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x
    • 练习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docx
    • 教师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
    • 学生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 .docx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2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3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4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5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6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7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8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第1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第2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第3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第1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第2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第3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 第1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 第2页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 第3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4 主题1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4主题1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4主题1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4主题1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4主题1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
    1.(2024·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防洪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受防洪限制水位的约束,汛期降雨径流经水库调节后,仍有大量径流未得到充分利用,作为弃水排放。(1)分别指出防洪限制水位的高低与汛期水库蓄水量大小、预留防洪库容大小的关系。
    答案 防洪限制水位高,汛期水库蓄水量大;防洪限制水位高,防洪预留库容小。
    材料二 近年来,丹江口水库以《丹江口水利枢纽调度规程(试行)》为基础,主要从汛前水位消落、汛期水位控制、汛末蓄水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调度的探索。2021年,基于精准的降水、洪水预报,丹江口水库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调度超额完成供水计划,并首次蓄水至设计蓄水位170 m。图1示意汉江流域概况。图2示意优化调度方式与规程调度方式的对比。
    (2)以保证防洪安全为前提,优化调度过程中,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在防洪限制水位的基础上适度上浮。说明丹江口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适度上浮的主要保障条件。
    答案 随着气象预报和水文监测等技术的提高,洪水的可靠预见期更长,防洪调度更为精准;流域内多个水库,能够实施联合调度,提高汉江流域的防洪安全保障能力。
    (3)分析与规程调度方式相比,优化调度方式的供水优势。
    答案 汛前提前消落并加大消落深度,加大汛前供水量;汛期运行水位适度上浮,增大汛期蓄水量可以加大水库汛期供水,为夏秋汛期过渡、汛末蓄水提供保障;汛末利用来水时机提前蓄水,有利于提高汛后蓄水位,为下一供水年度供水提供保障。
    2.(江苏地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南泥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云岩河上游,1941年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赴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昔日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材料二 下图为南泥湾俯瞰景观图。
    (1)简述八路军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时面临的不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 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崎岖,地表破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旱涝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
    (2)解读“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所描述的农业生产布局。
    答案 平川打坝淤地,平整沟谷土地,增加耕地面积,旱地种谷,水田种稻;筑坝蓄水成塘,不仅可养鱼鸭,还可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加灌溉水源;山地丘陵植树种草,放牧牛羊。
    (3)比较南泥湾所在地区和江南农业生产特点上的差异。
    1.要素的拆分与综合(1)基本概念要素综合是指能够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角度综合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能说出地理环境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并能对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要素的综合,主要是针对事物的特征、成因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要素的拆分,主要是针对某一要素的特征、成因,进行进一步的分解。
    (2)要素拆分与综合的基本顺序
    (3)用“拆分”思想审题的一般步骤①“拆”条件限定词——特定时间节点、特定区域、专有名词、特殊生产生活方式、事物发展某一阶段等。只有关注条件限定词,才能使学生回到材料或图表中提取并解读关键信息。②“拆”题目中心词——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气候、地形、水文、自然带、人口迁移、城镇化、工业区位、农业区位、交通布局、产业转移、资源跨区域调配等)。只有锁定题目的“定语”,才能锁定知识的来源,进而结合材料调用相关知识作答。
    ③“拆”解答方式词——把握答题的方式要求,有助于构建答题模板并把握答题的详略。
    ④“拆”内容回答词——题目要求作答的内容,如目的、原因、条件、意义、影响、措施、结构、特征等,学生要根据设问的内容,有针对性地作答,避免答案跑偏或过于烦冗。
    2.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与综合示例分析是综合的前提和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目标和归宿。 学会分析就要学会“拆分”,在“拆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如自然地理要素可拆分为气候、地貌、地质、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等, 将要素再进一步拆分成若干属性。(1)“洋流”的拆分与综合
    (2)“河流地貌”的拆分与综合
    林火是指在林地上发生的火灾。林火是一种自然灾害,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过程,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高纬度地区的植被和多年冻土的影响巨大。下图分别示意加拿大某地区林火景观及稳定气候下加拿大某地区林火发生后地表和多年冻土的变化轨迹。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林火发生后地面海拔高度的变化是A.先升高,后降低 B.先降低,后升高C.持续升高 D.持续降低
    2.导致该地林火发生后在短时间内地面海拔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沉积 B.风力侵蚀C.解冻作用 D.断裂下陷
    3.该地区林火发生后50年内当地A.地表土壤活动层和永冻层都会变厚B.地面接收太阳光照时间始终在减少C.草本和灌丛植被的种类、数量增加D.地表土壤层中的病毒虫害将会增多
    4.(2024·福建泉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云南省元谋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旱坡地是该区域主要的土地类型,其中未开垦的荒坡地占土地面积的56%,多属于中度以上退化
    坡地。为促进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元谋县将坡耕地整治为水平梯田,在梯田上布置光伏发电设施,并在光伏板下开展特色农作物种植,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生产模式(如图1)。图2示意元谋县多年平均月太阳辐射量变化。
    (1)分析元谋县4月太阳辐射量较大的原因。
    答案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多晴天;昼长夜短,日照时间较长。
    (2)从土地的角度,分析元谋县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 荒坡地多,用地成本低;地形起伏大,用地面积大。
    (3)与坡耕地种植相比,指出梯田种植的土壤条件优势。
    答案 梯田坡度缓,(水土流失轻)土壤厚度大;肥力高;下渗多,水分条件好。
    (4)说明“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生产模式的合理性。
    答案 光伏板遮阳,减少水分蒸发,利于农作物生长;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增加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
    (1)冷空气受山脉阻挡,在迎风坡一侧减速、堆积,气流转向、绕行。
    (2)南下的冷空气在较大的气压梯度和狭管效应的共同影响下,快速穿过峡谷,并在下坡过程中不断加速,近地面的风速较大;由于峡谷地势较低,冷空气过峡谷后在下沉过程中自身的增温幅度较小(焚风效应弱),且较大的风速使冷空气在到达N海域之前与下垫面的热量交换较少,增温幅度小,冷气团保持较低温度;冷气团与海水的热力交换使N海域表层水温降低;强离岸风使N海域底部冷海水上泛,表层海水温度降低;上泛的冷海水将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饵料充足,使N海域海产丰富。
    (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1)属湖区,为湖滩地,坡缓水浅;沉积物厚且颗粒细(淤泥质);热量充足。(2)在枯水期(当巢湖处于低水位时),湖滩出露出现自然水道;人们在自然水道基础上,开挖河道,垒筑河堤。(3)地势低,为江水区,积水快,易内涝;洪水期临近的河流和湖泊(巢湖)水位远比圩田高,圩田积水难以排出,且面临决堤威胁。
    (4)方面① 对改善巢湖水质的作用:圩田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缓解巢湖富营养化状况;水产业对象为菱藕及鱼类等,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方面② 对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的作用:相对于农作物,湿地受洪水的威胁小,受灾轻;圩区地势低,可作为蓄洪区,洪水期蓄积洪水,减缓洪水对巢湖大堤及周边地区的压力。
    (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
    1.(2022·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图1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
    (1)图2示意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M点风向,并指出山脉的阻挡对冷空气运动的影响。
    答案 冷空气受山脉阻挡,在迎风坡一侧减速、堆积,气流转向、绕行。
    (2)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表层水温较低,海产丰富。分析其原因。
    答案 南下的冷空气在较大的气压梯度和狭管效应的共同影响下,快速穿过峡谷,并在下坡过程中不断加速,近地面的风速较大;由于峡谷地势较低,
    冷空气过峡谷后在下沉过程中自身的增温幅度较小(焚风效应弱),且较大的风速使冷空气在到达N海域之前与下垫面的热量交换较少,增温幅度小,冷气团保持较低温度;冷气团与海水的热力交换使N海域表层水温降低;强离岸风使N海域底部冷海水上泛,表层海水温度降低;上泛的冷海水将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饵料充足,使N海域海产丰富。
    2.(全国文综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 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 ℃,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答案 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答案 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
    答案 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3.(全国文综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下图所示圩田海拔6~7 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 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
    (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
    答案 属湖区,为湖滩地,坡缓水浅;沉积物厚且颗粒细(淤泥质);热量充足。
    (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
    答案 在枯水期(当巢湖处于低水位时),湖滩出露出现自然水道;人们在自然水道基础上,开挖河道,垒筑河堤。
    (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
    答案 地势低,为江水区,积水快,易内涝;洪水期临近的河流和湖泊(巢湖)水位远比圩田高,圩田积水难以排出,且面临决堤威胁。
    (4)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方面① 改善巢湖水质方面② 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
    答案 方面① 对改善巢湖水质的作用:圩田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缓解巢湖富营养化状况;水产业对象为菱藕及鱼类等,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方面② 对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的作用:相对于农作物,湿地受洪水的威胁小,受灾轻;圩区地势低,可作为蓄洪区,洪水期蓄积洪水,减缓洪水对巢湖大堤及周边地区的压力。
    4.(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葡萄喜光,耐旱。如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答案 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4.(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葡萄喜光,耐旱。如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
    答案 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4.(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葡萄喜光,耐旱。如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答案 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
    (1)该地区西北部沙漠广布,地形平坦,地面摩擦力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风沙移动。(2)风沙搬运方式包括蠕移、跃移和悬移,从毛乌素沙地向东南移动的风沙到达无定河河道时,蠕移的沙粒会全部落入河道,跃移的沙粒会大部分落入河道,悬移的沙粒可越过河道但占比较小,因此沙漠向东南扩展受阻。
    (3)黄土地貌区:沟道打坝建库 (淤地坝、谷坊等),拦泥蓄水;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陡坡植树造林;塬区平整土地,增加下渗,削减地表径流,蓄水拦沙。沙丘地貌区:设置沙障 (草方格等)防风固沙;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
    (1)甲。多条河流汇入,带来营养盐较多;湖域较封闭,湖水交换不畅;位于东南季风的下风向,蓝藻不易扩散。(2)气候变暖导致湖水温度上升,加速蓝藻的生长;气候变暖延长了蓝藻的生长期;水温升高导致湖泊内有机物分解增多,营养物质增多。(3)太湖的氮、磷来源以外源性氮、磷为主;气候干旱,入湖的外源性营养盐大量减少;风速较小,湖底沉积物营养盐释放较少 。
    (2024·江西赣州模拟)巴伦支海是北冰洋的陆缘海,是北大西洋海水进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之一。随着气候变暖,巴伦支海已经成为北极乃至全球升温最快的海区,无冰区海气温差减小,冰区海冰密集度降低,过去几十年间,巴伦支海的海水属性越来越接近大西洋海水,称为“大西洋化”。下图为“巴伦支海冬季海冰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巴伦支海冬季冰区界线走势基本保持一致的是A.等气温线 B.等海水盐度线C.等水温线 D.等海水密度线
    2.海—气—冰的相互作用使热量产生交换运移,在巴伦支海的“大西洋化”过程中A.无冰区向大气释放热量增多B.无冰区向冰区热量输送减少C.海冰对冰区海—气热量交换阻隔减弱D.冰区向大气释放热量减少
    (2024·福建名校联盟联考)湖北省冰洞山位于北亚热带,海拔约2 400米,顶部呈棱台状,正中有深约10米的凹坑。凹坑底部沿裂隙发育了一处喀斯特溶洞。洞内集中分布着一根根长短不一、自下而上生长的冰柱(下图)。这些冰柱一般春末夏初结冰,冬季不结冰。据此完成3~4题。3.形成冰柱需要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 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空气流通的洞室 ④相对封闭的洞室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2024·福建名校联盟联考)湖北省冰洞山位于北亚热带,海拔约2 400米,顶部呈棱台状,正中有深约10米的凹坑。凹坑底部沿裂隙发育了一处喀斯特溶洞。洞内集中分布着一根根长短不一、自下而上生长的冰柱(下图)。这些冰柱一般春末夏初结冰,冬季不结冰。据此完成3~4题。4.此处洞内冬季缺乏的结冰条件主要是A.可溶的岩石 B.流通的空气C.丰沛的雨水 D.寒冷的洞温
    (2024·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地形可以影响附近的大气运动,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某年7月中旬,浙江省天目山附近(图1)出现三次强对流天气,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天目山对流触发过程的概念模型(图2)。据此回答5~7题。5.强对流天气下的降水中心应位于A.山体迎风侧 B.辐合线西部C.辐合线东部 D.背风坡山腰
    (2024·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地形可以影响附近的大气运动,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某年7月中旬,浙江省天目山附近(图1)出现三次强对流天气,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天目山对流触发过程的概念模型(图2)。据此回答5~7题。6.与模型中西南背景气流成因相关的是A.副热带高压脊 B.中纬西风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
    (2024·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地形可以影响附近的大气运动,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某年7月中旬,浙江省天目山附近(图1)出现三次强对流天气,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并做出了天目山对流触发过程的概念模型(图2)。据此回答5~7题。7.触发天目山附近强对流天气除图2所示原因外还有A.逆温现象 B.山地热力C.湖泊效应 D.植被结构
    苏宏图盆地位于阿拉善高原东北部,在晚第四纪期间形成了统一的古大湖水系,后因气候变化,湖水干涸,留下沙地和盐结壳。苏宏图盆地内发育了多座沙丘,沙丘单体规模较小,位置和形态较为稳定。下图示意苏宏图盆地沙丘分布范围。完成8~9题。8.苏宏图盆地内沙丘皆分布在甲地,主要原因是甲地①风速较大 ②降水较少③地势低平 ④沙源丰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苏宏图盆地位于阿拉善高原东北部,在晚第四纪期间形成了统一的古大湖水系,后因气候变化,湖水干涸,留下沙地和盐结壳。苏宏图盆地内发育了多座沙丘,沙丘单体规模较小,位置和形态较为稳定。下图示意苏宏图盆地沙丘分布范围。完成8~9题。9.苏宏图盆地内沙丘单体规模小,且位置和形态较稳定,最可能是因为A.沙面盐壳较厚 B.地下水丰富C.沙丘含水量高 D.植被覆盖多
    10.(2024·山东潍坊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受地表条件影响,风沙搬运的距离存在明显差异,河道往往会成为阻碍风沙前进的鸿沟。无定河上游河道西北侧为沙丘地貌,东南侧为黄土地貌,河道的出现阻止了毛乌素沙地向东南扩展。图甲示意风沙搬运的三种方式,图乙示意无定河上游地貌类型空间分布。
    (1)从地形角度分析毛乌素沙地向东南扩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 该地区西北部沙漠广布,地形平坦,地面摩擦力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风沙移动。
    (2)从风沙搬运方式的角度,说明无定河上游河道阻止毛乌素沙地向东南扩展的原因。
    答案 风沙搬运方式包括蠕移、跃移和悬移,从毛乌素沙地向东南移动的风沙到达无定河河道时,蠕移的沙粒会全部落入河道,跃移的沙粒会大部分落入河道,悬移的沙粒可越过河道但占比较小,因此沙漠向东南扩展受阻。
    (3)为改善无定河流域生态环境,从黄土地貌区、沙丘地貌区任选其一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答案 黄土地貌区:沟道打坝建库 (淤地坝、谷坊等),拦泥蓄水;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陡坡植树造林;塬区平整土地,增加下渗,削减地表径流,蓄水拦沙。沙丘地貌区:设置沙障 (草方格等)防风固沙;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
    11.(2024·湖北武汉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湖流域西部高,东部低,呈碟状。太湖是长江流域典型的富营养化的浅水湖泊之一,深受蓝藻水华问题的困扰。氮、磷是影响蓝藻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太湖的氮、磷来源广泛,与径流汇入、有机物分解、湖底沉积物释放等因素密切相关,且以外源性氮、磷为主。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全球气候变暖
    可能会促进蓝藻的生长。2022年夏季,太湖流域经历了自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静风天气,尽管太湖水域面积变化不大,但蓝藻暴发的程度大大降低。如图示意太湖流域局部。
    (1)推测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蓝藻暴发最严重的区域,并做出解释。
    答案 甲。多条河流汇入,带来营养盐较多;湖域较封闭,湖水交换不畅;位于东南季风的下风向,蓝藻不易扩散。
    (2)一般情况下,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促进蓝藻的生长,请从气温角度说明理由。
    答案 气候变暖导致湖水温度上升,加速蓝藻的生长;气候变暖延长了蓝藻的生长期;水温升高导致湖泊内有机物分解增多,营养物质增多。

    相关课件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5 土壤发育--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5 土壤发育--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5土壤发育--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5土壤发育--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5土壤发育--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5土壤发育--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4 海洋相关--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4 海洋相关--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4海洋相关--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4海洋相关--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4海洋相关--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4海洋相关--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3 水系演变--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素养2 专题5 主题3 水系演变--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文件包含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3水系演变--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ppt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3水系演变--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3水系演变--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教师版docx、第一部分素养2专题5主题3水系演变--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