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668217/0-17378969160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668217/0-17378969162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668217/0-17378969162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668217/0-173789691628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668217/0-173789691631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668217/0-173789691634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668217/0-173789691638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 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668217/0-173789691642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2024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课件+教案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一等奖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情境任务,知人论世,作者简介,解读题目,读准字音,诵读文本,精读序言初识作者思想,辞官原因,细读正文体会作者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当时,郡里一位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情境任务:陶渊明的朋友圈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朋友圈发布了“辞官宣言”,并晒出几张归隐田园的生活照。朋友们在评论区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找到答案,并帮他回复。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我家境贫困,耕田种植不能供给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又没有什么维持生计的本领。亲戚朋友多劝我出去做官,我没了忧虑却有了做官的念头,想求取官职却没有门路。恰逢朝廷有奉使外出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我贫苦(就推荐了我),于是我被任命为小县的官吏。这时战乱没有平息,心里害怕到远方去做官。彭泽县离家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饮用,因此我就要了下来。
“家贫”“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
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心情激动不平,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看到这一茬庄稼成熟,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请你从小序中找出辞官原因,帮陶渊明回复。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归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既然自己使精神受到形体的役使,为什么(还要如此)惆怅而独自伤悲?我明白过往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我确实迷了路,或许走得还不太远,(如今)觉悟到今日(归田)是正确的,以往(出仕)是错误的。船在水面上轻轻地摇荡着前进,微风飘飘地吹动着我的衣襟。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怨恨晨光微弱(耽误行程)。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对过去选择的懊悔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问征夫”(欲知归途尚有多远)、“恨晨光”(时间为何过得如此之慢)的行为心理,尤其一个“恨”字,归心似箭,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遥遥”和“飘飘”两个叠词,表现出作者摆脱“樊笼”复返自然的舒畅。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于是(我)看见了自家简陋的房屋,满心欢喜地向前飞奔。仆人高兴地迎接,孩子们都等在家门。院中的小路已经荒芜废弃,松树和菊花却幸而犹存。带着孩子们进入屋里,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举壶端杯自斟自饮,看着院子里的树木展开笑颜。倚着南窗寄托自己傲岸的情怀,深知住在陋室中容易使人心安。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每天在园中游玩,成为乐趣,小园虽然设有门,却是经常地关闭。拄着拐杖走走歇歇,常常抬头遥望着远方。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暗淡,太阳快要下山,我仍抚着那孤松流连徘徊。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松菊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是高洁脱俗的象征。“松菊犹存”喻指诗人自己高洁品格仍在,未被世俗所染。“抚孤松而盘桓”作者借孤松以咏怀,表现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拟人,把云和鸟人格化,用“无心”形容流云,用“知还”形容倦鸟。以云的无心出山,象征自己的无意求富贵而出来做官,说明出仕是无心的,表现了作者的反省和自责;借鸟的倦飞还巢,象征自己的急于辞官归田,含蓄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吧,让我断绝那世俗的交游。(既然)这尘世和我的情志彼此违背,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喜爱亲人间的知心话,乐于弹琴读书来消愁解忧。农人们告诉我春日已至,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耕作奔走。(我)有时坐着覆帷小车,有时划着一叶孤舟。有时探寻曲折幽深的沟壑,有时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地生长,泉水涓涓开始涌流。(我)羡慕万物恰逢时令,生机勃勃,感叹自己的一生将要结束。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去的生活如何?快乐吗?作者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请你从第二、三段中找出答案。
作者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去之后,有何感悟?面对短暂的余生,陶渊明决定怎样度过?请你从第四段中找出答案。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
算了吧!人寄身于天地间能有多长时间?为什么不随心所欲,生与死都顺随自然?为什么心神惶惶不安,到底想要到哪里去?富贵荣华不是我的愿望,仙境不可期求。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倚着棍杖除草培土,有时登上向阳的高地,放声长啸,有时在清澈的水边吟咏赋诗。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琴书以消忧。感吾生之行休。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可以看出作者的快乐也不是很纯粹的快乐。对此你怎么看?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集中表现作者回归田园之“乐”,有人认为其“乐中有悲”,认同哪一种说法?
东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政治腐败。为了争夺权力,仕途上充满了险恶,官场上充斥着贪污贿赂之风,再加上门阀制度森严,许多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悲愤不已。家道中落的陶潜直到29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与一些官场人物虚与委蛇。
隐居乡村、贫贱终身,是为了维护自身尊严、保持人格独立。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挣扎,更是一种悲号!这是理想破灭、济世不得之悲。
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野是他的生活保障,诗酒琴书是他的生活情趣,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谛。
余秋雨曾在《西湖梦》中批判隐士文化是“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徳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徳”,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
隐逸的道路基本上是逃避现实的,诗文中不免有哲保身、知足安命的消极成分,对社会的发展确也缺少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不能将这种评价简单化、绝对化,而是要进行深入的理解。如陶渊明,“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本不愿出仕,也不适合为官,他不肯降志辱心与士族阶层同流合污,无法将自己融入污浊黑暗的官场生活中去,弃职归隐便成为他必然的选择。
归隐自然才可享受种种人生乐趣,才能寄托心灵,这也正是他执着追求自己理想的一个表现。他过了二十年的隐居生活,但仍不能忘世,借《拟古》《读》和一些咏史的题目抒写有关政治的感慨。
几进几出,陶渊明要逃避的,只是污浊的官场,是政治,而不是生活本身。他是热爱生活的,他的田园和家庭就是他要归向的地方。这里就是最真实自然的人间乐园。这产生了人生的和谐,这更是信念的强大和精神的崇高!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渊明这篇文,把他求官弃官的事实始末和动机赤裸裸照写出来,一毫掩饰也没有,这样的人,才是‘真人’,这样的文艺才是‘真文艺’。” ——梁启超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绝大部分篇幅描写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两句“ , ”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优秀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名家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8 茶馆(节选)一等奖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情境任务,采访预热身,人物介绍,创作背景,话剧的基本特点,剧情概述,梳理情节,分析冲突,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5.2 *边城(节选)获奖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湘西边城,·跟着书本去旅行,·作家名片,·解题,·内容梗概,·梳理情节,·美点寻踪,·镜头聚焦,翠翠初遇傩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