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摸底考】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原卷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654815/0-17375465047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开学摸底考】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原卷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654815/0-17375465047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开学摸底考】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654815/1-17375465061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开学摸底考】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654815/1-17375465061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开学摸底考】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654815/1-173754650613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开学摸底考试】2024 -2025 学年小学数学全学段开学摸底考试卷
【开学摸底考】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原卷版docx、开学摸底考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春季开学摸底检测卷【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2分;测试日期:2025年2月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请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测试范围:三上全册。
卷面(2分)。我能做到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1.(本题2分)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各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答案】;
【分析】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涂色部分占几份,分子就是几,用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
第1幅图通过平移把右边涂色部分移到左边,发现把整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个小长方形,涂色部分占一个小长方形,阴影部分各占整个图形的。
第2幅图通过平移把左边涂色的半圆和右边涂色的半圆都向中间移,发现把整个大长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长方形,涂色部分占2个小长方形,阴影部分各占整个图形的(也可以写成)。
评卷人
得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4分)
【详解】
2.(本题4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头非洲象约重6( )。
(2)小芳的一步长约5( )。
(3)贝贝跑完60米需要14( )。
(4)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42( )。
【答案】(1)吨/t
(2)分米/dm
(3)秒/s
(4)千米/k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1)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4只老虎大约重1吨,所以计量一头非洲象的重量以“吨”为单位。
(2)小学生一拃大约长1分米,因此根据实际数据可知,计量小芳的一步长以“分米”为单位。
(3)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眨一下眼是1秒,60米的距离不是很长,根据实际经验可知,计量跑60米用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4)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一圈跑道长度是400米,2圈半跑道长度是1千米,因此计量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的路程以“千米”为单位。
【详解】(1)一头非洲象约重6吨。
(2)小芳的一步长约5分米。
(3)贝贝跑完60米需要14秒。
(4)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42千米。
3.(本题4分)2千米-1千米=( )米 70毫米=( )厘米
2吨-500千克=( )千克 4分=( )秒
【答案】 1000 7 1500 240
【分析】1千米=1000米,1分=60秒,1厘米=10毫米,1吨=1000千克,根据进率转换单位,并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1),也就是2千米-1千米=1千米,根据解析可知,1千米=1000米,所以2千米-1千米=1000米;
(2)70毫米里面有7个10毫米,也就是7个1厘米是7厘米,所以70毫米=7厘米;
(3)2吨里面有2个1吨,也就是2个1000千克是2000千克,,所以2吨-500千克=1500千克;
(4)4分里面有4个1分,也就是4个60秒是240秒,所以4分=240秒。
4.(本题4分)口算45-34时,我们可以先想45-30=( ),然后再想( )-( )=( )。
【答案】 15 15 4 11
【分析】口算45-34时,将34看作30+4,用45先减去30,再用求得的差减去4,进行计算。
【详解】口算45-34时,我们可以先想45-30=15,然后再想15-4=11。
5.(本题1分)乐乐家驾车去桂林玩,第一天行了245千米,第二天行了147千米,第三天行了187千米后到达,乐乐家与桂林相距( )千米。
【答案】579
【分析】把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行走的路程相加,即可求出乐乐家与桂林相距多少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245+147+187
=392+187
=579(千米)
即乐乐家驾车去桂林玩,第一天行了245千米,第二天行了147千米,第三天行了187千米后到达,乐乐家与桂林相距579千米。
6.(本题2分)妈妈买了一些水果,其中苹果有3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梨有( )个。桃有12个,桃的个数是梨的( )倍。
【答案】 6 2
【分析】首先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已知,苹果有3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求梨的个数是3×2,桃有12个,桃的个数是梨几倍,用12除以梨的个数,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3×2=6(个)
12÷6=2
妈妈买了一些水果,其中苹果有3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梨有6个。桃有12个,桃的个数是梨的2倍。
7.(本题2分)要使□3×2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小填( );要使324×□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填( )。
【答案】 5 3
【分析】根据题意,在算式□3×2□里分别依次填入1、2、3、4……,直到得数为三位数,这个数就是□中能填的最小的数;在算式324×□的□里分别依次填入1、2、3、4……,直到得数为四位数,前面的一个数就是□中最大能填的数。
【详解】13×2=26
23×2=46
33×2=66
43×2=86
53×2=106
要使□3×2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小填5;
324×1=324
324×2=648
324×3=972
324×4=1296
要使324×□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填3。
8.(本题2分)东北粉条的口感细腻、富有弹性,咀嚼起来有一种滑爽感。其传统制作技艺是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用15斤土豆可以做出3斤粉条,那么1斤粉条需要( )斤土豆;35斤土豆可以做出( )斤粉条。
【答案】 5 7
【分析】15斤土豆可以做出3斤粉条,用15÷3可求出做1斤粉条需要多少斤土豆;35斤土豆里面有几个做一斤粉条需要的土豆斤数,就可以求出35斤土豆可以做出几斤粉条。
【详解】15÷3=5(斤)
35÷5=7(斤)
东北粉条的口感细腻、富有弹性,咀嚼起来有一种滑爽感。其传统制作技艺是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用15斤土豆可以做出3斤粉条,那么1斤粉条需要(5)斤土豆;35斤土豆可以做出(7)斤粉条。
9.(本题2分)长方形A4纸的长是30cm,宽是21cm,它的周长是( )cm;用这样的A4纸能裁出最大正方形的周长是( )cm。
【答案】 102 84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求得长方形的周长;因为长方形A4纸的长是30cm,宽是21cm,所以我们可以以长方形的宽为边长裁剪一个正方形,即为最大的正方形,这时正方形的边长为21cm,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正方形那个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长方形的周长:
(30+21)×2
=51×2
=102(cm)
正方形的周长:21×4=84(cm)
所以长方形A4纸的长是30cm,宽是21cm,它的周长是102cm;用这样的A4纸能裁出最大正方形的周长是84cm。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牢记两个周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注意如何裁剪出最大的正方形是易错点。
10.(本题1分)小明是三年一班的同学,学号是18号。参加运动会,他的编号是31181,最后一位“1”代表男生,“2”代表女生。女生小红在三年三班,学号是15号,参加运动会,她的编号是( )。
【答案】33152
【分析】由题意可知编号是31181前两位31表示三年一班,18表示学号是18号,最后一位“1”代表男生,由此类推判断女生小红在三年三班,学号是15号,参加运动会的编号。
【详解】女生小红在三年三班,学号是15号,前两位代表三年三班是33,学号是15号,女生用“2”表示写在最后一位。编号是33152。
评卷人
得分
二、仔细推敲,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1.(本题2分)现在是10:00,还差100分钟就是11点。( )
【答案】×
【分析】现在是10:00也即是10点,11点与10点相差1小时,1小时=60分钟,也就是11点与10点相差60分钟;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现在是10:00,还差60分钟就是11点。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2.(本题2分)芳芳家离学校1千米,已经走了420米,还剩580米。( )
【答案】√
【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先化成统一的单位,再用总路程减去已经走的路程就是还剩下的路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千米=1000米
1000-420=580(米)
芳芳家离学校1千米,已经走了420米,还剩580米,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3.(本题2分)倍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
【答案】√
【分析】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它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倍的认识可知倍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8里面含有2个4,就说8是4的2倍;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本题2分)“王鹏家摘了230千克沙果,一个箱子最多能装8千克,32个箱子能装下吗?”可以把32往小估成30,30×8=240,30个箱子能装240千克,所以32个箱子装230千克沙果能装下。( )
【答案】√
【分析】用每箱装沙果的重量×箱数,求出能装多少千克,然后用它和摘沙果的重量比较即可解答,估算:把箱子的数量往少的估成整十数30,如果往少的估之后,30个箱子能装的总重量还大于或等于230千克,那原来一定能装下。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32×8≈30×8=240(千克)
32个箱子能装下这些沙果。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将两位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5.(本题2分)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完全相同。( )
【答案】×
【分析】假设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6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宽=16÷2=8(厘米),5厘米+3厘米=8厘米,即长方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
7厘米+1厘米=8厘米,即长方形的长为7厘米,宽为1厘米;依此即可判断。
【详解】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和长为7厘米、宽为1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6厘米,但是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不一样,因此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可能不同。
故答案为:×
16.(本题2分)下面三个算式中,得数最接近300的是( )。
A.605-345B.142+157C.1000-598
【答案】B
【分析】1000-598,用1000先减去600,再加上多减的2;分别计算出3个算式的得数,再求出这个得数与300的差,最后比较这个差,哪个得数与300的差越小,那么这个式子的得数就越接近300。
【详解】A.605-345=260,300-260=40。
B.142+157=299,300-299=300-300+1=1。
C.1000-598=1000-600+2=400+2=402,402-300=102。
102>40>1
得数最接近300的式子是142+157。
故答案为:B
17.(本题2分)有一辆重4000千克的大车装着2台机器,通过了一座限重6吨的桥,这2
评卷人
得分
三、反复比较,合理选择。(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台机器的重量可能是下面选项中的( )。
A.2吨与4吨B.800千克与1300千克C.790千克与680千克
【答案】C
【分析】6吨=6000千克,6000-4000=2000(千克)算出这两台机器最多不超过2000千克,逐项分析,用加法算出每种情况大车的载重是多少,再与2000千克比较,不超过2000千克的选项即为所选。
【详解】A.2+4=6(吨), 6吨>2000千克,不可以通过一座限重6吨的桥;
B.800千克+1300千克=2100千克, 2100>2000,不能通过一座限重6吨的桥;
C.790千克+680千克=1470千克,1470<2000,可以通过一座限重6吨的桥;
故答案为:C
18.(本题2分)悦悦今年9岁,妈妈的年龄是她的4倍多4岁,妈妈今年( )岁。
A.40B.36C.32
【答案】A
【分析】悦悦今年9岁,那么她年龄的4倍为(岁)。妈妈的年龄是她的4倍多4岁,所以妈妈今年()岁。
【详解】
(岁)
悦悦今年9岁,妈妈的年龄是她的4倍多4岁,妈妈今年40岁。
故答案为:A
19.(本题2分)在一个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下面( )剪法剩下图形的周长和原来一样长。
A.B.C.
【答案】A
【分析】A.通过平移可知,剩下部分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
B.通过平移可知,剩下部分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2个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
C.通过平移可知,剩下部分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2个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依此计算。
【详解】
A.
(12+8)×2
=20×2
=40(厘米)
B.
(12+8)×2+2×2
=20×2+4
=44(厘米)
C.
(12+8)×2+2×2
=20×2+4
=44(厘米)
选项A剪法剩下图形的周长和原来一样长。
故答案为:A
20.(本题2分)三(1)班有8人参加了书法比赛,9人参加了绘画比赛,其中有3人既参加了书法比赛,又参加了绘画比赛。三(1)班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 )人。
A.11B.14C.17
【答案】B
【分析】容斥原理的公式是:总人数=A+B-既A又B。根据题意先求出参加书法比赛和绘画比赛的人数,再减去两项都参加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8+9-3
=17-3
=14(人)
三(1)班有8人参加了书法比赛,9人参加了绘画比赛,其中有3人既参加了书法比赛,又参加了绘画比赛。三(1)班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14人。
故答案为:B
21.(本题10分)直接写出得数。
35+53= 99-79= 270+300= 60×5= 112×3=
125×0=
【答案】88;20;570;300;336;
0;;;;1
【详解】略
22.(本题8分)列竖式计算,带☆的请验算。
49×7= 308×3=
445+263= ☆586+475=
【答案】343;924;
708;1061
【分析】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加法的进位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两数相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以此类推;加法用和-加数=另外一个加数进行验算。
【详解】49×7=343 308×3=924
445+263=708 586+475=1061
验算:
评卷人
得分
四、一丝不苟,细心计算。(共18分)
23.(本题6分)按要求画线段。
(1)画一条长4厘米6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1分米1厘米的线段。
【答案】(1)(2)见详解
【分析】直尺上1个大格是1厘米,10个大格是1分米,1个小格是1毫米;
(1)1厘米=10毫米,4厘米就是4个10毫米,是40毫米,40毫米+6毫米=46毫米,所以画一条长4厘米6毫米的线段也就是画一条长46毫米的线段;所以先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到46毫米的刻度,点上点,然后过两点画线段即可。
(2)1分米=10厘米,画一条长1分米1厘米的线段也就是画一条长11厘米的线段;所以先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到11厘米的刻度,点上点,然后过两点画线段即可。
【详解】
(1)
(2)
24.(本题4分)请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周长为16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答案】见详解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周长为16厘米的长方形,长宽和是8厘米,可以是长7厘米宽1厘米,或长6厘米宽2厘米,或长5厘米宽3厘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知周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据此画图。
【详解】16÷2=8(厘米)
7+1=6+2=5+3=8(厘米)
评卷人
得分
五、手脑并用,实践操作。(共10分)
16÷4=4(厘米)
画图如下:
25.(本题5分)珙桐和金花茶都是我国的珍稀植物。为挽救濒危植物,实现批量繁殖,植物研究院的张叔叔在育苗基地种植了136棵珙桐,种植的金茶花比珙桐少45棵,张叔叔一共种植了多少棵珙桐和金茶花?
【答案】227棵
【分析】由题意得,张叔叔在育苗基地种植了136棵珙桐,种植的金茶花比珙桐少45棵,可以先用136减去45算出种植的金茶花有多少棵。然后再加上136即可算出张叔叔一共种植了多少棵珙桐和金茶花。
【详解】136-45+136
=91+136
=227(棵)
答:张叔叔一共种植了227棵珙桐和金茶花。
26.(本题5分)某市第五小学二年级总人数共有240人,三年级的总人数是二年级的2倍。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720人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二年级有240人,三年级的总人数是二年级的2倍,用240×2即可求出三年级的总人数,再加上二年级的人数,即可求出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详解】240×2=480(人)
480+240=720(人)
答:两个年级一共有720人。
评卷人
得分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共28分)
27.(本题6分)三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了全长的,第二根用去了全长的,第三根用去了全长的,第二根比第一根多用去几分之几?第三根比第二根少用去几分之几?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一根用去了全长的,第二根用去了全长的,用-即可求出第二根比第一根多用去几分之几;第二根用去了全长的,第三根用去了全长的,则用-即可求出第三根比第二根少用去几分之几;据此解答。
【详解】
答:第二根比第一根多用去;第三根比第二根少用去。
28.(本题6分)元旦期间,爸爸妈妈打算带小亮去爷爷家,去时坐汽车,回来坐高铁。还知道下面一些信息:
①途中汽车要走408千米;②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0千米;③高铁每小时行驶312千米;④一箱苹果173元;⑤一箱牛奶32元;⑥一箱猕猴桃48元。
(1)妈妈要买1箱苹果和5箱牛奶,带400元够吗?
(2)他们上午9时从家坐汽车出发,下午3时能到达吗?
【答案】(1)够
(2)能
【分析】(1)根据题意,用一箱牛奶的价钱乘5,求出买5箱牛奶需要的钱数,再加上一箱苹果的价钱,求出买1箱苹果和5箱牛奶需要的总钱数,再与400元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2)钟表上共有12个大格,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时针从9走到3,走了9-3=6(个)大格,即经过了6小时,也就是上午9时从家坐汽车出发,到下午3时,汽车行驶了6小时,然后用汽车行驶的时间乘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再与408千米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1)32×5+173
=160+173
=333(元)
333元<400元
答:带400元够。
(2)(9-3)×1
=6×1
=6(小时)
70×6=420(千米)
420千米>408千米
答:下午3时能到达。
29.(本题6分)在一面墙边上围了一个正方形的篱笆和一个长方形的篱笆(如下图),它们所用的篱笆长度相等,正方形篱笆的边长是6米,长方形篱笆的宽是5米,那么长方形篱笆的长是多少米?
【答案】8米
【分析】根据题意,正方形篱笆的长度=边长×3,长方形篱笆的长度=长+宽×2,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6×3-5×2
=18-10
=8(米)
答:长方形篱笆的长是8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人教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原卷版docx、开学摸底考人教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苏教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三)(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三原卷版docx、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苏教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二原卷版docx、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试卷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