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675188/0-17384233589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675188/0-17384233589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675188/0-17384233589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
1.(2023·邹城)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燕山(yān yàn) 汤匙(chí shí)
咔嚓(cā chā) 畜养(chù xù)
2.(2023·邹城)看拼音,写词语。
3.(2023·邹城)下面“摊”字的四个意思,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①摆开,铺平;②分担,落到(多指不如煮的拿情);④设在路旁、广场上的售货处。
A.“分摊”应选③。B.“这事他摊上了”应选③。
C.“摆摊设店”应选④。D.“摊牌”应选①。
4.(2023·邹城)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细看木头的年轮。____真正去认识一棵树,____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____只从细枝末节着眼,____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污蔑。
A.但 却 如果 便B.因为 就 如果 便
C.而 却 因为 就D.但 就 因为 就
5.(2023·邹城)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指头,后面露出脚后跟。
C.据调查,读过《红楼梦》和《史记》的学生寥寥无几,这样经典的读物大受冷落。
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
6.(2023·邹城)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个小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B.经过朋友的开导,他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C.我估计她今天肯定不去西湖公园了。
D.树叶被秋风染成金黄,慢慢地飘落下来。
7.(2023·邹城)下列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人摆布B.孔子不能决也 决不后退
C.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文思如泉D.虽与之俱学 送鲍浩然之浙东
8.(2023·邹城)句子训练。
(1)小米、大豆、枣、花生仁合拢来,在锅里沸腾着。(改为拟人句)
(2)根据句子特点,描写“拥挤”的场面。
例句: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9.(2023·邹城)日积月累。
(1)行道迟迟, 。我心伤悲, !
(2)《十五夜望月》一诗中的“ , 。”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10.(2023·邹城)国学经典,源远流长。请将下列对应的诗句或名言连一连。
君子之守 德之弃也
道听而涂说 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 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戟沉沙铁未销 修其身而天下平
黄鹤楼中吹玉笛 春光懒困倚微风
二、阅读理解
(2023·邹城)【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彻底火了。人民日报等媒体都发布有关的消息。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统计。
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特征分布
【材料二】2019年11月10日,“我爱诗词”第三届番禺区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圆满落幕。“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赛场上,选手们或急中生智,或冥思苦想;台下观众或击掌赞叹,或摇头惋惜。最终,大赛决出小学组和中学组状元、榜眼各一名,探花各两名。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11.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春节过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彻底火了。
②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③榜眼、状元、探花依次是指第一、二、三名。
④对于《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得主武亦姝,所有人都对她表示赞赏。
⑤【材料二】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过零丁洋》。
⑥【材料二】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联诗的作者是龚自珍。
12.“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至少提出一条理由。
(2023·邹城)课外阅读。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鞋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轴线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童锣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地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的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有力抓紧鱼竿。
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有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童锣抓起渔网向那孩子走去。
(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童锣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童锣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渔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绷断时刺耳的响声。
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童锣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D)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童锣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E)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3.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把男孩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拉锯战一> 一>与鱼周旋一> 一>捕鱼成功
14.在男孩与鲑鱼搏斗的过程中,本文对父来进行了多次精彩描写,请认真阅读A、B、C、D、E五处对父亲的描写,回答问题。
①对父亲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 描写和 描写来实现的。
②通过对父亲的描写,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写写你的看法。
③E处“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这句话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尊重和充满成功喜悦的情感,在文章结尾起到了 的作用。
④请从A、B、C、D四处中任选一处,结合语境作点评。
我选 处,
15.本文用“儿子的鱼”做标题有什么含义?
我的理解:
16.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这篇文章带给你的启示。
三、写作。
17.(2023·邹城)习作表达。
在小学六年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感恩的人很多:父母,老师,同学,所有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表达出真情实感。
18.(2023·邹城)快乐写作
ㅤ现代科技发展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空间,未来的科技发展更值得期待。如果未来的科技可以赋予你一项特殊的能力,那可能是哪种能力?你最希望运用这种能力做哪些事情?请你放飞想象,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神奇的科幻世界。注意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yān;chí;chā;xù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燕:[yàn]鸟类的一科,候鸟。[yān]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南部。故“燕山”的“燕”应读“yān”。
匙:[ chí ] 舀汤用的小勺子(亦称“调(tiá)羹”):汤匙。茶匙。[ shi ] 〔钥匙〕开锁的东西。故”汤匙“的”匙“应读”chí“。
嚓:[chā] 拟声词。摩擦、断裂等的声音喀~。[cā] 拟声词。短促的断裂声、摩擦声等不远处传来~~的脚步声。故”咔嚓“的”嚓“读”chā“
畜:[chù] 禽兽。多指家养的禽兽家~。幼~。[xù] 饲养禽兽~牧。~养。故”畜养“的”畜“读”xù“。
故答案为:yān、chí、chā、xù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即可。
2.【答案】燃;腻;宵;惧;袭;僻;魔;域;暴;御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比如,不要把”腻“多加一撇,不要把”宵“写成”霄“,不要把”惧“少写一横,不要把”御“的中间部分写错。
故答案为:燃、腻、宵、惧、袭、僻、魔、域、暴、御
【点评】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还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写姿。
3.【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项“摊”字解释错误。“分摊”的意思是分担(费用等)。“摊”的意思是分担,应选②。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解释的字,我们称之为多义字。我们在理解这类字时,不能离开句子仅仅理解它的本意,而必须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碰到这类题目时,我们只要多作比较,认真分析,弄清它的表意和所指,就能较好的理解与把握。
4.【答案】A
【知识点】关联词
【解析】【分析】因为:表示原因。就:凑近;靠近。如果:连词。一般用于上半句,表示假设,下半句推出结论或提出问题,常用“那么”“那”“则”“就”等词呼应。便:读[biàn]时,指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但:只;仅仅。却:表示转折,比“倒、可”的语气略轻。根据字词的意思,结合本题语境,应依次选填“但”“却”“如果”“便”。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5.【答案】D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A.正确,表示并列关系的事物用顿号。即“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中间用顿号。
B.正确,“空前绝后”表示特殊含义: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C.正确,读物的名称用“书名号”。
D.不正确,这句话为陈述句不是疑问句和反问句,故句末用句号。即: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
故答案为: D
【点评】考查了标点符号。作答此类题要熟悉各种标点的基本用法,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正误。
6.【答案】D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语序不当,把“将来”放在“希望”后。
B.语义重复,“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删去其中一个。
C.语义矛盾,“确定”“可能”去掉其中一个。
D.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相同。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任:任凭。
任人摆布:听凭别人操纵处置,任由别人指挥。任:任凭。
B.不相同。孔子不能决也: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决:判定,判断。
决不后退:无论如何都不退回。决:一定。
C.不相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今回来路途中,却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文思如泉:形容人的文思如泉水涌出。思:想法。
D.不相同。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地人在一起学习。之:代词,指专心致志的人。
送鲍浩然之浙东:送好友鲍浩然去浙江东路。之:去。
故答案为: A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字词解释、诗歌词句理解。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8.【答案】(1)小米、大豆、枣,糊糊涂涂煮成一锅,看它那叹气样儿。
(2)广场上人山人海,拥挤得连根针都插不进去。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考查改写句子。要求改为拟人句。即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拟人是将事物赋予人的行为、动作、语言等,即是将事物拟人化,例句中我们可将“小米、大豆、枣、花生仁”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情感“叹气”,写出完整的句子即可。
(2)考查情景写话。原句中“泪水如雨”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根据题目要求,要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拥挤”的场面,注意语句通顺、正确书写即可。
故答案为:(1)小米、大豆、枣、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看它那叹气样儿,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2)广场上人山人海,拥挤得连根针都插不进去。
【点评】考查了改写句子、情景写话。改写句子,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9.【答案】(1)载饥载渴;莫知我哀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由上句“行道迟迟”可知下句是“载饥载渴”,由“我心伤悲”可知下句是“莫知我哀”。
(2)由提示的内容”《十五夜望月》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可知对应的诗句的“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故答案为:(1)载饥载渴 莫知我哀;(2)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0.【答案】
【知识点】国学常识
【解析】【分析】由上句“君子之守”可知下句是“修其身而天下平”;由上句“道听而涂说”可知下句是“德之弃也”;由上句“黄师塔前江水东”可知下句是“春光懒困倚微风”;由上句“折戟沉沙铁未销”可知下句是“自将磨洗认前朝”;由上句“黄鹤楼中吹玉笛”可知下句是“江城五月落梅花”。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国学经典,包括诗句和名言,不但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理解意思,平时要多诵读多积累。
【答案】11.正确;正确;错误;错误;错误;正确
12.有必要。古诗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背诵古诗词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在当前“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下,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文中的三个文本都与“诗词大会”有关,认真阅读题目中的文本,从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11.考查了学生根据文本信息判断正误的能力。①结合材料一中“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彻底火了。”这句话可知正确。
②结合材料一的中统计表可知,随着年龄的递增,收视比例分别为:41%、21%、18%、9%、5%,即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故错误。
③结合材料二中“最终,大赛决出小学组和中学组状元、榜眼各一名,探花各两名”可知,、状元、榜眼、探花依次是指第一、二、三名,故错误。
④结合材料三中“《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堤出质疑”可知错误。
⑤考查了对诗歌的积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故正确。
⑥考查了对诗歌的积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故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正确、错误、错误、错误、正确
12.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首选说明自己的观点,重点将理由说清楚,注意语句通顺,有条理。比如:有必要。古诗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背诵古诗词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在当前“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下,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故答案为:有必要。古诗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背诵古诗词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在当前“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下,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答案】13.沉入深水区;拖入灌木丛
14.语言;动作;懂理如何教育孩子,有浓浓的父爱;总结全文;A;这句生动的描写表明这位父亲不但时刻关注着儿子,而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
15.表明这是儿子的劳动成果;强调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尊重、肯定、欣赏。
16.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时,看到我摔倒了,他也不扶我,而是让我自己站起来。渐渐地我从跌倒中掌握了要领,学会骑车。在生活中要学会独立,学会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来理清情节。接着题目中所给出的第一个情节往 下,按时间顺序去寻找事件,再按要求分别进行归纳概括。文章先写孩子与鱼之间展开拉锯战,接着鲢鱼尽全力向深水区靠 拢,孩子也沉入深水区。孩子与鱼不断的周旋,最后将鱼拖入灌木丛,终于成功捕获了鱼。
故答案为:沉入深水区、拖入灌木丛
14.①考查描写手法。“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这是语言描写,“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这是动作描写。
②考查形象分析。A句,是对父亲的 语言描写,他严厉地告诉保罗,让他不要帮助孩子,表现了这位父亲对儿子的理解,并懂理如何教育孩子。B句,还是对父亲的 描写,将他的声音与“急流”形成对比,一是突出环境的危险,二从“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可以看出父亲此时也是无比 的担心,表现出了浓浓地父爱。
③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作用分析。保罗想知道这鱼有多重,父亲说出了这句话,“他的鱼”,明显表现出对儿子独自捕获这鱼自豪,表现出对儿子的肯定与赞 美。句子的作用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以“他的鱼”,表达对儿子的赞美,点明文章的主旨;从结构上 看,总结全文,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④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A.这句生动的描写表明这位父亲不但时刻关注着儿子,而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
故答案为:①语言、动作②懂理如何教育孩子,有浓浓的父爱③总结全文④A这句生动的描写表明这位父亲不但时刻关注着儿子,而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
15.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应结合文章答出其表层与深层含义。强调是“儿子的鱼”,这是孩子独自捕获的劳动成果;也是父亲对儿子捕鱼能力的肯定与尊重。
故答案为:表明这是儿子的劳动成果;强调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尊重、肯定、欣赏。
16.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故答案为: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时,看到我摔倒了,他也不扶我,而是让我自己站起来。渐渐地我从跌倒中掌握了要领,学会骑车。在生活中要学会独立,学会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17.【答案】感恩
妈妈在我心目中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同时也是令我十分敬佩的母亲,她像“母鸡呵护小鸡”那样关怀和爱护着我。
记得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晚上,爸爸在单位值夜班,只有我和妈妈在家。夜里,我突然感到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呻吟着,妈妈闻声赶来,用手摸了一下我的额头说道:“怎么热得这么烫手啊!是不是发烧了?”妈妈二话没说,披了件雨披,把我抱在怀里,快步向医院跑去。来到到医院,妈妈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对医生说:“我女儿生病了……”医生检查后说我着凉得了重感冒,要挂吊针。当针头扎进我的血管里我是又怕又疼,浑身发抖,吓得直往妈妈怀里钻。妈妈一边用嘴对着我扎针的地方轻轻吹着,一边用手轻轻拍着我身体,一会儿我就不知不觉睡着了。第二天,我醒来后就一下子扑到妈妈的怀抱里……
妈妈不仅关心我的冷暖,而且对我学习更加关心。有一次,我有道语文题不会做,问妈妈,妈妈当时也不知道。她就帮我找资料、查电脑,寻找最准确的答案。时间一分一秒很快就过去了,我等不及就睡觉去了……第二天当我起床时爸爸小声地对我说:“轻一点,你妈妈昨晚帮你查资料到深夜12点多,让她多睡一会儿吧。”我听后心中十分激动。正因为妈妈孜孜不倦地教育,我每次考试基本上都在90分以上,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
在妈妈的关心和爱护下,我快乐健康地成长着,总有一天,我会用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来报答妈妈对我的爱!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很多人在伴我们前行,为我们付出。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朋友的关心……我们每个人都要深怀感恩之心。回顾成长历程,你最想感谢谁,在你成长过程中,他(她)给了你哪些关爱或帮助,选择最想和同学分享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真挚的感恩之情。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文小作者选择典型的事例,写出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语句通顺,有条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8.【答案】未来的科技
未来的科技非常发达,不信,就跟我去看看吧。
我有两个机器人,一个叫小乖,专门负责叫我起床和做家务;还有一个叫葱头(因为它喜欢吃葱),专门给我做饭。
这天,小乖准时来叫我起床了。我本想再睡一下,可它的声音比起当年老妈的声音来真是难听多了,我无法忍受,还是起床吧。我一边穿衣服,一边不耐烦地对小乖说:“我起来了,你高兴了吧?”小乖伤心地说:“对不起,主人,只要你起床,我就不会再烦你了。”搞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没办法,谁让现在的机器人都设计了情感功能呢。
我洗漱完毕,葱头端上了早饭。吃着吃着,我“呜呜呜”地哭了起来。葱头害羞地说:“我不过是做了一点小事,您不用这么感动。”我抹着眼泪说:“你放这么多洋葱,我能不掉眼泪吗?”
吃饱喝足,让我乘坐模拟时间旅行器来一次时间旅行吧。先让我看看宇宙诞生之初是什么样子的。哎呀,大爆炸,好可怕!还是去未来看看吧。哎哎,未来的地球已经不成样子了,灰蒙蒙的。我替地球量好尺寸,重新做了一件蓝色的纱衣,给地球换上新装,耶,地球又漂亮了!做完这一切,我可累得够呛,还是回家休息吧!
怎么样,未来的生活很不错吧?欢迎你来玩哟!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讲述你最希望未来科技赋予你的一项能力是什么。题目自拟,完成习作。首先,我们分析题目要求,以“未来的科技”为题展开想象进行写作,题目中给出的关键词是“未来的”,可见要写的内容是尚未发生的事情,因此需要我们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具体介绍未来的科技的奇妙之处。写作时要注意详略得当,中心明确。
【点评】这篇作文以丰富的想象,写了未来的科技的奇妙之处,想象新奇有趣,具有吸引力。文章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是一篇不错的习作。rán
nì
xiā
jù
xí
放
细
通
恐
侵
pì
mó
yù
bà
yù
静
鬼
领
残
防
年龄
<19岁
19-24岁
25-34岁
35-49岁
≥50岁
比例
41%
21%
18%
9%
5%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2023·邹城)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燕山(yān yàn) 汤匙(chí shí)
咔嚓(cā chā) 畜养(chù xù)
【答案】yān;chí;chā;xù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燕:[yàn]鸟类的一科,候鸟。[yān]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南部。故“燕山”的“燕”应读“yān”。
匙:[ chí ] 舀汤用的小勺子(亦称“调(tiá)羹”):汤匙。茶匙。[ shi ] 〔钥匙〕开锁的东西。故”汤匙“的”匙“应读”chí“。
嚓:[chā] 拟声词。摩擦、断裂等的声音喀~。[cā] 拟声词。短促的断裂声、摩擦声等不远处传来~~的脚步声。故”咔嚓“的”嚓“读”chā“
畜:[chù] 禽兽。多指家养的禽兽家~。幼~。[xù] 饲养禽兽~牧。~养。故”畜养“的”畜“读”xù“。
故答案为:yān、chí、chā、xù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即可。
2.(2023·邹城)看拼音,写词语。
【答案】燃;腻;宵;惧;袭;僻;魔;域;暴;御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比如,不要把”腻“多加一撇,不要把”宵“写成”霄“,不要把”惧“少写一横,不要把”御“的中间部分写错。
故答案为:燃、腻、宵、惧、袭、僻、魔、域、暴、御
【点评】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还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写姿。
3.(2023·邹城)下面“摊”字的四个意思,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①摆开,铺平;②分担,落到(多指不如煮的拿情);④设在路旁、广场上的售货处。
A.“分摊”应选③。B.“这事他摊上了”应选③。
C.“摆摊设店”应选④。D.“摊牌”应选①。
【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项“摊”字解释错误。“分摊”的意思是分担(费用等)。“摊”的意思是分担,应选②。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解释的字,我们称之为多义字。我们在理解这类字时,不能离开句子仅仅理解它的本意,而必须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碰到这类题目时,我们只要多作比较,认真分析,弄清它的表意和所指,就能较好的理解与把握。
4.(2023·邹城)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细看木头的年轮。____真正去认识一棵树,____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____只从细枝末节着眼,____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污蔑。
A.但 却 如果 便B.因为 就 如果 便
C.而 却 因为 就D.但 就 因为 就
【答案】A
【知识点】关联词
【解析】【分析】因为:表示原因。就:凑近;靠近。如果:连词。一般用于上半句,表示假设,下半句推出结论或提出问题,常用“那么”“那”“则”“就”等词呼应。便:读[biàn]时,指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但:只;仅仅。却:表示转折,比“倒、可”的语气略轻。根据字词的意思,结合本题语境,应依次选填“但”“却”“如果”“便”。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5.(2023·邹城)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指头,后面露出脚后跟。
C.据调查,读过《红楼梦》和《史记》的学生寥寥无几,这样经典的读物大受冷落。
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
【答案】D
【知识点】标点符号运用
【解析】【分析】A.正确,表示并列关系的事物用顿号。即“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中间用顿号。
B.正确,“空前绝后”表示特殊含义: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C.正确,读物的名称用“书名号”。
D.不正确,这句话为陈述句不是疑问句和反问句,故句末用句号。即: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
故答案为: D
【点评】考查了标点符号。作答此类题要熟悉各种标点的基本用法,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正误。
6.(2023·邹城)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个小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B.经过朋友的开导,他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C.我估计她今天肯定不去西湖公园了。
D.树叶被秋风染成金黄,慢慢地飘落下来。
【答案】D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语序不当,把“将来”放在“希望”后。
B.语义重复,“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删去其中一个。
C.语义矛盾,“确定”“可能”去掉其中一个。
D.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
7.(2023·邹城)下列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人摆布B.孔子不能决也 决不后退
C.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文思如泉D.虽与之俱学 送鲍浩然之浙东
【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A.相同。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任:任凭。
任人摆布:听凭别人操纵处置,任由别人指挥。任:任凭。
B.不相同。孔子不能决也: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决:判定,判断。
决不后退:无论如何都不退回。决:一定。
C.不相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今回来路途中,却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文思如泉:形容人的文思如泉水涌出。思:想法。
D.不相同。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地人在一起学习。之:代词,指专心致志的人。
送鲍浩然之浙东:送好友鲍浩然去浙江东路。之:去。
故答案为: A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字词解释、诗歌词句理解。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8.(2023·邹城)句子训练。
(1)小米、大豆、枣、花生仁合拢来,在锅里沸腾着。(改为拟人句)
(2)根据句子特点,描写“拥挤”的场面。
例句: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答案】(1)小米、大豆、枣,糊糊涂涂煮成一锅,看它那叹气样儿。
(2)广场上人山人海,拥挤得连根针都插不进去。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考查改写句子。要求改为拟人句。即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拟人是将事物赋予人的行为、动作、语言等,即是将事物拟人化,例句中我们可将“小米、大豆、枣、花生仁”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情感“叹气”,写出完整的句子即可。
(2)考查情景写话。原句中“泪水如雨”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根据题目要求,要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拥挤”的场面,注意语句通顺、正确书写即可。
故答案为:(1)小米、大豆、枣、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看它那叹气样儿,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2)广场上人山人海,拥挤得连根针都插不进去。
【点评】考查了改写句子、情景写话。改写句子,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9.(2023·邹城)日积月累。
(1)行道迟迟, 。我心伤悲, !
(2)《十五夜望月》一诗中的“ , 。”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1)载饥载渴;莫知我哀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由上句“行道迟迟”可知下句是“载饥载渴”,由“我心伤悲”可知下句是“莫知我哀”。
(2)由提示的内容”《十五夜望月》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可知对应的诗句的“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故答案为:(1)载饥载渴 莫知我哀;(2)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0.(2023·邹城)国学经典,源远流长。请将下列对应的诗句或名言连一连。
君子之守 德之弃也
道听而涂说 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 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戟沉沙铁未销 修其身而天下平
黄鹤楼中吹玉笛 春光懒困倚微风
【答案】
【知识点】国学常识
【解析】【分析】由上句“君子之守”可知下句是“修其身而天下平”;由上句“道听而涂说”可知下句是“德之弃也”;由上句“黄师塔前江水东”可知下句是“春光懒困倚微风”;由上句“折戟沉沙铁未销”可知下句是“自将磨洗认前朝”;由上句“黄鹤楼中吹玉笛”可知下句是“江城五月落梅花”。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国学经典,包括诗句和名言,不但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理解意思,平时要多诵读多积累。
二、阅读理解
(2023·邹城)【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彻底火了。人民日报等媒体都发布有关的消息。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统计。
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特征分布
【材料二】2019年11月10日,“我爱诗词”第三届番禺区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圆满落幕。“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赛场上,选手们或急中生智,或冥思苦想;台下观众或击掌赞叹,或摇头惋惜。最终,大赛决出小学组和中学组状元、榜眼各一名,探花各两名。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11.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春节过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彻底火了。
②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③榜眼、状元、探花依次是指第一、二、三名。
④对于《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得主武亦姝,所有人都对她表示赞赏。
⑤【材料二】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过零丁洋》。
⑥【材料二】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联诗的作者是龚自珍。
12.“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至少提出一条理由。
【答案】11.正确;正确;错误;错误;错误;正确
12.有必要。古诗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背诵古诗词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在当前“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下,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文中的三个文本都与“诗词大会”有关,认真阅读题目中的文本,从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11.考查了学生根据文本信息判断正误的能力。①结合材料一中“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彻底火了。”这句话可知正确。
②结合材料一的中统计表可知,随着年龄的递增,收视比例分别为:41%、21%、18%、9%、5%,即对中国诗词大会关注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故错误。
③结合材料二中“最终,大赛决出小学组和中学组状元、榜眼各一名,探花各两名”可知,、状元、榜眼、探花依次是指第一、二、三名,故错误。
④结合材料三中“《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堤出质疑”可知错误。
⑤考查了对诗歌的积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故正确。
⑥考查了对诗歌的积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故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正确、错误、错误、错误、正确
12.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首选说明自己的观点,重点将理由说清楚,注意语句通顺,有条理。比如:有必要。古诗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背诵古诗词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在当前“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下,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故答案为:有必要。古诗词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背诵古诗词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在当前“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下,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2023·邹城)课外阅读。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鞋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轴线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童锣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地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A)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的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有力抓紧鱼竿。
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有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童锣抓起渔网向那孩子走去。
(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童锣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童锣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渔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绷断时刺耳的响声。
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童锣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D)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童锣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E)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3.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把男孩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拉锯战一> 一>与鱼周旋一> 一>捕鱼成功
14.在男孩与鲑鱼搏斗的过程中,本文对父来进行了多次精彩描写,请认真阅读A、B、C、D、E五处对父亲的描写,回答问题。
①对父亲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 描写和 描写来实现的。
②通过对父亲的描写,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写写你的看法。
③E处“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这句话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尊重和充满成功喜悦的情感,在文章结尾起到了 的作用。
④请从A、B、C、D四处中任选一处,结合语境作点评。
我选 处,
15.本文用“儿子的鱼”做标题有什么含义?
我的理解:
16.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这篇文章带给你的启示。
【答案】13.沉入深水区;拖入灌木丛
14.语言;动作;懂理如何教育孩子,有浓浓的父爱;总结全文;A;这句生动的描写表明这位父亲不但时刻关注着儿子,而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
15.表明这是儿子的劳动成果;强调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尊重、肯定、欣赏。
16.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时,看到我摔倒了,他也不扶我,而是让我自己站起来。渐渐地我从跌倒中掌握了要领,学会骑车。在生活中要学会独立,学会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来理清情节。接着题目中所给出的第一个情节往 下,按时间顺序去寻找事件,再按要求分别进行归纳概括。文章先写孩子与鱼之间展开拉锯战,接着鲢鱼尽全力向深水区靠 拢,孩子也沉入深水区。孩子与鱼不断的周旋,最后将鱼拖入灌木丛,终于成功捕获了鱼。
故答案为:沉入深水区、拖入灌木丛
14.①考查描写手法。“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这是语言描写,“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这是动作描写。
②考查形象分析。A句,是对父亲的 语言描写,他严厉地告诉保罗,让他不要帮助孩子,表现了这位父亲对儿子的理解,并懂理如何教育孩子。B句,还是对父亲的 描写,将他的声音与“急流”形成对比,一是突出环境的危险,二从“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可以看出父亲此时也是无比 的担心,表现出了浓浓地父爱。
③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作用分析。保罗想知道这鱼有多重,父亲说出了这句话,“他的鱼”,明显表现出对儿子独自捕获这鱼自豪,表现出对儿子的肯定与赞 美。句子的作用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以“他的鱼”,表达对儿子的赞美,点明文章的主旨;从结构上 看,总结全文,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④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A.这句生动的描写表明这位父亲不但时刻关注着儿子,而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
故答案为:①语言、动作②懂理如何教育孩子,有浓浓的父爱③总结全文④A这句生动的描写表明这位父亲不但时刻关注着儿子,而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
15.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应结合文章答出其表层与深层含义。强调是“儿子的鱼”,这是孩子独自捕获的劳动成果;也是父亲对儿子捕鱼能力的肯定与尊重。
故答案为:表明这是儿子的劳动成果;强调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尊重、肯定、欣赏。
16.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故答案为: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时,看到我摔倒了,他也不扶我,而是让我自己站起来。渐渐地我从跌倒中掌握了要领,学会骑车。在生活中要学会独立,学会克服困难,战胜自己。
三、写作。
17.(2023·邹城)习作表达。
在小学六年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感恩的人很多:父母,老师,同学,所有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表达出真情实感。
【答案】感恩
妈妈在我心目中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同时也是令我十分敬佩的母亲,她像“母鸡呵护小鸡”那样关怀和爱护着我。
记得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晚上,爸爸在单位值夜班,只有我和妈妈在家。夜里,我突然感到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呻吟着,妈妈闻声赶来,用手摸了一下我的额头说道:“怎么热得这么烫手啊!是不是发烧了?”妈妈二话没说,披了件雨披,把我抱在怀里,快步向医院跑去。来到到医院,妈妈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对医生说:“我女儿生病了……”医生检查后说我着凉得了重感冒,要挂吊针。当针头扎进我的血管里我是又怕又疼,浑身发抖,吓得直往妈妈怀里钻。妈妈一边用嘴对着我扎针的地方轻轻吹着,一边用手轻轻拍着我身体,一会儿我就不知不觉睡着了。第二天,我醒来后就一下子扑到妈妈的怀抱里……
妈妈不仅关心我的冷暖,而且对我学习更加关心。有一次,我有道语文题不会做,问妈妈,妈妈当时也不知道。她就帮我找资料、查电脑,寻找最准确的答案。时间一分一秒很快就过去了,我等不及就睡觉去了……第二天当我起床时爸爸小声地对我说:“轻一点,你妈妈昨晚帮你查资料到深夜12点多,让她多睡一会儿吧。”我听后心中十分激动。正因为妈妈孜孜不倦地教育,我每次考试基本上都在90分以上,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
在妈妈的关心和爱护下,我快乐健康地成长着,总有一天,我会用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来报答妈妈对我的爱!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很多人在伴我们前行,为我们付出。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朋友的关心……我们每个人都要深怀感恩之心。回顾成长历程,你最想感谢谁,在你成长过程中,他(她)给了你哪些关爱或帮助,选择最想和同学分享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真挚的感恩之情。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文小作者选择典型的事例,写出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语句通顺,有条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8.(2023·邹城)快乐写作
ㅤ现代科技发展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空间,未来的科技发展更值得期待。如果未来的科技可以赋予你一项特殊的能力,那可能是哪种能力?你最希望运用这种能力做哪些事情?请你放飞想象,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神奇的科幻世界。注意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等)
【答案】未来的科技
未来的科技非常发达,不信,就跟我去看看吧。
我有两个机器人,一个叫小乖,专门负责叫我起床和做家务;还有一个叫葱头(因为它喜欢吃葱),专门给我做饭。
这天,小乖准时来叫我起床了。我本想再睡一下,可它的声音比起当年老妈的声音来真是难听多了,我无法忍受,还是起床吧。我一边穿衣服,一边不耐烦地对小乖说:“我起来了,你高兴了吧?”小乖伤心地说:“对不起,主人,只要你起床,我就不会再烦你了。”搞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没办法,谁让现在的机器人都设计了情感功能呢。
我洗漱完毕,葱头端上了早饭。吃着吃着,我“呜呜呜”地哭了起来。葱头害羞地说:“我不过是做了一点小事,您不用这么感动。”我抹着眼泪说:“你放这么多洋葱,我能不掉眼泪吗?”
吃饱喝足,让我乘坐模拟时间旅行器来一次时间旅行吧。先让我看看宇宙诞生之初是什么样子的。哎呀,大爆炸,好可怕!还是去未来看看吧。哎哎,未来的地球已经不成样子了,灰蒙蒙的。我替地球量好尺寸,重新做了一件蓝色的纱衣,给地球换上新装,耶,地球又漂亮了!做完这一切,我可累得够呛,还是回家休息吧!
怎么样,未来的生活很不错吧?欢迎你来玩哟!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展开合理的想象,讲述你最希望未来科技赋予你的一项能力是什么。题目自拟,完成习作。首先,我们分析题目要求,以“未来的科技”为题展开想象进行写作,题目中给出的关键词是“未来的”,可见要写的内容是尚未发生的事情,因此需要我们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具体介绍未来的科技的奇妙之处。写作时要注意详略得当,中心明确。
【点评】这篇作文以丰富的想象,写了未来的科技的奇妙之处,想象新奇有趣,具有吸引力。文章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是一篇不错的习作。rán
nì
xiā
jù
xí
放
细
通
恐
侵
pì
mó
yù
bà
yù
静
鬼
领
残
防
年龄
<19岁
19-24岁
25-34岁
35-49岁
≥50岁
比例
41%
21%
18%
9%
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选择题,诗文素养,快乐阅读,快乐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天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学生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天地,选择题,解答题,句子练习,知识回顾,同读一本书,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