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第三课 刻纸 第一课时(教案) 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6670248/0-17380175564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美版(北京)】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人美版(北京)(2024)四年级下册3. 刻纸优秀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美版(北京)(2024)四年级下册3. 刻纸优秀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
知识与技能:
知道刻纸是剪纸的一种形式。了解刻纸的阴刻与阳刻的特点,学习刻纸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利用阴刻与阳刻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刻纸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学习,发现阴刻、阳刻的不同表现技巧,掌握刻纸画稿与刻制的方法。通过教师示范学会用阴刻与阳刻的基本方法完成一幅刻纸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及创新精神。
2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技能:
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学习剪纸的表现形式。学生已掌握剪纸制作的基本方法,了解了剪纸中的图案的各种象征意义。为这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图案的连接处理。刻刀的正确使用与刻的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阳刻、阴刻。掌握刻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及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掌握阳刻与阴刻的表现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创作。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知道刻纸是剪纸的一种形式。了解刻纸的阴刻与阳刻的特点,学习刻纸不同表现方法的基本画法与步骤。
(2)通过欣赏、探究等活动,总结刻纸纹样,掌握刻纸画法。通过教师示范, 学会用阴刻与阳刻的基本画法完成一幅刻纸画稿。
4.1.2学时重点
认识阳刻、阴刻。掌握刻纸不同表现方法的画法。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及创新精神。
4.1.3学时难点
掌握阳刻与阴刻的画法,并进行简单画稿的创作。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
1.问: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短片,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动画中的形象用到的是什么表现形式?(剪纸)
2. 问:除了在动画片中会用到剪纸,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剪纸呢?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应地贴出作品——婚庆、祝寿、新年庆祝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剪纸的一种形式刻纸。
板书:刻纸
[设计意图] 通过剪纸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创作欲望,通过观察欣赏作品,了解剪纸的用途、及相关知识。知道刻纸是剪纸的一种形式。
活动2【讲授】探究学习
一、刻纸的表现方法及特点
问:这两幅作品的表现方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小结:一幅刻掉的多成线条,用的是阳刻的方法。一幅刻纸的少成块面,用的是阴刻的方法。
板书:表现方法 阳刻 阴刻
二、探究刻纸纹样
问:这些刻纸作品中出现了哪些纹样?请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其他同学在下面画。
小结:刻纸经常用到几何纹、月牙纹、锯齿纹、叶纹等。
三、探究刻纸的连接处理
问:课本中《好伙伴》和《连年有余》两幅作品是怎样处理物体之间连接之处的?
小结:用遮挡来连接。
四、教师示范
教师根据植树节活动,画个小姑娘给小树苗浇水,画一阴阳结合的画稿。
强调:
1.画的顺序:先画外轮廓再画里面的纹样。最后把要刻掉部分画阴影。
2.刻制技巧:阴刻部分纹样画小留面,阳刻部分纹样画大留线。
五、欣赏作品
欣赏学生的不同表现方法的画稿。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析及欣赏作品,开阔学生思维,减轻创作难度。通过教师演示刻纸阴、阳刻的不同画法,解决学生在创作中容易出现的连接问题。
活动3【作业】课堂实践
作业提示:
运用阴刻、阳刻或阴阳结合的表现方法来画一幅有创意的刻纸画稿。
指导要点:
1.阴影标注是否正确。
2.连接处的处理。
[设计意图] 自由创作,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绘画能力。
活动4【活动】作品展评
组内自查
1.向组里成员介绍你的作品:
你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
你是怎样设计阴影部分的?
2.组内成员提出改正意见。
3.展示小组优秀画稿。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学生自主评价,提高学生自学和评价作品的能力。
族自豪感。鼓励学生养成多实践的习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美版(北京)(2024)四年级下册18. 靠垫设计公开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2024)四年级下册9. 运动场上公开课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北京)(2024)四年级下册4. 点彩刻纸精品教案设计,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