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历史七年级下册 课件+教案+素材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课文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x、06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这场动乱为什么会发生?它所造成的后果又是怎样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材料一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材料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材料三 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则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在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唐朝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3.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安禄山担任三地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内”指的是中央政府及中央集权,“外”指的是地方政府或地方分权。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偏重,就被称为外重内轻,反之则为内重外轻。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
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要求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
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广大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棘,豺狼所嗥,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后晋]刘昫等《旧唐书》
人口减少,北方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黄巢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紊乱,贿赂公行,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的地方官吏处斩。黄巢深受民众拥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小组讨论:唐朝灭亡的原因。
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用奸臣,导致朝政日趋腐败。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一)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黄河流域的五代是相继建立的;而十国除北汉外,都在南方,是先后并存的。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十国的皇帝大都出身武将,靠兵变改朝换代。建立政权后,往往君臣猜忌。皇帝非常害怕武将、权臣夺权。为了避祸,一些权臣故意放纵享乐,以示没有野心。此局部画面描绘了南唐高官韩熙载开宴行乐、众人聆听琵琶弹奏的情形。
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结合教材,说说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对南、北方的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的钱塘江一带遭到海潮侵袭,成千上万亩农田被淹。吴越国王钱镠组织人力修筑海塘堤坝,汹涌的海水再不能逞凶,钱塘江附近变成富庶的农业区。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更迭频繁,但有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是什么?为什么?
趋势:统一。 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授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6课北宋的政治pptx、02第6课北宋的政治docx、01第2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3课 开元盛世说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3课盛唐气象pptx、04第3课盛唐气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习题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见习题,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