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小学语文统编版(2025)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语文一年级下册(2024)6 怎么都快乐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2024)6 怎么都快乐教案,共7页。
1.认识“怎、独”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会写“玩、很”等7个字。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
3.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课件。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让学生边唱边做拍手游戏。(出示课件1)
2.学生齐读题目。(板书:怎么都快乐)
3.同学们,你们喜欢几个人在一起玩?其实,一个人玩很好,两个人玩也很好,三个人以上玩更好。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拍手游戏中进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圈出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把会认字和会写字圈出来。
3.教师检查。(出示课件2)
zěn dú tià shénɡ jiǎnɡ děi
会认字:怎 独 跳 绳 讲 得
yǔ qiú xì pái lán lián yùn
羽 球 戏 排 篮 连 运
wán hěn dānɡ yīn jiǎnɡ xínɡ xǔ
会写字:玩 很 当 音 讲 行 许
学生对照课件,看看是否把生字都圈出来了。
三 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再读课文,把圈出来的生字重点读一读。
(1)指名让学生读课文,教师适时正音。
①“怎、篮、连、运、玩、很、音”是前鼻音,“绳、讲、当、行”是后鼻音,“怎”是平舌音。
②“得”是多音字,在文中读děi,另外还读de,“听得认真”;dé,“得到”。
(2)争当小老师,带拼音领着同学读。
(3)去掉拼音,教师领着学生读。
(4)开火车读。
2.识记生字。
(1)“跳、绳、讲、球”等为典型的形声字,用形旁表意的特点进行识记。
(2)“篮”字的部首是什么?(竹字头)
①竹字头是由“竹”字变形而来的,带有竹字头的字一般和竹子有关。
②篮球跟竹子有什么关系呢?(篮球,起源是先将竹篮掏空底子作为投球的工具,然后把球扔进挂在墙上的篮子里。这项运动传到中国来,用“篮球”表示,一直沿用到今天)
(3)这篇课文中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出示课件3)
怎:怎样、怎会 独:孤独、独一无二
讲:讲课、讲台戏:排戏、戏台
排:前排、后排篮:竹篮、花篮
连:连声、连忙运:运走、运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四 三读课文,积累词语
1.默读课文,在文中标出每节诗中表示游戏名称的词语。(出示课件4)
第1小节:折船 折马 踢毽子 跳绳 搭积木 看书 画画 听音乐
第2小节:讲故事 下象棋 打羽毛球 坐跷跷板
第3小节:讲故事 甩绳子(跳长绳)
第4小节:拔河 老鹰捉小鸡 打排球 打篮球 踢足球 开运动会
学生自由读一读,男女生比赛读。
2.积累词语。(出示课件5)
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
(1)自由读,同桌互读。
(2)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学生交流,指名让学生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动宾结构的短语并积累。
五 反复朗读,感受节奏
1.指导学生读好诗歌中的停顿。(出示课件6)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你讲我听,我讲你听。
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
连/开运动会/也可以。
2.教师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读好一串动宾结构的短语,一般后面的宾语读得稍重一些;几个游戏名称的词语中间要注意停顿,如“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
(2)朗读诗歌每小节第一句时可以强调一下,突出每节诗的重点。
3.同桌互读,轮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
六 学习会写字
1.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出示课件7、8)
玩 很 当 音 讲 行 许
2.教师范写并指导。
(1)“玩”字的部首是王字旁,要注意“王”字
作偏旁时笔画的变化。
(2)“很、行”都有双人旁,“讲、许”都有言字旁。
3.学生在书上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类学写生字,掌握生字的偏旁。写字指导不必面面俱到,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练写时间。
七 当堂作业,反馈检查
把下面的字和正确的读音连在一起。(出示课件9)
《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儿童诗。诗歌语言通俗,诗句简短,节奏感强,非常适合朗读。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1.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情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课件、词语卡片。
一 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出示课件10)
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动宾结构的短语反复见面,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2.学生齐读课文。
二 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小节。
(1)指名让学生读第1小节。
(2)一个人可以玩哪些游戏?(折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理解“独自”就是一个人。(出示课件11)
全班一起来读读这些游戏的名字。(板书:一个人玩 折船 折马 踢毽子 跳绳 搭积木 看书 画画 听音乐)
(3)除了这些游戏,你还独自玩过哪些游戏?(滑旱冰、玩魔方)
(4) (出示词语卡片:静悄悄)谁会读这个词语?(朗读时声音要轻,突出“静”的感觉)你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亮晶晶、金灿灿、水灵灵)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
“一个人”重读,突出一个人玩的快乐;“正好”“还有”重读,表示可以玩的游戏或做的事情很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自身感受,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第2小节。
(1)一个人游戏挺快乐,但有些游戏得两个人合作才能做好。同桌两个人想不想来做个读书的游戏?你们俩悄悄地商量一下并思考:怎样才能把第2小节读好?
(2)同桌合作读。
①“你讲我听,我讲你听”可以分开读:一人读“你讲我听”,一人读“我讲你听”。其余的句子齐读。
②“两个”重读,读出两个人玩的快乐;“得有人听”重读,声音拉长,读出讲故事要有听众才过瘾;“象棋”“羽毛球”“跷跷板”重读,表现出两个人玩的快乐。
(3)两个人可以玩哪些游戏?(讲故事、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出示课件12)
(4)齐读第2小节。(板书:两个人玩 讲故事 下象棋 打羽毛球 坐跷跷板)
3.学习第3小节。
(1)指名读,齐读。
(2)三个人可以玩哪些游戏?(讲故事 跳长绳)(出示课件13)
(3)引导学生发现两个人讲故事和三个人讲故事的区别。(出示课件14)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你讲我听,我讲你听。
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
比较朗读,体会讲故事时多个人听的有趣,了解“有劲”的意思。
(4)指导朗读:读好句子的停顿。“三个”“多个”“更有劲”“你跳”“我跳”“轮流”重读,读出三个人玩的快乐。
(5)评价读,看谁读得好。(板书:三个人玩
讲故事 跳长绳)
设计意图:将课文内容整合、比较,简化教学环节,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4.学习第4小节。
(1)自由读。
(2)许多人玩什么?(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开运动会)(出示课件15)玩得怎么样?(玩得更快乐)
(3)为什么说“许多人玩,更好”?为什么不说“许多人玩,最好”?(这里的“更好”是相对前面的“很好”来说的,意思是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四个人玩,五个人玩都很好,只是人多的时候,玩起来会更有趣,更有意思,更快乐)
(4)齐读第4小节。(板书:许多人玩 什么游戏都能玩)
三 联系生活,课外扩展
说一说自己平时的游戏活动,玩一玩,体会各种游戏带来的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自身感受出发,体会快乐。
一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多的是模仿老师。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为学生作好朗读的示范。
6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玩折船 折马踢毽子 跳绳 搭积木看书 画画 听音乐
两个人玩讲故事下象棋 打羽毛球 坐跷跷板
三个人玩讲故事跳长绳
许多人玩 什么游戏都能玩 教学
要求
1.认识“怎、独”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会写“玩、很”等7个字。(重点)
2.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重点)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难点)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6 怎么都快乐公开课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6 怎么都快乐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6 怎么都快乐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