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659765/0-1737643439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659765/0-17376434398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659765/0-173764343988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文内容解读,作者简介,相关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会认“钝、仅”等10个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恐龙、笨重”等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一、课文内容解读。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科学探索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作者简介。
徐星,1969年7月出生,新疆伊犁人,理学博士。一直从事中生代爬行动物化石及地层学研究。他有关鸟类起源及羽毛和飞行起源的研究被有关评论文章誉为这些研究方面的里程碑式的成果,发现的四翼恐龙被认为是和德国的始祖鸟一样的重要物种。2001年,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丰田计划”。2007年,荣获第九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奖。
三、相关资料。
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马门溪龙: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在宜宾市马鸣溪渡口发现其化石,经科学鉴定,属蜥脚类亚马目。此属动物全长约22米,体躯高将近7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另外,马门溪龙的颈部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部可达12.1米)。与颈椎相比,背椎、荐椎及尾椎相对较少。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课文朗读走近课文第一步
(1)课文共()个自然段,我已读了()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流利□有感情□
(2)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3)从《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题目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生字注上拼音,认真拼读一遍,再抄写一遍。
3.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翱翔后裔繁衍开辟毫不相干温顺轻盈敏捷
崭新茹毛饮血
后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茹毛饮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进入梦乡()地吃起来()地献出生命
()地感动()地欣赏()地呼噜
()地行驶()地探头
5.比一比,再组词。
徐()脂()掘()鹃()
涂()指()倔()绢()
漫()栓()伦()矩()
慢()拴()轮()拒()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漫长——()笨重——()敏捷——()
庞大——()欣喜若狂——()
7.补充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
五彩()凌空()()各异()之笔
茹毛()()骄子欣喜()毫不()
(1)那一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成为那个时代的()。
(2)地面上的霸主与天空的精灵,这两个()的物种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类的祖先居住在山洞里,过着()的生活。
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
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②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我发现第_____句表述更准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发现课文中还有这样表述准确的句子,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约在_______年前,第一种恐龙出现,_______年后,繁衍成_______的庞大家族。其中,恐龙的一支身体_______→体表_______→转移到_______→在树林间_______→具备了_______→最终_______。
(2)这是一篇_____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科学家们提出这一假说的重要依据。
3.读句子,完成练习。
(1)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
“_____”表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包括所有的恐龙。“_____”表示这只是一种推测,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之前,并不能确定。这两个词语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①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②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
____句比____句写得更准确。“____、_____”等词语的运用,使语言更加准确、严谨。
(3)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相关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读完这两句话,我不懂的问题:_______________?
试着解决这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内语段阅读。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短文中“自然”的意思是()。
A.自然界 B.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 C.表示理所当然
(2)联系短文理解句子。
“二者”指_____,“毫不相干”是说_____。这段话主要想告诉我们__________。
(3)反复朗读,体会句子的异同。
①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②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①②两句中,___句更好,因为_______________。
5.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呢?有的说是因为恐龙耐不住地球气候突变而慢慢消失;有的说是因为宇宙小行星撞击了地球,生物渐渐灭绝……你还知道恐龙灭绝的其他原因吗?请写下来。
三、三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崭新的生活天地。
1.给文段加个小标题,可以是()。
A.庞大的恐龙家族
B.科学家们的美好心愿
C.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
2.文段中画“____”的句子,交代了“第一种恐龙”的_____、体型等。介绍体型的时候运用了_____的手法,让读者对恐龙的体型有了直观、具体的认知。
3.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图,并试着用自己的话简明据要地向同学介绍这一演化过程。
4.阅读文段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通过查资料的方法解决。
5.读文段中画“﹏﹏﹏”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
一、初读课文突破字词。
1.(1)5 3
(2)钝毫凌隧膨翼凶猛鸽子描绘轻盈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
(3)主要写恐龙怎样飞向蓝天。
2.dùn钝há毫suì隧péng膨yì翼
3.已经去世的人的子孙。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4.甜蜜地痛快无偿深深细细不停缓慢偷偷
5.徐徐脂肪挖掘杜鹃涂抹手指倔强手绢漫步门栓伦理矩形缓慢拴住车轮拒绝
6.短暂轻盈迟钝微小悲痛欲绝
7.斑斓翱翔形态点睛饮血天之若狂相干
(1)天之骄子(2)毫不相干(3)茹毛饮血
二、再读课文理解句段。
1.(1)② “一支”指的是恐龙中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恐龙都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示例: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2.(1)两亿四千万数千万形态各异逐渐变小长出美丽的羽毛树上生存跳跃、降落滑翔能力能够主动飞行
(2)科普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恐龙化石
3.(1)一些应该
(2)②①一些逐渐
(3)“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什么?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一种带羽毛的恐龙演化成鸟类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4.(1)B
(2)恐龙和鸟儿一点儿联系都没有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② “一支”指恐龙的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用词准确
5.我还知道强烈的地震、凶猛的沙尘暴,和其它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也是引起恐龙灭绝的原因。
三、三读课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1.C
2.出现时间对比
3.①中空②膨大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④长出羽毛⑤树上⑥滑翔⑦主动飞行⑧地面上⑨奔跑过程
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身体表面长出了羽毛,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最终主动飞行。这样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4.为什么有些恐龙从两足奔跑变成了四足行走?
曾经,所有的恐龙都用两条腿行走。不过,为了增加稳定性,有些恐龙偶尔会在休息或奔跑时四条腿全用上。这样,经过漫长的进化,就渐渐变成了四足行走。
5.海底生物的活动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向前游动,有的向前喷水靠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的靠肌肉伸缩缓慢爬行,有的靠鱼鳍拨水飞速穿梭。有的每小时只能前进几米,有的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有的靠自己的力量移动,有的自己不动却能趴在轮船底下被带往世界各地。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第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文内容解读,作者简介,相关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5课《 琥珀》-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文内容解读,作者简介,相关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4课《三月桃花水》-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寒假自学讲义(统编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文内容解读,作者简介,相关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