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一年级下册十八课《保护好自己》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十八课《保护好自己》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1页
    一年级下册十八课《保护好自己》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2页
    一年级下册十八课《保护好自己》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9)一年级下册第十八课 保护好自己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9)一年级下册第十八课 保护好自己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可能面临的各种危险,包括身体伤害、心理伤害、网络安全威胁等,明确不同危险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熟练掌握多种实用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能,如应对陌生人的技巧、防范校园欺凌的策略、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方法等,并能根据不同情境迅速、准确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3. 学会识别危险信号,提高危险感知能力,能够敏锐地察觉潜在的危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的危险场景、分析案例中的问题、解决模拟演练中的困境等过程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3. 通过情景再现和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下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争取帮助,增强学生在危险情境中的应对能力和求助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保护是保障自身安全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2. 培养学生勇敢、冷静、自信的品质,让学生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持镇定,勇敢地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危险情况。
    3. 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的安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各种可能面临的危险知识,包括危险的类型、来源、危害等,让学生对危险有清晰、准确的认识。
    2. 详细讲解并示范各种实用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能,如身体防卫技巧、心理调适方法、信息保护措施等,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危险意识和敏锐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识别潜在的危险信号,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准确判断危险情境,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能,做出最恰当的反应。
    2. 帮助学生克服在面对危险时可能产生的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智,确保在危险时刻能够有效地实施自我保护行为。
    3. 如何让学生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行为内化为长期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警惕,自觉主动地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而不仅仅是在课堂学习时才关注自我保护。
    三、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收集丰富的真实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危险、受害者的应对方式以及结果,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 模拟演练法:创设各种逼真的危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亲身经历危险,锻炼他们运用自我保护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危险中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与自我保护相关的话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和困惑,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 角色扮演法: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危险场景中的角色互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危险情境,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求助和应对,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5. 游戏竞赛法:设计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活动,将自我保护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
    1. 制作教学课件:收集与自我保护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制作成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课件中要包含各种危险案例、自我保护方法的讲解、模拟演练的场景介绍等内容,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 准备教学道具:准备用于模拟演练和角色扮演的道具,如模拟陌生人的服装、道具武器、模拟危险场景的布置道具等,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体验环境。
    3. 设计调查问卷:围绕学生对自我保护的认知、经历、需求等方面,设计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在课前发放给学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
    4. 安排教学场地: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场地。如果进行模拟演练和角色扮演,需要选择较大的空间,并进行相应的场景布置;如果进行小组讨论和游戏竞赛,需要调整桌椅布局,营造舒适、互动的氛围。
    5. 联系校外资源:联系当地的警察、消防员、安全专家等专业人士,邀请他们到学校为学生进行讲座或指导模拟演练,增强教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程导入
    1. 教师开场: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平安、快乐的,但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险。这些危险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心理造成伤害,所以学会保护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保护好自己,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健康、快乐地成长。(板书:保护好自己)
    2. 危险图片展示: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系列与危险相关的图片,如交通事故现场、陌生人搭讪、网络诈骗页面、校园欺凌场景等。在展示图片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并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这些图片中都存在哪些危险?”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通过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危险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危险
    1. 危险类型讲解:教师结合图片和学生的发言,详细讲解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类型,包括身体安全危险(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暴力侵害等)、心理安全危险(如被嘲笑、被孤立、遭受心理压力等)、网络安全危险(如网络诈骗、信息泄露、不良信息影响等)。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数据,让学生了解每种危险的危害和发生频率,使学生对危险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讨论在自己的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型的危险,以及当时的感受和应对方法。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倾听学生的分享,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向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一步认识危险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三)危险的危害
    1.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典型的因未做好自我保护而遭受严重危害的案例,如一个孩子因为轻信陌生人被拐骗、一个学生因为遭受校园欺凌而产生心理问题等。在展示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内容,分析案例中受害者遭受的危害,包括身体伤害、心理创伤、学业影响、家庭破裂等方面。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问题包括:“这些案例中的受害者为什么会受到伤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来避免这些伤害?”“这些危害对受害者的生活产生了哪些长期影响?”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危险的危害,以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3. 总结强调:各小组讨论结束后,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危险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学生明白保护好自己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自我保护方法之应对陌生人
    1. 方法讲解:教师讲解应对陌生人的自我保护方法,如不与陌生人单独相处、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和食物、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等。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情景演示,详细介绍每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例如,教师可以模拟一个陌生人试图搭讪的场景,向学生展示如何礼貌而坚定地拒绝陌生人的邀请。
    2.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陌生人搭讪场景,如在街头、商场、学校门口等。让一部分学生扮演陌生人,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学生,进行互动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纠正。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在角色扮演中哪些应对方法是有效的,哪些还需要改进。
    3. 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的角色扮演和讨论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应对陌生人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陌生人时,要保持冷静和警惕,运用所学的方法保护自己。
    (五)自我保护方法之防范校园欺凌
    1. 校园欺凌介绍: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校园欺凌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校园欺凌的定义、表现形式和危害。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不仅包括身体上的攻击,还包括语言上的侮辱、社交上的孤立等行为。同时,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和欺凌者双方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讨论防范校园欺凌的方法。讨论问题包括:“如果你是受害者,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旁观者,你应该如何做?”“如何从根本上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防范校园欺凌的策略。
    3. 方法总结:各小组讨论结束后,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归纳,总结出防范校园欺凌的有效方法,如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报告、增强自信和勇气、与同学友好相处、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等。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防范校园欺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六)课堂总结
    1.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认识危险、危险的危害以及应对陌生人、防范校园欺凌等自我保护方法等重点知识。强调自我保护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所学的方法,在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自己。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哪些危险,以及如何防范这些危险。并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回顾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保护好自己的知识,谁能来回顾一下应对陌生人的方法有哪些?防范校园欺凌我们可以怎么做?”邀请几位学生回答,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
    2. 分享家庭讨论结果: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与家长一起讨论生活中危险及防范方法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自我保护方法之网络安全
    1. 网络安全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网络安全相关的图片和案例,如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网络暴力等,向学生讲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如个人信息保护、密码安全、网络社交注意事项等。在讲解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威胁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讨论在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讨论问题包括:“在使用网络时,你遇到过哪些安全问题?”“你是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的?”“如何避免受到网络诈骗和不良信息的影响?”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网络使用经验,总结网络安全的防范方法。
    3. 方法总结:各小组讨论结束后,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归纳,总结出网络安全的防范方法,如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点击可疑链接、设置强密码、谨慎交友等。同时,教师提醒学生要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迷网络,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三)模拟演练
    1. 演练场景设置:教师设置三个模拟演练场景,分别是“街头遭遇陌生人纠缠”“校园欺凌现场”“网络诈骗陷阱”。每个场景安排一组学生进行演练,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观看。在每个场景演练前,教师向学生介绍场景背景和要求,让学生明确演练的任务和目标。
    2. 模拟演练进行: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扮演危险角色的学生要尽量逼真地表现出危险情境,扮演被保护角色的学生要运用所学的自我保护方法进行应对。教师在一旁观察学生的演练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提示,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演练总结与点评:每个场景演练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点评。先由参与演练的学生分享自己在演练中的感受和体会,以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然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建议,提出更好的应对策略。教师对学生的演练和讨论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四)危险信号识别与应对决策
    1. 危险信号讲解: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常见的危险信号,如陌生人的异常行为、校园中的冲突迹象、网络上的可疑信息等。向学生讲解如何识别这些危险信号,以及这些信号背后可能隐藏的危险。引导学生学会从细节入手,观察周围环境和人的行为,提高危险感知能力。
    2.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几个包含危险信号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哪些危险信号,以及应该如何应对。在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危险信号对应的应对方法,以及在做出应对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危险信号,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互相学习和借鉴。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危险信号识别和应对决策的方法和技巧。
    (五)情感与责任培养(
    1. 情感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危险时,除了保护好自己,还会有哪些情感体验,如恐惧、愤怒、同情等。让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情感,以及如何在危险情境中保持冷静和理智。通过情感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情感在自我保护中的作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应对危险。
    2. 社会责任培养:教师提出问题:“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我们还能为他人做些什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避免危险,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六)课堂总结
    1.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回顾网络安全、模拟演练、危险信号识别、情感与责任培养等重点环节。强调自我保护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意识和责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关心他人,共同为创建安全的生活环境努力。
    2. 结束语:同学们,保护好自己是我们一生的课题。希望你们能将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勇敢面对危险。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和安全。下课!
    六、教学延伸
    1. 在班级中设立“安全小卫士”岗位,每天安排一名学生担任“安全小卫士”,负责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发现潜在的危险并及时报告老师。
    2. 开展“自我保护知识手抄报”活动,让学生通过制作手抄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自我保护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3.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自我保护教育情况,同时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共同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4.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消防局、警察局等安全机构,让学生亲身体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学习专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相关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三年级上册第十八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三年级上册第十八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与延伸,评估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 (2013)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相信自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3)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相信自己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延伸,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心理健康第三十四课 保护好自己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心理健康第三十四课 保护好自己优秀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