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5届高三物理模拟(三)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5届高三物理模拟(三),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某同学从商场购买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透明“水晶球”,如图甲所示。该同学先测出了“水晶球”的直径为10 cm,并标记了其中一条水平直径对应的两端点P、Q。球外某光源发出的一细束单色光从球上P点射向球内,折射光线与水平直径PQ夹角为θ,当θ=30°时,出射光线与PQ平行,如图乙所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晶球”的折射率为 3
B. 光在“水晶球”中的传播时间为5×10−8s
C. 改变从P点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光线从水晶球射向空气时,一定不会发生全反射
D. 若保持从P点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不变,仅换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则光在“水晶球”中传播的时间变短
【答案】B
【解析】解:A.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射出时的折射角r为2θ,折射率
n=sin2θsinθ= 3,故A正确;
B.光在“水晶球”中传播的距离l=dcsθ
时间t=lv=nlc=2dcs2θc=5×10−10s故B错误;
C.由图β=r=2θ,增大过P点光线的入射角,光线出射时一定不会在球内发生全反射,故 C正确;
D.当入射光的波长变长时,频率变小,光的折射率也变小,折射角变大,光在水晶球中的光程变短,由v=cn
可知光在“水晶球”中的传播速度变大,可知时间变短,故 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根据几何知识求解折射角是解题的关键;知道光的折射率与频率的关系,掌握折射定律和折射率公式。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烟雾探测器,如图S为光源,当有烟雾进入探测器时,S发出的光被烟雾散射进入光电管C。光射到光电管中的钠表面产生光电子,当光电流大于或等于I时,探测器触发报警系统报警。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钠的极限频率为ν0,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源S发出光的波长小于cv0探测器一定可以正常工作
B. 用极限频率更高的材料取代钠,探测器一定可以正常工作
C. 光源S发出光只要光强足够大,探测器一定可以正常工作
D. 探测器正常工作,仅增大光电管C的正向电压,光电流一定增大
【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的规律,属于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的频率与波长关系,知道光电子的数目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注意饱和电流的概念。
根据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结合极限频率与极限波长关系,即可求解最大波长;根据电流的定义式分析即可求解光子数;并依据光电流是否达到饱和电流,从而分析即可。
【解答】
A、光照射到钠表面产生光电子,根据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结合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可知,c=λv,那么光源S发出的光的最大波长:λmax=cv0,要使该探测器正常工作,光源S发出的光的波长小于cv0,故A正确;
B、若用极限频率更高的材料取代钠,如果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则不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故B错误;
C、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与光频率有关,与光照强度无关,故C错误;
D、增大光电管C的正向电压,光电流不一定增大,若此时光电流没有达到饱和电流,则会增大,若达到饱和电流,则不会增大,故D错误。
3.如图,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质量为m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 )
A. 机械能减少了14mgRB. Q点的重力瞬时功率为mg gR
C.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12mgRD. 质点可以上升到右侧12R高处
【答案】C
【解析】【分析】
A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先求出最低点的速度,再利用动能定理求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根据功能关系可以判断机械能的减少量;
B、根据功率的公式,可以判断Q点的功率;
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质点不能上升到右侧12R高处。
本题考查功能关系,关键要熟记几个常用的功能关系,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除重力以外其它力做功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
【解答】
AC.滑到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质点,有:2mg−mg=mv2R
设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利用动能定理,有
mgR−Wf=12mv2
整理得:Wf=12mgR
根据功能关系,机械能减少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即
机械能减少了12mgR,故A错误,C正确;
B.在最低点,重力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垂直,故瞬时功率为零,故B错误;
D.质点从最低点向左运动时,有12mv2”或“m2,该实验需要测量两球质量和平抛运动中的水平距离,故需要天平和刻度尺,故BC正确;
2. 由于实验误差的影响,每次碰撞的落点不一定相同,故A,B均错误;落点近似一个圆,取圆心为记录点,C正确;竖直高度越低,水平抛出的速度越小,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就越短,D错误;
3. 若满足动量守恒,m1v0=m1v1+m2v2,因为平抛运动中竖直方向高度相同,所以平抛运动时间相同,将水平速度替换成水平位移,则满足m1·OP=m1·OM+m2·ON,若还满足弹性碰撞,则还满足动能守恒,仍然将速度替换成水平位移,则m1·OP2=m1·OM2+m2·ON2;
4. OP是没有发生碰撞时,入射小球A的落点,与被撞小球B质量无关;OM和ON是碰撞后入射小球A与被撞小球B的落点,碰撞过程与被撞小球B质量相关;
5.
连接OP、OM、ON,作出M、N在OP方向上的投影点M′、N′,如图所示。分别测量出OP、OM′、ON′的长度。若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满足关系式m1·OP=m1·OM′+m2·ON′,则可以认为两小球碰撞前后在OP方向上动量守恒。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2分。
13.如图所示,分拣工件的车间里,与水平面成θ=37°的传送带正以v=5m/s的速度匀速运行,A、B两端相距l=30m。现每隔T=1s把质量m=1kg的工件(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下端,工件在传送带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75,取g=10m/s2,sin37°=0.6,cs37°=0.8;求:
(1)一个工件从A到B所用的时间;
(2)传送带上相邻两个工件间的最小距离与最大距离.
【答案】解:(1)设工件能达到与传送带共速,则在加速时间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mgcsθ−mgsinθ=ma,
工件匀加速时间为t1=va,
工件匀加速的位移为x=v2t1=12.5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5届高三物理模拟三,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5届高三物理模拟(一),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5届高三物理模拟(二),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