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重难点专题12 农业区位选择与粮食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重难点专题12 农业区位选择与粮食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重难点专题12 农业区位选择与粮食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重难点专题12  农业区位选择与粮食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第1页
    重难点专题12  农业区位选择与粮食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第2页
    重难点专题12  农业区位选择与粮食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第3页
    重难点专题12  农业区位选择与粮食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第1页
    重难点专题12  农业区位选择与粮食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第2页
    重难点专题12  农业区位选择与粮食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难点专题12 农业区位选择与粮食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重难点专题12 农业区位选择与粮食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专题12农业区位选择与粮食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专题12农业区位选择与粮食安全-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 录
    TOC \ "1-2" \n \h \u \l "_Tc29752" 命题趋势解读
    \l "_Tc18928" 核心知识脉络
    \l "_Tc2859" 命题点技巧点拨
    \l "_Tc29571" 重难点01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l "_Tc7382" 重难点02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l "_Tc1659" 重难点03 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
    \l "_Tc25878" 易混易错总结
    \l "_Tc4714"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60分钟)
    按住 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跳转到对应内容
    重难点01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一.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可变性强的是社会经济因素。
    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与区域农业布局
    1.在大范围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一般根据地形和气候特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选择。
    2.在小范围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除了根据地形和气候特征外,还要进一步考虑局部地区环境特征、水源质量、土地价格、交通运输方式等因素。
    3.区域农业布局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同一区域内部自然环境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下表:
    三.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本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技术补短)”的原则,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角度、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清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辩证、全面、有重点地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在某一地区的适宜程度、组合状况、动态变化进行评价。
    以我国主要种植业区农业发展条件评价为例:
    四.农业的空间转移
    农业和工业一样,因区位因素,如市场、地价、劳动力价格等发生变化,也出现空间转移现象。因农作物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故移入区,也必须具有与移出区有相似的自然环境。如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甘蔗种植业西移到广西。
    五.“农业区位因素或条件分析”技巧一览
    1.农业生产对象是生物,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地水土”。和人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劳市交政科+X”
    2.水分状况与植被、农业生产方式
    年降水量>400mm——湿润、半湿润——山地林业、平原种植业、水域淡水渔业
    半干旱——草原——畜牧业、沿河灌溉农业
    干旱——荒漠——绿洲农业
    3.根据农作物生长习性,推理其自然区位因素。
    例如,棉花喜温喜光照、喜砂性土,若某地区棉花单产高,那就说明该地区具备“气温高、光照足、多砂性土”的自然条件。
    4.图文材料中农业区位因素信息提取:
    (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光照热量水分)
    (2)农作物生长习性——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
    (3)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土壤、灌溉水源(河流、水库、调水线路)
    (4)河流、淡水湖泊、水库——灌溉水源
    (5)人口密度、城市、工业——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农业机械
    (6)经济发达地区——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劳动力价格高、地价高
    (7)经济发达地区——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价格低、地价低
    (8)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市场
    (9)公路、铁路、港口——交通
    (10)政府农业文件、规划、农业基地——政策
    5.农业区位条件评价话术
    6.农业发展合理性评价
    (1)合理。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有利影响(效益、意义)
    (2)不合理。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
    7.对农业发展不利的区位因素
    (1)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冻雨等气象灾害。
    (2)热量、光照、水源、地形、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不足,土壤酸碱度偏高等。
    (3)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5)虫灾,鼠害等生物灾害。
    (5)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6)科技水平低,劳动力不足,劳动力素质低,地价高。
    8.农业生产中改造不利自然条件或提高作物品质的方法
    (1)热量不足——塑料大棚、玻璃温室、地膜;板块交界处多用地热温室。
    (2)光照不足——室内用日光灯、反光镜;果树下用反光膜、碎石铺地。
    (3)水源不足——采用滴灌、喷灌技术;种植耐旱农作物;地膜。
    (4)地形不利——修筑梯田。
    (5)改造红壤——掺沙;补充熟石灰,增施有机肥;种茶树、松树。
    (6)改良盐碱地——调控水盐运动;引淡淋盐,有灌有排,农田覆盖。
    (7)防范冻害——人造烟雾;利用秸秆、地膜覆盖,灌溉等。
    (8)提高农作物品质——地面铺沙或鹅卵石,增大昼夜温差;延长光照时间;延长作物生长期;采用良种;提高科技含量等。
    9.利于提高农作物品质的自然因素
    (1)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用有机质积累,农作物单产高。
    (2)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用糖分积累,瓜果甜。
    (3)土壤富含特殊的矿物质(氮/磷/钾/硒……),或有机质丰富;
    (4)灌溉水源洁净
    10.应用农业科技,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11.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途径
    加大科技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反季节农产品。
    11.农业生产的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1)我国东部耕作制度、农产品、饮食文化的南北差异差异,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2)我国自东北向西依次为山地林业,向西过度到种植业、畜牧业,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3)海拔较高的山地,自山麓到山顶农业景观的差异,体现了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4)沙漠里的绿洲农业,体现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12. 自然因素导致农产品及其制品的国际贸易结构的区域差异
    例如,我国热带面积小,热带农产品产量低,但人口多,对热带农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大,故多从热带地区的国家进口,如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进口咖啡、天然橡胶等。
    典型例题
    1.哀牢山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环境复杂,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哀牢山北段的6个农业气候层体现了_______(单选:A.纬度地带性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规律,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单选:A.热量B.水分)。
    (2)甘蔗是一种喜温、喜光、需水量大的植物,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图2中农业气候层中,适宜甘蔗种植的有_______(填代码),理由是_______。
    【答案】(1)C A
    (2)Ⅰ、Ⅱ 理由:位于山麓河谷与低山区域,海拔1700米以下,热量相对充足,谷地,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光照充足;谷底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
    【解析】(1)图2显示哀牢山北段的6个农业气候层海拔高度明显不同,同一气候层大致位于同一高度,不同高度农业层水热条件不同,体现了垂直地带性规律,C正确。海拔不同,热量不同,故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2)根据甘蔗生长习性,适合在光照水热充足的地方生长。图2的农业气候层代码,Ⅰ、Ⅱ属于山麓河谷与低山区域,海拔1700米以下,热量相对充足,也是周围气流的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充足;河谷有水源,可以满足其需水量。
    2.2023年“中国黄花之都”称号落户山西省北部大同市。小张同学到大同市进行地理研学,开展了黄花菜产业等方面的调查。黄花菜喜光耐旱,夏季开花,开花期(每年6-7月)要求较高温度和较大水量,其根系粗壮、深广,对土壤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当地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土壤富锌富硒。通过调查,小浦同学制作了“大同黄花菜产业的发展历程(部分)”及“大同市的气候资料图”。
    (1)大同黄花具有“五瓣七蕊”的特色,品质较高。从气候和土壤角度,分析大同市云州区黄花菜品质优良的原因。
    (2)从市场角度,分析电商加入对大同云州区黄花菜产业的有利影响。
    【答案】(1)大同夏季高温多雨,利于黄花菜开花,其他季节降水少,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黄花菜有机质的积累;火山灰土壤富含微量元素,土壤肥沃,故黄花菜品质优良。
    (2)打开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范围,增加市场销量;促进(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产业规模扩大,形成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有效减少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解析】(1)根据黄花菜生长习性及气候资料,光照、水分、热量状况及其组合均有利于黄花菜生长;材料显示当地火山灰土壤富锌富硒,黄花菜品质优良。
    (2)电商可以作为黄花新的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可以扩大销售范围,增加市场销量;通过电商的宣传,提升市场知名度,促进(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产业规模扩大,形成品牌;同时可以直接连接客户端,有效减少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3.太平洋西南部群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多集中在沿海平原。主陆(巴布新几内亚岛)多山,西南部和沿海有平原和沼泽低地,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森林覆盖率超过80%。目前,该国经济较为落后,以初级产品(矿石、椰油、椰干等)输出为主。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希望与中国开展多方面合作。下图示意巴布亚新几内亚主要岛屿。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地和乙地哪一个更适合种植水稻,并说明理由。
    (2)海南某企业计划到该国建立椰子种植和加工基地,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乙地。理由:乙地位于西南部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人口多,劳动力充足。
    (2)赞同。理由:该国纬度更低,水热条件更好,椰子产量高,质量好;该国岛屿众多,面积较大,土地充足;该国种植椰子历史悠久,传统产业;当地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可降低成本;有政策支持,既可扩大海南品牌的影响力,还可促进该国经济发展。不赞同,理由: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较差;当地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没有建立椰子种植和加工基地的必要;发展椰子种植和加工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影响小。
    不赞同。理由:当地经济落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
    【解析】(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劳动力、技术、市场等。乙地位于西南部沿海,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大。故乙地更适合种植水稻
    (2)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赞同的理由可从建立椰子种植和加工基地的有利条件的角度回答;不赞同,可从建立椰子种植和加工基地的不利条件和必要性的角度回答。赞同:该国种植椰子历史悠久,属于传统产业,读图可知,该国所处纬度比海南低,水热条件更好,椰子产量高,质量好。根据材料“该国经济较为落后”及“人口约600万,多集中在沿海平原”可推测,当地土地资源丰富,且土地租金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生产成本较低。根据材料“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希望与中国开展多方面合作”"可知,有政策的支持,扩大海南品牌的影响力的同时,还可促进该国经济发展。不赞同:首先,当地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差,加工基地建立初期投入成本较高。其次,根据材料“该国经济较为落后,以初级产品(矿石、椰油、椰干等)输出为主”可知,当地原本就是以初级产品(矿产、椰油、椰干等)输出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再建立椰子种植和加工基地的必要性不大,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有限。同时,根据材料“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希望与中国开展多方面合作”可推测,当地政府更希望与我国在多方面展开合作,再进行椰子种植和加工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限,同时对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作用也不是很大。
    4.草莓喜光、喜温凉、喜湿、不耐涝,忌高温和9℃以下的低温。大棚草莓种植一般采用传统的土壤栽培或者有机基质栽培,常出现土传病害。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草莓,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当地使用土质疏松、微生物种类少的黄沙,采用起垄栽培模式种植草莓,配套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实现水肥精准供给。黄沙起垄栽培模式提高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下图1示意河西走廊主要城市分布,图2示意黄沙起垄温室栽培草莓模式。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张掖市发展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张掖市温室草莓种植选用黄沙作为栽培基质的理由。
    (3)分析起垄栽培模式对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的主要作用。
    【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多晴天,光照充足,有利于草莓的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草莓糖分的积累,草莓品质好;气候温凉、空气干燥,草莓病害减少;沙漠戈壁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为温室大棚的建设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祁连山冰雪融水水质好,灌溉水源充足且无污染。
    (2)黄沙土质疏松,有助于草莓根系呼吸和水分吸收;透气、透水性好,避免草莓根系因水分过多而烂根;热容量小,白天升温快,晚上降温也快,有利于草莓进行光合作用和积累糖分;微生物种类少,能够减少草莓病害的发生;取材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当地的经济条件。
    (3)垄沟变成通风透气、透光的走廊,适宜密植,发挥增产优势;高垄栽培改变了地面灌水方式,节约用水;在两个高垄中间留了沟道,便于田间管理和采收;筑垄可扩大土壤表面积,增加土壤透气性,加大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有机物的转化与积累;由于果实挂在高垄两侧的侧壁上,果实向阳,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解析】(1)河西走廊地区具有多种自然条件,使得该地区发展温室大棚种植草莓具有优势。首先,该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这为草莓的光合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草莓生长更为迅速。其次,该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有利于草莓的光合作用和生长,而夜间温度低则有利于草莓糖分的积累,提高了草莓的品质。此外,该区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空气湿度小,有利于减少草莓病害的发生,保证了草莓的健康生长。同时,沙漠戈壁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为温室大棚的建设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最后,该地区有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为草莓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且灌溉水源无污染。
    (2)黄沙被选作栽培基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黄沙具有极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这为草莓的根系呼吸和水分吸收创造了有利条件,避免草莓根系因水分过多而烂根。其次,黄沙的热容量较小,这意味着白天能快速升温,晚上又能迅速降温,这样的温度变化有利于草莓进行光合作用和糖分积累。再者,黄沙中的微生物种类相对较少,这有助于减少草莓病害的发生,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最后,黄沙取材方便,成本较低,适合当地的经济条件。因此,黄沙作为栽培基质,既符合草莓的生长需求,又符合当地的经济实际,是一种理想的栽培材料。
    (3)起垄栽培模式的主要作用是:合理密植促进高产,较深的垄沟变成通风透气、透光的走廊,适宜密植,发挥群体增产优势。节约用水增加土壤透气性,高垄栽培改变了地面灌水方式,由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可节约用水。同时,消除了植株根部土壤的板结现象。便于田间管理:在两个高垄中间留了人行道,人在人行道内行走,便于疏花、疏果、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工作和采收。有利于有机物的转化与积累,起垄栽培将土壤表面由平面型改为波浪型,扩大土壤表面积,从而增加了太阳光能的截获量,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有机物的转化与积累。提高果实品质由于果实挂在高垄两侧的侧壁上,果实向阳,果个大,着色好,口感好,色味俱佳。
    \l "_Tc5337" 重难点02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
    模式:①在哪里?(区域定位)→②有什么?(农业生产条件分析)→③怎么样?(农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④怎么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二. 区域农业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的分析
    案例1:我国不同区域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案例2: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三.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确定方法
    四.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1.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
    2.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基本途径——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式是运用循环经济的原则,即“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的是促进农村地区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振兴乡村。
    案例:某区域建成的葡萄产业链(下图)
    (1)该产业链中的“三大产业”(经济类)信息:
    ①属于第一产业的是“葡萄种植”,产品是“葡萄”。
    ②属于第二产业的产品及其对应工业部门分别是:葡萄酒——葡萄酒厂;油类——葡萄籽油厂;药类——葡萄保健品厂;
    ③属于第二产业的是在葡萄种植园内进行的葡萄采摘、酒文化活动等旅游业。
    (2) 因为每个生产部门都需要劳动力,故该产业链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在三大产业各自具体生产部门内,属于社会效益类信息,
    (3)该产业链中的环境效益类的信息:葡萄皮、葡萄籽、废品等都得到回收再利用,废水、肥料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
    (4)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具体表现为:在种植葡萄的基础上,对葡萄进行深加工,延长葡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各个生产环节的废弃物得到回收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应,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减少废气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
    五.“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技巧一览
    1.宏观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分析思路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特色农业。
    (2)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
    (3)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4)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5)推进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旅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6)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积极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
    (7)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2.不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个性化之策
    根据不同的农业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促进农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1)平原区:种植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
    (2)丘陵山区: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农旅业。
    (3)牧区:退耕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培育人工草场,轮牧。
    (4)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兴修水利,保证灌溉水源。
    (5)土地污染问题: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
    典型例题
    1.川西某县以高原青稞产业为核心,以“青稞文化+科技研发”理念为导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集“收购+加工+存储+展览”于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解决了农户青稞堆放浪费、销售渠道受限等困境,实现了“从单一青稞到多元产业的完美嬗变”,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完成下面小题。
    (1)该县青稞产业的完美嬗变,关键在于( )
    A. 青稞产量增加B. 存储条件改善C. 种植技术进步D. 产业链的延长
    (2)“收购+加工+存储+展览”的农业发展模式给农户带来的益处是( )
    A. 减少生产投入B. 种植结构多元化
    C. 提高加工技术D. 提高抗风险能力
    【答案】(1)D (2)D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青稞产业形成了“收购+加工+存储+展览”,解决了农户青稞堆放浪费、销售渠道受限等困境,实现了“从单一青稞到多元产业的完美嬗变”,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产业链延长,增加了居民收益,D正确;产业的完美嬗变没有增加产量,储存条件的改善、种植技术的也不会产生产业的变化,只是原有产业的完善,ABC错误。​​​​​​​故选D。
    (2)“收购+加工+存储+展览”的农业模式延长了产业链,会增加生产投入,A错误;利用的当地特产青稞,没有改变种植结构,B错误;提供加工技术的一般是工厂,不是给农户带来的益处,C错误;“收购+加工+存储+展览”的农业模式解决了农户青稞堆放浪费、销售渠道受限等困境,提高了农户抗风险能力,D正确。
    2.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如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围内河道纵横交错。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宋元时期,当地乡民沿水而居,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分析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
    (2)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说明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
    (3)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该区河流密布,大多乡民沿河而居,河流提供水源,提供充足农田,该区河流下游,河网密布;位于沿海地区,海岸线长。
    (2)修建堤坝,完善水利设施,提供灌溉水源;减少旱涝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修建堤坝,围垦田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沿海堤坝可以减轻海水倒灌引起的土壤盐碱化。
    (3)桑基鱼塘使农业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沿海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更适合发展桑基鱼塘农业;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适合发展桑基鱼塘。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搭配充分,适合发展桑基鱼塘。
    【解析】(1)由图及材料可以推断,河流入海口,河流多分叉,河流密布,而大多乡民沿河而居,河流提供水源,提供充足农田;位于沿海地区,海岸曲折绵长,沿海地区聚落分散;由图可知宋元时期,堤围未合拢,聚落分散;海水平面较高,露出水面的地区没有集中连片,比较分散。
    (2)修建堤坝,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提供灌溉水源;该区为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修筑堤坝可以有效减少旱涝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由材料中的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可知修建堤坝,围垦田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沿海堤坝可以减轻海水倒灌,减轻因海水倒灌而引起的土壤盐碱化。
    (3)结合混合农业的优缺点,桑基鱼塘使农业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减少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珠江三角洲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热搭配充分,且沿海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更适合发展桑基鱼塘农业;地势低洼,且位于河流下游,水域面积大,排水不畅,易积水,这种环境适合发展桑基鱼塘。
    3.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沙漠化严重。当地政府与农民积极探索治沙方法,成功实践了沙漠养鸡治沙方案。鸡是杂食性动物,喜欢刨地,把沙子和粪便搅和在一起,其生长受环境影响较大。在库布齐沙漠核心区,有一个面积达15万亩的立体光伏生态治沙园,在高支架光伏板下,每亩地可以养30只鸡(图2)。农民放置可移动的鸡笼供鸡夜间休息,每天移动一定的距离,并配合种植沙生植物,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治沙效果,还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图1示意库布齐沙漠位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在光伏生态治沙园养鸡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说明养鸡有利于沙生植物存活的主要原因。
    (3)简述进一步提高沙漠养鸡的经济效益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光伏板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减弱风力,降低地表温度,提高鸡的存活率;沙漠地域广阔,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沙漠污染少,提供绿色无污染的环境;沙漠气候干燥,减少细菌生长和繁殖。
    (2)喜欢刨地,改善土壤结构;产生鸡粪,提高土壤肥力;食用害虫,改善植被状况。
    (3)打造“沙漠养鸡”特色品牌;推广多元化销售模式;发展深加工产业,提高附加值;结合沙漠养鸡的特色,发展沙漠生态旅游;与治沙、光伏等其他产业合作。
    【解析】(1)光伏板提供遮阴,降低地表温度,光伏板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减弱风力,提高鸡的存活率;在库布齐沙漠核心区,有一一个面积达15万亩的立体光伏生态治沙园,在高支架光伏板下,每亩地可以养30只鸡,沙漠地域广阔,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沙漠污染少,人类活动少,提供绿色无污染的环境;沙漠气候干燥,可以减少细菌生长和繁殖。
    (2)鸡是杂食性动物,喜欢刨地,把沙子和粪便搅和在一起,其生长受环境影响较大,如:喜欢刨
    地,改善土壤结构;产生鸡粪,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鸡是杂食性动物,食用害虫,改善植被
    状况。
    (3)在库布齐沙漠核心区,有一个面积达15万亩的立体光伏生态治沙园,在高支架光伏板下,每亩地可以养30只鸡。农民放置可移动的鸡笼供鸡夜间休息,每天移动-定的距离,并配合种植沙生植物,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治沙效果,还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打造“沙漠养鸡”特色品牌;推广多元化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发展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结合沙漠养鸡的特色,发展沙漠生态旅游;与治沙、光伏等其他产业合作,提高经济效益。
    4.近年来,新疆地区已是中国最大的棉区和主要商品棉基地。棉田间作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农田耕作技术体系,目前海水稻—棉花间作在新疆已经形成了规模。下图示意新疆某农场海水稻—棉花间作模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候角度,分析新疆海水稻和棉花品质好的原因。
    (2)分析采用薄膜覆盖和滴灌在海水稻—棉花种植中的作用。
    (3)简述新疆在盐碱地海水稻—棉花间作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
    【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纬度较高,年均温低,生长期长,利于养分积累;冬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2)薄膜覆盖:起保温作用,防冻害;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利于幼苗存活;防止土壤侵蚀,为作物生长提供肥力。滴灌: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轻土地盐碱化,利于作物生长。
    (3)经济意义: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生态意义:减轻土地盐碱化,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1)题干要求从气候角度分析,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质多;新疆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可提高产品品质;新疆纬度较高,年均温低,生长期长,利于养分积累,品质好;冬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2)由所学知识可知,薄膜覆盖可以改善土壤的水热条件,薄膜减少热量散失,起保温作用,防冻害;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利于幼苗存活;新疆多大风天气,薄膜防止土壤侵蚀,为作物生长提供肥力。滴灌主要作用是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新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较重,滴灌可以减轻土地盐碱化,利于作物生长
    (3)盐碱地盐分过高,不利于作物种植,而新疆在盐碱地海水稻一棉花间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海水稻棉花间作,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种植面积的增加,可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海水稻一棉花间作可以减轻土地盐碱化,改善生态环境,有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l "_Tc16646" 重难点03 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
    一.我国耕地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成因
    面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合我国耕地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现状,我国粮食安全不容乐观。
    【补充】加强土地整治,可以增加粮食用地
    可以整治的土地有:农村废弃地、工矿建设用地和废弃地、城市不合理用地等。
    二.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三.保障粮食安全措施
    【点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与缓解某类自然资源短缺的思路大体一致,都是从“开源、节流、管理”角度分析
    1.开源:保护种粮耕地,规定18亿亩耕地红线;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多元化进口粮食;国外租地种粮,返销国内;建设储备粮。
    2.节流:节约粮食。
    3.管理:加大宣传,提高民众节粮意识。
    典型例题
    1.我国西南某岩溶山区多发育“U”型岩溶槽谷地貌,地势高差大。近年来,该山区耕地“非粮化”问题突出。下图示意该山区“U”型岩溶槽谷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该山区耕地“非粮化”问题突出的原因是( )
    A. 发展经济作物B. 撂荒
    C. 生态修复D. 城镇化占用耕地
    (2)为保障当地粮食安全,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力成本B. 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粮食作物产量
    C. 谷坡开垦梯田,保障耕地种植面积D. 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答案】(1)D (2)B
    【解析】(1)我国西南某岩溶山区应该是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耕地破碎且坡度大,不适宜耕种,种植非粮作物如种植经济作物经济效益高,经济收入高,A不符合题意;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口迁入城市,农村劳动力流失,导致撂荒,B不符合题意;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部分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转为生态修复用地,利于生态环境恢复,农民种植理念转变,为恢复土壤肥力休耕土地增加,C不符合题意;但当地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两侧平地少,交通不便,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不突出,当地自然条件不利于城镇建设,故无关的是城镇化占用耕地,D符合题意。故选D。
    (2)当地地形限制了机械化的发展,A错误;该地区为保障粮食安全,促使耕地“趋粮化”发,可以完善粮食种植政策,出台优惠政策,为种粮提供财政补贴,发展农业科技,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粮食作物产量,运用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耕地用途情况监测,保持粮食用地规模等,B正确;谷坡开垦梯田,容易导致水土流失,C错误;种植经济作物,导致粮食种植量减少,不利于粮食安全,D错误。​​​​​​​故选B。
    2.耕地资源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至2020年间,江苏省耕地面积由约448万公顷减少到约416万公顷。农业产业化经营区的建设面积从2015年的约35万公顷增加到2020年的约55万公顷,部分耕地被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和蔬菜。约有30%的耕地土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酸化、盐碱化和重金属污染等现象。
    材料二:图1、图2、表一。
    表一:江苏省不同农区土壤养分状况
    (1)截至2022年底,江苏省的耕地总面积约为全省总土地面积的55%。江苏省最主要的耕地类型是 (A.水田 B.旱地)。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是 ,根据这一指标可以推测江苏省耕地质量最高的是 农区。
    (2)根据图1,分析2005年到2020年江苏省水稻生产格局的变化。
    (3)根据资料可以判断,目前江苏省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是 (不定项选)
    A.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不断提高B.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C.耕地质量不断提高D.部分耕地质量下降
    (4)综合本题材料,分析江苏省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突出矛盾、耕地保护的成就以及保障粮食安全需要解决的问题。
    (5)江苏省是我国的农业强省,以精耕细作著称,许多农区粮食增产已达极限。根据资料,分析江苏省粮食增产的主要潜力农区,并说明理由。
    【答案】(1)A 有机质 太湖
    (2)全省水稻播种面积基本维持平衡状态;苏北地区水稻播种面积呈递增态势;苏中、苏南地区的水稻播种面积呈不同程度下降态势。
    (3)AD
    (4)突出矛盾:城市化发展挤占了农业用地。近20年来城市化率增加了30%左右,而耕地面积减少了约32万公顷。
    成就:在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发展需要扩大副食品供应,蔬菜、经济作物用地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播种面积基本保持不变。既保障了城市化发展和城市人民生活对副食品的需求,也守住了粮食生产土地的红线。
    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土地酸化、盐碱化以及重金属污染问题。
    (5)沿海农区。理由:沿海农区土地面积大;沿海农区的耕地的有机质、全氮、有机磷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农区,而土壤pH值明显偏高。可见该农区耕地肥力偏低,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该农区土壤进行改造,就可以成为良田。因此,沿海农区是未来江苏省粮食增产的主要潜力农区。
    【解析】(1)江苏省的耕地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此最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是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结合表格信息可知,根据有机质含量这一指标可以推测江苏省耕地质量最高的是太湖农区。
    (2)读图1可知,从全省来看,2005年到2020年江苏省水稻播种面积基本维持平衡状态;从苏北、苏中和苏南三大分区看,苏北地区水稻播种面积呈递增态势;苏中、苏南地区的水稻播种面积呈不同程度下降态势。
    (3)农业产业化经营区的建设面积从2015年的约35万公顷增加到2020年的约55万公顷,部分耕地被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和蔬菜,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不断提高,A正确;江苏省耕地面积由约448万公顷减少到约416万公顷,B错误;约有30%的耕地土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酸化、盐碱化和重金属污染等现象,C错误,D正确;故选AD。
    (4)突出矛盾:近20年来城市化率增加了30%左右,耕地面积由约448万公顷减少到约416万公顷,减少了约32万公顷,因此突出矛盾是城市化发展挤占了农业用地。
    成就:尽管耕地面积减少,还有部分耕地被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和蔬菜,但从全省来看,2005年到2020年江苏省水稻播种面积基本维持平衡状态。因此成就为在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发展需要扩大副食品供应,蔬菜、经济作物用地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播种面积基本保持不变。既保障了城市化发展和城市人民生活对副食品的需求,也守住了粮食生产土地的红线。
    需要解决的问题:约有30%的耕地土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酸化、盐碱化和重金属污染等现象,因此要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土地酸化、盐碱化以及重金属污染问题。
    (5)沿海农区。理由:读图3可知,沿海农区土地面积大;对比表格数据可知沿海农区的耕地的有机质、全氮、有机磷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农区,而土壤pH值明显偏高,可见该农区耕地肥力偏低,只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对该农区土壤进行合理改造,土壤肥力上升,就可以成为良田,进行粮食生产。因此,沿海农区是未来江苏省粮食增产的主要潜力农区。
    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多生产油料是保证食用油安全的关键问题。
    我国食用油年消费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人均吃油量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7-2022年,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均在30%左右。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棉籽油、亚麻籽油是我国八大食用油,除茶油是木本油料外,其他都是草本油料。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型木本油料(如樟树籽油等),木本油料最大优点是不与粮争地,在丘陵山地都能种植。结合图一、图二、表一、表二,回答问题。
    表1 2022年我国主要油籽分类进口量(单位:千吨)
    表2 2022年我国主要成品植物油脂进口量(单位:千吨)
    (1)我国菜系众多,不同菜系所用的食用油不同,川菜和菜籽油就是完美搭档,鲁菜和 油是亲密伴侣。根据图1,将下列油料与其在我国主要种植地用直线进行连接。
    (2)食用油加工企业大部分属于 主导型工业,而沿海地区形成大豆加工产业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3)从材料中可知,影响我国食用油稳定供给的主要问题是 (多选题)
    A.对外依存度过大B.木本油料等新油料的出现
    C.成品植物油脂的进口量大于油籽进口量D.大豆进口占比过大
    (4)根据图表材料,概括2022年我国油籽及成品植物油脂进口总量及构成特点。
    (5)简述为确保食用油安全,我国可以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6)说明我国推广木本油料作物种植对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积极意义。
    【答案】(1)花生油 ①—C ②—A ③—B
    (2)原料 市场/交通
    (3)AD
    (4)进口总量:2022年我国油籽及成品植物油脂进口总量都大,油籽进口量更大;构成特点:各油籽和成品油脂进口量差异很大;油籽进口以大豆为主,占绝对优势;成品植物油脂进口以棕榈油为主。
    (5)采取培育优良品种,提高油料作物产量,提高自给率,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升压榨技术,提升产油率;扩大木本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减少居民吃油量;颁布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国产油籽的生产;开发新型油脂。
    (6)木本油料作物的种植不与粮争地,有利于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食用油产量,提高自给率,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减少粮食油料产量,保障粮食的供给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木本油料种类多,能满足居民吃好油,有利于人体健康。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我国菜系众多不同菜系所用的食用油不同,川菜和菜籽油就是完美搭档,鲁菜和花生油是亲密伴侣。在我国,大豆主要种植于东北地区,棉花主要种植于新疆地区,油茶树主要种植于长江以南地区。
    (2)结合所学知识,食用油加工企业由于原料不易运输且保质期较短,因此大部分属于原料主导型工业;而沿海地区形成大豆加工产业区的主要区位因素在于市场,或者部分地区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沿海地区形成大豆加工产业区。
    (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我国主要油籽进口量较大,其中,大豆对外依存度较高,占比过大,成品植物油脂进口量也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导致我国食用油稳定供应受到影响,AD正确;木本油料等新油料的出现会使我国适用于稳定供给更加安全,排除B;结合图表信息可知,我国主要成品植物油脂的进口量小于油籽进口量,排除C。故选AD。
    (4)结合图表信息可知,2022年,我国油脂以及成品植物油籽进口总量都较大,其中,油籽进口量更大。油籽进口中以大豆为主,占比较多,占绝对优势;成品植物油脂进口则以棕榈油为主,不同类别进口量差异显著。
    (5)结合所学知识,为保证我国适用于安全,可以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油料作物产量,从而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减少对外依赖程度;同时,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压榨技术,提升产油率;增加木本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新油料的出现;可以加强健康宣传教育,适当减少居民吃油量;同时,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国产油籽的生产,同时可以开发新型植物油脂,增加食用油的供给来源。
    (6)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木本油料最大的优点是不与粮争地,可以减少占用耕地面积,从而有利于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木本油料作物可以在丘陵和山地种植,扩大其种植面积,可以提高食用油的产量,从而提高食用油自给率,减少对外依赖程度;同时可以减少粮食油料产量,从而保证粮食的供给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木本油料种类较多,可以满足人们对于食用油的需求,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
    1.区分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中的一些关键词:主要因素、自然因素、人文因素、限制性因素、主导因素、优势因素等。关键词不同,回答角度也不同。
    (1)主要因素:自然因素、人文(社会经济)因素。
    (2)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
    (3)人文因素: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动力等。
    (4)限制性因素:某地区农业发展不足的区位条件。限制性因素一旦解决,就成为主导因素。如水资源缺乏是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但西北发展绿洲农业、灌溉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有河流提供灌溉资源。
    (5)主导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该因素不存在,相应的农业现象也不存在。如珠江三角洲因为多洼地,出现基塘(塘中渔业、基上种植甘蔗桑树花卉)农业,地形是该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若不是洼地密布,就应该出现规模化的种植业。
    (6)优势因素: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的因素。
    2.积温 ≠气温
    (1)积温指某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积温越高,热量资源越丰富。
    (2)气温衡量大气热量状况的指标。气温越高,热量资源越丰富。
    3.生长期 ≠ 生长周期
    (1)生长期:指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一般以一年中连续日均温≥10℃的天数衡量。如我国长江以南的农作物生长期较长一般在8-10个月,淮河以北3-5个月,东北地区一般在4个月左右。主要反映区域热量资源状况。
    (2)生长周期: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如玉米一般为95-130天,即“一熟”所需要的时间。
    4.复种指数与耕作制度(作物熟制)的关系
    (1)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数值上等于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2)耕作制度又称熟制,比如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三年两熟等,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农作物收种次数。
    (3)某地一年一熟,复种指数为100%;一年二熟,复种指数为200%……,二者均反映热量状况。
    下表为我国各个温度带概况:
    5.粮食安全≠ 粮食数量充足
    粮食安全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营养安全。前两者强调“粮食数量充足”,后两者强调粮食安全海包括粮食结构合理、质量达标。
    6.国家粮食安全与家庭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营养安全的关系
    (1)国家粮食安全是家庭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营养安全的保证,是粮食安全的核心。
    (2)营养安全是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最高目标。
    (3)国家粮食安全可以用粮食自给率等指标进行评估。谷物自给率基本达到100%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硬指标。
    (建议用时:60分钟)
    1.柑橘树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性喜暖、喜光、怕寒、忌涝。四国岛爱媛县是日本少有的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被誉为日本的“柑橘王国”。该县培育了四十余个柑橘品种,每年收获量超过20万吨。爱媛县柑橘园多分布在山区向阳的缓坡,柑橘园内普遍种植草类。橘园的柑橘分批采摘后再通过缆车运下山送至冷库,一年四季都有柑橘鲜果上市。下图示意爱媛县位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爱媛县利于柑橘种植的气候条件。


    (2)简述爱媛县柑橘园内种植草类并定期割草还田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3)分析爱媛县柑橘一年四季均有鲜果上市的原因。


    2.浙江省安吉县,是长三角大都市的后花园,近年来安吉加快了与上海接轨的步伐。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吉是我国重要的冬笋产区之一,冬笋生长在高湿阴凉、排水良好、土壤酸碱适宜的地区。长时间的运输会造成冬笋发黑、发干,安吉县冬笋鲜加工企业较少,加工以水煮冬笋为主。
    材料二:图1、图2
    (1)从农业区位的角度,填写结构图。
    ① ② ③
    (2)背阳、潮湿的环境适宜冬笋生长,挖笋人往往选择图中____处采挖冬笋。
    A.甲B.乙C.丙D.丁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安吉冬笋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4)从区域优势互补的角度,简析上海与安吉在产业方面可开展的合作方向。



    3.马达加斯加是非洲第一大岛国,也是非洲首个实现杂交水稻种子本土化育种和生产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马达加斯加境内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水稻是该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缺乏优质的水稻种子和成熟的种植技术,粮食长期不能自给,各地的森林和山坡经常被开垦供耕种。我国于2019年派出专家组对该国水稻育种、生产等领域开展援助。
    材料二:下图为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基地位置及该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安巴通德拉扎卡地区是马达加斯加最重要的稻米生产地,被称为马达加斯加“第一粮仓”。该地区种植水稻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单选)
    ①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②距海较远,不受灾害影响
    ③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④临近湖泊,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马达加斯加开垦森林和山坡用于耕种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3)不同气候条件培育杂交水稻的特性各不相同。塔马塔夫是我国专家选定的杂交水稻选育基地之一,该地地处 (单选:A.东南 B.东北)信风迎风坡,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应具有 (单选:A.耐涝B.耐旱)的特性。
    (4)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马达加斯加积极推进杂交水稻种子本土化育种的原因。



    4.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耕地资源丰富。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蒙古国部分可耕地面积很小,可开发潜力有限;俄罗斯部分耕地面积超过5000万公顷,占经济走廊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但可开发土地利用率较低。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与俄罗斯开展耕地“公司+农垦+园区+物流”合作模式,既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缓解国家耕地压力,又能促进俄罗斯农业发展,实现两国的合作双赢。
    材料三:图1、图2
    (1)读图1,推测甲、乙、丙、丁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____(单选)
    A.林地、草地、耕地、裸地B.林地、裸地、草地、耕地
    C.草地、林地、裸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裸地
    (2)相关研究表明,放牧会显著影响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含水量,据此完成思维结构图。
    A.地表凋落物减少B.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增多C.家畜踩踏
    D.降水渗透补给减少E.地表裸露,地表直接蒸发增强F.植物蒸腾作用增强
    (1) (2) (3) (4)
    (3)从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简述我国借助中蒙俄经济走廊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5. 大豆原产于中国,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目前中国的大豆进口依赖度非常高,进口大豆占国内消费量的比例超过80%。结合下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2000-2019年巴西大豆年产量趋势为_____(单选)
    A. 稳定上升B. 波动上升C. 稳定不变D. 波动不变
    (2)南里奥格兰德州成为巴西最早种植大豆地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单选)
    A. 气候适宜B. 地形平坦C. 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3)免耕是指作物播种前减少翻动表士、保留部分秸秆残茬的耕作方式。巴西部分大豆产区采用免耕技术种植大豆的目的是保持土壤的_____(单选)
    ①水分②空气③有机质④矿物质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4)分析巴西超越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原因。


    (5)简述我国大规模进口大豆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6)以下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的经验中可供中国发展大豆产业借鉴的是_____(不定项选择)
    A. 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扩大大豆种植面积B. 加强大豆主产区服务体系的改造和完善
    C. 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培有优质大豆品种D. 创造良好国际贸易环境,增加大豆出口三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预测
    2024上海卷T10:耕地资源
    2023上海卷:无
    2022上海卷T14、T30: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考点预测:上海卷在农业区位选择,需继续关注区域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意义的分析;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是教材新增考点,且无论何时,粮食安全历来是国家安全之根本,故需高度关注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粮食问题成因与对策。
    考法预测:2025年题目仍然要求学生阅读区域地理情境的图文信息,对比纵向和横向耕地、农产品产量与国际贸易等数据统计资料,结合新技术在农业生产、耕地保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应用,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区位条件及意义、耕地资源被破坏原因,并因地制宜提出治理对策,以提高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产量,确保粮食安全。试题数量1-4题,分数占比2-10%。
    温暖湿润的
    平原地区
    耕地集中连片,适合机械化作业,发展种植业,大多发展成为粮食、某类经济作物的专业化生产基地
    温暖湿润的
    山地丘陵地区
    适宜发展林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在缓坡发展梯田种植业。
    河湖密集地区
    适宜发展淡水渔业
    气候温暖
    较干旱地区
    为保护生态环境,草原地带适度发展畜牧业,在沿河地带适度发展种植业
    城镇周边地区
    应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花卉种植业、乳畜业等城郊农业
    思考方向
    满分话术
    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
    水源、土壤
    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
    劳动力、科技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缺乏);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社会条件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
    政策支持;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分析角度
    具体内容
    区域农业发展区位条件评价
    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等)、市场、交通、农业基础、政策、劳动力、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区域农业特点
    一般包括农业部门结构、主要农产品、农业分布、耕作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科技水平等。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措施建议。
    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因地制宜,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加快交通建设,加强区际联系]+[注意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分析角度
    具体内容
    不利的自然区位因素
    分析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
    面临的环境问题
    分析区域是否存在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并明确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农业结构问题
    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是否存在类型不合理、农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方法
    具体内容
    根据优势定方向
    根据当地突出的有利区位条件,确定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如新疆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重点发展瓜果业、长绒棉业。
    根据问题定方向
    根据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治措施,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如气候较干旱地区,水资源少,多存在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问题,在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同时,更要保护植被。
    根据市场定方向
    市场决定了农业发展的类型和规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例如众多棉纺织业内迁到新疆,对棉花的需求量增加,新疆提高棉花种植比重,是其农业发展方向。

    相关试卷

    重难点专题11 城市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专题11 城市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专题11城市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专题11城市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专题10 人口变化与环境-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专题10 人口变化与环境-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上海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专题10人口变化与环境-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专题10人口变化与环境-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09 农业生产活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09 农业生产活动-2025年高考地理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浙江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9农业生产活动-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原卷版docx、重难点09农业生产活动-2025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