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含解析)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含解析)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书时,你要把自己融入其中。只有与作者的心灵契(qiè)合,才会产生共鸣。透过书籍的窗口,一幅幅画卷在你面前展开。你会看到:鼎(dǐng)盛时期的福聚德,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苍茫的大海上,高傲的海燕展翅飞翔……
    当然,你也不能默守前人旧说,要有怀疑的精神,推敲细思,才会有收获。
    我们要与书为伴,在作家纤细的笔触中,汲(jí)取养料,濡(rú)养精神。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契(qiè)
    B.鼎(dǐng)
    C.汲(jí)
    D.濡(rú)
    (2)文段中四个画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雕梁画栋
    B.苍茫
    C.高傲
    D.默守
    2.(2分)下面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不能浮光掠影,经典的书需要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王教授读书精深,讲课时一些名言警句信手拈来。闲暇时,他还会邀请三五好友读读书,品品茶,享受天伦之乐……
    A.浮光掠影B.开卷有益C.信手拈来D.天伦之乐
    3.(2分)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
    这学期我读了不少书。刘慈欣的作品,让我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小王子》让我明白了爱就是责任,《我与地坛》让我理解了生命的意义……通过阅读名著,使我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的青年。
    A.阅读名著,使我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的青年。
    B.通过阅读名著,我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的青年。
    C.通过阅读名著,使我成为知识广博、精神富有的青年。
    D.阅读名著,使我成为知识广博、精神富有的青年。
    4.(6分)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5.(3分)关于下面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迪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
    ③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不是对它缺少热情,而是缺少感受它的机会。
    ④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
    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C.②①④③D.③①④②
    二、阅读【53分】
    6.(3分)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意思是士兵久戍不回,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体现了词人渴望收复失地,为朝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典故,表达诗人归来后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7.(3分)下面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8.(3分)下面是小文同学展示的《儒林外史》的读书笔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进在贡院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的情节,表现士人醉心功名的丑态。
    B.这部小说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
    C.严监生临终前因为多点了一茎灯芯,迟迟不肯咽气,这一细节表现他的吝啬。
    D.《儒林外史》在讽刺丑恶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些正面的人物形象,如匡超人等。
    9.(4分)班级举行“青年当自强不息”主题演讲活动,小文同学想在演讲稿中加入简•爱(《简•爱》)的具体经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请你帮他完成。(限60字以内)
    10.(12分)文言文阅读。

    齐威王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①,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是子厚币②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③,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注释】①阿:东阿县。②币:财物。③上计: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员的治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B.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C.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D.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4)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齐威王派人去东阿查看,发现那里田地荒芜,百姓贫困,于是,严惩东阿大夫。
    B.乙文晏子先前治理东阿,不接受私人请托,百胜没有挨饿的,齐景公却要治他的罪。
    C.乙文晏子重新治理东阿,政绩突出,百姓生活富足,因此,晏子受到了景公的赞扬。
    D.甲文齐威王不偏听偏信,依据事实来判断;乙文齐景公颠倒黑白,在晏子辞职的要求下,他才醒悟。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11.(10分)现代文阅读。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就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成效,乃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③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制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风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风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都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需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更需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⑥“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技的进步,往往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如果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一味追求速成,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B.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体现了匠人们精益求精的精神。
    C.只要沉得下心,就能制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没有精细入微的追求,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D.“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涵养匠心,需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更需下得了苦功夫,生出潜心于事的定力。
    (2)下列材料,能作为本文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把零碎时间称为“零头布”。出差路上,开会间隙,都是他的“零头布”。他出版的几部数学专著,大多是用“零头布”时间完成的。
    B.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整整翻译了6年。他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
    C.迈克尔•杰克逊,从小就热爱音乐,梦想成为一名歌手。后来,他得到音乐经纪人的赏识,得以在乐坛大展拳脚。
    D.贝多芬遭受耳聋的折磨,生活窘迫,但是他却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与命运抗争,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名曲《欢乐颂》。
    (3)有人认为第④段的两个论据重复,可以删掉一个,你是否赞同?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4分)
    三、写作【50分】
    13.(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令我们满意,有的让我们叹息,它们都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读书时,你要把自己融入其中。只有与作者的心灵契(qiè)合,才会产生共鸣。透过书籍的窗口,一幅幅画卷在你面前展开。你会看到:鼎(dǐng)盛时期的福聚德,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苍茫的大海上,高傲的海燕展翅飞翔……
    当然,你也不能默守前人旧说,要有怀疑的精神,推敲细思,才会有收获。
    我们要与书为伴,在作家纤细的笔触中,汲(jí)取养料,濡(rú)养精神。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契(qiè)
    B.鼎(dǐng)
    C.汲(jí)
    D.濡(rú)
    (2)文段中四个画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雕梁画栋
    B.苍茫
    C.高傲
    D.默守
    【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
    A.有误,“契”应读作“qì”;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
    ABC.正确;
    D.有误,“默守”应写作“墨守”。
    故选:D。
    【解答】答案:
    (1)A
    (2)D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2分)下面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不能浮光掠影,经典的书需要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王教授读书精深,讲课时一些名言警句信手拈来。闲暇时,他还会邀请三五好友读读书,品品茶,享受天伦之乐……
    A.浮光掠影B.开卷有益C.信手拈来D.天伦之乐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该成语用错对象。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3.(2分)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
    这学期我读了不少书。刘慈欣的作品,让我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小王子》让我明白了爱就是责任,《我与地坛》让我理解了生命的意义……通过阅读名著,使我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的青年。
    A.阅读名著,使我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的青年。
    B.通过阅读名著,我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的青年。
    C.通过阅读名著,使我成为知识广博、精神富有的青年。
    D.阅读名著,使我成为知识广博、精神富有的青年。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删掉“通过”或者“使”。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4.(6分)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①城郭一时非
    ②无限山河泪
    ③直下看山河
    ④以中有足乐者
    ⑤何妨吟啸且徐行(重点字:啸)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3分)关于下面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迪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
    ③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不是对它缺少热情,而是缺少感受它的机会。
    ④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
    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C.②①④③D.③①④②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②句提到了“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这是一个基础陈述,确立了讨论的主题。④句紧接着提到“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这是对如何处理这种有灵气、有力量的文化传统的进一步说明,与②句紧密相关。③句 通过文化类节目的例子,说明了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以及他们接触这种文化的途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对前两句的一个现实应用或实例证明。①句 表示这种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文化性格的一部分,并且在持续地影响着我们,是对前面论述的一个总结。基于上述分析,合理的顺序应该是先提出主题(②),然后讨论其传承方式(④),接着用实例支持(③),最后进行总结(①)。因此,正确的排序是:②④③①。
    故选:B。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二、阅读【53分】
    6.(3分)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意思是士兵久戍不回,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体现了词人渴望收复失地,为朝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典故,表达诗人归来后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分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答】A.有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意思是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和战士们愁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这里的“将军白发”和“征夫泪”是并列关系,表达的是将军和征夫都因乡愁以及战事未平而难以入眠、愁绪满怀,而不是士兵久戍不回的伤心落泪使将军无计可施这种关系;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7.(3分)下面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分析】《渡汉江》是一首五言绝句。这是诗人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意在写思乡情切,表现出其对家乡和对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激动、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前两句主要追叙久居岭外的情况,后两句抒写诗人接近家乡时矛盾的心情。全诗语极浅近,意颇深邃,其描摹心理熨贴入微;语言毫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首先看前两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诗人被贬谪到岭外,与家人的音信断绝,“断”字体现出诗人与家人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经冬复历春”表示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时间的流逝更突显诗人长时间与家人没有联系,这两句表达出诗人被贬谪后的孤独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再看后两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按照常理,接近家乡应该是急切地想知道家中情况,但是诗人却“情更怯”“不敢问”。这是因为诗人被贬谪又长时间没有音信,一方面他非常思念家人,另一方面他又担心家人因为自己的遭遇而受到牵连,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接近家乡时,因担心家人受到自己牵累而产生的矛盾、复杂、胆怯的心理。
    译文: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8.(3分)下面是小文同学展示的《儒林外史》的读书笔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进在贡院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的情节,表现士人醉心功名的丑态。
    B.这部小说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
    C.严监生临终前因为多点了一茎灯芯,迟迟不肯咽气,这一细节表现他的吝啬。
    D.《儒林外史》在讽刺丑恶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些正面的人物形象,如匡超人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理解辨析能力。结合自己的积累解答即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匡超人初期勤勉善良、孝顺,认识潘三后逐渐堕落,变成帮凶,且忘恩负义,是《儒林外史》中的无德之人,是反面人物,不是正面人物形象。
    故选:D。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9.(4分)班级举行“青年当自强不息”主题演讲活动,小文同学想在演讲稿中加入简•爱(《简•爱》)的具体经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请你帮他完成。(限60字以内)
    【分析】《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之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这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采取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态度,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小小说诠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书中弱小的简•爱不仅具有坚强刚毅的个性、自尊自爱的品格,而且还拥有足够的才智和对自由平等爱情的追求。
    【解答】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评析。
    根据《简•爱》中简•爱的事迹分析作答,突出简•爱自强不息的特点即可。
    简•爱自强不息的事迹:在盖茨海德府勇于反抗舅母和表兄的欺侮;在洛伍德慈善学校,勇敢反抗学监不公正的惩罚,努力学习,最终成为学校的一名教师;勇于追求新的生活,登报寻找新的工作,结果成为桑菲尔德庄园的家庭教师;婚礼上得知罗切斯特有一个疯妻子后,坚定地选择离开等。
    答案:
    示例:简•爱就是一位自强不息的典型。她面对人生的一次次困境,都选择勇敢面对,坚定地追求自由、平等和尊严。寄居盖茨海德府,勇敢反抗舅母和表兄的欺侮;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决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她拒绝圣•约翰的求婚,坚定地追求真挚的爱情。
    【点评】名著阅读需注意“广度”与“深度”:掌握相关文学文化能鉴赏评析重点句子及常识、掌握主要人物及性格特点、能简述或概括主要情节、艺术特色。
    10.(12分)文言文阅读。

    齐威王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①,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是子厚币②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③,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注释】①阿:东阿县。②币:财物。③上计: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员的治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B.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C.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D.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4)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甲文齐威王派人去东阿查看,发现那里田地荒芜,百姓贫困,于是,严惩东阿大夫。
    B.乙文晏子先前治理东阿,不接受私人请托,百胜没有挨饿的,齐景公却要治他的罪。
    C.乙文晏子重新治理东阿,政绩突出,百姓生活富足,因此,晏子受到了景公的赞扬。
    D.甲文齐威王不偏听偏信,依据事实来判断;乙文齐景公颠倒黑白,在晏子辞职的要求下,他才醒悟。
    (5)翻译下列句子。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分析】【参考译文】
    甲:
    齐威王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考察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曾经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
    乙:
    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谁知东阿)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你退下去自己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严厉的惩罚。”
    晏子回答说:“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我请求为此而死。”景公答应了他。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进行表彰)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说:“臣子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用花言巧语和钱财讨好(对方身边的)近臣,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在这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贺我。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再去治理东阿吧。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句意: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数:数落,责备。
    故选:C。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相同,以:来;
    B.不同,之:助词,的/代词,他;
    C.不同,乃:却/于是;
    D.不同,于:到/比。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句意为: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我请求为此而死。根据句意,句子断为: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故选:C。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后,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百姓挨饿,但是却讨好景公身边的人,以致让受蒙蔽的景公觉得他政绩卓然。
    故选:C。
    (5)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重点词:……者……也,表判断,……是……;子,你;复,再,又;与,参与。句意: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参与(干涉)事务了。
    答案:
    (1)C
    (2)A
    (3)C
    (4)C
    (5)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参与(干涉)事务了。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1.(10分)现代文阅读。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就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成效,乃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③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制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风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风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都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需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更需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⑥“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科技的进步,往往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如果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一味追求速成,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B.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体现了匠人们精益求精的精神。
    C.只要沉得下心,就能制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没有精细入微的追求,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D.“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涵养匠心,需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更需下得了苦功夫,生出潜心于事的定力。
    (2)下列材料,能作为本文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B
    A.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把零碎时间称为“零头布”。出差路上,开会间隙,都是他的“零头布”。他出版的几部数学专著,大多是用“零头布”时间完成的。
    B.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整整翻译了6年。他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
    C.迈克尔•杰克逊,从小就热爱音乐,梦想成为一名歌手。后来,他得到音乐经纪人的赏识,得以在乐坛大展拳脚。
    D.贝多芬遭受耳聋的折磨,生活窘迫,但是他却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与命运抗争,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名曲《欢乐颂》。
    (3)有人认为第④段的两个论据重复,可以删掉一个,你是否赞同?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分析】这是一篇议论文。首段提出本文的论题:速成。然后依次论述了只有慢才能出精品,只有沉下心来,才能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的观点。第五段论述了什么是匠心。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BD.正确。
    C.有误,“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虽然沉得下心是制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产品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条件。同时,“没有精细入微的追求,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虽然正确,但前半句的绝对性使得整个选项变得不准确。
    故选:C。
    (2)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反对“速成”,强调涵养“匠心”的重要性。
    A.这个选项主要强调的是时间管理和利用零碎时间的重要性,与文章的中心论点“反对速成,涵养匠心”关系不大。所以A选项不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B.这个选项很好地体现了匠心精神,即不急于求成,注重细节和质量,与文章的中心论点高度契合。所以B选项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C.这个选项主要讲述的是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生涯和成功经历,与文章的中心论点“反对速成,涵养匠心”没有直接关系。所以C选项不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D.这个选项主要讲述的是贝多芬与命运的抗争和创作经历,虽然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但与文章的中心论点“反对速成,涵养匠心”关系不大。所以D选项不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故选:B。
    (3)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第④段中的两个论据分别是高风林和顾秋亮的事例。高风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地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挑战了0.08毫米的焊接记录。而顾秋亮则是一名焊工,40多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成功地把“蛟龙”送入海底。这两个论据都体现了匠心精神,即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两个论据并不重复。虽然它们都强调了匠心精神的重要性,但侧重点略有不同。高风林的事例更侧重于展示匠心精神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和成果,而顾秋亮的事例则更侧重于展示匠心精神在平凡岗位上的坚持和追求。这两个论据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对匠心精神的全面阐述。此外,从文章的结构来看,第④段是在第③段提出“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的观点后,进一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论证这一观点。因此,这两个论据都是为了支持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存在的,缺一不可。综上所述,我不赞同第④段的两个论据重复,可以删掉一个的说法。因为这两个论据虽然都体现了匠心精神,但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对匠心精神的全面阐述,且都是为了支持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存在的。
    答案:
    (1)C
    (2)B
    (3)不赞同。因为两个论据虽然都体现了匠心精神,但侧重点不同,高风林的事例更侧重于展示匠心精神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和成果,而顾秋亮的事例则更侧重于展示匠心精神在平凡岗位上的坚持和追求。两个论据相互补充,共同支持文章的中心论点。
    【点评】要想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次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三、写作【50分】
    13.(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令我们满意,有的让我们叹息,它们都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
    【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本题材料聚焦于“成长路上的作品”,这些作品既可以是实际的艺术创作,如画作、文章等,也可以隐喻为人生中的每一次尝试、挑战与努力。审题时,应把握“成长”与“作品”的内在联系,理解作品作为成长足迹的意义。
    立意上,可以强调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坚持、勇于面对失败、不断自我提升等成长品质。选材时,可以从个人经历出发,选取一次或几次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创作经历,如学习绘画、写作、制作手工等,描述过程中的挑战、收获与感悟。
    构思上,可以采用时间顺序,讲述从起初的构思、遇到困难、克服挑战到最终完成作品的过程,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内心的变化与成长。同时,可以穿插对作品意义的思考,以及作品完成后对自己的影响与启示,使文章既有故事性又具深度。
    在此基础上,可以拟题为“成长的足迹:我的作品之旅”等,展开具体写作。
    【解答】
    成长的画卷:我的作品故事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画家,用一笔一划勾勒出属于自己的成长画卷。这幅画卷上,既有色彩斑斓、令人满意的佳作,也有线条凌乱、令人叹息的败笔。但正是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我成长的足迹,让我在不断挑战中学会了坚持与自我超越。
    记得小学时,我第一次参加了学校的绘画比赛。那时的我,对绘画充满了好奇与热爱,但技巧却十分生疏。我满怀期待地交上了自己的作品,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我的作品并未入选最终的展览。面对这样的结果,我沮丧极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画画。
    然而,就在这时,我的美术老师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她告诉我,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前行。在她的指导下,我开始更加认真地学习绘画技巧,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用心去感受色彩与形状的魅力。
    经过不懈努力,我的绘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练习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也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终于,在一次校级的绘画比赛中,我的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成长的喜悦与成就感。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创作作品的过程。无论是令人满意的作品还是令人叹息的败笔,它们都是我们成长的见证,都是我们人生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这些作品,让我们学会了坚持与自我超越,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今,我已经成长为一名热爱绘画的青年。每当我回顾自己成长的足迹时,我都会感慨万分。那些曾经的失败与挫折,如今看来都是那么宝贵与珍贵。它们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次创作机会,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艺术的决心。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用画笔勾勒出更加精彩的人生画卷。
    主题词
    古诗文名句
    出处
    爱国
    山河千古在,① 。
    文天祥《南安军》
    ② ,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③ 。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乐观
    ④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莫听穿林打叶声,⑤ 。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⑥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选项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字词理解
    A
    语之曰
    查字典:①告诉;②言论;③俗语。
    ①告诉
    B
    人民贫馁
    字形推断:“馁”的形旁是“饣”,跟食物有关
    饥饿
    C
    景公召而数之曰
    联系成语:数见不鲜
    多次
    D
    景公许之
    课内迁移:安陵君其许寡人也(《唐雎不辱使命》)
    答应
    A.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B.陂池之鱼
    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C.君乃反迎而贺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D.入于权家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题号
    2
    3
    5
    6
    8
    答案
    D
    B
    B
    A
    D
    主题词
    古诗文名句
    出处
    爱国
    山河千古在,① 城郭一时非 。
    文天祥《南安军》
    ② 无限山河泪 ,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③ 直下看山河 。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乐观
    ④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莫听穿林打叶声,⑤ 何妨吟啸且徐行 。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选项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字词理解
    A
    语之曰
    查字典:①告诉;②言论;③俗语。
    ①告诉
    B
    人民贫馁
    字形推断:“馁”的形旁是“饣”,跟食物有关
    饥饿
    C
    景公召而数之曰
    联系成语:数见不鲜
    多次
    D
    景公许之
    课内迁移:安陵君其许寡人也(《唐雎不辱使命》)
    答应
    A.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B.陂池之鱼
    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C.君乃反迎而贺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D.入于权家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相关试卷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含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根据提示,将下面的诗文补充完整,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实用性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各项,填入空格恰当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