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PPT课件+教案+练习+素材全套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6节 保护土壤优质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6节 保护土壤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八下46《保护土壤》课件pptx、浙教版科学八下46《保护土壤》教案docx、浙教版科学八下46《保护土壤》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土壤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已是需要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它也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土壤。
土壤是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土壤可以为人们提供粮油蔬菜。
2.土壤可以为人们提供纺织原料。
3.土壤可以为人们提供木材
在自然界中,陆生植物的生长一般离不开土壤,许多动物和微生物也生活在土壤中。
如此重要的资源如今的状况如何呢?
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 29%。
土层太浅,土壤污染,永久冻土和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等原因。
不适宜农业耕种的土地89%
农用耕地地表总面积的3.19% 。
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
我国的土壤资源非常缺乏!
我们周围的土壤资源丰富吗?通过调查或访问取得一些当地的数据,作为证据来支持你的判断。
资料:浙江省土壤资源全省陆地面积10.54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06%,是我国陆域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呈现“三少”的特征,耕地总量少、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现有人均耕地仅0.55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左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
土壤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它的依赖是必然的。我们必须保护好土壤。
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资料:我国耕地污染状况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二是污染危害巨大。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污染是指当进入土壤的有毒有害物质过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时,使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破环,从而失去原有的土壤功能的现象。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
工农业和生活废水,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会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
某些病菌病毒、寄生虫和传染性幼虫也会对土壤造成生物污染。
1. 会引起当地土壤污染的污染物还有哪些?
①尾矿、废石和工业垃圾等堆放。
②酸雨: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
③尾气排放:汽油中含铅,燃烧随废气排出,导致铅污染土壤。
2. 针对土壤污染的现状,你认为可采取哪些防治或保护措施?
①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③控制工业“三废”排放。④生物防治,如蚯蚓对农药的降解作用。⑤对生活垃圾和有害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⑦换土深翻等。
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是引起土壤污染的重要污染物。据中科院生态所调查,我国目前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1/5。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通过农产品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重金属进入人体后很难在体内降解,会在体内蓄积,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等产生威胁。
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镉、锰、铅等。当废电池经过日晒雨淋,表面的皮层会出现锈蚀,其中的有害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要控制和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目前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筛选种植重金属低吸收、低积累的农作物品种;②施用土壤改良剂或重金属钝化剂,或者通过农艺措施如轮作、施肥等途径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③通过可行的途径移走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但实现这一途径需要的时间长,成本也比较高。
(1)控制污染物排放,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进入土壤;
(2)要治理、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过度开发造成了大量土壤资源的破坏。
耕地被蚕食影响着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水土流失是全球环境中存在的大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国土面积约占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 6.8%,而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世界水土流失面积的14.2%。据 2005 年全国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平均土壤流失量约 45 亿吨。
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年被冲刷走的氮、磷、钾元素相当于流失数量相当可观的化肥。
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在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一带,华北、西北地区大中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威胁。
目前,频频出现的沙尘暴就是环境对人类的“警告”。
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
我国的盐渍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和 半 湿 润 地 区,具有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等特点。
土壤的盐渍化严重影响了耕地的质 量,导致农业减产。
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等,都影响着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的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2.残留在土壤中,引起土壤结构破坏的污染物是( )A.人畜粪便 B.生活污水 C.工业污水 D.塑料和橡胶
3.近年来,有多处报道某些地方所产大米“镉超标”。造成这种“问题大米”的原因是 ( )A.酸雨B.大气污染 C.水、土重金属污染 D.温室效应
4.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意丢弃的塑料袋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污染B.大量使用化肥可使土壤肥力增加,不会造成土壤污染C.土壤污染直接影响植物,但不会危及人类健康D.土壤中的重金属会一直留在土壤,不会转移到其他生物中
5. 以下各种措施对防治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不利的是 ( )A.扩大林草比例,建设人工防护林B.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C.为提高牧业产量,大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D.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源,推广使用无污染能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2024)第6节 保护土壤公开课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浙教版八下科学46《保护土壤》PPT课件pptx、浙教版八下科学46《保护土壤》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保护土壤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46保护土壤pptx、46保护土壤教学设计表格式doc、46保护土壤学案含答案doc、保护土壤措施wmv、白色污染mp4、黄土高原wmv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6节 保护土壤完整版课件ppt,文件包含ZJ版八下46保护土壤pptx、ZJ版八下46保护土壤doc、土地沙漠化mp4、工业生产污染土壤mp4、白色污染mp4、过度放牧mp4、退耕还林mp4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