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历史七年级下册 课件+教案+素材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科技名著,1李时珍,2《本草纲目》,1宋应星,2《天工开物》,1徐光启,2《农政全书》,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1修筑长城的目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明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2)一些科学家积极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实验和总结,写出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1.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
2.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内容:《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中对药物进行新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自幼勤奋好学,知识面十分宽广。公务闲暇时就专心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
3.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内容:《天工开物》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作者在书中还绘有120多幅直观生动的插图,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地位: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代科学家。他为中西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农政全书》。
4.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内容: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地位: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明朝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
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明成祖时(1406—1420年)
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其他建筑和各种民生设施。
(3)北京城的布局特点
明《皇都积胜图》(局部)
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建筑总面积16万余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小说创作,在明代处于黄金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著作及作者:《三国志通俗演义》 罗贯中成书时间:元末明初内容: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们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地位: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著作及作者:《水浒传》 施耐庵成书时间:元末明初内容: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地位: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
著作及作者:《西游记》 吴承恩成书时间:明代中期内容: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地位: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概况: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等。
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作者: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内容: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北京城: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书画艺术:董其昌,徐渭等
1.(2018·湖南衡阳)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它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答案】D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试讲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点一科技名著,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西嘉峪关,东鸭绿江边,明长城图,比较明长城和秦长城,紫禁城,探究点三小说和艺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精品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先导阅读整体感知,明长城北京城,书画戏剧,问题探究,核心素养,自主学习,目标导学一科技名著,教师指导,内容丰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1科技名著,李时珍,药物学,宋应星,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农业生产,农业科学,嘉峪关,蒙古贵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