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生物课后,有几位同学争论不休,争论的话题是“课桌是木材做的,课桌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
A. 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进行呼吸,不能生长和繁殖
B. 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会运动。
C. 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木材是由细胞构成的
D. 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材料是树木
【答案】A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课桌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殖下一代,也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一个视野,要观察到完整的细胞结构,下一步应该( )
A. 调节光圈B. 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C 移动显微镜D. 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
【答案】D
【分析】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详解】A.调节光圈主要是用来调节视野的亮度,与细胞的位置无关,A不符合题意。。
B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的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C.移动显微镜并不能改变玻片上细胞的位置,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图所示菜豆幼苗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他们用中性笔在幼根尖端向上等距离画了四条横线后,将幼苗放在湿润、温暖的环境中培养。随后连续三天测量并记录各段长度。经过测量发现生长最快的是( )
A. dB. cC. bD. a
【答案】B
【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详解】A.d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绒毛即根毛,增大吸水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错误。
B.c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B正确。
C.b分生区,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C错误。
D.a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D错误。
故选B。
4. 观察如图的植物细胞,关于该细胞的状态和解释,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吸水,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 植物细胞吸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C. 植物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D. 植物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答案】B
【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详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如图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故选B。
5. 关于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图是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式图
B. 结构[5]树皮,对茎有保护作用
C. 结构[1]髓,位于茎的中央,储存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
D. 结构[4]木质部和[2]韧皮部,都是由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的
【答案】D
【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图示1髓、2木质部、3形成层、4韧皮部、5树皮。
【详解】A.该图是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式图,A正确。
B.结构5树皮,对茎有保护作用,B正确。
C.结构1髓,位于茎的中央,储存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C正确。
D.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2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4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生长加粗,D错误。
故选D。
6. 如图为叶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A表示二氧化碳
B. 图中B表示水,由导管运输到叶片
C. 图中C表示氧气,人们称它为“气肥”
D. 图中D表示有机物,由植物光合作用产生
【答案】C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2)如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有机物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据此可知,A是二氧化碳,B是水,C是氧气,D是有机物。
【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图中C表示的物质是氧气,A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A正确。
B.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B由导管向上运输到叶片,表示水,B正确。
C.图中C表示氧气,而“气肥”是“二氧化碳”,C错误。
D.图示D向下运输,表示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D正确。
故选C。
7. “禾下乘凉梦”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高产一个理想追求,也是袁隆平的中国梦,袁隆平梦见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在水稻慢慢长大过程中,稻穗增加的质量主要来自( )
A. 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水和有机物
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D.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C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详解】在水稻慢慢长大过程中,稻穗增加的质量主要来自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稻穗增加的质量主要来自光合作用的原料,即二氧化碳和水,水稻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空气,水来自土壤,故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公园里绿树成荫,被人们称为天然的“氧吧”,你认为天气晴好时,在公园里“吸氧”的最佳时间是( )
A. 凌晨B. 清晨C. 傍晚D. 中午
【答案】C
【分析】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植物在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而在黑夜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傍晚时刻,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因此,此时是公园的氧气浓度最高,是“吸氧”的最佳时间。而在凌晨,植物刚刚进行了一晚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森林中氧气含量此时最低。
故选C。
9. 在早春时节,玉兰"先花后叶",即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可初步推测开花过程中所需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是( )
A. 植物体上一年制造并储存的
B. 花瓣光合作用合成的
C. 树皮光合作用制造的
D. 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答案】A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详解】A.有机物是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玉兰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有机物来自上一年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输送到花瓣,A正确。
BC.花瓣和树皮细胞中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C错误。
D.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并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D错误。
故选A。
10. 夏收时,农民把刚收下的小麦种子堆放在晒场上,如果把手插进去,感觉里面是暖暖的。下列有关此现象说法最准确的是( )
A. 小麦种子光合作用释放了热量B. 小麦种子呼吸过程释放热量
C. 在太阳光下,种子被光晒热了D. 小麦种子吸收了部分热量
【答案】B
【分析】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详解】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夏收时,农民把刚收下的小麦种子堆放在晒场上,如果把手插进麦种堆里,感觉里面是暖和的,这是因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故选B。
11. 下列用来验证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装置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1)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
(2)呼吸作用是有机物在氧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植物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
【详解】A.该实验装置能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A不符合题意。
B.枝条露出瓶外的部分用塑料袋罩住,袋口扎紧,液面上用油封避免水分蒸发,塑料袋上的水珠是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因此该图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该图的实验装置能够验证萌发的种子产生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该图实验装置中萌发的种子使燃烧的蜡烛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可以消耗氧气,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小草依依,踏之何忍”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不但会踩折小草,还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B 植缺少水分,影响光合作用
C.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D.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答案】A
【分析】植物的根需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土壤板结会使土壤中的空气减少,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详解】A.土壤板结后,土壤变得紧实,其中的空隙减少,空气含量降低,导致土壤中氧气不足。而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的参与,氧气不足会影响根的呼吸作用,进而影响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以及其他生命活动,最终影响植物的生长,A正确。
B.土壤板结主要是影响了土壤的通气状况,与植物缺少水分以及影响光合作用没有直接关系。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影响,B错误。
C.土壤板结不是直接导致植物缺少无机盐,而是因为影响了根的呼吸作用,间接可能影响对无机盐的吸收,但这不是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C错误。
D.气孔关闭主要影响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与土壤板结关系不大。土壤板结主要影响根的呼吸作用,而不是气孔的开闭和蒸腾作用,D错误。
故选A。
13. 一块农田中的玉米茎秆细弱,易倒伏,这块农田中应及时施加的肥料是( )
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硼肥
【答案】C
【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详解】A.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老叶黄色枯焦,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A不符合题意。
B.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甚至发红,背面紫色,B不符合题意。
C.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焦枯状;因此,一块农田中的玉米茎秆细弱,易倒伏,这块农田中应及时施加的肥料是钾肥,C符合题意。
D.含硼的无机盐能影响植物的受精作用,缺硼时植株只开花结果,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食物中蕴藏着大量能量,这些能量最终来源于( )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太阳能D. 有机物
【答案】C
【分析】食物中的能量归根结底来源于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详解】A.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不是能量的来源,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不是能量的来源,故B错误。
C.太阳能是地球上几乎所有能量的最终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获得能量,故C正确。
D.有机物中的能量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不是最终来源,故D错误。
故选C。
15. 曾经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树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造氧气、净化空气B. 降低湿度、减少降水
C. 吸附灰尘、降低噪音D.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答案】B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
【详解】A.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净化空气,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B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宽大的叶子不仅可以吸附灰尘,对声波也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而且还能不定向地反射声波。当噪声的声波通过树林时,树叶表面的气孔和绒毛,像多孔的纤维吸音板一样,把声音吸收掉。尤其是厚而多汁的叶片,吸音效果更好。同时,枝叶的摆动,使声波减弱,并迅速消失。另一方面,当噪声传播到树林这堵“绿墙”时,一部分被枝干和树叶反射,结果就使噪声大大减弱。因此,人们将绿色植物誉为天然的“消音器”和“隔音板”,C不符合题意。
D.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这些根系不但可以从土壤深处吸收大量的水分,还可以固定土壤,利用根系的这种特点可以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6. 菠菜叶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钙、铁等无机盐,是人们非常喜欢的蔬菜。某生物实验小组利用菠菜叶观察叶片的结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双面刀片,沿着和主叶脉_______的方向迅速_______切叶片,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多切几次。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2)观察结果如图。1是_______,它是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透过。叶片呈绿色,是因为[ ]_______中含有许多_______。叶肉细胞之间分布着一些纵横交错的脉络,称为[ ]______,它有_______的功能
(3)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_______。根据对叶片结构的观察,你认为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
(4)秋天的落叶中,_______面朝上的多。
【答案】(1)①. 垂直 ②. 横
(2)①. 上表皮 ②. 2叶肉 ③. 叶绿体 ④. 4叶脉 ⑤. 输导和支持
(3)①. 5气孔 ②. 器官
(4)背
【分析】图中:1是上表皮,2是叶肉,3是下表皮,4是叶脉,5是气孔。
徒手制作叶片的横切片时,要把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用两个并排的刀片沿横向迅速切割;每切割一次都要在清水中蘸一下,最后用毛笔选取最薄的一片,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然后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薄片上,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详解】(1)在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时,需要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并用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双面刀片。然后,沿着和主叶脉垂直的方向迅速横切叶片,这样可以确保切下的薄片包含叶片的各个部分。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多切几次以增加获得薄片的机会。最后,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以供观察。
(2)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上下表皮之间大部分是叶肉细胞,叶片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叶绿体,使绿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叶肉细胞之间还分布着一些纵横交错的脉络,称为叶脉。叶脉构成叶片的“骨架”,支持着叶有利于叶片充分接受光照;叶脉里的导管和管属于输导组织,是运输光合作用原料和产物的通道。结合题图可知,1是表皮细胞,它是无色透明的,有利于光线透过。叶片呈绿色,是因为2叶肉中含有许多叶绿体。叶肉细胞之间分布着一些以横交错的脉络,称为4叶脉,它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3)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5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气孔的大小是由保卫细胞控制。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物质,叶脉中含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所以叶所属结构层次是器官。
(4)在秋天的落叶中,由于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且含有较少的叶绿体,而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且含有较多的叶绿体,导致叶片的重量分布不均。当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失去水分和叶绿体后,其重量减轻,而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仍然较重。因此,当叶片从树上落下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背(即下表皮)面朝上的多。
17. 番茄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又有多种功用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鲜番茄,即可满足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物质的需要,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有助消化的功能,如图为番茄的生活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萌发成B的过程中,A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_。
(2)番茄的每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属于两性花,自然状态下,番茄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完成传粉过程,这种传粉方式称为_______。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历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传粉和_______。
(3)图中F里有很多A,原因是G中有很多枚_______。
(4)番茄干是同学们爱吃的食品,它主要是由番茄的果肉做成的,番茄果肉是[G]图中的[ ]_______发育成的。
【答案】(1)胚根 (2)①. 自花传粉 ②. 受精
(3)胚珠 (4)③子房壁
【分析】题图中,A→B表示种子萌发,B→C表示长出植物体,CDEF表示开花结果,G表示雌蕊;①是花柱,②是胚珠,③是子房壁。
【详解】(1)种子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可见,A萌发成B的过程中,A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
(2)传粉是植物有性生殖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有两种方式: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自花传粉是雄蕊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或一朵花的花粉传到不同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可见,自然状态下,番茄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完成传粉过程,这种传粉方式称为自花传粉。传粉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要条件,因此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历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
(3)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结合题图可知,F果实中有多粒A种子,是因为G子房内含有多个②胚珠。
(4)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果肉属于果皮,故番茄果肉是G图中的③子房壁发育成的。
18. 资料分析:材料一: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1 公顷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 50000~70000 平方米,每天能够吸收 150~500 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 60~400 千克的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 1950 毫米/年,蒸腾量是 15701950 毫米/年。蒸腾作用大大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植物茎叶承接雨水,缓冲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资料二: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今天仅有20.36%。
资料三: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1)材料一中碳﹣氧平衡是指_______和_______的相对平衡。植物通过_______作用维持碳一氧平衡。
(2)空气湿度增加的原因是大量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将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叶片的_______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维持着生物圈中的_______循环。
(3)从资料二中的数据请推测我国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写出1个即可)。
(4)资料三中过度放牧导致的结果是______。
(5)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那么怎样保护植被呢?请写出两条合理的做法。______。
【答案】(1)①. 氧 ②. 二氧化碳 ③. 光合
(2)①. 蒸腾作用 ②. 气孔 ③. 水
(3)乱砍乱伐等 (4)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
(5)植树造林,不过度放牧,减少污染等
【分析】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详解】(1)材料一中提到的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维持了这一平衡。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对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至关重要。
(2)植物体从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蒸气的状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一过程叫作蒸腾作用。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比如通过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植物的茎和叶能缓冲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补充地下水。
(3)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
(4)如果人为地过度放牧,导致草场植被大量破坏,会使草场退化沙化,沙漠化,致使草原生态系统无法恢复。
(5)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植被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保护植被,植树造林,不过度放牧,减少污染等。
19. 科学探究: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的实验装置和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意:氢氧化钠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
(2)然后将图甲装置,放置到光下2~3小时。装置中A和B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
(3)取下叶片A和B,用酒精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水浴加热加快脱色速度。最后用碘液检验,不能变蓝的是_______(选填A或者B)。
(4)如果把甲图中装置A 中液体换成澄清的石灰水,放入黑暗环境中2~3小时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得出结论是_______。
(5)在某蔬菜大棚内检测到一天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如乙图所示,其中,BD段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_______呼吸作用。(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答案】(1)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二氧化碳##CO2
(3)A (4)①. 浑浊 ②. 生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
(5)大于
【分析】(1)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在细胞叶绿体中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详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2)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给密闭空间中的植物创造缺少二氧化碳的环境;而清水不能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清水组密闭空间中的植物周围具有许多二氧化碳。结合题图可知,装置A和B中除二氧化碳条件不同外,其它实验条件都相同,故探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
(3)淀粉遇碘变蓝,A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叶片A缺乏二氧化碳,而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故不能变蓝的是A。
(4)如果把甲图中装置A中的液体换成澄清的石灰水,并放入黑暗环境中2~3小时后,由于植物在黑暗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会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生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
(5)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由乙图可知,BD段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减少,故BD段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5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