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3+A4+pdf+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精品解析).docx
    • 原卷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4,后附答案).docx
    • 原卷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3,后附答案).docx
    • 原卷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3,后附答案).pdf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精品解析)第1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精品解析)第2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精品解析)第3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4,后附答案)第1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4,后附答案)第2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4,后附答案)第3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3,后附答案)第1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3,后附答案)第2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3,后附答案)第1页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3,后附答案)第2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3+A4+pdf+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3+A4+pdf+解析),文件包含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精品解析docx、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4后附答案docx、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3后附答案docx、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A3后附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1.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他的建设经历了“问题( )制作( )建设”几个过程。(选填:评估或设计)【答案】 设计 测试【详解】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像造船一样的设计工程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建设”等过程。2.在设计塔台模型时,我们可以采用 、 、 等方式使我们的设计更形象。【答案】 画图 文字 数字【详解】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制作塔台模型的一般流程是明确要求、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改进。在设计塔台模型时,我们可以采用画图、文字、数字等方式使我们的设计更形象。3.给塔台底部加重,可以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中更加 ;减少材料的损失,可以降低塔台模型的 。【答案】 稳固 成本【详解】在制作塔台的过程中,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我们需要考虑塔台的稳定性,给塔台底部加重,可以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中更加稳固;减少材料的损失,可以降低塔台模型的成本。4.建造塔台时,为了增强塔台的稳定性,可以增加底座( ),还可以多用( )形结构。【答案】 重量 三角【详解】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铁塔结构稳定不容易倒,主要因为它上轻下重、上小下大,抗风力强等特点。建造塔台时,为了增强塔台的稳定性,可以增加底座重量,还可以多用三角形结构。5.建立模型是 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答案】工程设计【详解】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可以使研究对象直观化、简单化,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那些复杂的事物。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6.在制作塔台的过程中,塔台的接口处要( ),同时也要考虑( )。【答案】 固定牢固 节省胶带【详解】搭建塔台时,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防止塔台的倾斜。在制作塔台的过程中,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我们需要考虑塔台的稳定性,可以增加底座重量,还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7.我们可以用( )等去测量塔台的高度,用( )去测试塔台的抗风能力。【答案】 米尺 电扇【详解】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测试“抗风能力”是使用电风扇三挡风力吹动塔台,具体做法是将模型底部一侧挡住,用风扇吹它上部约1/3的部分;塔台模型的高度是指从桌面到塔台模型平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中间位置的高度,我们用米尺来测试塔高检测塔台模型高度是否达标。8.在工程任务中, 是衡量工程设计是否达标的重要方法。【答案】测试【详解】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二、选择题9.下列不属于住房系统的是(    )。A.厨房 B.排水 C.供水【答案】A【详解】建造一所舒适、环保的住宅应该考虑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结构系统、供暖系统、采光系统等。厨房不属于住房系统。10.工程师在设计建造跨海大桥时一般会遇到的难题有(    )。A.桥梁和隧道没有岛屿提供连接 B.海底淤泥过软,难以下桩 C.以上都有可能【答案】C【详解】工程建设要统筹考虑,协调平衡多种制约因素的,具有复杂性。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工程师在设计建造跨海大桥时一般会遇到的难题有大桥如果经过航道,桥塔高度有限制、建岛的海床上有深且软的淤泥、桥梁和隧道可能没有岛屿提供连接。11.现在有些房子(如图)在底部加上滚珠,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增强房子的(    )。A.抗震能力 B.抗风能力 C.顶端承重能力【答案】A【详解】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分析图片可知,在房子底部加上滚珠,主要是为了增强房子的抗震能力。12.在同样的瓶子里装入自来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最稳定的是(    )。A. B. C.【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了瓶子最稳定的放置方法,同样的瓶子,上窄下宽的稳定性好,BC中,B比较稳定;AB瓶中,A放满了水,B是半瓶水,同样的形状,上轻下重的放置方法比较稳定,所以B是最稳定的放置方法。13.很多植物的茎是中空的,比如小麦、水稻、芦苇等。这种结构的优点是(   )。A.有利于快速吸收水分和营养B.支撑力强,不易倒伏C.有利于快速生长【答案】B【详解】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的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力都相同,即重量轻、强度高、支撑力强,不易倒。如小麦、水稻、芦苇等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B是正确的选项。14.下列属于工程项目的核心和重点是(    )。A.美观 B.成本 C.安全【答案】C【详解】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制订塔台竞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而设计塔台模型,对于模型的要求,是先考虑塔台的承受的重量和风力、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这些安全因素,后考虑成本问题。所以下列属于工程项目的核心和重点是安全。选C。15.在制作塔台模型的时候要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同一层立柱的选择应该(    ),防止塔台倾斜,从而保证塔台稳固。A.越长越好 B.等高 C.可以长短不一【答案】B【详解】在制作塔台的过程中,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我们需要考虑塔台的稳定性,可以增加底座重量,还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16.电动伸缩门是利用了四边形框架________的特点。A.稳固 B.易变形 C.承重能力强【答案】B【详解】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钢筋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四边形框架不稳定,易变形;电动伸缩门就是利用了四边形框架这一特性。故选B。17.“给塔台模型底部加重”不会产生的效果是(    )。A.增强顶端承重能力 B.增强抗风效果 C.使塔台模型在抗震中更稳固【答案】A【详解】A.给塔台模型底部加重不会产生的效果是增强顶端承重能力;B.抗风的方法:塔身采用框架结构,减小受到的风力。也可以进行底部加重;C.耐震的方法:加大底部面积或加大底部质量;所以A符合题意。18.学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后,我们知道了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    )。A.工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越大的工程技术含量越高B.技术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地进步C.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C【详解】工程和技术的关系是:每一项宏大的工程都采用了大量的技术,工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越大的工程技术含量越高;技术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地进步;工程和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C符合题意。三、判断题19.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答案】√【详解】港珠澳大桥飞跨伶仃洋,连接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题干正确。20.在评价塔台模型时,小明组的塔台做得很漂亮,小评委们都给了高分。( )【答案】×【详解】测试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测试“抗风能力”是使用电风扇三挡风力吹动塔台;测试塔高检测塔台模型高度是否达标;放置相同重物的数量来测试顶端承重;检查是否有绘图、文字、标注,是否表达清晰来检测设计图及文字说明;统计材料费用,并按成本进行排名测试材料成本统计;各组介绍分工是分工合作的情况;塔台结构是否合理,外形的美观程度测试的是美观;使用专业地震模拟仪器,测试三挡强度的抗震情况测试塔台的抗震能力。所以题目做法错误。21.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之间的关联。( )【答案】√【详解】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之间的关联。22.一套住房一般包括供电、供暖、采光、厨房、供水等多个系统。( )【答案】√【详解】在生产生活中,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对已有的物质材料和生活环境加以系统性的开发、生产、加工、建造等,这便是工程。建造住宅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建造一所舒适、环保的住宅应该考虑供水系统、结构系统、供暖系统、采光系统等。一套住房一般包括供电、供暖、采光、厨房、供水等多个系统。题干正确。23.使用三角形结构主要是可以使塔台美观。( )【答案】×【详解】使用三角形结构主要是可以使塔台稳固。之所以都设计成三角形结构,是因为三角形的支架最省材料,也最牢固,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24.小组制定塔台竞标书,竞标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 )【答案】√【详解】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制订塔台竞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25.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 )【答案】√【详解】在制作塔台的过程中,制作塔台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我们需要考虑塔台的稳定性,可以增加底座重量,还可以改变材料的结构;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26.我们可以用手拿着塔台顶部晃一晃来测试塔台的抗震能力。( )【答案】×【详解】测试抗震能力,需要使用专业仪器进行地震模拟。我们不可以用手拿着塔台顶部晃一晃来测试塔台的抗震能力,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27.各大宏大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都不限制时间。( )【答案】×【详解】工程是要统筹考虑,协调平衡多种制约因素,具有复杂性。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中的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各大宏大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都要有时间限制的。题目说法错误。28.如果建造的塔台模型承重结构不多,会造成承重能力差。( )【答案】√【详解】塔台模型承重结构不多,会造成承重能力差。制作不够精细,角度不正对抗震有一定影响。底端重力较轻,也不利于抗震。塔台抗震的方法:①在塔台模型中加入大量三角形②在塔台模型底部加大面积或加大重量③在塔台模型底部加滚珠。④调整好模型的角度。四、连线题29.将以下活动和需要利用的房屋系统连起来。 刷牙洗脸    采光系统用燃气灶做饭    供电系统拉开窗帘晒太阳    排水系统给手机充电    燃气供应系统【答案】【详解】住房建造过程是一项复杂、整体、协调的有机体,系统是由多个不同部分形成的整体,各部分间相互影响。住房的基本系统的有: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采光系统、通风系统等。刷牙洗脸需要利用排水系统,用燃气灶做饭需要利用燃气供应系统,拉开窗帘晒太阳需要利用采光系统,给手机充电需要利用供电系统。故答案为: 五、排序题30.将下面的工程建设过程的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A.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B.制作一个模型。C.实施建设。D.测试这个模型。E.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答案】AEBDC【详解】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建设过程的步骤:1.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2.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3.制作一个模型;4.测试这个模型;5.实施建设。正确的顺序排列:AEBDC。六、简答题31.在建造塔台活动中,标书的内容重要的项目有哪些?【答案】竞标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详解】塔台竞标标书包括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成本预算、人员分工和时间分配等内容,竞标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32.大多数建筑都要考虑其稳定性和抗风性,对此你有什么方法?请简单说一说。【答案】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采用三角形框架结构等。【详解】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因为在基本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大多数建筑都要考虑其稳定性和抗风性,可以采用三角形框架结构,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七、实验题实验题。33.住房建造的主要过程有 、设计、 等。34.图中的住房有门、窗、墙体、楼板等基本 (选填“结构”或“系统”)。35.我们的住房往往具有一些必需的系统,如厨房、厕所中提供用水的 系统、每个房间给电器提供电的 系统、给予房间自然光的 系统等;在北方城市的住房中还能看到专门为抵御严寒设计的 系统。36.为了得到更大的主卧面积,主人想将家中部分承重墙拆去。你同意此观点吗?请说明理由。【答案】33. 选址 建造 34.结构 35. 供水 供电 采光 供暖 36.不同意。在我们的房屋中,承重墙起到支撑的作用,对于整个房屋而言是决定安全的重要部分。【分析】大到“中国天眼”、“神舟”飞船,小到体育场馆、普通民房的建造都属于工程。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33.住房建造需要经历的主要过程有明确任务、选址、设计、建造、验收等。34.住房的基本结构包括门、窗、承重梁、墙体、楼板等,和房屋的建造相关。35.住房必需的系统:供水、采光、供电、供暖等。例如厨房、厕所中是供水系统;灯泡、电视、洗衣机等用电器需要的是供电系统;房间自然光,这是采光系统;北方城市的住房中还能看到专门为抵御严寒设计的暖气,这属于供暖系统。36.不同意拆承重墙。因为,一般情况下,承重墙是不宜随意敲掉的,因为这样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和承重能力,承重墙主要就是用来承重上部楼层的结构重量,如果拆除了,对于整个房屋的建筑结构会有一定的影响,整个房屋的安全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八、综合题37.5月份学校将举行足球节,要在足球场建造一个塔台。要求高1.5米,台面不小于1平方米,方便教练站在塔台上指挥队员训练,且成本不超过5000元。学校发布了征集令,最终以竞标的形式确定建塔资格。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加此次竞标。(1)下列属于本次校园塔台建设中的限制条件是(    )(多选)①塔台高度②塔台形状③站立面积④建造材料⑤建造成本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E.①②③④⑤(2)塔台的建造需经历“①制作一个模型②明确要解决的问题③实施建设④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设计⑤测试模型和评估改进”五个步骤,正确的排列是(    )A.①②⑤④③ B.②④①⑤③ C.②①④⑤③(3)竞标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是(    )。A.项目成本 B.项目安全性 C.两者都要(4)经过了激励的角逐,小平同学所在的第五小组中标了,进入设计塔台模型阶段。他们在设计塔台模型中运用了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结构,其原因是(    )。A.三角形结构能节约大量的材料B.三角形结构能使建筑更美观C.三角形结构能使建筑更有稳定性(5)根据设计图,他们用吸管和透明胶带为材料,制作了如图的塔台模型,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这个塔台的 比较弱,但是塔高高于设计要求,因此,他们可以通过 来改进这个缺点。(6)如果塔台模型有点倾斜,塔台模型的高度是指从桌面到塔台模型顶面的(    )的高度。A.最低点 B.最高点 C.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中间位置(7)测试塔台模型顶端承重能力时,书本要(    )。A.每次放1本 B.每次放2本 C.每次放3本(8)测试塔台模型时,采用的评估方式应该是(    )。A.小组自评 B.小组间互评 C.不仅自评,小组间还要互评(9)在整个塔台工程的建设中,我们对工程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下列关于工程建设和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科学技术与对工程建设有重大的影响B.工程建设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C.科学技术与工程建设之间没有必然关系【答案】(1)A(2)B(3)C(4)C(5) 抗风能力 降低塔高(6)C(7)A(8)C(9)C【分析】塔台要能够让教练员站在上面指挥训练,说明承重性、高度和安全性是项目的重要要求。为足球教练设计塔台时,塔台的高度要适中,既安全视野还要开阔。【详解】(1)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所以本次校园塔台建设中的限制条件是塔台高度、站立面积、建造成本等。(2)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所以题干中的正确步骤是②④①⑤③。(3)我们在制作塔台的时候,要制订塔台竞标书。制订塔台竞标书时,竞标的要点是项目成本和项目安全性。(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所以利用设计塔台时应多使用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能使建筑更有稳定性。(5)根据题干可知,塔台的抗风能力较弱,只能抵抗小风;塔台的高度过高,所以通过降低塔台高度,这样可以降低重心,增强塔台的抗风能力。(6)塔台模型的高度是指从桌面到塔台模型平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中间位置的高度,我们用卷尺来测试塔高检测塔台模型高度是否达标。(7)将相同重物均匀放在塔台上来测试塔台的承重能力;测试塔台模型顶端承重能力时,书本要每次放1本,这样的实验结果比较精确。(8)针对各组的模型开展交流评估活动,依据评估标准,评估活动不仅自评本组设计,小组间还要进行互评,在互评中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帮助、资源共享等。在塔台模型进行交流评估过程时,要正视其他小组对本小组的建议,做出必要的修改。(9)工程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每一项工程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原理,应用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就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设计方案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成本统计分工合作美观第5组5分70cm7本书小风5分10.5元5分4分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