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考前增分三 常考热点3 地质地貌的演化过程--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题库(讲练)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647123/0-17372937584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部分 考前增分三 常考热点3 地质地貌的演化过程--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题库(讲练)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647123/0-17372937585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讲义+专练
第三部分 考前增分三 常考热点3 地质地貌的演化过程--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题库(讲练)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部分 考前增分三 常考热点3 地质地貌的演化过程--2025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题库(讲练),共4页。
一、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和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的关系 二、地理与文科综合的关系
三、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关系 四、地理学科和热点问题的关系
五、突出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查漏补缺 六、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七、加强地理学科思维和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 八、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
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还要加强方法总结,进一步突出空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
常考热点3 地质地貌的演化过程
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被称为河流阶地。随着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天山地区遭受了强烈的挤压缩短和间歇性隆升,气候也越来越干旱。受其影响,天山山麓北坡的奎屯河冲出天山后使河谷两岸形成多级阶地(图中T1~T6,表示不同时期的阶地分布,数字越大,年代越久远),并深切早期的泥沙质岩,形成约200米深的奎屯大峡谷。峡谷谷壁近直立,融水在谷壁上的冲沟将两岸雕凿成石林状。谷底宽100~400米,河滩上砾石遍地,流水时合时散。
(1)说出奎屯河东西两岸河流阶地的差异。(6分)
(2)请描述奎屯大峡谷及谷壁多石林状地貌形成的过程。(4分)
(3)随着气候不断变干,据此推测未来奎屯大峡谷的谷壁地貌可能发生的变化。(6分)
答案 (1)东岸的阶地数比西岸少;相对于西岸,东岸多为早期阶地,缺少近期阶地;东岸的阶地形态比较完整、连续,西岸除T6外,其他阶地都比较破碎。
(2)印度洋—亚欧板块碰撞挤压,使地壳发生抬升;奎屯河流水下切侵蚀,峡谷谷壁陡峻;该地为松软的易被侵蚀的泥沙质岩层;天山冰雪融水流水侵蚀强,易形成密集的、大大小小的冲沟,状如石林。
(3)天山冰川量减少,奎屯河水源补给减少,流水侵蚀减弱,谷壁的坡面侵蚀作用减弱,石林状地貌消失;风力作用增强,岩层风化作用变强,加速石林状谷壁的崩解,谷壁趋于平缓。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读出,河流的东岸缺少T1和T2阶地,阶地数比西岸少;由材料“图中T1~T6,表示不同时期的阶地分布,数字越大,年代越久远”可知,相对于西岸,东岸多为早期阶地,缺少近期阶地T1和T2;图中东岸的阶地面积相对较大,形态比较完整、连续,西岸除T6外,其他阶地面积较小,比较破碎。第(2)题,由材料“随着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天山地区遭受了强烈的挤压缩短和间歇性隆升”可知,由于印度洋—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发生抬升,奎屯河流水下切侵蚀,峡谷谷壁陡峻。由材料“天山山麓北坡的奎屯河冲出天山后使河谷两岸形成多级阶地,并深切早期的泥沙质岩”可知,该地为松软的易被侵蚀的泥沙质岩层,天山冰雪融水流水侵蚀强,形成密集的、大大小小的冲沟,状如石林。第(3)题,根据材料“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被称为河流阶地”“峡谷谷壁近直立,融水在谷壁上的冲沟将两岸雕凿成石林状”可知,河流阶地是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下切所致。随着气候不断变干,天山冰川量减少,奎屯河水源补给减少,流水侵蚀减弱,谷壁的坡面侵蚀作用减弱,石林状地貌消失。随着气候变干,流水作用减弱,风力作用增强,岩层风化作用变强,加速石林状谷壁的崩解,谷壁趋于平缓。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北美科罗拉多峡谷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它是由多个峡谷连接而形成的,河流如何切穿分水岭使两边峡谷相连是科罗拉多峡谷形成的关键。最新研究表明,大峡谷东段(小虚框内区域)是通过喀斯特连接模式演化形成的,大峡谷的东北部(大虚框内区域)正在发生着喀斯特连接现象。图1为科罗拉多峡谷分布示意图。图2为虚框内区域地下河示意图。
(1)简述北部高原地层中石灰岩形成时的环境特征。(6分)
(2)根据喀斯特连接模式,描述峡谷东段的形成过程。(6分)
(3)依据喀斯特连接模式,推测大虚框内区域将演化成什么地貌,并描述该地貌的形态。(6分)
(4)推测大虚框内区域喀斯特连接形成后,被袭夺河的河流特征可能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答案 (1)浅海(湖泊)环境;气候温暖;水生生物丰富。
(2)地表水渗入地下,对分水岭地下岩石进行侵蚀,形成落水洞;地下水在地下进行侵蚀,多个落水洞下渗的水通过地下通道连通,形成地下暗河;落水洞和地下暗河的水进一步对分水岭地下岩石进行侵蚀,顶部岩石发生坍塌,形成峡谷。
(3)峡谷(谷地)。两侧陡(峻);谷底平坦开阔;峡谷较深;谷底有大块砾石堆积;无明显阶地。
(4)下游河水流向发生改变,下游河段出现断流和湖泊;下游河段流域面积减小,流量减小;上游河水的流速加快。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石灰岩的形成需要水环境,并且石灰岩一般形成在温暖并且生物量大的环境,所以北部高原地层中石灰岩形成时气候温暖,属于浅海或者湖泊环境,并且水生生物丰富。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峡谷东段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该地区石灰岩广布,所以以岩溶地貌为主,因此地表水会渗入到地下,对分水岭地下的岩石进行溶蚀,导致地下岩石被溶蚀后形成落水洞,因此地下水在地下进行侵蚀,当多个落水洞下渗的水在地下相连通会形成地下暗河,地下暗河形成后,落水洞与地下暗河的水进一步对分水岭地下的岩石进行溶蚀,导致地下岩石被侵蚀的面积扩大,顶部的岩石发生崩塌从而形成峡谷。第(3)题,根据上题分析可得,大虚框内区域将演化成峡谷地貌,由于该峡谷地貌由岩石崩塌而形成,因此两侧较为陡峭,谷底由于地下水溶蚀的作用相对平坦开阔,并且峡谷相对较深,由于崩塌形成,所以谷底会有大块的砾石堆积,不会具有明显的河流阶地。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大虚框内区域喀斯特连接形成后会发生河流袭夺,被袭夺的河流上游由于与下游的落差加大,上游河水的流速会增快。由于河流袭夺发生后被袭夺的河流下游水会发生改道,所以下游河水流向会发生改变,下游河段会出现断流与湖泊,并且会导致下游河段流域面积与流量减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高考培优课程5地质地貌的演化过程学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地质剖面图推断内力动态过程,河流侵蚀地貌及形成过程,流水堆积地貌形成过程,地质地貌形成过程的答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考前抢分专练专项增分三10个长效热点综合专项训练热点10生活情境中的地理,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考前抢分专练专项增分三10个长效热点综合专项训练热点9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