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鲁科版(五四制)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培优训练 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和图象分析11

    鲁科版(五四制)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培优训练  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和图象分析11第1页
    鲁科版(五四制)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培优训练  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和图象分析11第2页
    鲁科版(五四制)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培优训练  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和图象分析11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科版(五四制)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培优训练 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和图象分析11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五四制)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培优训练 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和图象分析11,共6页。
    培优训练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和图象分析类型一 物态变化现象的辨析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及判断方法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2.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周围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冰晶下降遇热变成小水滴,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关于下图“括号”内物态变化名称、“虚线框”中“吸(放)热”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汽化”,甲是“吸热” B.图中b是“液化”,乙是“放热”C.图中c是“升华”,丙是“吸热” D.图中d是“熔化”,丁是“放热”3.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 B.树上的雾凇——凝华C.草叶上的露珠——熔化 D.雪糕周围的“白气”——升华4.以下对中华古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5.炎炎夏日,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烧开着的水,过一会儿就变少了.关于这两种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汽化吸热,后者也是汽化吸热 B.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升华吸热C.前者是熔化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D.前者是凝固放热,后者是液化放热6. 2022年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比赛场地的冰面是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可以制冷使水凝固成冰.7.冰和雪在我国北方冬季十分常见,冰是由水发生 现象形成的,雪是由水蒸气发生 现象形成的.这两种物态变化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需要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8.如图所示,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高温水蒸气,水蒸气接触到馒头时液化,同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馒头蒸熟.9.冰糖葫芦(如图)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它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冰糖放入锅中加热,待冰糖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10.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图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集淡水.则:(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 ,形成水蒸气.(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 形成小水滴.类型二 物态变化的图象分析解读图象时的几个关键点(1)看清图象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2)弄清坐标轴上的分度值(即坐标轴上每单位长度的值).(3)明确图象中每段表达的物理意义,即研究对象在该段的状态、温度变化情况、吸放热情况、经历的时间等.11.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时,水开始沸腾B.在 后停止加热,水温仍会保持100℃C.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D.实验时,气压值低于标准大气压12.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这种物质 ( )A.是非晶体 B.在t₁时刻是固态 C.在t₂时刻是液态 D.在t₂时刻正放热13.如图是某物质熔化过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它的熔点是 ℃.其中CD段该物质为 (选填“固”或“液”或“气”)态.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加热6分钟时该晶体处于 态.这种晶体在90℃时处于 态.15.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 ;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强换用其他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图乙中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其他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min 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min.(2)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___(选填“高”或“低”)了.(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参考答案1. C 2. B 3. B 4. B 5. A6.汽化 7.凝固 凝华 放出8.汽化 放出 9.熔化 放出10.(1)蒸发 (2)液化11. D 12. D13.0 液 14.乙 80 固液共存 液15.(1)均匀受热 晶体 (2)低于 (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16.(1)10 10 (2)-2 低 (3)变多 具体形式物态变化现象物态变化形式熔化冰雪消融、冰棒化成水、铁块变为铁水等凝固水变成冰、铁水浇铸成零部件等汽化晒干衣物、粮食,地上的水变干,水沸腾等液化壶嘴的“白气”、嘴中呼出的“白气”、冰棒冒“白气”,冰汽水瓶外表面的水珠,雾、雨、露的形成升华冰冻衣服变干、冰雕变小、樟脑丸变小、灯丝变细、干冰消失等凝华冰花的形成,灯泡发黑,霜、雪、雾凇的形成等判断方法明确变化前物质的状态(初态)→明确变化后物质的状态(末态)→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形式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