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13 卖油翁精品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13 卖油翁精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解读
《卖油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文章通过叙述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说明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不值得骄傲的道理。此文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的故事之中,手法极为高明。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刻画得异常鲜明:陈尧咨骄傲轻狂,夜郎自大;卖油翁从容稳重,循循善诱。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懂得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从而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2.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
3.能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复述故事情节。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5.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意。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1.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2.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及由课文生发的问题。
教法学法
教法:1.问题讨论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积累的知识解决提出的疑问。
2.情景表演法-模拟情景,推荐三位同学表演,两人分别扮作陈尧咨和卖油翁,一人独白,把握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气、语调等。
学法:1.诵读法-通过诵读了解本文的意思,并在朗读中领略文言词句的魅力。
2.复述法-用自己的话准确流畅地讲述故事,表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自主翻译课文,标出不懂的地方。
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2.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激情导入,学情诊断
设计一:讲述《梅兰芳学艺》,请学生说说听后有何感悟。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于是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讨论交流对《梅兰芳学艺》的感悟。学生自由问答,不求表达的统一;语言要简洁。
“熟能生巧”造就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入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
《卖油翁》去感受这位老人的技艺。(板书:卖油翁 欧阳修)
【设计意图】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设计二:师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生答: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师解:“射”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让我们来学习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板书:卖油翁 欧阳修)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成语,引发他们对旧知识的回忆,巩固已学知识;接着由教师的解说,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顺其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学习新课中来。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一、积累字音和词义(多媒体出示)
1.生字
尧咨(zī) 自矜(jīn) 家圃(pǔ) 睨(nì)之
颔(hàn)之 忿(fèn)然 酌(zhuó)油 发矢(shǐ)
2.古今异义词
(1)但手熟尔(但,只,不过;今常用为转折连词。)
(2)尔安敢轻吾射(安,疑问代词,“怎么”的意思;今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3)久而不去(去,离开;今常用为“往”。)
3.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
(2)康肃笑而遣之(遣,使动用法,“使·····走”,打发。)
(3)汝亦知射乎(射,动词活用作名词,射术。)
(4)陈康肃公善射(善,形容词与动词“射”一起充当“陈康肃公”的谓语,擅长。)
(5)但微颔之(颔,本义是下巴,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作动词,意为点头。)
【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会使用工具书查阅字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作家作品(多媒体出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主张用平实朴素的语言来写文章,反对当时盛行的崇尚藻饰的骈体“时文”,继唐朝韩愈、柳宗元之后掀起了又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写作实践上有较高的成就,尤其是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著作收在《欧阳文忠公文集》里。
“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人语言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使亳州时作的。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这是一部笔记小说。
本文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篇短小精悍的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欧阳修作文强调要有个人的独创性,强调“道”重于“文”。(道:思想内容。文:形式、文采。)
【设计意图】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段;写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及卖油翁对陈尧咨高超的射技不屑一顾,即“睨之”“但微颔之”,为后面两人的碰撞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高超技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师小结: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
陈尧咨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他的射技不是一般人所能练就的。只不过在肯定他的本领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他的不足,切不可片面地评价一个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基本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结合注释通文达意的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2.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复述课文:请同学们发挥大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则小故事,力争生动形象。
教师依次出示《卖油翁》的提纲:①尧咨善射 ②尧咨自矜 ③卖油翁微颔 ④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 ⑤卖油翁酌油 ⑥陈尧咨笑而遣之
【设计意图】复述课文,既巩固了上节课的内容,更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精读课文
1.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两件相关的小事?
康肃公发矢,十中八九,以此自矜;卖油翁沥油,钱眼不湿,惟手熟尔。
师:很好,这一副对联,差不多就把人物、事件、结果,甚至心理都点到了。大家再想一想,对自己的技艺,这两人的自我感觉如何?主要体现在这一副对联的哪两个句子上?
以此自矜;惟手熟尔。
刚才我们主要体味了这两位对自己技艺的感觉。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看这两人对对方的态度如何。
3.把范围缩小一点:两人对对方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哪些词语上?大家能不能找出来?(学生找了“立”“睨之”“不去”“颔之”“问”“忿然”“笑”“遣之”等,教师一一板书。)
找出最集中的四个字,你会选哪四个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卖油翁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卖油翁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时安排,学习过程,课后延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