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82869/0-17387641500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82869/0-17387641501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682869/0-17387641501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原卷版+解析)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测(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基础练(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讲核心(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练(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单元讲练测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讲核心(原卷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后测评,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 关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核能是安全、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B. 地球上人类使用的所有能源都来自太阳
C. 石油、煤、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人类不会出现能源危机
2. 关于能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B. 风能、水能、太阳能都是一次能源
C. 煤、石油、天然气、风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 科学家预言,通过可控聚变来利用核能,有望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
3. 我国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发电站,它可以利用风能和光能发电,获得的电能将水抽到高处转化为水的机械能储存起来,如图所示。需要时,再利用水的机械能发电,从而弥补了风能、光能不稳定,转化的电能难储存等不足,堪称电力系统的巨型“充电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风能、光能和电能都是一次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抽水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机械能
C. 发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时,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说明能量的转化是没有方向性的
4. 关于能源及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焚烧秸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因此要大力禁烧秸秆,加强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开发
B. 太阳能热水器通过热传递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C.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聚变释放能量发电的
D. 近期,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电站的核处理废水排入大海,会造成海域水污染
5.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教室里 LED 护眼灯中的发光二极管由超导体材料制成
C. 天宫课堂中,王亚平授课的声音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面的
D. 我国第一座投入商业运营的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
6. 观看了《流浪地球2》,小帆认识到了信息、能源和材料的重要性。他收集到了以下信息,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 电炉子的电热丝用超导体制作更省电
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
D. 火箭的外壳可以用导热能力强的新型气凝胶制作
7.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B. 能量的转移是有方向性的,而能量的转化没有方向性
C. 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水能、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D. 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应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8. 盐城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江苏省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的城市,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近二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风电第一城”。下列能源与风能同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核能
9.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关于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导体材料可以应用于任何电器
B.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C. 能量的转移是有方向性的,而能量的转化没有方向性
D. 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水能、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10. 关于能量及其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能源开发成本高,技术攻关难点多,成本远高于实用价值,不值得研发投入
B. 目前有些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零排放”,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可达100%
C. 目前电能可以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也可以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
D. 目前大部分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核废料的放射性会造成环境污染
二、多选题
1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在重点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关于能源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开发利用B. 天然气、石油、水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 煤炭等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会污染环境D. 我国已建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来发电的
12. 俄乌军事冲突开始以来,石油、煤、天然气的供应在国际市场上一下子紧张起来,许多国家正在谋求长远的多种能源出路。下面有关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风能、地热能、潮汐能,都来自于太阳
B. 自然界可以永久地为我们提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C.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常规能源
D. 核反应会发生剧烈的爆炸,人类无法和平利用核能
13. 近些年我们“老家河南”建了大量风力发电站(如图所示),助力“中原出彩”,关于风力发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照能源分类,风能属于一次能源也属于可再生能源
B. 按照能源分类,电能属于一次能源也属于可再生能源
C.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相同
D.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14.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纪录片《这十年》展现了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里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福建舰”的动力来源是核聚变释放的核能
B. “翼龙-2H”无人机为了减重以不锈钢作为材料
C. “白鹤滩”水电站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
D. “魔方Ⅲ”超级计算机的芯片是用半导体制成的
三、填空题
15. 俄罗斯是世界能源出口大国,由于最近的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能源价格暴涨。我国为摆脱传统能源的依赖,近年不断加大对新能源的研发力度,不断升级能源结构。在下列能源中: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的是___________;“华龙一号”核反应堆是我国最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是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利用核能发电是图中___________所示途径;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请你为此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确实可行的建议:___________。
16. 共享单车便利出行,车篮底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为其GPS功能供电。
(1)利用的太阳能属于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GPS是靠电磁波来实现定位的,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2)车胎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______发生形变产生的;
(3)以骑行的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要说明运动的相对性,还需要提供的证据是______。
17. 我国在能源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核电站主要利用核__________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新能源中的地热能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来自于太阳;因为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__________,我国积极开发新能源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
18.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俗称“人造太阳”。“人造太阳”的核聚变原料是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氘和氚,同时生成物没有危害,被称为“终极能源”。
(1)“人造太阳”与我国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获得核能的方式是否相同?_______;
(2)在核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不能再自动转化为核能,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 _______性;
(3)“人造太阳”工作时主要用水进行冷却,这是利用水的 ________的特点;
(4)从能源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看,核能是 _______能源。
四、综合题
19. 在常规化石能源非常紧缺的今天,核能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如今美国电力需求的21%是来自核电。核材料在原子反应堆中发生核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冷却剂将这些热能带到热交换器将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最终实现了核能到电能的转换。
(1)在下面方框中填写核电站发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核能释放出的能量十分巨大,因为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了核________(填“裂变”或“聚变”),核能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核电站的核废料具有________性,若发生事故时,对环境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4)“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写出一条节约能源的措施________。
20. 请阅读《风能及其利用》回答问题。
风能及其利用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立轴大风车及其驱动的龙骨水车(广泛应用不晚于12世纪)是体型巨大,结构复杂的风力提水机械,曾应用于农田灌溉和制盐生产(图2为现代仿制立轴大风车及龙骨水车)。立轴大风车最为特别之处在于风帆的自动调节功能,它巧妙地借助了中国式船帆的结构与操控方式,当风帆转到顺风一边,它自动与风向垂直,受风面积最大:当风帆转到逆风一边时,就自动与风向平行,所受阻力最小。风帆升起后,不论风向如何,风车可以接受360度任何方向的来风,使风吹动风帆转动起来,进一步驱动龙骨水车向上提水,操控运行便捷,灵活。
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在当今能源短缺情况下,开发风力发电满足能源需求得到重视(图3为风力发电机)。
风力发电是通过一定的装置,将风能转变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如图3所示为某风力发电机结构示意图,它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的旋转器(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速度提升到发电机的额定转速,又通过调速机构使其转速保持稳定,然后连接到发电机上发电,发电机利用电磁铁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依据目前的风力发电技术,大约3m/s的微风速度即开始发电。我国的风力资源极为丰富,许多地区的平均风速都在3m/s以上,特别是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和沿海岛屿,平均风速更大,适宜发展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优点很多;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但也有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如噪声大,占用土地多,不稳定不可控,影响鸟类生存等。
(1)立轴风车及其驱动的龙骨水车风力提水机械工作过程中,风吹动风帆转动起来,进一步驱动龙骨水车向上提水,该过程中,风能转化成了水的___________;
(2)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即: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小型风力发电机的磁场是由永磁体提供的,而大型风力发电机中的磁场则是由___________提供的:
(3)风力发电的缺点是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
21. 灯泡中有电流时,灯泡发光。关于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泡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成了光能
B. 因为消耗电能,流过灯泡后的电流变小了
C. 电流做了多少功,电路中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D. 光能最终消失了,没有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
22. 如图所示,人们修筑拦河坝来提高上游水位,在坝底安装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上游一定量的水,经水轮机流到下游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机械能不变
B. 水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C. 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D. 上游水位越高,能够发出的电能越多
(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
23. 下列关于能源和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天然气和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半导体材料是制造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
C. 超导材料、纳米材料是性能更好、更有价值的新材料
D. 核电站使用过的核废料必须谨慎处理, 不能随意排放
(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
24.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
B.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的能量
C. 太阳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之一,是不可再生能源
D. 中国空间站上用到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
25. 随州日报2023年5月25日报道了国能长源随州发电有限公司“风光水火储”综合发展的良好势头。风电、光电、水电、火电、储能多向发力,公司全面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0亿度。随县光电400MW项目只是公司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度”是电功率的单位,“MW”是电功的单位
B. 60亿度即度,400MW即W
C. 利用煤炭进行火力发电时,只要注意节约不浪费,发电效率可以达到100%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D. 风能、水能、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中不断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
(2023·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
26. 21世纪人类社会正面临“能源危机”。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 电视机在特机状态下不消耗电能
C. 太阳惊人能量来自核聚变D. 核电站的废水可直接排入大海
(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
27. 2022年,我市积极应对严重旱情,推行“蓄、调、引、节、送、降”等“六水抗旱”措施,实现“大旱之年无大灾”。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我们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节水灌溉的是( )
A. 喷灌B. 微灌C. 滴灌D. 大水漫灌
(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
28.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能源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D. 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
(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
29. 我们生活在能量的世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能量。对于能量、能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功过程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B. 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所以能量不守恒
C. 核燃料能量转化效率可达100%,需大力发展D. 煤、石油、天然气提供的能量源自地球本身
(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
30. 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南充市新闻咨询广播频道FM97.5的频率为97.5MHz,在空气中,这个频道的波长约3.08米
B. “神舟十六号”于5月30日9时31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从发射到预定道过程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和地面指挥中心保持信息传递的
C. 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南充市内已建成规模较大的新政和沙溪水电站,大大缓解了城市的用电压力
D. 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
31. 近年来,我国在能源、信息与材料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 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发电的
C. 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纤维材料中多次反射传输信息的
D. 用超导材料制造输电线,可以大大降低输电线的电能损耗
二、多选题
(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
32. 下列关于材料、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芯片的核心材料是半导体
B.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C. 广泛使用的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D. 核电站的反应堆通过可控聚变反应释放核能
三、填空题
(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
33. 我国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利用核能发电的同时实现了清洁供暖。
(1)核电站利用原子核___________(选填“聚变”或“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
(2)核电站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供暖,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供暖时,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大;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____。但是在供暖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这一现象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___________。
(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
34. 人类在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化石燃料,燃料燃烧时发热,将________转化为内能,同时产生了大量的________气体,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发展方向。
(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
35. 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地面和轮胎的内能,这些内能将无法自动地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这种现象说明自发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一定___________性的,但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___________(选填“不断减少”、“保持不变”或“不断增加”)。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
一、单选题
1. 关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核能是安全、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B. 地球上人类使用的所有能源都来自太阳
C. 石油、煤、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人类不会出现能源危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核能是由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核反应会产生废料,但处理得当不会产生危害,因此核能是安全、清洁的能源;核燃料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获取,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故A错误;
B.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地球上除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外,几乎所有能源都来自太阳,故B错误;
C.石油、煤、天然气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
D.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性的,因此即使能量符合守恒定律,某些能量也是在短期内无法再生的,故D错误。
故选C。
2. 关于能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B. 风能、水能、太阳能都是一次能源
C. 煤、石油、天然气、风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 科学家预言,通过可控聚变来利用核能,有望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是由太阳内部氢原子发生氢氦聚变释放出巨大核能而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风能、水能、太阳能都是一次能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煤、石油、天然气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在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如果可控制的核聚变能够实现,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我国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发电站,它可以利用风能和光能发电,获得的电能将水抽到高处转化为水的机械能储存起来,如图所示。需要时,再利用水的机械能发电,从而弥补了风能、光能不稳定,转化的电能难储存等不足,堪称电力系统的巨型“充电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风能、光能和电能都是一次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抽水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机械能
C. 发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时,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说明能量的转化是没有方向性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风能和光能是可再生能源,电能是二次能源,故A错误;
B.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总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该电站抽水蓄能时,可将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储存起来,故B错误;
C.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时,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能量的转移和转化都有方向性,如电灯发光、汽车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内能散失在空气中,不可以自动转化为电能或机械能,因此风能、光能、机械能、电能可以相互转化,不能说明能量的转化是没有方向性的,故D错误。
故选C
4. 关于能源及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焚烧秸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因此要大力禁烧秸秆,加强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开发
B. 太阳能热水器通过热传递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C.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聚变释放能量发电的
D. 近期,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电站的核处理废水排入大海,会造成海域水污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秸秆燃烧会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因此要大力禁烧秸秆,加强秸秆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热水器是水在光照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能量发电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核反应堆的废料是具有放射性的污染物,若排入大海,会污染环境,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教室里 LED 护眼灯中的发光二极管由超导体材料制成
C. 天宫课堂中,王亚平授课的声音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面的
D. 我国第一座投入商业运营的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石能源短期内得不到补充,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能源源不断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半导体材料在电子产品中运用非常广泛,其中 LED 护眼灯中的发光二极管也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B错误;
C.王亚平处于太空中,是真空环境,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授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面的,故C错误;
D.目前人类掌握了可控核裂变技术,其中大亚湾核电站就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故D正确。
故选D。
6. 观看了《流浪地球2》,小帆认识到了信息、能源和材料的重要性。他收集到了以下信息,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 电炉子的电热丝用超导体制作更省电
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
D. 火箭的外壳可以用导热能力强的新型气凝胶制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太阳能、风能能源源不断获取,所以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消耗的是矿产资源,短期内不能得到补充,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由可知,不会产生热量,所以电炉子的电热丝不能用超导体制作,故B错误;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太空中处于真空环境,由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故C正确;
D.火箭的外壳与空气摩擦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不能传递到火箭内部,所以用导热能力弱的新型气凝胶制作,故D错误。
故选C。
7.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B. 能量的转移是有方向性的,而能量的转化没有方向性
C. 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水能、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D. 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应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制的核裂变,核电站发电的过程是将核裂变产生的核能转化为内能,再通过汽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性的,是不可逆的,故B错误;
C.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应减少使用化石能源,而不是禁止,故D错误。
故选A。
8. 盐城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江苏省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的城市,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近二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风电第一城”。下列能源与风能同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核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煤炭和石油是化石能源,短期内不能得到补充,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B不符合题意;
C.太阳能能够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获取,所以是可再生能源,故C符合题意;
D.核能消耗的是矿产资源,短期内得不到补充,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关于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导体材料可以应用于任何电器
B.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
C. 能量的转移是有方向性的,而能量的转化没有方向性
D. 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水能、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超导材料没有电阻、不能用于电饭锅之类的需要利用电阻发热的电器,故A错误;
B.目前核裂变技术是可控的,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故B正确;
C.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均有方向性,故C错误;
D.化石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10. 关于能量及其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能源开发成本高,技术攻关难点多,成本远高于实用价值,不值得研发投入
B. 目前有些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零排放”,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可达100%
C. 目前电能可以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也可以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
D. 目前大部分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的,核废料的放射性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C
【解析】
【详解】A.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难、成本高,但可以缓解能源危机,有实用价值,故A错误;
B.目前有些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减少了污染,提高了效率,但效率不会达到100%,故B错误;
C.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电能可以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也可以从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故C正确;
D.核电站是将核裂变产生的核能转化为内能,再通过汽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核废料的放射性会造成环境污染,需要特殊处理,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
1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在重点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关于能源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开发利用B. 天然气、石油、水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 煤炭等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会污染环境D. 我国已建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来发电的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且清洁无污染,故应大力开发利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煤炭等化石能源会产生污染物,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核电站是利用可控核裂变来发电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D。
12. 俄乌军事冲突开始以来,石油、煤、天然气的供应在国际市场上一下子紧张起来,许多国家正在谋求长远的多种能源出路。下面有关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风能、地热能、潮汐能,都来自于太阳
B. 自然界可以永久地为我们提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C.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常规能源
D. 核反应会发生剧烈的爆炸,人类无法和平利用核能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风能来自于太阳,地热能、潮汐能不是来自于太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自然界无法永远为我们提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石油、煤、天然气都是人类利用多年且广泛使用的能源,是常规能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核反应堆是进行核反应,并能控制核反应速度的装置,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BD。
13. 近些年我们“老家河南”建了大量风力发电站(如图所示),助力“中原出彩”,关于风力发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照能源分类,风能属于一次能源也属于可再生能源
B. 按照能源分类,电能属于一次能源也属于可再生能源
C.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相同
D.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答案】AC
【解析】
【详解】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不可再生能源是指短时间内无法再生的能源。
A.按照能源分类,风能属于一次能源也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按照能源分类,电能属于二次能源也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风力发电机和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来工作的,原理相同,故C正确;
D.电动机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相同,都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AC。
14.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纪录片《这十年》展现了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里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福建舰”的动力来源是核聚变释放的核能
B. “翼龙-2H”无人机为了减重以不锈钢作为材料
C. “白鹤滩”水电站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
D. “魔方Ⅲ”超级计算机的芯片是用半导体制成的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福建舰”属于常规动力航母,所用的能源不是核能,且现阶段核动力航母所使用的核能是可控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故A错误;
B.无人机为了减重一般用铝合金或轻质复合材料,故B错误:
C.水电站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水能发电的,故C正确;
D.计算机的芯片是由半导体制成的,故D正确。
故选CD。
三、填空题
15. 俄罗斯是世界能源出口大国,由于最近的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能源价格暴涨。我国为摆脱传统能源的依赖,近年不断加大对新能源的研发力度,不断升级能源结构。在下列能源中: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的是___________;“华龙一号”核反应堆是我国最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是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利用核能发电是图中___________所示途径;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请你为此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确实可行的建议:___________。
【答案】 ①. 天然气 ②. 甲 ③. 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解析】
【详解】[1]煤和石油在使用中都会排放大量废气,对环境产生污染;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因此天然气是清洁能源。
[2]甲是核裂变,乙是核聚变。目前人们核电站发电使用的是可控核反应堆,因此是核裂变,故为甲。
[3]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减少碳排放,因此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节约用电等。
16. 共享单车便利出行,车篮底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为其GPS功能供电。
(1)利用的太阳能属于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GPS是靠电磁波来实现定位的,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2)车胎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______发生形变产生的;
(3)以骑行的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要说明运动的相对性,还需要提供的证据是______。
【答案】 ①. 可再生 ②. ③. 轮胎 ④. 以地面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解析】
【详解】(1)[1]由于太阳能能及时得到补充,所以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所以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2)[3]弹力是物体放生弹性形变产生的,车胎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车胎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
(3)[4]以骑行的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所以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
17. 我国在能源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核电站主要利用核__________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新能源中的地热能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来自于太阳;因为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__________,我国积极开发新能源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
【答案】 ①. 裂变 ②. 不是 ③. 方向的(方向性)
【解析】
【详解】[1]目前核电站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
[2]地热能来自于地球内部,与太阳无关。
[3]大量研究表明,自然界中能总量是不变的,由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因而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国积极开发新能源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
18.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俗称“人造太阳”。“人造太阳”的核聚变原料是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氘和氚,同时生成物没有危害,被称为“终极能源”。
(1)“人造太阳”与我国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获得核能的方式是否相同?_______;
(2)在核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不能再自动转化为核能,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 _______性;
(3)“人造太阳”工作时主要用水进行冷却,这是利用水的 ________的特点;
(4)从能源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看,核能是 _______能源。
【答案】 ①. 不同 ②. 方向 ③. 比热容较大 ④. 不可再生
【解析】
【详解】(1)[1]利用氘、氚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氦原子核,是将小的原子核合成大的原子核,属于核聚变,核电站是通过核裂变释放核能,所以两者方式不同。
(2)[2]核反应过程中将核能转化为内能,而产生的内能不能再自动转化为核能,所以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3)[3]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水能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常用水做冷却剂。
(4)[4]核能消耗的是矿产资源,消耗后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故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四、综合题
19. 在常规化石能源非常紧缺的今天,核能受到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如今美国电力需求的21%是来自核电。核材料在原子反应堆中发生核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冷却剂将这些热能带到热交换器将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最终实现了核能到电能的转换。
(1)在下面方框中填写核电站发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核能释放出的能量十分巨大,因为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了核________(填“裂变”或“聚变”),核能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核电站的核废料具有________性,若发生事故时,对环境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4)“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写出一条节约能源的措施________。
【答案】 ①. 内 ②. 机械 ③. 裂变 ④. 不可再生 ⑤. 放射 ⑥. 人走灯灭
【解析】
【详解】(1)[1][2]核电站的基本原理:在核反应堆中,核能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内能,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旋转,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3][4]核能释放出的能量十分巨大,因为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了核裂变,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5]核电站的核废料具有放射性。
(4)[6]人走灯灭、不让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等都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0. 请阅读《风能及其利用》回答问题。
风能及其利用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立轴大风车及其驱动的龙骨水车(广泛应用不晚于12世纪)是体型巨大,结构复杂的风力提水机械,曾应用于农田灌溉和制盐生产(图2为现代仿制立轴大风车及龙骨水车)。立轴大风车最为特别之处在于风帆的自动调节功能,它巧妙地借助了中国式船帆的结构与操控方式,当风帆转到顺风一边,它自动与风向垂直,受风面积最大:当风帆转到逆风一边时,就自动与风向平行,所受阻力最小。风帆升起后,不论风向如何,风车可以接受360度任何方向的来风,使风吹动风帆转动起来,进一步驱动龙骨水车向上提水,操控运行便捷,灵活。
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在当今能源短缺情况下,开发风力发电满足能源需求得到重视(图3为风力发电机)。
风力发电是通过一定的装置,将风能转变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如图3所示为某风力发电机结构示意图,它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的旋转器(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速度提升到发电机的额定转速,又通过调速机构使其转速保持稳定,然后连接到发电机上发电,发电机利用电磁铁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依据目前的风力发电技术,大约3m/s的微风速度即开始发电。我国的风力资源极为丰富,许多地区的平均风速都在3m/s以上,特别是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和沿海岛屿,平均风速更大,适宜发展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优点很多;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但也有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如噪声大,占用土地多,不稳定不可控,影响鸟类生存等。
(1)立轴风车及其驱动的龙骨水车风力提水机械工作过程中,风吹动风帆转动起来,进一步驱动龙骨水车向上提水,该过程中,风能转化成了水的___________;
(2)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即: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小型风力发电机的磁场是由永磁体提供的,而大型风力发电机中的磁场则是由___________提供的:
(3)风力发电的缺点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机械能 ②. 电磁铁 ③. 噪声大,占用土地多
【解析】
【详解】(1)[1]风吹动风帆转动起来,进一步驱动龙骨水车向上提水,是风使风帆转动,将水向上提,水的重力势能增大,而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故将风能转化为水的机械能。
(2)[2]小型发电机、电动机内部的磁场都是由永磁铁提供,但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对磁场的要求更高,一般采用电磁铁提供磁场。
(3)[3]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风力发电的缺点主要是:噪声大,占用土地多,不稳定,不可控,影响鸟类生存等。
一、单选题
(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
21. 灯泡中有电流时,灯泡发光。关于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泡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成了光能
B. 因为消耗电能,流过灯泡后的电流变小了
C. 电流做了多少功,电路中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D. 光能最终消失了,没有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灯泡在发光时,也会发热,所以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故A错误;
BC.因为流过灯泡的电流做功,所以消耗电能,流过的电流大小不变,电流做了多少功,便消耗了多少电能,故B错误,C正确;
D.据能量守恒定律,光能不会消失,只是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
22. 如图所示,人们修筑拦河坝来提高上游的水位,在坝底安装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上游一定量的水,经水轮机流到下游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机械能不变
B. 水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C. 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D. 上游水位越高,能够发出的电能越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C.上游一定量的水,经水轮机流到下游的过程中,在水轮机处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水的机械能减小,故AC错误;
B.上游一定量的水,经水轮机流到下游的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水的动能,则水的动能增加,故B错误;
D.水电站发电时,上、下水位差越大,水的重力势能越大,能够转化的动能就越多,带动水轮机发出的电能就越多,故D正确。
故选D。
(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
23. 下列关于能源和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天然气和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半导体材料是制造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
C. 超导材料、纳米材料是性能更好、更有价值的新材料
D. 核电站使用过的核废料必须谨慎处理, 不能随意排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制造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新材料有超导材料、纳米材料和智能材料都是性能更好、更有价值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核电站使用过的核废料有核辐射,必须谨慎处理,不能随意排放,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
24.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
B.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的能量
C. 太阳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之一,是不可再生能源
D. 中国空间站上用到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使有方向性的,不可逆的,故而要节约能源。故A正确;
B.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故B错误;
C.太阳能可以长期提供或再生,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先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故D错误。
故选A。
(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
25. 随州日报2023年5月25日报道了国能长源随州发电有限公司“风光水火储”综合发展的良好势头。风电、光电、水电、火电、储能多向发力,公司全面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0亿度。随县光电400MW项目只是公司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度”是电功率的单位,“MW”是电功的单位
B. 60亿度即度,400MW即W
C. 利用煤炭进行火力发电时,只要注意节约不浪费,发电效率可以达到100%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D. 风能、水能、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中不断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度是电功单位,1度就是,60亿度是度,MW是兆瓦,功率的单位
故AB错误;
C.利用煤炭进行火力发电时,总伴随着热散失,发电效率不可能达到100%,且火力发电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故C错误;
D.风能、水能、太阳能都可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是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
故选D。
(2023·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
26. 21世纪人类社会正面临“能源危机”。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 电视机在特机状态下不消耗电能
C. 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核聚变D. 核电站的废水可直接排入大海
【答案】C
【解析】
【详解】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也会消耗电能,故B错误;
C.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核聚变,故C正确;
D.核电站的废水具有核辐射,直接排入大海会造成核污染,故D错误。
故选C。
(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
27. 2022年,我市积极应对严重旱情,推行“蓄、调、引、节、送、降”等“六水抗旱”措施,实现“大旱之年无大灾”。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我们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节水灌溉的是( )
A. 喷灌B. 微灌C. 滴灌D. 大水漫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喷灌是借助水泵和管道系统,把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到空中,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在植物和地面上,这属于节水灌溉,故A不符合题意;
B.微灌是按照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的把水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灌水方法,属于节水灌溉,故B不符合题意;
C.滴灌是迄今为止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的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灌溉方法,这属于节水灌溉,故C不符合题意;
D.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任其在地面漫流,是一种比较粗放的灌水方式,这种灌溉方式不属于节水灌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
28.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能源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D. 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A.煤、石油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太阳能电池工作时,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
C.能量是守恒的,但是能量的转移或转化是有方向性的,所以节约能源势在必行,故C错误;
D.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的,而不是核聚变,故D错误。
故选B。
(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
29. 我们生活在能量的世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能量。对于能量、能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功过程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B. 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所以能量不守恒
C. 核燃料能量转化效率可达100%,需大力发展D. 煤、石油、天然气提供的能量源自地球本身
【答案】A
【解析】
【详解】A.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因此做功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故A正确;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不能反过来转化,故B错误;
C.由于不可避免的能量损耗,因此核燃料能量转化不可能达到100%,故C错误;
D.煤、石油、天然气等来源于远古时期动植物,而动植物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能,故D错误。
故选A。
(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
30. 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南充市新闻咨询广播频道FM97.5的频率为97.5MHz,在空气中,这个频道的波长约3.08米
B. “神舟十六号”于5月30日9时31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从发射到预定道过程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和地面指挥中心保持信息传递的
C. 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南充市内已建成规模较大的新政和沙溪水电站,大大缓解了城市的用电压力
D. 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磁波的波速3×108m/s,97.5MHz这个频道的波长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面指挥与神舟十六号用电磁波保持信息传递,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水能在短期内能从大自然得到补充,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水电站,能输出更多电力,缓解城市用电,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核电是新能源,但其废料有放射性,对生物体在伤害,所以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
31. 近年来,我国在能源、信息与材料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 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发电的
C. 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纤维材料中多次反射传输信息的
D. 用超导材料制造输电线,可以大大降低输电线的电能损耗
【答案】A
【解析】
【详解】A.风能、水能和太阳能都可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可再生能源,核能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核能释放能量分为裂变和聚变,核电站是靠裂变释放能量,太阳能是靠聚变释放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光纤通信是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带携带的信息传到远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超导材料的电阻为0,用超导材料制造输电线,可避免电流通过电阻时发热而造成的能量损耗,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多选题
(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
32. 下列关于材料、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芯片的核心材料是半导体
B.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C. 广泛使用的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D. 核电站的反应堆通过可控聚变反应释放核能
【答案】AB
【解析】
【详解】A.手机芯片的核心材料是半导体,故A正确;
B.能量的转移和转化不能收回或反向进行,说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故B正确;
C.电能是通过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因此广泛使用的电能属于二次能源,故C错误;
D.核电站的反应堆通过可控裂变反应释放核能,故D错误。
故选AB。
三、填空题
(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
33. 我国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利用核能发电的同时实现了清洁供暖。
(1)核电站利用原子核___________(选填“聚变”或“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
(2)核电站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供暖,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供暖时,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大;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____。但是在供暖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这一现象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___________。
【答案】 ①. 裂变 ②. 比热容 ③. 不变 ④. 方向性
【解析】
【详解】(1)[1]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核裂变和核聚变,核电站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发电。
(2)[2]供暖的“暖气”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放出的热量多。
(3)[3][4]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说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
34. 人类在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化石燃料,燃料燃烧时发热,将________转化为内能,同时产生了大量的________气体,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发展方向。
【答案】 ①. 化学能 ②. 二氧化碳##CO2
【解析】
【详解】[1][2]化石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换为大量内能,同时,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同时还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
(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
35. 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地面和轮胎的内能,这些内能将无法自动地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这种现象说明自发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一定___________性的,但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___________(选填“不断减少”、“保持不变”或“不断增加”)。
【答案】 ①. 方向 ②. 保持不变
【解析】
【详解】[1]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机械能可以自发地转化为地面和轮胎的内能,但这些内能将无法自发地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这说明自发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一定方向性的。
[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后测评,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关于能源,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学习强国平台发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训练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功率课时练习,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