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秘鲁全国平均降水量1691毫米,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为此秘鲁实施了“东水西调”工程。下图示意秘鲁“东水西调”工程部分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秘鲁“东水西调”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气候闷热潮湿B. 科技水平较低
    C. 建设资金缺乏D. 地质条件复杂
    2. 秘鲁“东水西调”工程可能会对利马带来的影响是( )
    A. 缓解城市地面的沉降B. 沿海地区渔获量增加
    C. 城市的等级不断提升D. 降水量得到明显增加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文材料可知:秘鲁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衡,秘鲁“东水西调”是因为西侧沿海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水资源少,A错误;调水工程由秘鲁政府实施,资金充足,施工技术比较成熟,BC错误;工程穿越安第斯山脉,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较大,D正确。综上,ABC错误,D正确,故选D项。
    【2题详解】
    秘鲁“东水西调”工程可以缓解利马水资源紧张状况,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有效缓解城市地面的沉降,A项正确;沿海地区的渔获量与秘鲁寒流有关,B项错误;利马为秘鲁首都,城市等级不会发生变化,C项错误;利马的降水量不会明显增加,D项错误。综上,BCD错误,A正确,故选A项。
    太湖湖羊(图1)在太湖育成和饲养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具有喜干、耐热、怕强光、喜食夜草的习性。湖羊采用工厂化舍饲养殖(图2),羊舍内整洁干净,配有自动饮水和喂食设备。羊粪肥地种草,用于制作有机草料,与其他粗粮精心搭配喂养湖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西北地区引入湖羊养殖效果不佳,可能受制于( )
    A. 食物不足B. 气候不适应
    C. 水源不足D. 生存空间不适应
    4. 相比于传统放牧,工厂化舍饲能( )
    ①提高生产效率②降低劳动成本③保障羊肉品质④缩短养殖周期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西北地区草原辽阔,不可能食物不足,A错误;太湖湖羊具有喜干、耐热、怕强光、喜食夜草的习性,西北地区冬季风力较大且气温较低,气候条件不适应,B正确;发展畜牧业的水源较充足,C错误;西北地区牧场宽广,生存空间范围广,D错误。故选B项。
    【4题详解】
    湖羊喜欢在夜里吃草,“自动饮水和喂食”设备能够节约夜间喂养的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①②正确;“湖羊采用工厂化舍饲养殖,羊舍内整洁干净”可知饲养条件较好,保障羊肉的品质,③正确;湖羊养殖周期较为固定,主要与繁殖周期有关,不会缩短养殖周期,④错误。故选A项。
    杭盖在蒙古语中是指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地和树林的世界,是游牧民族最喜爱的天堂牧场。现在堪称杭盖的水草丰富的山林之地已不太多。图示意位于内蒙古包头市西部的巴音杭盖自然保护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杭盖能成为内蒙古草原上的天堂牧场,主要得益于( )
    A. 地形平缓B. 水分条件好
    C. 土壤肥沃D. 风力较小
    6. 内蒙古高原上杭盖数量大量减少,最可能是因为( )
    A. 牧业衰落B. 气候变暖
    C. 过度开发D. 森林扩张
    7. 巴音杭盖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的是( )
    A. 生态系统B. 自然景观
    C. 优良牧场D. 风土民情
    【答案】5. B 6. C 7. A
    【解析】
    【5题详解】
    杭盖在蒙古语中是指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地和树林的世界,是水草丰富的山林之地。结合图中景观可知,杭盖是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地带,是牧场中水分条件较优越的地区,因此水分条件好是其成为天堂牧场的优势条件,与地形、土壤以及风力无关,排除ACD,故选B。
    【6题详解】
    杭盖是林地和草地的过渡区,常见于农牧交错带,过度开发容易导致生态退化。由于内蒙古高原人口增长较快,过度放牧、过度垦荒现象较多,对自然生产力较高的杭盖破坏最严重,排除ABD,故选C。
    【7题详解】
    杭盖是一种介于两种典型生态系统(温带草原与温带落叶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系统,破坏后难以恢复。所以,巴音杭盖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的是生态系统,排除BCD,故选A。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地地形剖面线和森林乔木层顶部的高度线,在一次森林大火后,当地原始植被损失殆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坡脚乔木植被高度和植株大小明显优于坡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光照B. 降水
    C. 土壤D. 热量
    9. 冬春季节,森林大火过后,制约新生植被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土壤( )
    A. 温度B. 肥力
    C. 质地D. 水分
    10. 森林大火后,下列针对当地生态环境修复的处理方式恰当的是( )
    ①封山育林②平整土地造林③飞播造林④种植柑橘
    A. ①④B. ②③
    C. ①③D. ②④
    【答案】8. C 9. D 10. C
    【解析】
    【8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坡脚乔木植被高度和植株大小明显优于坡顶,坡顶的海拔较高,没有阴坡的情况,光照条件更好,A错误;背风坡降水较少,B错误;坡顶土壤较疏松,地势也陡,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雨水冲走,土壤贫瘠,植物因得不到丰富的养分,从而影响了生长发育,C正确;据图比例尺可知,该山地海拔高度较低,热量条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故选C项。
    【9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南方地区,土壤的温度条件较好,A错误;森林大火后,草木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B错误;森林大火前后,土壤的质地差异不大,C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降水较少,且森林火灾引起大量的土壤水分损失,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D正确。
    【10题详解】
    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①正确;平整土地造林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环境的修复,②错误;飞播造林可节省大量劳力,是大面积森林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的有效方法,③正确;柑橘属于经济林,生态修复效果较差,④错误。综上,C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下图为“贵州高原北部河流阶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若阶地未被剥蚀,估算T2阶地的下切时长的方法为计算( )
    A. T2流水沉积层顶部年龄与T1流水沉积层底部年龄之差
    B. T2流水沉积层底部年龄与T1流水沉积层顶部年龄之差
    C. T2流水沉积层顶部年龄与T1流水沉积层顶部年龄之差
    D. T2流水沉积层底部年龄与T1流水沉积层底部年龄之差
    12. 目前芙蓉江江底为基岩,说明( )
    A. 河流流速慢B. 地壳在下沉
    C. 河流含沙量大D. 河流仍在下切侵蚀
    13. 研究阶地年龄最有利于( )
    A. 估算地壳下沉的幅度和速度B. 反映区域地貌演化过程
    C. 估算古河流的侧蚀速率D. 反映植被变化
    【答案】11. A 12. D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若阶地未被剥蚀,T2阶地形成过程应从顶部沉积层被下切开始,即阶地顶部最新沉积层形成的年代代表河流开始下切时代。当T1阶地开始出现沉积层时,代表下切基本停滞,T2阶地形成。所以T2阶地的下切时长的方法可以通过T2流水沉积层顶部年龄与T1流水沉积层底部年龄之差估算,A正确,BCD错。故选A。
    【12题详解】
    目前芙蓉江江底为基岩,泥沙较少,表示沉积作用弱,说明地壳可能还在抬升。河流仍在下切侵蚀,D正确,B错误。河流流速慢、河流含沙量大会促进流水堆积,江底就不为基岩,A、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阶地的沉积时代指示了区域多期河流下切和地貌夷平过程,所以研究阶地年龄最有利于反映区域地貌演化过程,B正确。不同阶地的年龄能反映地壳抬升的幅度和速度及河流下蚀的速率,AC错误;虽然阶地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植被的影响,但不是最能反映出植物变化,D错误。故选B。
    改则县位于藏北高原腹地,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性气候和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大地之树”(见图)位于改则县洞错湖南岸,由一系列的沟谷组成,所处地形起伏不大,“树冠”处海拔较高,“树根”大致垂直于湖岸注入湖泊,317国道(宽7.5m)穿过“树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箭头大致指向( )
    A. 东B. 西
    C. 南D. 北
    15. 西藏“大地之树”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
    A. 冰川侵蚀B. 流水侵蚀
    C. 风力侵蚀D. 潮汐侵蚀
    【答案】14. C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大地之树’位于湖泊南岸,且‘树冠’处海拔较高,‘树根’大致垂直于湖岸注入湖泊”判断箭头指向南,故选C。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公路的宽度判断“大地之树”高约100多米,“大地之树”的“干、枝、叶”清晰分明,属于微观地貌,而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规模大,可判断不属于冰川作用结果,A错。“大地之树”所处地形起伏不大,风向基本稳定,侵蚀沟谷的延伸方向应相对单一;根据材料“改则县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性气候和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可推测其降水相对集中,且地形的微小起伏也会导致侵蚀沟谷走向的变化,推测应是洞错湖南岸滩涂在季节性流水冲刷下形成的一种自然景观,B对,C错。该处不是沿海,没有潮汐现象,D错。故选B。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的东部海边,由东向西排列着一群花岗岩小岛。岛上有着特别的风动石,是一种停留在巨石表面的晃而不倒的球状石块,当大风吹来时,风动石微微摇晃,风停下来时就静止不动,它的存在条件非常苛刻。图1为风动石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 该地风动石按成因分类,应该对应图中的字母是( )
    A. aB. b
    C. cD. d
    17. 形成风动石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海浪侵蚀B. 风力侵蚀
    C. 流水侵蚀D. 风化作用
    18. 风动石形成的苛刻条件有( )
    ①坚硬的岩石基座 ②岩石必须是花岗岩
    ③形状为球状或椭球状 ④石块需停留在基岩的凹陷处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④
    【答案】16. C 17. D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风动石位于花岗岩小岛之上,说明风动石应属于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可以通过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图中有三个箭头指向b,说明b为岩浆;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b只指向c,说明c为岩浆岩,综上所述,该地风动石按成因分类应该对应图中的字母是c,所以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由图和材料可知,风动石呈球状;由上题可知,风动石为花岗岩,花岗岩随着地壳抬升出露于地表,而后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花岗岩的棱、角部位易发生侵蚀圆化,逐渐形成近似于球形的块体,从而形成风动石,所以D项正确;图中风动石位于海岛的花岗岩之上,受海浪侵蚀影响较小,因此A项错误;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会使得岩石形状变得不规则,与风动石的球状外观不符合,因此B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风动石是一种停留在巨石表面的晃而不倒的球状石块。根据所学知识,风动石的基座如果是松软土壤或岩石会使得风动石下陷,导致风难以吹动,所以风动石的基座必须是坚硬的岩石,但基座是否为花岗岩对风动石的形成关联不大,所以①正确,②错误;风动石形状接近球状或椭球状,使得风动石与基座岩石的接触面积非常小,才使得风可以晃动岩石,所以③正确;风动石与基座的接触面并不是平展的,基座往往有一个恰到好处的盘底状的小浅凹,石块需停留在此处,使得风动石在受到一定的外力就要失去平衡时,还能及时恢复平衡状态,实现晃而不倒,所以④正确。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2年3月28日,在圣彼得堡的一条河道中,大雪落入零度的水中,既没有融化,也没有结成坚冰,而是在水面慢慢堆积挤压,形状有点像泡在汤汁里的“肠粉”(图)。这种特别的“肠粉雪”,是由于不久前圣彼得堡一度剧烈回暖后温度下降产生的异常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关于“肠粉雪”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肠粉雪”现象发生时,水、雪温度相同
    B. 水温越低,“肠粉雪”现象越明显
    C. 封闭的水域更容易形成“肠粉雪”现象
    D. “肠粉雪”现象一旦形成,会持续数周
    20. 下列天气或气候现象与“肠粉雪”的成因相似的是( )
    A. 梅雨B. 倒春寒
    C. 回南天D. 华西秋雨
    【答案】19. A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粉肠雪”现象是由于气温回暖后温度下降产生的,且雪吊入零度的水中,既不融化,也不成冰,说明雪和水的温度相当导致的,故A正确;若水温较低,则雪将成为冰,故B错误;封闭式的水域一般温度较高,且雪不会堆积挤压,故C错误;材料显示,这种天气属于剧烈回暖后气温下降产生的异常现象,因此时间持续较短,故D错误。答案选择A。
    【20题详解】
    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梅雨天气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降小雨的情况,气温并未突然下降,故A错误;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与“粉肠雪”形成现象相似,故B正确;回南天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猛烈回升的现象,因此与之不相符,故C错误;华西秋雨,指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与之不相符,故D错误。答案选择B。
    华西秋雨: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它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渭水流域(甘肃南部和陕西中南部)、汉水流域(陕西南部和湖北中西部)、云南东部、贵州等地。
    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猛烈回升的现象。
    图为38°S大陆西部某地区等高线和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0℃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b等温线表示地方时10时、16时气温分布状况,甲、乙两处为民宿小镇,完成下面小题。
    2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为10时等温线,东坡为阳坡B. a为16时等温线,西坡为阳坡
    C. b为10时等温线,东坡为阴坡D. b为16时等温线,西坡为阴坡
    22. 乙地民宿与甲地相比,冬季生意冷清,原因是( )
    ①日照不足,天气冷湿 ②干热河谷,树木凋零
    ③地势险峻,滑坡多发 ④兽蛇出没,危及生命
    A. ①③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
    【答案】21. D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该地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夏季10时,太阳位于东部天空,山谷的西坡被阳光照射,气温高,等温线西坡高度大于东坡,a为10时等温线,甲(西坡)为阳坡;16时,太阳位于西方天空,山谷的东坡被阳光照射,等温线东坡高度大于西坡,b为16时等温线,乙(东坡)为阳坡,甲(西坡)为阴坡。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2题详解】
    根据位置可知,该地冬季受西风影响,乙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气候冷湿,光照时间短,①正确;该地植被主要为常绿硬叶林,冬天不会凋零,②错误;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加上降水多,滑坡多发,③正确;冬季蛇冬眠,少出没,④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6分。
    2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表明,赤道东印度洋和孟加拉湾之间存在温盐交换和水体交换。孟加拉湾是位于印度洋东部的边缘海,东、北、西三面为陆地,南部(6°N断面附近)与赤道印度洋连通。孟加拉湾水文状况季节变化显著,图中③④两海区均存在上升流,但两处上升流出现的季节和强度差异显著。左图示意孟加拉湾表层洋流流向。右图表示孟加拉湾西南部10°N某断面位置及该断面上层(0~300m)各月份的海水体积输运(正值代表向北)。据此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中孟加拉湾10°N断面海水体积输运季节变化的特点。
    (2)比较7月①②两海区的盐度高低,并说明判断理由。
    (3)指出③④两海区出现上升流的季节和强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判断6°N断面附近洋流流向发生季节转换的最可能月份。
    【答案】(1)①夏季,西南季风推动孟加拉湾西侧洋流自南向北,受其影响向北海水体积输运量大。②冬季,孟加拉湾盛行东北季风,推动洋流自北向南流,带动海水向南输运。③该海区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海水体积输运以向北为主。
    (2)①海域盐度高于②海域。(或②海域盐度低于①海域)理由:阿拉伯海位于副热带地区,晴天多,气温高,蒸发量大,盐度大;7月孟加拉湾洋流呈顺时针运动,①海域受来自阿拉伯海的高盐度洋流影响显著,盐度较高;7月,孟加拉湾海域受陆地地表径流的补给量大,海水盐度低;②海域受来自孟加拉湾向南低盐度洋流的影响,海水盐度低。
    (3)③海区上升流出现的季节是夏季,强度大;④海区上升流出现的季节是冬季,强度小。原因:③海区位于孟加拉湾西岸,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近岸海水缺失,底层海水上升补充,形成上升流;因西南季风势力强,上升流强度大。④海区位于孟加拉湾东岸,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近岸海水缺失,底层海水上升补充,形成上升流;因东北季风势力弱,上升流强度小。
    (4)5月和10月。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孟加拉湾西南部10°N某断面位置及该断面上层(0~300m)各月份的海水体积输运(正值代表向北),可知在夏季和冬季海水体积输运方向不同。夏季,孟加拉湾西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推动孟加拉湾西侧洋流自南向北;因西南季风影响,海水体积向北输运。冬季,加拉湾西南部受东北季风影响,东北季风推动孟加拉湾西侧洋流自北向南;因西南季风势力强,海水体积向北输运的强度大于向南部的强度。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可知,阿拉伯海位于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气温高,蒸发旺盛,盐度高,7月份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孟加拉湾洋流呈顺时针运动,①海域受来自印度半岛西部阿拉伯海的高盐度洋流影响,盐度升高;7月份是北半球夏季,该区域为雨季,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孟加拉湾海域受陆地地表径流的补给量大,在陆地淡水的稀释作用下,海水盐度较低,同时②海域受来自孟加拉湾向南低盐度洋流的影响,使得海水盐度更低。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亚地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且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据图可知,③海区位于孟加拉湾西岸,印度半岛东侧,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③海区盛行离岸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近岸海水被吹走,底层冷海水上升补充,形成补偿上升流,因夏季西南季风势力强大,此时上升流强度较大。④海区位于孟加拉湾东岸,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④海区盛行离岸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近岸海水被吹走,底层冷海水上升补充,形成上升流,南亚地区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故冬季东北季风势力弱,④海区上升流强度较小。
    【小问4详解】
    据图分析,图示洋流为季风环流,受冬夏季风的影响,洋流流向会发生季节变化,孟加拉湾海域5-10月盛行西南季风,10月至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故孟加拉湾豁口6°N断面洋流流向发生季节转换的时间为5月和10月。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流域内水域面积2018年比2000年多106.02km²增加28.89%。下左图为乌江流域图。
    材料二:乌江流域石漠化严重,当地推行“封山育林”等措施,治理成效不大显著。石漠化被称为“土地癌症”,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安顺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山多地少,石漠化面积达2969平方千米,轻度以上石漠化率32.05%。近年来,当地发展金刺梨、皇竹草、蜂糖李等适应能力强的特色农业产业,帮助群众逐步脱贫致富。皇竹草生命力旺盛,除可作为牛、羊等牲畜的饲料,还是纸浆、食用菌包等的原材料。该地居民对农业生产采取留茬耕作等措施,以减轻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下右图为安顺市某地区石漠化景观图。
    (1)说明乌江水域变大对当地冬季降水的影响。
    (2)从土壤特性的角度,分析石漠化地区“封山育林”难度较大的原因。
    (3)推测石漠化被称为“土地癌症”的主要原因。
    (4)石漠化严重地区多是人类活动剧烈区,生活贫困。试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安顺市石漠化严重的原因。
    (5)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安顺市采取金刺梨、皇竹草种植对带动地区脱贫致富的意义。
    【答案】(1)水体热容量比陆地大,冬季水域温度相对更高,对流运动增强;乌江水域变大,水面蒸发量增大,导致降水量增加。
    (2)地形崎岖,土壤侵蚀强,土层较薄;喀斯特地貌水分下渗严重,土壤含水量低。
    (3)石漠化现象发生后,难以治理和恢复植被;石漠化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层变薄,植被生长受限,植被覆盖率下降;石漠化对当地发展影响大,阻碍发展,带来贫困。
    (4)安顺市位于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大,地表植被稀少;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地表植被被破坏后,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由于开垦荒地种植粮食等造成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岩石裸露地表,形成石漠化现象;安顺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破坏难于恢复。
    (5)恢复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金刺梨、皇竹草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促进当地产业脱贫。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体比热容比陆地大,冬季降温慢,夏季升温慢。冬季水域温度比同纬度陆地温度高,对流运动增强;乌江水域变大,比周边陆地温度高,水面蒸发量增大,水面上对流运动较强,导致降水量增加。
    【小问2详解】
    从土壤特性的角度分析,石漠化地区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较强,土层浅薄贫瘠,喀斯特地貌水分下渗严重,土壤含水量较低,在石漠化地区“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难度大,树木难以成活。
    【小问3详解】
    石漠化被称为“土地癌症”,石漠化一旦出现后,土层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层变薄,植被难以生长,植被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石漠化地区土地生产力下降,难以为继,阻碍发展,带来贫困。
    【小问4详解】
    石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方面。石漠化严重地区多人类活动剧烈区,人口地矛盾突出,社会经济落后。贵州安顺市位于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大,地表植被稀少;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地表植被被破坏后,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由于开垦荒地种植粮食等造成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岩石裸露地表,形成石漠化现象;贵州安顺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浅薄,一旦被破坏难以恢复。
    【小问5详解】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入手分析。安顺市采取金刺梨、皇竹草种植可以逐步恢复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起到较好的生态保护效益;种植金刺梨、皇竹草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相关试卷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7月,阿比让盛行, 与阿比让相比,科霍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甲、乙两种草原植被分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7月,阿比让盛行, 与阿比让相比,科霍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