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658844/0-17376238100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主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658844/0-1737623810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主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658844/0-173762381014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主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658844/0-173762381018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主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658844/0-17376238102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主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658844/0-173762381024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主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658844/0-173762381027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和大主题(课件)
- 主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备考2024】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 课件 0 次下载
- 主题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 课件 0 次下载
- 主题05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 课件 0 次下载
- 主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 课件 0 次下载
- 主题07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 课件 0 次下载
主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主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主题,壹大主题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贰大主题时空观念,叁大主题知识梳理,官渡之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总体: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政治:政权更替频繁,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时期。(2)经济: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3)民族关系:民族交融趋势加强,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考点 01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仅看力量强弱,还要看战略战术是否得当不能骄傲轻敌,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三国志》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2022·湖南岳阳·中考真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考点 02 三国鼎立
①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②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③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1)政治上: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2)经济上:三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魏国修水利工程、蜀锦行销三国、吴国的造船业发达)
(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一场最出自苏轼的名篇,它描述了(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考点 03 西晋与东晋的兴衰
(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在两汉与隋唐两个大一统时期之间,有一个恰似处于两大历史高峰之间的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山谷”。这个“山谷”所指的时期是( )A.夏商周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辽宋夏金元时期D.明清时期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了西晋。
280年,灭吴,统一了全国。(魏灭蜀—晋灭魏—晋灭吴)
317年,司马睿,定都建康。
383年,与前秦进行了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统治相对稳定。
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
考点 04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鲜卑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北方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鼓励与汉族联姻;用汉制,学汉礼。
一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对中华民族的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2·吉林长春·中考真题)“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这些措施( )A.促进了民族交融B.削弱了北魏实力C.沿袭了鲜卑习俗D.实现了南北统一
考点 04 “江南地区的开发
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水稻育秧移栽、麦稻兼作、双季稻等;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南朝时的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安定的社会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政府政策的支持人民的辛勤努力先进的生产技术
(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东晋后期,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优越B.大量人口南迁C.民族交融加深D.海外贸易拓展
考点 0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①曹魏:钟繇—楷书鼻祖;胡昭—擅长隶书;②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集序》;③北魏:碑刻字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①发展趋势:宗教画—山水画—人物画②代表人物: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①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②南朝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创制《大明历》。③北魏郦道元,写出了《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著作。
四大农书: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元朝王祯《农书》、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
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①江南经济的开发②北方经济的恢复③民族交往和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④宗教文化的传播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天下第一行书”
(2022·海南·中考真题)《齐民要术》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A.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B.语言生动,可读性强C.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D.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2022·宁夏银川·中考真题)甲骨文横直转折,小篆笔画均匀,汉隶破圆而方,再变而为草、楷、行,汉字的书写在“上下左右之位,方圆大小之形”的结构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由此可见,汉字的演变特点是( )A.端正劲美雄浑敦厚B.刚柔兼备苍劲厚重C.风格各异一脉相承D.结构稳定方折俊丽
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战争
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
政权并立;民族间的交流频繁的战争
为民族进一步融合创造了条件;加速北方封建化
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元朝时民族融合达到高潮,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民族迁徙经济文化交流战争改革
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形成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都取得了成功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并都巩固了国家统治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为了实现国富兵强,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但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应坚持改革不动摇*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应符合国情*改革要勇于创新,善于学习,重用人才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之比较
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促进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成熟;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赶上北方;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农业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取得新发展,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本阶段时间界限为220年到589年,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东汉末年以来,少数民族内迁,北人南迁,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中考预测)材料三:北魏孝文帝尊崇孔子,力推儒家文化,在道统上极力保持政权本身的合法性,他大兴儒家文化教育,使鲜卑人的文化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凝聚了北魏政权统治下的各族人民。——摘编自段瑞超《修齐治平:北朝君臣的经典征引与儒家文化认同进程》根据材料三文字,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答案】影响:提升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增强了北魏实力;凝聚了北魏政权统治下的各族人民,促进了民族交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主题23 古代欧洲文明(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主题,壹主题目标,海洋文明,贰主题核心,古代欧洲文明,叁时空观念,自然环境,城邦代表,肆知识梳理,中考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主题22 古代亚非文明(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主题,壹主题目标,大河文明,贰主题核心,叁时空观念,素养提升,肆知识梳理,制定者,图说历史,发源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主题12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件)-【备考2025】中考历史二轮新课标、大概念、大主题,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演练,图说历史,考点两次国共合作,单元概述,政治上,经济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