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新教材(湘教版2024)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660820/0-17377000644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新教材(湘教版2024)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660820/0-17377000645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学设计与课件(湘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新教材(湘教版2024)
展开湘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新教材地理教学工作计划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体现出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课程教学将紧紧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基本情况、教材版本: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课时安排:每周每班约2个课时教材特点: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导向,以建构真实情境为路径,在继承和发扬原教材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材,调整了一部分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更新板块内容,增加了更丰富的图像系统,并进行跨学科整合,使得内容更加全面、翔实。二、指导思想地理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为起点,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聚焦重要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教学素材,开发适应的教学方式,优化、丰富学习活动。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初中地理教学应严格遵循《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初中地理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现象等。同时,要强化学生的读图、填图和绘图能力,这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基础。培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激发其创新思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初中地理教学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通过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在经过一学期的地理课程学习后,学生对地理有基本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读图、析图能力,对世界地理知识部分有初步的了解,这为世界地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接下来的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教学中,将重点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授新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四、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3章:第七章:认识大洲主要内容:亚洲及欧洲、非洲、美洲以及探究——“划区”识世界。掌握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大洲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的特点,并探究自然环境的成因及其相互联系。第八章:了解地区主要内容: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以及探究——保护极地环境。①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征,知道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了解东南亚人口、经济、自然资源等概况。②知道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南亚地区的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及其带来的影响,了解南亚地区的人口、宗教、经济等人文概况。③掌握西亚的地理位置特点及重要性,石油资源的分布地区,了解西亚地区复杂的宗教问题以及气候影响下的匮乏的水资源,了解自然环境对西亚经济发展的影响。④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概况,知道欧洲西部的产业特征,以及畜牧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畜牧业的影响,以及欧洲西部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达的原因。⑤知道北极和南极地区的范围、气候、地形特征,明确知道南极大陆酷寒、大风、干燥的气候特征,了解极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站以及对极地环境的保护。第三章:走进国家主要内容: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探究——走进澳大利亚。①了解日本的领土构成和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知道日本多发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日本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特征,了解日本的文化特点、人口问题和一些主要城市等。②掌握埃及的领土构成、气候以及受气候影响的人口分布特征,知道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了解埃及的工农业特征和旅游业特征。③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和气候的特点,知道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了能够分析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给俄罗斯的人口,城市,农业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④知道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和主要气候类型,了解法国作为发达国家其产业结构特征,以及法国的文化与旅游业。⑤了解美国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概况,掌握美国农业具有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等特征,以及美国发展高新技术及其有利因素,了解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原因以及一些主要城市。⑥知道澳大利亚是“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地形地势、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了解澳大利亚的农业和工业特征,知道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只要分布特征等。⑦探究实践中能够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归纳巴西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特征。五、教学措施创新教学方法,讲究课堂艺术,巧用形象化教学、灵活采用辅助手段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注重实践应用,通过巧妙的记忆方法、实物模拟、辅助线法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程度进行个性化教学,如优等生进行知识拓展和技能提升,基础层进行基础知识巩固和学习方法指导。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尽最大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支撑课堂教学,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12.13--2.14第七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1课时22.17--2.21第一节 亚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第三课时2课时32.24--2.28第二节 非洲第一课时 第二节 非洲第二课时1课时1课时43.3--3.7第三节 美洲第一课时第三节 美洲第二课时1课时1课时53.10--3.14探究实践——“划区”识世界了解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1课时1课时63.17--3.21第二节 南亚第三节 西亚1课时1课时73.24--3.28第四节 欧洲西部复习迎接期中考试1课时1课时83.31--4.3复习迎接期中考试2课时94.7--4.11期中考试104.14--4.18第五节 北极和南极地区探究实践保护极地环境2课时114.21--4.25第九章 走进国家第一节 日本2课时124.28--4.30第二节 埃及1课时135.6--5.9第三节 俄罗斯2课时145.12-5.16 法国第五节 美国1课时1课时155.19--5.23第六节 澳大利亚2课时165.26--5.30探究实践——巴西2课时176.3-6.6复习迎接期末考试2课时186.9--6.13复习迎接期末考试2课时196.16--6.20复习迎接期末考试2课时206.23--6.27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