨后“淡月笼云”对比,突出雨后的清幽。
D.秋声堕叶与秋夜流萤,渲染残败冷清之景,抒发凄冷孤独之情。
13.从虚实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尾联。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①周文襄①为侍郎巡抚十九年,为尚书巡抚又二年,百姓不知凶荒,朝廷不知缺乏。或问之,曰:“当时济农仓米常数十万,一遇水旱,即据实奏闻,求免岁粮,上无不准,所免之数,即以济农仓米补完。所以民不知凶荒,朝廷不知缺乏也。”问:“当时何处得此米?”曰:“此有二项。其一,奏改南京公侯禄米于各府关支②,省下运耗十五万;其一,奉例劝分③得米又六万,每岁兑军起运④毕,令催粮里甲,运此十二万米入济农仓。赈济补灾之外,岁有宽余皆积之,此米所以多也。”
②粮运过江遭风损失者,公皆先知,人以为异。久之乃知公于金焦二山各委一僧使日具风水报各与数健卒给其使令。人感其诚,无不尽力。其思虑详而计算密,虽处家者亦恐不能然也。
③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其心勤民事如此。然自视歉然,有感怀一首云:“日宴忘餐夜半兴,簿书烦恼为无能。秉心初拟逢衡鉴,任戆宁知越准绳。法在恤民民反病,事因除弊弊愈增。前非未悟羞籧瑗,敢叹微躯践薄冰。”
(节选自焦竑《玉堂丛语》卷二)
二
七年,江南大稔,诏令诸府县以官钞平籴备振贷⑤,苏州遂得米二十九万石。故时公侯禄米、军官月俸皆支于南户部。苏、松民转输南京者,石加费六斗。忱奏令就各府支给,与船价米一斗,所余五斗,通计米四十万石有奇,并官钞所籴,共得米七十万余石,遂置仓贮之,名曰“济农”。振贷之外,岁有余羡。
(节选自《明史·周忱传》)
【注释】①周文襄:周忱,时任江南巡抚,总督税粮。 ②关支:领取。 ③劝分:劝导有积储的人接济别人。 ④兑:交付、支付。起运:开始运送。 ⑤以官钞平籴备振贷:用官府发行的钱票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以备荒年救济出售。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法在恤民民反病( ) (2)江南大稔( )
15.结合文意,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然自视歉然( )
A谦虚 B.不足 C.道歉 D.理亏
(2)通计米四十万石有奇( )
A奇异 B.出入 C.单数 D.余数
16.第②段画线部分有四处需加句读,请用“/”标识出来。
久之乃知公于金焦二山各委一僧使日具风水报各与数健卒给其使令。
17.将第③段画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
18.两个语段都写到了周忱设立济农仓的事,但是笔记体与史传的写法有别,请比较两者在选材上的不同。
19.如果让你考核官吏,结合上述材料,评价周忱的治理能力。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陆德明经典释文三十卷①
①我友叶林宗,笃好奇书古帖,搜访不遗余力。每见友朋案头一帙,必假归躬自缮写,篝灯命笔,夜分不休。吾两人获得秘册,即互相传录,虽昏夜叩门,两家童子闻声知之,好事极矣。
②林宗殁,予哭之恸,为文以祭之曰:“昔我与君,定交杵臼②。奇文同赏,疑义相剖。春日班荆③,夜雨剪韭。君书我书,我酒君酒。垫巾步屧,频烦往来,尺蹏问字,一日几回。安榴之馆,酸枣之台,握手谈讌,私心徘徊。应氏樵苏④,庞家鸡黍。互作主宾,莫辨爾汝。剪烛连床,共期古处。陶陶尹班,永夕絮语……我初闻讣,如毒蓼辛。噭⑤然一哭,痛绝斯人。退笔⑥栖床,钞书盈笥。摒当⑦残帙,狼藉古字。问君囊箧,如是而已……”
③君亡来三十余年,遍访海内收藏家,罕有如君之真知真好者,每叹读书种子几乎绝灭乎。
④此书原本,从绛云楼北宋椠本影摹,逾年卒业。不惜费,不计日,毫发亲为是正,非笃信好学者,孰能之。君殁后,予从君之介弟石君借来。石君卓识洽闻,著史论甚佳,交予如林宗,亦不可谓之两人也。予述此书所自,而题语专属林宗,或冀后日君托此书以传,不至名氏翳如,是予之愿耳。然予言不闻,何足为君重。且其传不传有数焉,聊以写予哀而已。
[补]吴骞云:叶石君《金石文随录•跋唐李都尉文墓志》云:“右碑系正书,字类褚河南。予于弱冠之年见此碑于友人家,旋有族兄羽遐购此碑贻林宗,林宗爱之如重宝,靳以示人。今思当日爱护之风如昨日事。林宗所藏,变易于成殓之后。嗟乎!翰墨一艺文雅事,止可自娱,不可贻厥⑧,何造物之吝惜乃尔。”观此跋,则林宗身后之寥落可想。遵王之慨,良有以也。故附载之。
(节选自钱曾《读书敏求记》卷一上)
【注释】①陆德明经典释文三十卷:这是钱曾藏书的书名条目。钱曾,字遵王,清初藏书家。 ②杵臼:比喻不计较贫富地位的朋友。③班荆:指朋友共坐谈心。④樵苏:砍柴刈草。 ⑤噭(jià):同“叫”。⑥退笔:用旧的笔。⑦摒当:除去,摒弃。⑧贻厥:留传,遗留。
20.第②段中粗体字“爾”是一个繁体字,找出其简体字正确的一项( )
A.雨B.甭C.两D.尔
21.结尾所说“遵王之慨”具体是指( )
A.认为林宗死后读书种子几乎绝灭。
B.林宗是否传名后世只能交付命运。
C.林宗的收藏难以留存给他的后人。
D.林宗生前努力换来身后贫困撩倒。
22.第②段祭文中多化用前人诗句来表达作者与叶林宗的深厚情谊,请举例分析。
23.文末补充校证者吴骞的一段文字,分析这段话对原文的作用。
六、作文
24.根据要求写作。
身处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轻而易举获取大量信息。那么,获取更多的信息是否使人变得更聪明?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上海市宝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渌水荡漾清猿啼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贾谊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以及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渌”“牖”“诞”“殇”。
2.(1)C
(2)B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④句“再进一步”作为过渡句,引出下文对前语境中“重道轻贫富”观点的具体解释;
③句“是用道改变富贵的定义”解释了“重道轻贫富”“再进一步”的具体内容。
①句“即不以金钱”与后文语境“而以儒家的仁义忠信来定义贫富”形成转折关系,进一步解释了“用道改变富贵的定义”的观点,儒家的“仁义忠信与上文“道”紧密照应;
⑤句“这种观点虽较极端”中的“这种”复指“重道轻贫富”这种认知,“较极端”属于评价。
②句“但影响亦颇深远”是对前面的评价进行补充,说明虽然极端但有深远影响。
故排序为:④③①⑤②。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阅读方式的把握能力。
A.这是一种现代化的阅读方式,完全可行。
B.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了解故事情节,但无法完全替代阅读原著的体验。小说中的细节、人物心理描写等通过电视剧难以完全传达。
C.这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尤其是对于篇幅较长的小说,可以帮助读者抓住重点。
D.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有助于理解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故选B。
3.A 4.B 5.D 6.示例1:第③段的论证更合理。在上一段论述衰老“间接的审美”基础上,这一段论述衰老“直接的审美”;上一段说:对于一个个体来说,衰老甚至死亡是件坏事,但是从整个物种来看,这却是一件喜事。这一段补充论证:个体衰老本身所包含的美感特质;使论证更全面。第⑥段在第⑤段论述了桥断以后有序无序的美感之后,提出观点:西湖之断桥并非真断,而是“断”的意境,接下来理应论述断桥中“断”的意境,而文章却转而论述“人工建筑的残破之美”,转移了论题。
示例2:这两段的论证都合理。在第②段论述衰老意味着新老更替、物种演化的基础上,第③段补充论证:个体衰老本身所包含的美感特质;使论证更全面。同样,在第⑤段论述了断桥残雪有序无序的美感之后,第⑥段意在由断桥拓展到所有的残破建筑,更充分说明“人工建筑的残破之美”的道理。 7.示例:本文认为,破败残缺的表象下的完满蕴意,使事物具有审美意义;《我与地坛》中“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充分体现地坛的破败零落,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四周的“老”柏树以及到处野草荒藤,更显苍老荒芜;地坛与四周草木原本的有序之中又有了无序,这样,自然与人工的有序无序搭配在一起,就有了双重的美感。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解析“断桥残雪”的意象,引发对残缺之美的思考。作者从自然现象和人类建构两方面探讨残缺与衰老的美感,认为这种美感源于对生命复杂性的理解以及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演化。文本强调有序与无序之间的和谐美,借助文人画和古迹例证,反驳了对残缺美的病态印象,认为生命的真实与不完美反而激发更深层次的审美愉悦。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内涵的理解能力。
A.文章重点论述的是“断桥残雪”所体现的残缺、不完整之美,而“青春、健康、完整,白齿红颜和花红柳绿体现生命之美”这种完整、健康的美并非是文章对“断桥残雪为什么美”所阐述的内涵。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体现了建筑的残破之美,和文中提到的人工建筑的残破之美(如长城遗迹的断壁残垣)相呼应,能够作为断桥残雪之美的论据。
B.体现的是一种完整、有序、华丽的美。而文章重点论述的是“断桥残雪”所包含的“断”“残”之美,即不完整、有序和无序结合的美感,不能作为论证断桥残雪之美的论据。
C.“残月”体现了残缺之美,这种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与断桥残雪的“残”所蕴含的审美趣味一致,都展现了不完整事物的美感,能够作为论据。
D.“枯荷”是残荷,体现了残缺的美。与文中提到的残荷等残缺不全的审美对象相契合,也能够作为断桥残雪之美的论据。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A.文章并不是强调美取决于主观情感而不取决于客观实际。文章虽然涉及审美是一种主观感受,但重点是通过对生命现象(如秋叶的衰老等)以及建筑景观(如断桥残雪、长城遗迹等)的分析,来阐述“残”“断”之美背后的生命本质和意蕴,而不是单纯强调主观情感决定事物之美。
B.文章不是围绕美是赏心悦目和唤起内在情感来论述的。主要是从生命的演化、有序与无序、建筑的残破等角度来挖掘“断桥残雪”等具有“残”“断”特点事物的美感,没有着重提及美的事物要满足赏心悦目和唤起内在情感这两个条件。
C.具有历史和代表变化只是部分事物(如长城遗迹)美的因素之一,不能涵盖文章对“断桥残雪”等多种事物美的全部解释。文章还涉及到生命现象中的衰老、有序和无序结合等内容,并非只强调历史和变化这两个因素决定事物之美。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示例1:
认为第③段的论证更合理。
第②段主要从物种演化的宏观角度阐述了秋叶衰老死亡对于整个物种新生和演化的积极意义,这种审美是比较间接的。对于一个个体来说,衰老甚至死亡是件坏事,因为谁都想青春永驻、长生不老。但是从整个物种来看,这却是一件喜事。因为一代个体能够衰老,说明它必有一种传宗接代的机制。第③段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指出对于衰老本身还有一种直接的审美。它列举了“饱经风霜、老骥伏枥、德高望重”等衰老所包含的特质,还以苏轼所绘“老梅”的碑刻为例,老梅“曲折回转,疙瘩伤痕满身,只有一些零落梅花”,体现了对衰老的欣赏。这使得对“残”之美的论证更加全面。
认为第⑥段的论证不合理。
第⑤段重点论述了断桥残雪在自然与人工的有序无序之间搭配所产生的双重美感,主要围绕断桥残雪本身展开。而第⑥段首先承接上文提出西湖之断桥并非真断,而是“断”的意境的观点。而提出观点之后,按照逻辑,后文应该对断桥中“断”的意境进行阐述,但是后面却说到“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到人工建筑的残破之美”,即论述“人工建筑的残破之美”,并且举了长城遗迹有着迂回曲折的断壁残垣和长在城墙上的灌木野草,与修葺整齐的古长城相比更有味道,进一步说明了人工建筑的残破之美,转移了论题。
示例2:
这两段的论证都合理。
第②段主要从物种演化的宏观角度阐述了秋叶衰老死亡对于整个物种新生和演化的积极意义。而第③段说到个体本身包含美感特质,如饱经风霜、老骥伏枥、德高望重,等等。所以,第③段是对第②段的补充论证。
第⑤段论述了断桥残雪在自然与人工的有序无序之间搭配所产生的双重美感,而第⑥段仍然在论述人工建筑的残破之美,并且由断桥残雪本身拓展到所有残破的人工建筑,如长城遗迹,从而更充分说明“人工建筑的残破之美”的道理。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这可以用来说明‘残’‘断’审美的意义。正是因为在它们表象背后的完满蕴意,才会让人欣赏残缺之物”可知,本文认为,破败残缺的表象下的完满蕴意,使事物具有审美意义。
在《我与地坛》中,地坛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散落的雕栏等,处处彰显着饱经岁月沧桑、历经风雨磨难后的痕迹。所以通过“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充分体现地坛的破败零落,具有历史的沧桑感。
地坛四周愈见苍幽的柏树是“老”柏树,并且到处是茂盛的野草荒藤,更显得地坛苍老荒芜。
地坛原本是有着规整的建筑布局,古殿、高墙、玉砌雕栏等都体现着人工设计的有序性。然而经过岁月侵蚀,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等变化打破了原有的规整,出现了无序的状态。然而经过岁月侵蚀,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等变化打破了原有的规整,出现了无序的状态,如今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荡地茂盛生长,也呈现出了无序的状态。这样,自然与人工的有序无序搭配在一起,在有序和无序之间营造出别样的美感,使得地坛呈现出独特的、因破败残缺而带来的审美趣味。
8.用第三人称能够打破第一人称的视角局限,多角度描写小女孩的形象之美与环境之美;如描写小女孩清澈明亮的眼睛,人与月光融合的情景,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能够客观叙述小女孩当初“还没有能力”捕捉心灵冲击的心智特点;人称变化也带来情感节奏的变化,从舒缓深情场景描写转换到自然活泼的童年生活回忆之中。 9.以山里结满“酸树上的果实”比喻小时候在山里发生的许多故事;又以果实落到泥土中比喻故事成为记忆;从果实“有酸有甜”到现在“都变成了甜的”,说明当初经历的故事有苦有乐,但是如今都成了甜蜜的回忆;将情感心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味觉,形象地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恋之情。 10.猫是我的玩伴,欢蹦乱跳、灵巧可爱的猫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很大乐趣;同时描写猫的欢快活泼,侧面烘托了“我”在田野林间玩耍时的自由快乐之情。 11.总结上文,说明那天晚上对“我”未来生活的影响;而这种独自享受自由的生活场景还有很多值得回忆,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回忆;从空间上说,很自然地从自己的卧室转移到其余场景;“很多年以后”提示着时间上的不同,从童年到“很多年以后”,又回到童年,前后时间自由切换;感性与理性交织,行文错落有致,叙事富于变化。
【导语】文章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展现了作者童年的记忆和体验,巧妙地将夜晚与白天、人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对比,体现了童年的纯真与幻想。描绘了小女孩对月夜的神往和日常生活中的童趣。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情感铺垫,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叙述人称的能力。
第三人称叙述能够打破第一人称的视角局限,允许作者从外部观察小女孩,详细描述她的外貌、动作和环境,如“一双大大的黑白分明的眼睛”和“月光中的世界”,这增加了叙述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由“她从不知道月亮也会有那么大的力量,竟然可以把夜晚的世界照耀得那么美丽:近处的田野、稍远的果园、更远处的山峦全都清晰可见……”可知,通过第三人称,作者可以更自由地描绘月光下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效果。第三人称使得作者能够客观地描述小女孩“还没有能力捕捉那个神奇的夜晚带给她稚嫩心灵的冲击”,这反映了她当时的心智状态。从第三人称的描述转换到第一人称的回忆,带来了情感节奏的变化,由“那个小女孩儿就是我”“在我还是个小孩儿时,那一到夜晚就兴奋不已的现象已经预示了我未来的轨迹……”等可知,使得叙述从深情的场景描写自然过渡到活泼的童年生活回忆。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由“那座山里结满了我小时候的故事,就像酸树上的果实”可知,“酸树上的果实”比喻小时候在山里发生的许多故事。这些故事有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就像酸树上的果实有酸有甜。“果实落到泥土中”比喻这些故事成为记忆。果实成熟后落到泥土中,象征着故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记忆的一部分。“当它们坠入了记忆的泥土,就在我心里都变成了甜的”,说明当初经历的故事有苦有乐,但如今回忆起来都成了甜蜜的回忆。将情感心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味觉(酸甜),形象地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恋之情。通过味觉的比喻,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对童年回忆的甜美和温暖。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由“它会像只小狗儿那样在我周围欢蹦乱跳,时不时还会尾随一只蜻蜓、蝴蝶、小鸟什么的,不见了踪影”可知,猫的欢蹦乱跳、灵巧可爱的动作描写,突出了猫作为“我”的玩伴,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猫的存在使得“我”的童年时光更加丰富多彩。
由“只要我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从草丛某个深处探出灵巧的身影,然后一溜烟儿地又回到我身边来”可知,通过描写猫的欢快活泼,侧面烘托了“我”在田野和林间玩耍时的自由和快乐。猫的状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情,进一步强化了“我”对童年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增强了文本的情感表达。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这句话首先是对前文“那正是美对她最初的显现——那个夜晚的月亮仿佛就是专门为开启她小小的灵魂而照耀的”等描述的小女孩夜晚独自享受月光的情境进行了一种总结。前文详细描述了小女孩如何被月光吸引,以及那种夜晚带给她的独特感受。“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这一表述,预示着接下来作者将要从一个更加成熟、理性的角度去回顾和解读这段童年的经历。它为后文详细展开作者小时候的各种活动和感受做了铺垫。“那些夜晚一直是我小时候的秘密……我大概就不能继续享有那份作为一个小孩子实在无力保卫的‘自由’了”这句话既是对上文童年经历的总结,也自然引出了下文对更多童年秘密的揭露。“很多年以后”明确提出了一个时间跨度,将读者的思绪从眼前的童年场景拉向了遥远的未来,再回到对过去的深思中。这种时间的跳跃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层次感,也让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思绪体验更丰富的情感变化。
紧接着,作者通过“在我还是个小孩儿时……那些夜晚一直是我小时候的秘密”等句子,逐渐将描述的空间从自己的卧室拓展到了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如田野、果园、松柏林等,从而实现了空间上的自然转移。
前文关于夜晚月光的描绘以及小女孩的种种感受都是非常感性且细腻的,展现了一种童真和对自然美的直观反应。而“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之后,“不知是因为我那时恰好拥有的那间相对独立而又‘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还是因为我天生就是一只一到晚上就会两眼发亮的猫……”体现了作者从理性角度分析童年时的自己,这种分析与前文的感性描述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开始用更加成熟和理性的眼光去看待那些曾经单纯的经历,探寻它们对自己人生轨迹的潜在影响。这种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使得文章既具有诗意又不失深度。这句话的使用还体现了作者在安排文章结构上的匠心独运。它打破了单一的线性叙事模式,通过时间和视角的变换创造出一种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节奏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感受到新鲜感和惊喜,从而更加投入地去理解和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12.C 13.这首诗描写了风雨过后的秋夜清静之景;尾联拓展想象,设想明天早晨自己凭轩远眺,而窗外的庐山在一场秋雨的冲洗过后将变得满目苍翠;虚实相生,拓展了时空,丰富了诗歌意境;更突出诗人的清秋逸兴。
【导语】这首《霁夜》通过描绘雨后夜景,将寂寥深夜的清凉意境和秋日的微凉感受相结合。“寂历帘栊”“淡月笼云”展现静谧幽美,流萤伴秋叶增添自然生动。尾联透过“洗出庐山万丈青”的期冀,表达出对晴明清新的期待和生活中的希冀。全诗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暗示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错,“寂历帘栊深夜明” 是说寂静冷清的窗帘和窗牖在深夜被月光照亮,这是诗人醒来看到的场景,并非暗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B.“反衬诗人现实生活中功业无成、壮志难酬”错,“睡回清梦戍墙铃” 只是诗人从梦中醒来听到戍墙铃响,没有体现功业无成、壮志难酬的情感。
D.“渲染残败冷清之景,抒发凄冷孤独之情”错,“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营造的是一种秋夜的清幽氛围,而非残败冷清、凄冷孤独的意境。这里的秋声、堕叶、凉意、流萤等意象组合,更多地是展现秋夜的静谧和自然之美。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这首诗描写了风雨过后的秋夜清静之景,“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拓展想象,写明天早上准备从南边窗户远望,那庐山巍峨的雄姿,一定被夜雨洗涤得一片青翠,更具一番秋日清爽的诱人魅力。
尾联虚实相生,实写的部分是“明朝准拟南轩望”:这是诗人的一个现实计划,即打算在明天早晨在南轩处远望。它体现了诗人当下的一种期待和行为意向,是基于现实生活场景和时间顺序展开的实写内容。虚写的部分是“洗出庐山万丈青”:这是诗人对明日远望所见景色的想象。在今夜经过狂风暴雨之后,诗人预想明日庐山在雨水的洗刷下会呈现出万丈青翠的壮丽景色。通过虚实结合,诗人将眼前的秋夜雨后之景延伸到了未来的远景之中,使诗歌的意境从当下的庭院、夜空拓展到了远方的庐山,空间上得到了极大的延伸,丰富了诗歌意境;更突出诗人的清秋逸兴。
14. 困苦 丰收 15. B D 16.久之/乃知公于金、焦二山各委一僧/使日具风水报/各与数健卒/给其使令。 17.周公到了林下,与(他)并排坐下,很详细地与他交流百姓生活中的事,不久随从人员到了,(他)才知道对方是巡抚大人,(对周公)磕头道歉,请求原谅。 18.笔记体大多是见闻记录,材料来自周公的自述,问答对话形式,讲清实施要点;而《明史》所载史料,主要以官府诏令等书面公文为依据,规范详实地说明具体收支。 19.周忱开源节流,善于经营,他将原先公侯在南京支取禄米的做法,改为去各府县就近支取,节省了粮食运输损耗的成本,又在丰年以官钞平价买米以备赈灾借贷,充实了官仓。同时,派僧侣通报水文天气,与百姓促膝谈心,既了解基层实情,又有利于作出正确决策。可见,周忱是一个深谙经济之道,虑事周密、精明能干的良吏(或者:善于发现问题、能够对症下药的优秀管理者)。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明朝官员周忱的记述,展现了他在巡抚期间的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的精神。作者通过多种事件展示了周忱的智慧和实干精神,如设立济农仓、善用运费差额收集粮食、通过风向预知损失等。他工作勤勉,日夜操劳,关心百姓疾苦。文中以实际事例和细节描绘出周忱的务实与才智,彰显历史人物的风采。文章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深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他超凡的治理能力和人格魅力。这种笔记体与史传的不同写法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真实感。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病”,困苦。句意:本想制定法规来体恤百姓,结果百姓反而受苦、
(2)“稔”,丰收。句意:江南地区获得大丰收。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歉”,不足。句意:然而他自己却觉得做得还不够好。
故选B。
(2)“奇”,余数。句意:总计有四十多万石。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时间长了,大家才知道,周文襄在金山和焦山这两座山上各自委派了一名僧人,让他们每天报告江上的风向和水情,并且分别给他们配备了几名健壮的士卒供他们差遣。
“久之”,为时间状语,“之”为音节助词,应在“之”后面断开;
“于金焦二山”是“委”的地点状语,“公”是“委”的主语,“一僧”是“委”的宾语,应在“僧”后面断开;
“使”后面省略了“之”,并且“日具风水报”为宾语前置句,“风水”是“报”的宾语,应在“报”后面断开;
“各与”的宾语为“数健卒”,应在“卒”后面断开。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并”,并排;“悉”,详细;“俄而”,不久;“始”,才;“谢”,道歉。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写作特点的把握能力。
材料一出自焦竑《玉堂丛语》,选文第一段,有人询问周文襄在他任职期间百姓感受不到灾荒带来的痛苦,朝廷也察觉不到物资的匮乏的缘故和当时济农仓的米来自何处,周文襄对这两个问题做了回答,所以通过对话的形式,由周文襄自己讲述了济农仓设立这件事,并且讲清了实施要点。
材料二出自《明史》,文中说到“诏令诸府县以官钞平籴备振贷,苏州遂得米二十九万石”,说明所载史料主要以官府诏令等书面公文为依据。“苏州遂得米二十九万石”“石加费六斗”“与船价米一斗,所余五斗,通计米四十万石有奇,并官钞所籴,共得米七十万余石”,规范详实地说明具体收支。
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奏改南京公侯禄米于各府关支,省下运耗十五万”可知,周忱将原先公侯在南京支取禄米的做法,改为去各府县就近支取,节省了粮食运输损耗的成本。
由原文“七年,江南大稔,诏令诸府县以官钞平籴备振贷,苏州遂得米二十九万石”可知,周忱在丰年以官钞平价买米以备赈灾借贷,充实了官仓。
由原文“公于金焦二山各委一僧,使日具风水报,各与数健卒,给其使令”可知,周忱派僧侣通报水文天气。
由原文“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可知,周忱与百姓促膝谈心,既了解基层实情,又有利于作出正确决策。
所以,周忱是一个深谙经济之道,虑事周密、精明能干的良吏(或者:善于发现问题、能够对症下药的优秀管理者)。
参考译文:
一
①周文襄担任侍郎并兼任巡抚长达十九年,后来担任尚书兼任巡抚又有两年。在他任职期间,百姓感受不到灾荒带来的痛苦,朝廷也察觉不到物资的匮乏。有人问他其中的缘由,他回答说:“当时济农仓里常常存有十万石米,一旦遇到水灾、旱灾,就依据实际情况向朝廷上奏禀报,请求减免当年的田赋,皇上没有不批准的。所减免的田赋数量,就用济农仓里的米来补足。所以百姓察觉不到灾荒,朝廷也不知道物资缺乏呀。”那人又问:“当时从哪里得到这些米呢?” 周文襄说:“这有两个来源。其中一个,是奏请朝廷改变南京公侯领取禄米的方式,让他们到各府去支取,这样节省了运输过程中损耗的十五万石米;另一个,是遵照规定鼓励人们捐纳而得到的米又有六万石。每年完成兑军起运的任务之后,就命令负责催征田赋的里甲,把这十二万石米运入济农仓。除了用于赈济灾民、弥补受灾损失之外,每年还有剩余的部分,就把它们积攒起来,这就是济农仓米多的原因啊。”
②运送粮食的船只渡过长江时,遇到大风而遭受损失的情况,周文襄事先都能知晓,人们都觉得很奇异。时间长了,大家才知道,周文襄在金山和焦山这两座山上各自委派了一名僧人,让他们每天报告江上的风向和水情,并且分别给他们配备了几名健壮的士卒供他们差遣。人们被周文襄的诚意所感动,做事没有不尽心尽力的。他考虑事情细致,谋划也很周密,即使是善于操持家务的人,恐怕也做不到像他这样呀。
③周文襄担任巡抚的时候,来来往往都乘坐小轿,在驿站路过村庄中偏僻的地方时,常常会去询问、访查百姓的疾苦。有个叫王槐云的五保户,在夏天的月份里正在树林下乘凉。周文襄到了那里,就和他并排坐在一起,王槐云把田间农事说得十分详尽,不一会儿,随从人员到了,王槐云这才知道眼前的人是巡抚,赶忙叩头谢罪。周文襄笑着安抚他,并且等他把话说完后才离开。他对民事用心勤勉到了这样的程度。然而他自己却觉得做得还不够好,写了一首感怀诗,诗中说道:“常常到了傍晚都忘记吃饭,半夜还在操心事务,面对繁多的文书档案烦恼不已,只怪自己能力不足。原本秉持着一片心意,期望能得到公正的评判,怎料自己过于刚直,不知不觉越过了规矩。本想制定法规来体恤百姓,结果百姓反而受苦,想要去除弊端,没想到弊端却越发增多。之前的过错还没能领悟明白,实在羞愧自己比不上籧瑗(古代贤能之人)那样聪慧,又怎敢感叹自己这微贱之躯行走如同踩在薄冰之上(处境艰难)呢。”
二
正统七年,江南地区获得大丰收,朝廷下诏命令各府县用官府的钱钞按平价收购粮食,以备赈灾借贷之用,苏州于是购得大米二十九万石。过去,公侯的俸禄米、军官每月的俸禄都由南京户部支取。苏州、松江地区的百姓转运输送粮食到南京,每石粮食要额外增加六斗的费用。周忱上奏请求让他们到各自所在的府支取俸禄米,并且给予相当于船费的一斗米,这样剩下的五斗米,总计有四十多万石,再加上用官府钱钞所购买的粮食,总共得到七十多万石粮食,于是便修建仓库来贮存这些粮食,仓库取名叫 “济农仓”。在用于赈灾借贷之外,每年还有多余的粮食。
20.D 21.B 22.示例:1:“奇文同赏,疑义相剖”化用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描写作者与叶林宗围绕藏书共同鉴赏、相互切磋的场景;表现了两个志趣相投者的欢乐之情。
示例2:“夜雨剪韭”化用杜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诗句,写出老朋友之间相互邀约、热情款待的场景,表现彼此淳朴而深厚的友情。 23.校证者吴骞的这段补文,引述叶石君一篇跋文,叙述叶林宗生前视若珍宝的古籍名帖星散无存的事例;补充了关于叶林宗藏书的一则新材料;佐证了钱曾目睹叶林宗收藏狼藉、囊箧空空的结局;认同钱曾之慨,加深了对叶林宗悲剧命运的同情。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回忆与友人叶林宗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其深厚的情谊及其学术追求。作者以细致描述两人之间共同读书、交换典籍的经历,展现出一种不计较身份地位的真诚友谊。文中引用祭文及他人的评论,进一步凸显叶林宗生前对文化收藏的热爱及其影响力,并通过描述其去世后的寥落,传递对于读书种子濒临绝灭的惋惜之情。整体以怀念为主调,兼具友情和学术价值。
20.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写法和意义的能力。
原句“互作主宾,莫辨爾汝”的意思是我们互为主宾,亲密无间,不分你我,可见此处“爾”应与“汝”相对,并且结构、意义类似于前句“互作主宾”。而四个选项中,只有“尔”可以表达你的意思,以与“汝”相对。
故选D。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
B.“遵王”是钱曾的号,而“慨”通常指感慨、叹息。因此,“遵王之慨”指的是钱曾的感慨。因此,相应内容应在正文①-④段中筛选。根据原文“予述此书所自,而题语专属林宗,或冀后日君托此书以传,不至名氏翳如,是予之愿耳”可以看出,钱曾关心的是林宗能否传名后世。而“然予言不闻,何足为君重。且其传不传有数焉,聊以写予哀而已”,林宗是否传名后世只能交付命运。
故选B。
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①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第②段祭文,找出其中可能化用了前人诗句的句子,比如有部分字词重合、语意相关等的语句。这需要考生对古典文学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根据原文“奇文同赏,疑义相剖”可以联想到陶渊明《移居》诗中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根据原文“夜雨剪韭”可以联想到杜甫《赠卫八处士》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根据原文“握手谈讌”可以联想到曹操《短歌行》的“契阔谈讌,心念旧恩”等等。
②在确认化用之后,则要具体分析这种化用如何表达了作者与叶林宗的深厚情谊。这通常涉及到对诗句本身情感色彩的理解,以及将其置于祭文的语境中进行解读。比如,若选择“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可以结合原文作者与林宗因书相交相知的情节,如“吾两人获得秘册,即互相传录,虽昏夜叩门,两家童子闻声知之,好事极矣”等,说明此句重点展现的是作者与叶林宗围绕藏书共同鉴赏、相互切磋的场景,从而强调二人志趣相投。如选择“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可以结合诗句意思在春夜中,细雨轻拂,剪下新鲜的韭菜,而新煮的米饭中则掺入了黄粱,散发出阵阵香气。说明这里体现了作者与林宗两人之间情谊深厚,经常相互邀约、热情款待的场景,从而突出说明彼此淳朴而深厚的友情。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
①根据原文“叶石君《金石文随录•跋唐李都尉文墓志》云”可知,吴骞的补文引述了叶石君的跋文。而跋文中“林宗所藏,变易于成殓之后”以及吴骞评论“观此跋,则林宗身后之寥落可想”都说明了叶林宗生前珍视的古籍名帖在他死后星散无存的情况。
②补文中“右碑系正书,字类褚河南。予于弱冠之年见此碑于友人家,旋有族兄羽遐购此碑贻林宗,林宗爱之如重宝,靳以示人”着重叙述了有关于族兄羽遐赠予林宗褚遂良碑文这一事件,而这在作者原文中并未提及。因此,这段补文,补充了关于叶林宗藏书的一则新材料,让林宗爱书的形象更为丰满。
③原文中,钱曾在祭文“摒当残帙,狼藉古字。问君囊箧,如是而已”中记录自己目睹叶林宗收藏狼藉、囊箧空空的结局,而补文中“林宗所藏,变易于成殓之后”则借助叶石君的墓志铭,进一步证实了叶林宗的结局,使原文的叙述更加有力。
④在原文中,作者感慨“或冀后日君托此书以传,不至名氏翳如,是予之愿耳。然予言不闻,何足为君重。且其传不传有数焉,聊以写予哀而已”,表达了自己对于叶林宗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悲痛。而补文中,吴骞引述了叶石君的跋文之外,还增加了自己的感慨“观此跋,则林宗身后之寥落可想。遵王之慨,良有以也。故附载之”以说明补文原因。这说明他非常认同钱曾之慨,而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叶林宗悲剧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参考译文:
①我的朋友叶林宗,非常热衷于搜寻和收藏奇书古帖,对此不遗余力。每当看到朋友案头上有一卷好书,他必定会借回去亲自抄写,点着灯,拿起笔,直到深夜也不停歇。我们两人一旦获得珍贵的书籍,就会互相传抄,即使是大半夜去敲门,两家的童子听到声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对书籍的热爱到了极点。
②林宗去世后,我悲痛欲绝,为他写了一篇祭文说:“从前我和你,像杵臼一样结下了深厚的交情。我们一起欣赏奇妙的文章,一起剖析疑难问题。春天里,我们坐在草地上畅谈;夜晚,我们剪下韭菜一起享用。你的书也是我的书,我的酒也是你的酒。我们戴着便帽,穿着拖鞋,频繁地往来,常常用尺牍询问对方的学识,一天要来回好几次。在安榴之馆,酸枣之台,我们握手谈笑,心中充满了欢愉。像应氏那样分享柴米,像庞家那样款待朋友,我们互为主宾,亲密无间,不分你我。我们剪烛夜谈,共同期望着回归古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像尹班那样愉快地交谈,整夜絮絮不休……我刚听到你逝世的消息时,就像吃了辛辣的蓼草一样心痛。我放声大哭,为失去你这样的人而悲痛欲绝。你留下的退笔放在床上,抄写的书籍装满了书箱。我整理着你残留的书籍,看到那些杂乱的古文字。询问你的遗物,就只有这些书籍而已……”
③你去世后三十多年来,我遍访海内的收藏家,很少能找到像你这样真正懂得并热爱书籍的人,我常常感叹真正的读书种子几乎要绝灭了。
④这本书的原本是从绛云楼的北宋刻本影摹而来的,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我不惜花费,不计时间,亲自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校正,如果不是真正热爱学习的人,谁能做到这一点呢?林宗去世后,我从他的弟弟石君那里借来了这本书。石君学识渊博,见解独到,写的史论非常出色,他和我的交情就像林宗一样深厚,也不能说我们是两个人。我叙述了这本书的来源,而题词特别献给林宗,或许希望将来林宗能凭借这本书流传后世,不至于名字被埋没无闻,这是我的愿望。然而我的话如果不能流传,又怎么能为林宗增添分量呢?而且书籍能否流传也有其定数,我只是借此来表达我的哀思罢了。
[补]吴骞云:叶石君在《金石文随录•跋唐李都尉文墓志》中写道:“右侧的碑文是正楷字体,字迹风格类似于褚遂良(因其曾任河南尉,故又称褚河南)。我在二十岁时曾在朋友家中见到过这块碑文,不久之后,我的族兄羽遐购得了这块碑文并赠送给了林宗。林宗对这块碑文珍爱有加,视若珍宝,从不轻易示人。现在想想,当年林宗对碑文的珍视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然而,林宗所珍藏的这些宝贝,在他去世后都被变卖用来办理丧事了。唉!书法绘画这些文雅之事,本就只是用来自我娱乐的,本就不该传给后人,为何造物主如此吝惜,连这点乐趣都不肯留给后人呢?”从这篇跋文中,我们可以想象到林宗去世后的凄凉景象。遵王的感慨,确实是有原因的。因此,我将这篇跋文附在这里记载下来。
24.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身处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独特机遇和挑战。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大量信息的涌入无疑拓宽了我们的视野。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瞬间知晓全球各地的时事动态,接触到各个领域的前沿知识,无论是学术研究成果、文化艺术创作,还是科技创新应用等,都能轻松获取相关信息,这似乎为我们增长智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我们站在了一个知识汇聚的高地上,有机会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都更加见多识广。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问题。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并不等同于知识与智慧的等量提升。首先,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虚假信息、片面之词、低俗内容等混杂其中。例如一些毫无根据的谣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若我们不加辨别地接收,就可能被误导,从而形成错误的认知和判断,这显然与“聪明”背道而驰。其次,信息的碎片化特征明显,大量零散的信息片段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难以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和学习。我们往往在不同的信息之间快速切换,却无法静下心来对某一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究,长此以往,思维变得浅薄,难以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和本质,也就难以提升智慧。
再者,智慧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还涉及到对知识的运用、整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判断。仅仅拥有大量信息而不具备将其转化为实际能力和正确观念的能力,这些信息也只是闲置的“数据”而已。比如一个人可能知晓众多商业案例和理论,但在实际创业中却无法灵活运用,做出明智决策,这说明信息并没有转化为智慧。而且,如果在获取信息过程中,过度依赖外在的信息资源,而逐渐丧失了自我思考、自我探索的精神和能力,那么即使拥有再多的信息,也只是他人思想的“搬运工”,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智慧体系。
写作时,开篇可通过描述信息时代信息获取的便捷场景引出话题,然后提出疑问:更多信息是否真的意味着更聪明?接着从正面阐述信息在合理利用下对知识积累、思维启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比如列举通过网络课程学习知识、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趋势等例子;再从反面分析信息过载、虚假信息带来的诸如认知混乱、判断力下降等问题,可结合一些网络谣言引发公众恐慌的案例。之后深入探讨智慧的内涵,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积,还包括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道德判断等能力,而这些能力并非单纯依靠信息数量的增加就能获得,关键在于如何筛选、整合与运用信息。最后得出结论,强调在信息浪潮中,要追求智慧需掌握正确对待信息的方法,保持理性与独立思考。
立意:
1.信息并非智慧之源,善思善用方为聪明之道。
2.以理性驾驭信息方能成就聪明才智。
3.唯有深度思考与整合,才能将信息转化为聪明才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宝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5届上海市宝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